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2101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docx

《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docx

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

约翰·科特的领导思想

-------------------------------------------------------------------------------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公司产品部总经理周文祥

  约翰·科特(JohnP.Kotter)是世界领导与变革领域最杰出的权威,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

他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1972年开始任职于哈佛商学院。

1980年,时年仅32岁的他即被该商学院授予终身教授,成为了哈佛大学历史上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二人之一。

在2001年10月出版的《商业周刊》对504位企业负责人的问卷调查中,科特教授被选为“领导大师第一人”(LeadershipGuru)。

  科特教授最重要的思想有下列二项:

  1、领导和管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管理者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者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

  2、企业文化对长期经营绩效有巨大的正相关性,文化变革是耗时且极端复杂的八步骤流程,包括:

  一、建立更强的紧迫感

  二、成立指导联盟

  三、形成远景和战略

  四、传播变革远景

  五、授权员工行动

  六、创造近期成果

  七、巩固成果并推行更多的变革

  八、深植变革于文化中

  以上八个步骤必须依顺序执行,否则成功机会非常微小。

  对中国企业经理人的意义:

  1、中国人一向对“领导”和“管理”区分不清,大家口中的“我的领导”或“本公司领导”,其实指的都是管理者,对于名词认识不清,自然扮演不好对应的内涵。

  2、中国企业少有可长可久的企业文化,因此,当强人退休后,企业随之走向败亡之路,所以有“富不过三代”之说。

科特教授有大量数据支持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之间关系,值得我们深思反省。

  3、大多数职业经理人对变革的认识仅停留在《谁动了我的奶酪》程度,远远不足以真正推动变革,科特教授变革的八个步骤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在外界环境和市场需要相对稳定的时代,稳定和效率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在变化快速的不确定年代,无论企业、政府及社会,对领导能力的需求更加殷切。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走向自由化和全球化,使得企业所面临的最大考验和挑战,不再是稳定和效率,而是改变的能力和速度,因此,企业文化和变革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最关键问题,然而变革不会自然发生,它有赖于高层主管认真而持久的推动,这就是领导的功能。

介绍情境领导大师PaulHersey与情境领导法

“作为一名情境领导者,仅仅说明自己的领导方式或意图是不够的,您还需要评估他人的工作绩效,并努力使一切变的可能。

--------------------------------------------------------------------------------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2002-01-22,作者:

刘欣光,

  在80年代初期,我刚在IBM公司升任中阶管理职务不久,即参加了公司为主管们举办的管理培训,我记得当时培训的内容即是PaulHersey所倡导的情境领导法(SituationalLeadership)。

随后,IBM公司亦相与推崇此法,并希望管理者能确实将这理论融入日常管理之中,自此,我不仅是情境领导的欣赏者,更是实行者。

住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距我住处约1.5小时车程的PaulHersey,目前虽然白发苍苍,但是精神矍铄,年虽70有几,犹若60余岁,每当谈及情境领导相关的理论与实际,总是炯炯有神的看着你,好像想从你的最深处发掘出一些宝藏;其实,他自己才是一个宝库,称其为今日领导学的大师绝不为过。

  情境领导法在领导学的领域中是一种生命循环理论(LifeCycleTheory),即此理论深信:

领导有一轨迹可寻且过程起起伏伏,当领导进行到某一程度时定会导出一种结果——而且领导的目的是希望跟随者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的进步、老练、作人处事日臻成熟,使跟随者最终亦能借学习而成为领导者。

  事实上,情境领导法是根据了领导学中的各种理论淬炼而成,以工作行为与关系行为互为纵横轴而导出了一套领导者与跟随者的理论。

情境领导法的理念是领导者对跟随者的任何领导模式皆根据于跟随者的行为表现的水平而定,而非根据对方的思维作猜测或根据传言下一个如何去领导属下的定论。

总之,对方的行为才是领导模式施行的根据。

  在情境领导法于1982年推出之前,事实上在领导学的领域中,已有了许多的领导理论,例如,有以左右两极端代表极权与民主的领导模式,或者以上司或部属为中心的领导模式,甚或在1960年代还有以生产为中心或员工为中心的模式,再后还有管理方格理论(ManagerialGrid),最接近的还有权变理论,但无论如何,没有一种的领导模式像情境领导法这样的生动以及实际。

  我自从接受了情境领导法的培训后,在过去的20年中,的确采用其管理模式为原则与方式来管理大小的团队,自初阶、中阶至高阶主管的过程中,运用情境领导法无往不利,因为它的出发点是达到领导者与跟随者的双胜。

  值此PaulHersey亲自前来中国,现身传授情境领导法之际,本人特自实行者的角度为PaulHersey大师作诚挚的推荐,殷望中国公私营企业的管理者莫错过与大师交流的机会,并有所悟所学,则组织幸甚,员工幸甚。

  注:

情境领导培训课程多年来一直为GE、爱立信、摩托罗拉、IBM、微软、通用汽车、苹果电脑等大公司的高级经理人的常年必选课程。

情境领导模式--一种有效和实用的员工开发工具

--------------------------------------------------------------------------------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2003-02-18,作者:

刘平,访问人数:

573

一、引言

  “情境领导”在全世界培训了超过1000万的职业经理人,被证明为一门提高领导艺术和团队绩效的实用培训课程。

麦肯特公司2002年3月邀请“情境领导”的创始人、领导力研究中心主席保罗·赫塞博士在北京、深圳、上海三地首次来华授课,掀起了一股“情境领导”的学习热潮。

由于该课程的有效和实用性,麦肯特公司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随后独家代理“情境领导”中文版在中国的推广,经过中文翻译和本土开发,从2002年6月以来,在中国许多城市,举办了多次中文情境领导公开课和企业内训,得到中国众多的本土和跨国公司的认可。

  笔者在多次参加情境领导培训(包括保罗·赫塞博士首次来华授课)和笔者进行授课时,感觉到学员在为能有机会接受财富500强常用领导力的培训课程情境领导而高兴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课程的实用性,并希望经过该培训能很快有效地在工作中得到应用,尽快改善和提高团队的业绩。

其中学员经常提到作为团队领导者要想持续保持团队绩效的提高,除了领导员工,还应承担起员工的开发,这样才能使企业可持续良性发展,但如何能做到?

这在目前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的时代尤为重要。

通常领导力的培训课程强调领导者自身能力的建立和开发,对员工的开发没有明确实用的方法,而情境领导这个以被领导者为中心的模式,可以提供一套开发员工有效和实用的工具,增加员工的满意度,提高员工、自己和团队的绩效,让员工和自己领导的团队一起成长。

  “情境领导”的创始人保罗·赫塞博士是一位著名的行为学家。

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从不同员工的行为,来诊断出被领导者的工作表现,以及领导者应该采取的领导模式。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率先发表了“情境领导模式”的理论。

在之后的30年里,赫塞博士更组织了一个“领导研究中心”来不断地研究,更新完善“情境领导”的理论,更增加了大量的实际之例证,并制作了很多的习题,来帮助领导者领会“情境领导”的精髓。

一般理论很少能转变成为可实际操作的模式,所以不会被复制和采用。

而情境领导理论经过30年的实践和开发,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并被广泛采用的工作模式。

我们经过培训可以掌握情境领导模式的精髓,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应用情境领导模式对我们开发员工,提高领导能力和提高团队绩效是有实质性帮助的。

我想这也正是全球100多个国家1000万职业经理人接受和采用情境领导模式培训的原因。

二、案例A(新的团队领导者)和初步分析

  在谈到情境领导如何指导进行员工开发之前,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

在一家电脑维修服务公司,王工是一位优秀的电脑维修服务工程师,他的电脑维修技术在公司是最好的,同时他服务的客户满意度最高,公司经理对他的工作非常放心,放手让他自己工作。

公司经理根据他优秀的表现,提拔他到行政办公室负责管理一个电脑维修工程师团队,基本上也是放手让他自己工作。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该团队成员之间不是很融洽,并且客户对该团队维修服务满意度远不如王工原来的满意度,并且经常不能按时为客户提供服务。

王工也开始抱怨团队成员没有他的技术好,经常自己亲自做维修,同时也开始抱怨公司。

  为什么会出问题,因为公司经理仍然采用原来的领导方式来领导角色发生改变的王工,没有负责起有效的开发王工的责任,王工也没有成为一个合适的团队领导者。

  我们来初步分析案例A,如图一:

组织技能模型,组织结构中不同阶层,都需要3种技能,即:

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但不同的阶层需要的权重不一样。

王工原来属于非管理阶层,他主要需要的是技术技能,所以王工由于他的电脑维修技术在公司最好,他在本团队中绩效最好,公司经理当然对他的工作最放心。

然而提升王工为电脑维修工程师团队的负责人之后,王工没有很好地转变角色;而最大的问题是公司经理认为王工是一位优秀的工程师,也会是该专业优秀的团队领导者,没有对王工采用合适和改变的领导风格,仍采用以前的风格,当然会出问题。

根据图一,王工提升为主管阶层,他主要需要的技能已由技术技能转变为人际技能,所以他的人际技能需要提升,而他责怪团队成员没有他技术好是不合适的,他应该帮助团队成员提高技术,并主要关注客户维修计划和管理的相关事宜。

当然公司经理应负担主要责任,王工的角色发生变化后,公司经理也应根据王工在新的岗位的需求来领导和开发他,然而他没有做到,最终导致客户和员工的满意度下降。

  如果王工和公司经理有机会参加情境领导培训,也许情况会大有改观,那么如何使用情境领导模式呢?

三、情境领导模式简介

  如图二(下图),情境领导模式针对员工在一特定工作下将员工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R1“没没能力,没意愿并不安”的阶段,第二阶段为R2“没能力,有意愿或自信”,第三阶段为R3“有能力,没意愿或不安”,第四阶段为R4“有能力,有意愿并自信”。

相对于员工的四个不同阶段,领导得也应采取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

当员工在第一阶段R1时,领导者要采取“告知式”来引导并指示员工;当员工在第二阶段R2时,领导者要采取“推销式”来解释工作从而劝服员工;而当员工在第三阶段R3时,领导者要采取“参与式”来激励员工并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如果员工到了第四阶段R4,领导者则要采取“授权式”来将工作交付给员工,领导者只需作监控和考察的工作。

领导者采用的领导行为为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根据使用工作和关系行为的高低,针对不同阶段采用四种领导风格,即S1、S2、S3和S4,对于不同阶段(准备度)R,采用相应的领导风格S,经过行为研究和实践,被证明最有可能有效开发员工和提升团队绩效。

我们在使用情境领导模式时,第一步要确定需要执行的工作、指责或活动;第二步要评估该工作被领导者(比如员工等)所拥有的准备度(阶段);第三步针对被领导者准备度的需要选择恰当的领导行为。

图二情境领导模式

四、应用情境领导模式进行员工开发和再分析案例A

  当领导者处于较低的准备度水平时,领导者必须承担传统的管理责任,比如:

计划、组织、激励和控制等,此时领导者角色是团队的监督者;然而当领导者开发出被领导者的潜能时,使他们处于较高的准备度水平后,被领导者可以承担大部分日常传统的管理职责,此时领导者的角色就由监督者转变为组织中的上一阶层的代表人,将团队和公司发展壮大。

  通过人员开发,培训员工自己发展,领导者可以将时间更多地用于“高成效”地管理职能,比如长期战略规划、与其他团队或组织合作提高生产率和获取所需相关资源等,以提高整个团队的绩效。

  我们再来分析案例A,王工作为电脑维修工程师,对于维修电脑和客户服务这件工作,他的准备度应R4,即有能力并有意愿,公司经理对他采取的领导方式是S4,即较低的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授权和对王工的工作放手,王工的绩效也好,从而得到团队成员和公司经理的认可和赏识。

公司经理对他提升后,王工成为新的团队领导者,对于这项工作他的准备度有变化,他当团队领导者应是没有经验的,但由于得到提升和奖赏,工作意愿是很强烈的,所以准备度应是R2,没有能力有意愿。

然而公司经理仍然采用S4的方法领导他,没有给他作为新的领导者所需要的帮助。

因而王工在管理团队时缺乏领导技能,事必躬亲,花在管理上的时间很少,客户满意度降低,他的团队成员也没有得到发展,团队绩效不好。

根据情境领导模式,正确的方法是:

公司经理应认识到王工准备度的改变,相应的领导风格应调整到S2,采用高的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给予作为团队领导者明确的解释和工作指导,加强双向沟通了解王工在新的岗位的发展情况,并给予他的任何进步的肯定;根据情境领导模式曲线,王工作为团队领导者的能力得到提升后,但还有些不安(作为领导者感觉任务太重),他的准备度由R2发展到R3,即有能力但不安,此时公司经理的领导风格要根据准备度继续调整到S3,给予王工鼓励,肯定工作表现,并参与工作,但由王工做决策;王工继续得到发展,不安情绪得到控制,其准备度发展到R4,有能力和有意愿并自信,根据情境领导模式,公司经理继续调整领导风格到S4,观察王工的表现是否稳定在R4,如果稳定,公司经理便可采用授权的方式,自己有更多时间处理更有效的事情;如此进行王工得到有效的开发,团队发展才有了更大的空间。

五、案例B招聘员工和开发

  笔者在授课时,经常有学员问到,经过初步培训对一特定工作,可以判断公司员工的准备度有不同(有R1、R2、R3和R4),如果我们在招聘时全部招聘R4,公司员工不就大多数是有能力和有意愿的员工吗?

  在这里我要明确一点,我们在谈到员工的准备度时,一定要明确特定工作,即使对同一人不同工作是有不同的准备度。

比如一个销售人员做销售工作是R4,但调到营销部门便是R2或R1。

  我们假设工作明确,招聘时针对同一职位。

但招聘时招到的员工应是R2,没有能力有意愿,因为他们的能力没有表现出来,可能有潜能。

笔者认为我们在针对某一职位招人时是按R4的标准招聘到R2的员工,关键是员工上岗后,领导者能否将他们的潜能开发出来,逐步开发员工成为R4的员工。

但为什么许多公司仍然在一特定的工作上有不同的准备度的员工呢?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领导者是如何领导他的新员工的。

对于新员工,他们的准备度是R2,一般不恰当的领导者,认为经过多次筛选的新员工他来时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和学历,便放手让他们工作,而新员工实际上是没能力和有意愿的,开始工作并不了解该公司实际运作,没有得到领导的明确的工作指导,其能力也无法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表现成不安的R1,如果仍然得不到领导帮助,会下滑到没有意愿的R1。

而作为情境领导者,了解到新员工是R2,即使来之前有相当好的类似工作表现,给予明确的工作指导和关心,培养他逐渐到R3,在给予鼓励和工作参与,开发他到R4,并观察表现稳定后,采用授权的领导方式。

  当然开发员工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当员工表现下滑时也可以根据情境领导模式来控制和开发,如图二,假设某员工在某一工作时是R4,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家庭原因影响)其工作意愿下降,首先作为领导者要监控,发现变为R3时,要与员工一起解决问题;如果仍然得不到控制,员工下滑到R2,领导者要劝解,工作和关系行为较高;如果员工继续下滑到RI,领导者要采取指示,告知严重性,员工此时一般会认识到后果,会有所改变,领导者也会根据员工变化的情况,采取合适的领导风格,再开发员工到较高的准备度。

极端的例子,领导者采取了合适的领导风格,该员工仍没改善,便有可能被公司开除,当然这是双方都不愿意发生的。

六、小结

  在运用情境领导模式时,其最重要的一点要准确判断被领导者的准备度,这是运用情境领导模式的基础,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培训和实践,模式是可以学习到和复制的。

在麦肯特推出的情境领导2003年中文版中,我们通过大量的录像案例、文字案例、角色演练和实战模拟等学习和培养我们准确判断被领导者的准备度,从而采用合适的领导风格,开发员工和提高团队绩效,成为一个有效的情境领导者。

情境管理

  在数十种、上百种领导的理论、书籍与训练课程中,情境领导是一套有系统、有效提高领导技能的课程,情境领导不仅在现在商业社会中精彩演绎,回顾历史,同样能发现它的存在与重大实践意义。

  赫塞博士将员工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没信心,没能力(R1)”的阶段,第二阶段为“有信心,没能力(R2)”,第三阶段为“没信心,有能力(R3)”,第四阶段为“有信心,有能力(R4)”。

在员工刚进公司时,其工作状态基本上为“没信心,没能力”,但经过领导者的激励,可以将员工带入“有信心,没能力”的第二阶段。

而当员工慢慢能胜任工作,到达一个“有信心,有能力”的情况时,作为领导者应该授权更多给此员工,接着此员工要渐渐离开领导者的庇护,时常自己作决定,会出现信心不足的情况,于是就进入了“没信心,有能力”的第三阶段。

最后这名员工一步步走向成熟,而领导者断定他到了“有信心,有能力”的第四阶段后,就可以完全授权给此员工了。

  相对于员工的四个不同阶段,领导得也应采取四种不同的领导模式。

当员工在第一阶段时,领导者要采取“告知式”来引导并指示员工。

当员工在第二阶段时,领导者要采取“推销式”来解释工作从而劝服员工。

而当员工在第三阶段时,领导者要采取“参与式”来激励员工并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如果员工到了第四阶段,领导者则要采取“授权式”来将工作交付给员工,领导者只需作监控和考察的工作。

剖析:

孔明失街亭的根源

《三国演义》中第95、96回是书中极为精彩的一段,写的是孔明与司马懿为争取街亭的一段斗智斗勇的故事。

孔明虽然胸中有百万甲兵,但对人的领导仍存在盲点。

现在以情境领导的观念看,则会发现孔明由于直接带领众多的将军,也许是“控制幅度”过大,加上在战事中决策的失误,不但失了街亭,还斩了马谡,可说是孔明一世英明中的败笔之一。

虽然随后用空城计退了司马懿,扳回一役,但是无法弥补他斩将的损失。

  现将孔明的“失街亭,斩马谡”领导行为,根据情境领导法稍作剖析如下:

  领导者不能过度地以自己为中心,忽略部属的状态。

  就情境领导理论而言,马谡,虽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兵法理论给马谡的“信心”只是理论性的,而非实践性的,即在带兵的行为层面马谡只是一个“没能力”的部属,而这自认的信心也是假信心。

可以说马谡应是“没能力”却有虚假信心的部属,是情境领导法中的R1,或顶多是R2。

若以R2的状态分析,此时诸葛孔明对马谡应视情形逐渐降低职责行为的举动,然后在增加关系行为的培养措施下调整情境变量,告诉他应改进之处,增加部属的成熟程度,一方面增加部属的职责能力以担当大任,另一方面,则提高孔明本身的领导技能。

  在沟通层面上,安排任务应考虑到总体的布局,避免事情实施后主管才安排支持部门的任务。

  例如孔明在安排了马谡后,又当面安排王平与马谡搭配。

但随后又安排高翔、魏延、赵云、郭芝、姜维都是按2人或1人安排,各有任务,但彼此各组人马之行动却未必都能互相得知,这在团队合作上就打了折扣。

要知道三国时代,主帅与部属对话虽多,但部属中敢当面谏言者实为少数。

在情境领导理论中,孔明应该对各个部属作好按职责任务与能力调整本身的职责行为与关系行为,使部属有所改进。

情境领导法虽注重对个别部属的领导,但在大事件发生前,也应召集相关部属,此时在领导者的教导下,部属中状态较高的员工应可视情形给予较多授权而加强其信心。

  领导者的职责能力强,并不代表领导者的能力强

  孔明神算因为人中豪杰,但带领部属达到三胜(组织,领导者,跟随者),则是另外一种能力。

在孔明挥泪斩马谡后,大哭不已,当蒋琬问他为何哭时,孔明方谈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属吾曰: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已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尔。

可见刘备死前对马谡的评语孔明并未在意。

如果孔明当时了解刘备临死前的忠言,能给予马谡正确的领导模式,则马谡不死,孔明成功,而蜀国亦不致失街亭,营非三胜。

  自此分析,则失街亭的责任主要不在马谡,而在孔明了解部属各个详细职责层面的“能力”、“意愿”、“信心”之状态的能力,而作了错误之判断和采用不合适的领导模式。

另外,使用不当的领导模式,且没能将部属的能力作分析后再逐渐给予不同的领导模式,实在是企业的损失,也是个人的失败。

  保罗·赫塞博士,美国领导力培训中心的创始人,著名的组织行为学家,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情境领导力”模式。

30多年来,其“情境领导”课程成为国内外包括中国MBA教材中的掌握领导力必学课程

你也能成为情境领导者

--------------------------------------------------------------------------------

新经济导刊,2002-05-21,作者:

孙瑞华,

目 录

“情境”体验:

经理人必经之路

对号入座:

状态决定行为

实用简练,转轨企业之需

  假设你是一位职业经理人或部门经理,最近常常为这些问题感到或惑:

不知道下属们都在想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呢?

刚刚接管一个新部门,打算实施人性化的领导方式,但已经习惯于严格风格的下属能否适应这种变化进而继续保持高效呢?

更令人沮丧的是,在继任后一段时间内,整个团队业绩在显著下降,下属也越来越缺乏主动性……

  这些难题,都让你挠头不止。

可是别着急,现在有“情境领导”来帮你。

  2002年3月23日,“情境领导”的创始人、领导力研究中心主席保罗·赫塞博士将来京作为期两天的授课。

届时,将掀起一股“情境领导”的热潮,而困挠你多时的疑虑也会一并得到解决。

“情境”体验:

经理人必经之路

  情境领导力创始人赫塞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理论。

1969年,他编著了“情境领导”教科书,该书被翻译成14种文字,销量达百万册。

之后,赫塞博士又组织了“领导力研究中心”,不断深入研究并完善该理论,尤其是随时更新添加最新的实用案例,为此甚至买断了一部叫做“危机时刻”的影片来做教学样片,进行角色分析。

  目前,“情境领导”已经培训了全球1000多家顶尖企业的1000万名职业经理人,全球500强中有400多家企业接受过该中心的培训。

“情境领导”课程更成为GE、爱立信、摩托罗拉、IBM、苹果电脑、微软等公司高级经理人的常年必选课程。

在微软,必然工作满五年以上才能资格享受该培训,而且,该课程是微软高级经理人升迁的四大必选课程之一,言外之意,没有体验过“情境领导”的人,是无法进入微软高层的。

  而台湾引进该课程也已20年之久。

  那么,麦肯特企业顾问公司(以下简称麦肯特)为何会在中国加入WTO后,最先引进该课程呢?

这与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刘欣光早年受益于情境领导力的经历有密切关系。

80年代初,当他在IBM升任为中级主管之后,有机会接受到赫塞的情境领导力培训。

刘欣光认为,在过去的20年中,他将该理论具体运用到日常事务管理中,可谓受益匪浅;而由他管理过的团队,以及无论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主管,运用情境领导法无往而不利。

  刘欣光特别用“跟随者”一词来替代下属或员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