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江苏高考化学卷.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46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析江苏高考化学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评析江苏高考化学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评析江苏高考化学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评析江苏高考化学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评析江苏高考化学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评析江苏高考化学卷.doc

《评析江苏高考化学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析江苏高考化学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评析江苏高考化学卷.doc

2008江苏高考化学卷评析

让我们期盼了很久的2008年江苏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其中化学试卷没有太多的惊奇,也没有太多的失望,实现了和谐社会、和谐高考的宗旨。

与2007年相比,今年的化学试卷稳中求变,试题难度总体有所下降,对稳定考生情绪和不同选科之间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试卷结构上看,不定项选择题由8题减少为6题,非选择题由9题减少为7题,总题量为21题,共比去年减少4题。

但是第二卷的文字阅读量并没有减少很多。

一、试卷结构及各知识板块内容分布

(1)模块结构(见ppt)

(2)题型结构:

选择题48分,占40%(07年占42%)。

但由于Ⅱ卷中也含有选择,主观题客观化(约18分).实际上远大于40%(约55%)。

有利于学生答题,有利于得分,也有利于阅卷。

得分容易这也是原因之一。

(3)难度结构:

3∶5∶2(与考试说明相仿)

(4)各知识板块内容分布(见ppt)

二、具体试题分析

选择题从题目的相应知识点角度进行分析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答案]B.

[相应知识点]

⑴.能源结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⑵.食品添加剂。

⑶.环境污染、重金素污染、白色污染。

2.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

Br-+Ag+==AgBr↓

B.用醋酸除去水垢:

CaCO3+2H+==Ca2++H2O+CO2↑

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

Fe3++Cu==Fe2++Cu2+

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答案]D.

[相应知识点]

⑴.有机物中卤素元素的检验

⑵.检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⑶.溴苯的制备以及催化剂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答案]C.

[相应知识点]

⑴.考查22.4L/mol的正确使用,

⑵.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

⑶.正确表示一定物质的量的某物质微粒所含的共价键数,

⑷.考查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分子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

⑸.考查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数目以及盐类的水解知识。

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D.

[相应知识点]

⑴.溶液变稀的原因有两种:

①溶质的挥发导致溶液变稀,②溶质的强吸水性导致溶液变稀。

⑵.溶液褪色原理有三种:

①氧化剂氧化成无色溶液②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成无色物质,加热发生分解反应颜色会重新出现③利用活性炭固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的强吸附作用,吸附脱色,

⑶.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共性是与碳酸发生反应,区别是次氯酸光照发生分解反应,硅酸光照不分解,受热分解,

⑷.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都是加成反应。

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e-+OH-=NiOOH+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答案]A.

[相应知识点]

⑴.电池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⑵.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

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⑷.电池反应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

[相应知识点]

⑴氨气的制备以及收集

⑵带有盐桥的原电池

⑶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

⑷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

7.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

H2O>HF>H2S ②原子半径:

Na>Mg>O

③酸性:

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

OH->CH3COO->Cl-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相应知识点]

⑴.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的判断。

⑵.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⑶.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

⑷.酸性强弱与对应阴离子结合质子能力的关系。

8.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Fe2+、Mg2+、NO3-、Cl-

C.c(H+)=10-12mol·L-1的溶液:

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

K+、SO42-、Cl-、H+

[答案]C.

[相应知识点]离子共存问题

⑴.酸、碱性条件下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⑵.强酸性条件下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答案]BC.

[相应知识点归纳]

⑴.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溴水的使用。

⑵.化学素养的考察。

NaOH易受空气影响,其溶液一般是先粗配后再用标准酸溶液进行标定(如标准草酸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等)

⑶.除杂。

三溴苯酚溶于有机溶剂苯中形成一体,不能用过滤法从苯中除去。

⑷.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2Cl-+2H+H2↑+Cl2↑

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

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3NH3+3Ag↓+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O2+H2O+2C6H5O-2C6H5OH+2CO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SO+6H++2MnO4-==5SO+2Mn2++3H2O

[答案]BD.

[相应知识点]

⑴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①反应符合客观事实,②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守恒,③反应前后电荷守恒,④反应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⑤产物符合题给的量的关系(如少量、过量、定量)。

这四个反应式都是学生熟悉的,尤其是前三个。

⑵碳酸、碳酸氢根离子、苯酚的酸性强弱比较

11.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Br2反应B.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D.

[相应知识点]

⑴.原子共平面问题

⑵.根据结构能判断该物质的类别。

⑶.根据官能团判断该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以及能发生哪些反应类型。

⑷.根据结构判断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时的定量关系

1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

c(H+)+c(M+)==c(OH-)+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NaOH)<c(CH3COONa)<c(Na2CO3)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2c(OH-)==2c(H+)+c(CH3COOH)

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

c(HA-)>c(H+)>c(H2A)>c(A2-)

[答案]AC.

[相应知识点]

⑴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电荷守恒。

⑵等pH的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

⑶电离和水解的相互关系

⑷酸式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

13.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

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

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

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

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

[答案]B.

[相应知识点]

⑴.主要是考察的反应物的用量比例与产物之间的关系,

⑵.其次是反应式要符合客观事实。

即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

14.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

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A.乙二醇B.乙醇C.乙醛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答案]AD.

[相应知识点]原子守恒,质量守恒,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过程。

⑴.n(C)=n(CO2)=n(CaCO3)=0.1mol。

⑵.n(H)=2n(H2O)=2*=0.3mol。

⑶.n(O)==0.1mol。

⑴.平均分子式:

CH3O,可能是:

C2H6O2(乙二醇)、甲醇和丙三醇的1︰1混合物。

小结:

试卷选择题无论从题量、分值、结构,题型、内容等方面与考前预测、训练的基本一致。

内容涉及:

化学与生活题

(1);阿伏加德罗题(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题(2、10);离子共存题(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误判断题(6、9);新型电池题(5);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应用题(4、13);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判断及推导题(11、14);元素周期表应用题(7);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判断题(12);从知识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涉及中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重点内容,基本上也都是我们平时重点强调的,反复训练的,并且也是以常规题型呈现的。

这体现了出题的意图,不管教材怎样变,教学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