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1278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乡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下乡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下乡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下乡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下乡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乡实践报告.docx

《三下乡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乡实践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乡实践报告.docx

三下乡实践报告

三下乡实践报告

  【篇一: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xxxx年7月我校团委组织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大学生科技兴农服务团“三下乡”赴xxx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

  一、xxx基本概况:

  xxx族自治县地处临沧西南部,跨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30′之间。

北邻耿马县、东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县,东南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

距云南省会昆明市876公里。

县境南北宽47公里,东西长86公里。

国境线长147、08公里。

地势呈北高南低,境内群山连绵,山谷相间,河流纵横。

山地海拔大都在1000~XX米之间。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有煤、铁、铅、银等矿产资源。

全县森林57万亩,植物以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为主。

有野生亚洲象群、孟加拉虎、金钱豹等珍稀野生动物。

  这个神秘的地方有35XX年历史的古崖画;有由奴隶社会直接跨越现代文明社会的原始村落;有位于xxx西南角的中缅边境中段占地50887公顷的云南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的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有佤族正直、勇敢之精神的百年情侣董棕园林等旅游景区。

  xxx有“崖画之乡”、“动物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

其中,木鼓舞、甩发舞正真体现了中国佤族文化的内涵,他们同样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甘蔗、茶叶、烟草、橡胶其主要的经济支柱,水稻、玉米是其主要得粮食作物。

  二、主要实践活动

  1、xxxx年7月13日上午我们还举行了一个出征仪式,在仪式上唐莹副校长给我们做了出发前的鼓励并为我们送行。

自坐上校车踏上征程那刻起我的心就非常的激动,一路上激动的心情让我们说说笑笑,歌声、笑声充满了整个征程。

一路的感受与我平时回家却是完全不同啊!

当晚6:

00多钟我们便到达了临沧市区,这个美丽而宁静的小城镇是我倍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家乡的城市是如此之美丽、空气是如此之清新父老乡亲是那么的热情,晚上我们便入住这美丽而宁静的城市。

  2、xxxx年7月14日我们离开临沧经过一路的颠簸来到了xxx勐省镇。

用完午餐我们在集市上开始了科普宣传和文艺演出,给这偏远的佤族同胞带来了快乐,带来了点滴的农业知识。

这里的农民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教育,很多农民正是这样而对我们的宣传心存疑惑不敢接近,还有很多佤族同胞根本就听不懂普通话这样便造成了沟通上的障碍。

然而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最需要的就是教育。

  3、xxxx年7月15日上午我们到勐来乡进行科普宣传和文艺演出,在演出的过程中我们与村民互动交流,我正真的看到了佤族的热情奔放,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倒出了对我们的欢迎,他们真切的希望我们常到佤山做客,佤山的大门永远向我们敞开着,他们真切的希望能给他们带去更多相关农业的知识能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快乐,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当几位佤族同胞表演节目的时候,我同样看到了齐文化的多特和生后。

教授在咨询台给他们讲解了许许多多得农业知识,渴求知识的他们真心的希望将所有相关的农业知识带回家去,以求发展。

  吃过午饭,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班考名句班考民居、百年董棕林和千年古崖画。

  进入班考民居,我们深入农户调查,首先看到的是他们独特的建筑。

据说这是一个直接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村落。

过去,村里的人便是住在附近的高山上。

村落的建设正是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也体现了当地领导了良好决策。

村落依然保留着原始佤族风情,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创造着财富。

织布是佤族的一项手工艺也是其原始文化的一部分,村落里每家每户都在织布,从棉线纺织、染色织布到成品的制成都是自己智慧的结晶,简单的工具能够制作出漂亮的工艺品,真是叫人赞不绝口啊!

  参观完民居通过一座长长的小桥,我们看到了屹立在陡坡上的百年董棕树。

即使山高崖陡但董棕树依然是笔直的从不弯曲,这正是佤族同胞正直、勇敢、向上的精神象征。

那长长的桥廊下种着当地的经济作物之一甘蔗,他们在农民伯伯精心的培育之下正在茁壮的成长着。

那里还放羊着上百头野生牛,它们个个戴着自己的标识,这xxx人民的进步体现了他们以诚信为本的精神。

  在蒙蒙的细雨中,我们又来到了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古崖画遗址。

上面的图案虽然有些已模糊,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清楚其所反应的内容。

令人疑惑的是这样久远的历史虽然已过去上面的图案依然存在,这究竟是用什么颜料绘制的呢?

这也充分的展示了祖先的智慧。

由于祖先们不懂得文字于是用一些简单的图案记录了他们的农耕文明、历史文化等,这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崖画,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史料。

  4、xxxx年7月16日一大早离开xxx县城,经过一路颠簸我们来到了具有光荣历史的班洪乡,20世纪30年代这里发生过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可是由于倾盆大雨我们又没有帐篷中途于是中途停止了活动。

这里人民的热情然我们久久不愿离去。

  然而,时间却不允许我们我们在此处久留,在难舍难割之中我们来到了与缅甸仅隔几十公里的忙卡小镇,这里是橡胶生产基地。

在镇政府歇息了片刻,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xxx的海拔最低点最低点处南腊区芒卡坝146号界桩。

据当地的领导介绍这里的农民最渴求的是知识,这里的文化素质很低,他们自去年以来才开始实行普九工作,由于贫穷所以很多孩子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晚上,我们便在该镇一个简陋的教室里与当地的领导和农民共同欢乐。

用我们的歌声、舞蹈给他们送来了亲情的问候,乡亲们的积极参加正是表现了他们热情、豪放与好客。

  5、xxxx年7月17日我们返回县城,沿途参观了翁丁原始村落。

解说员给我们解释说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

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

翁丁原始村落距县城30公里,属勐角乡管辖范围,共有98户人家,400多人。

因为该村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而称之为原始村落。

我们走访了村里几家农户并与他们交谈。

  解说首先带我们来到寨主家,参观佤族的建筑风格。

有的同学还请寨主给他们取佤族名字。

  解说员还带我们参观寨桩并且给我们讲解了佤族的图腾崇拜寨桩。

寨桩是佤家的一种图腾崇拜,一般位于寨中央的打歌场,代表着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最高的那杆是用龙竹制的幡杆,顶部有几圈竹篾做的饰物,上部故意插些刺刺的篾条头子,这既是饰物,又是避邪的物器。

篾圈下面,有一尺长的木船,代表着一帆风顺,木船下面,有一条木鱼,代表年年有余,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鱼,这预示着全村风调雨顺、万事大吉。

幡杆旁,是棵人高的木塔桩,雕刻极粗犷,全是用斧头砍凿成的,塔身被生石灰刷过,洁白如银,木塔上还刻了一些特殊的图案,有圆点、方块、三角块、条块,分别代表世上人间赖以生存的天地山川和一草一木。

木塔幡杆旁,还有一个木桩,顶上钉了个木盆,这是赕佛用的木盆。

杆脚下有个鹅卵石代表着寨心。

每逢节日吉庆还要在竹杆上挂一条五尺长的白布幡。

这时,家家户户都带着食物来供奉寨桩,寨桩周围堆满了食物,插满了许多祭鬼神的小三角旗,然后,全村老老少少围着寨桩载歌载舞共庆一年的丰收,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

翁丁的寨桩充分说明了佤家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追求,坚信自己的传说,寄托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寄托着一种诚恳的期盼和追求。

  下午,我们回到xxx县城与县领导座谈。

县长助理向我们讲了xxx县的基本概况、经济作物、经济收入、各种畜产品、旅游景点。

在座谈还会上教授和老师们通过自己近日的所见所闻也给xxx县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6、xxxx年7月18日在xxx县领导的送别中我们离开xxx途经耿马回到临沧。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景色,xxx与耿马虽然是相连的两个县城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进入耿马县看到的山是光秃秃的,很多农民们为了发展经济而将许多山开发出来种植甘蔗。

因此在耿马县城总是感觉到空气是干热的。

  三、实践之感想

  通过为期一个星期的佤山生活,我感受颇深。

使我对农村对农民有了更深刻认识也使我对佤族的风土人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神秘的阿佤山我正真的感受到了族同胞的真面目。

在佤山的每一天我都会有不同的感想、不同的感受,在瓦上的每一处我们都会看到他们的不同生活方式。

但是他们热情、奔放好客始终是不变的,一首首动听的劝酒歌、一句句祝福的话语却时时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在阿佤山我真正的看到了勤劳、勇敢、智慧的佤山人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生活。

  作为一个能够在学校安心学习的,我深深的认识到了应该抓紧在校的每一分每一秒。

我应当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知识是最重要的。

  四、实践之个人建议

  在佤山通过县领导的介绍,农户走使我想到了很多。

以下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1、要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生活状况应当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2、xxx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佤族文化优势。

应当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继续保留和发扬原汁原味的佤族风情;

  3、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当加大政府的政策引导;

  4、大力吸引和吸收优秀的人才;

  5、xxx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所以应当加大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导合理的利用资源;

  6、积极发展生态农畜产品;

  7、打造和开发佤文化,加大对外宣传;

  8、改变落后与贫穷知识首当其冲,所以在农村开展扫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动员全民学习特别是那些从未接受过教育的中青年。

  【篇二: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为引导学院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完成贡献青春和力量,经研究决定,今年暑期我们学院继续组织一支院级学生团队与三支系别团队开展大中专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而我很荣幸的成为院级学生团队的一员。

  本来放假,是轻轻松松在家休息的时候,可是今年的暑假却给了我很大的不同,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

以前我总是在电视上看到别的同学暑期去农村三下乡,那时心里很是羡慕,总是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去亲自体验一下三下乡的感觉。

今年我的愿望实现了,我很是激动、兴奋。

  三下乡,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了解农民,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而我们也要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成长,自我完善,增加知识,努力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7月14日,艳阳高照,三面旗帜鲜艳的在风中摇曳。

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在院团委全体老师的支持下和带领下,我们满怀信心,做好充足的准备,带着似火的激情,踏上了三下乡的旅途。

我相信,这次活动一定能有所收获,也会将先进的思想带到这个地方,为一方做贡献。

围绕“践行纲要迎亚运,社会实践促扶贫”的主题,我们一定会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不可辜负了“红海学子携手行”的这支队伍。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车,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一站——东涌镇。

天气虽炎热,但仍然盖不过东涌镇书记以及领导的热情接待。

通过老师的引见,我们认识了镇委书记,并由他向我们讲述东涌镇的点点滴滴。

这一口汕尾口音的普通话,虽是有所缺陷,但一点也不失汕尾基层干部的憨厚,朴实。

在百忙当中能挑出时间和我们欢聚一堂,我们已经是感激不尽了,而镇委书记在接过几通电话后,仍然是耐心的为我们介绍东涌镇的点点滴滴。

当我们知道镇委书记原本不是负责我们这项工作时,但仍然不厌其烦的鼓励我们向他提问,这份热情,这份耐心,很可贵,化作感动,轻轻地撞击我们的心怀。

  通过书记的的介绍,我们从人口,经济,交通,工农业等方面初步的了解了东涌的基本情况。

就整个镇来看的话,该镇的总人口13000多户人家,共有60000人口,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近1万人。

目前全镇社会总产值18、3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4、26亿元,农业产值2、3亿元。

更令人欢喜的是,厦深铁路汕尾火车站在东涌镇落户,这是连接南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的津(天津)汕(汕尾)高速公路至汕尾的终站。

这纵横交错的汕尾交通枢纽,正带动着汕尾东涌这一新城市的崛起。

与此同时,又有一个喜讯,独具慧眼的碧桂园老总,在汕尾新城市这块土地上,正在建造一个宜居、舒适、环保、安居乐业、生活幽雅的新市城区。

这两项大型的建设,对东涌镇的经济发展将会带来很好的机遇和动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东涌的势头是相当的不错的,为汕尾的新城市的崛起作出贡献。

  同时也了解到不太乐观的教育发展趋势,由于当地的人,总体上不重视的孩子的教育,导致无家教,暑假也没有培训班,同时大部分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机构没有全面发展教育,导致教育成果不大。

我们知道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发展与进步,东涌的发展势头虽说是好的,但教育仍然是重要的因素,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发展,不是单单靠外来的资金与设备,同样一个地方的各方面能力多一样重要的。

所以东涌镇应该完善教育机构,努力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本地与邻村的生源。

  经过书记的介绍,我们也基本上了解了东涌镇的概况,接下来是介绍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宝楼村。

  书记对于宝楼村,没有过多的介绍,因为了解宝楼村是我们此行的任务。

简单的从书记口中得知,该村的经济不是很乐观,书记还用了一个很通俗的说法,将宝楼村的经济情况有趣的表达出来,他说该村的村民们源续上辈的生活习惯而生活。

当然,也有一少部分经济条件好的村民,但都向外发展了,从而导致当地的消费水平没有提高。

但由于近几年来城区东涌镇宝楼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带领、引导群众种果致富,据统计目前全村种植龙眼、荔枝等果树近6000亩,对经济收入大大的增加,也提高了经济消费水平。

  一次与镇级干部的交流会在敬佩的掌声中结束了。

  大家怀着满意的笑容,整理好笔记,在老师的带领下直奔宝楼村。

  下午给我们开会的是村委书记和主任。

正赶上农收时节,而他们放弃午休时间,给我们开一次简单的交流会。

交流会上他们不厌其烦的给我们一一介绍当地的基本情况,从他们口中得知,宝楼村之所以要种植荔枝是由于山地多,田地少,所以结合基本情况由村干部带头,因地制宜的种植果树,以荔枝居多。

据说还有荔枝种植的培训班,可以让村民们科学合理的从事荔枝种植业。

荔枝产量多,品种好,多销往香港以及附近省市。

接着说到教育问题,当地有唯一的一所小学,但由于多数父母携带子女外出打工,加上师资力量有限,大多数家长将子女送出外面就学,从而导致生源少,据说只有200人左右。

一个有四百多户2000多人口的村,而当地学校只有200多个学生,问题有点严重,可见学校的师资力量、设备等方面做的不到位。

应该借用村委干部的力量向当地镇府请求帮助,重整学校的教育制度,调整师资力量,发挥村委干部号召力与影响力,让当地的村民放心的将子女送到当地学校入学。

  村委干部们也是很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当地的一点一滴,同时也鼓励我们提问,更深的了解宝楼村。

最后,同学用佩服的眼光和满意的笑容欢送了村委干部。

  第二天,我们的任务是帮助村民采摘荔枝,同学们各个都欣喜若狂。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了三个小队,纷纷向自己的目的地赶去。

  采摘荔枝的活,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

没多久,同学们个个都汗流满面,但同学们的激情随着汗水的挥洒,更加强烈。

有的爬树,有的在树下接,有的在剪枝,大家谁也不示弱,干得热后朝天的。

对我来说,我从来没有干过农活,这次让我深有体会。

原来农活也是一门有技术含量的活来的,我们一边做事一边听村委书记讲述种植荔枝的知识,好像给我们开了关于荔枝的讲座,同学们受益匪浅。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事农活的人对这个道理理解一定最深,你不劳动的话,也不可能像那些付出辛苦与汗水的人一样有丰硕的果实。

  听老师说我们这接下来的三天都要帮村名采摘荔枝,同学们不但没有厌烦,反而更加认真的学习采摘的技术,为接下来的三天做好准备。

同学们对这次的三下乡活动都用心在做好每一件事。

  除了每天上午帮村民采摘荔枝外,下午我们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任务——社会调查。

在来之前,社会调查的表格,已经在我们小组的努力下完成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吃过午餐,大家休息了一会儿,按原先分好的小组,就展开了社会调查活动。

大家领到表后,顶着炎热的太阳陆续出发了。

由于我负责照相,所以我对这次的活动的情况很清楚,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见到村民们都热情的打招呼。

大家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村民的拒绝。

同学们的笑容深深地感动着村民们,渐渐地村民也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的调查工作开展的很顺利,有些村民竟然和同学们谈起了村里的风俗,历史,名人等等。

大家在这次活动中不但得到自己的东西,而且和村民聊得很开心。

大家依依不舍,面对村民的热情,我们很快就忘了我们来这里的目的,我们是来旅游的,是来感受自然纯朴的。

  我们还在这里举办了一次小型但很有意义的晚会,我们的同学不管什么舞台,不管什么场合,都将自己最好的才艺表现的淋漓尽致,一点儿也不吝惜。

那一幕,掌声不断,用心表演,换来的是大家用心在表扬,用最真的心在鼓掌。

我们的义教,义修也是我们的又一亮点,我们两人一组,到村民家里帮他们的子女辅导,这也是很有意义的,当我们走出门口时,我们收到最多的是感谢与笑容。

望着他们感激的笑容,我们的心里乐滋滋的。

我们负责义修的几位同学可是忙的不可开交,长长的队伍也是一道风景线。

  就这样几天下来,我们的笑容礼貌和村民的纯朴热情交织在一起,为我们的三下乡增加了更多的魅力。

  三下乡虽结束了,但那一幕幕促动人心的画面,时时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那笑容,那掌声,将会是我人生记忆的一部分。

我在这次三下乡的活动中,学到了团结,学到了笑容,学到了关心,学到了爱。

我知道,三下乡是大学里不可少的活动,对我们意义很大。

  感谢给我机会,让我为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篇三:

三下乡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红色青春,爱的传递”。

为关爱生命,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医学生“希波克拉底“誓言精神及发扬青年志愿者精神及宗旨,为此“青年志愿者协会”举行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宣传健康保健知识,慰问养老院、光荣院及儿童福利院,追逐红色足迹及精神,缅怀红军烈士,义诊等活动。

让群众了解保健知识及自身身体状况,让老人及孤儿真切的感受到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让红色精神永垂不朽,让社会了解志愿者精神及宗旨。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种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也是青春在志愿者服务中的闪光,更是志愿者服务精神的弘扬与传播。

为志愿者之花在当代大学生中绽放绚丽光彩,让青春燃烧起来、让爱传递下去。

  二、实践内容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七天,主要活动内容主要为宣传健康保健知识,慰问养老院、光荣院及儿童福利院,追逐红色足迹及精神,缅怀红军烈士,义诊等,活动场地主要以周围城镇为主。

通过此次活动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深切的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无处不在,深刻的体会到了志愿者的意义及宗旨。

同时让我再一次成长,再一次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及理想,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不可撕毁的一页。

相关内容如下:

  

(一)爱的传递——遵义仕美养老院之行

  只要有爱,就不怕困苦。

只要有爱,就可以坚强。

只要有爱,世界就是美好的家园。

7月14日“三下乡”活动第一天,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一大早上就走上了往养老院的公交车,此次养老院之行,我们帮忙擦窗子、修指甲,陪老人聊天,还带去了礼物等,看到了虽残缺但仍坚强活着的人、虽受到了很多磨难和误解却仍坚持了三十七年慈善事业的吴老师及工作人员。

此次之行让我很感动很充实,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并不是那么的冷酷,“爱”无处不在,所以不管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坚强的走下去。

  

(二)大手牵小手,爱的传递—光荣院、儿童福利院之行

  因为有爱,所以他们会开心的大笑。

因为坚强,所以他们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因为付出,所以哪怕时光流失,他们始终是我们最尊敬最爱戴的人。

7月15日“三下乡”活动第二天,我们依然怀着激动及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光荣院及养老院。

激动来源于光荣院,我们对那些老人的经历都充满了好奇,忐忑来源于儿童福利院,我们不知道该以何种心态站在他们面前所以担心。

但是结果出乎我们的意外,那些孩子让我们看到了“人”最初的天真、乐观、快乐。

因此我很欣慰。

此次活动我们仍然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擦窗子、修指甲,陪老人小孩聊天,帮忙辅导小孩子学习,带去了礼物。

虽然做的事轻而易举,带的礼物也是力所能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在用心去做,去感受,去交流。

  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天让我受益匪浅,那些虽受父母抛弃仍坚强乐观的孩子、那些因时代受尽了磨难的却仍坚持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老人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让我深刻的检讨了自己的不知足,对于他们,我们真的很幸福。

所以很多事情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刻我们都应永不放弃,因为我们有爱

  (三)红色青春,爱的传递-红军街义诊+讲座+交流会之行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青春,让我们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7月16日“三下乡”第三天,这天我们的目的,精神,宗旨一如既往。

这天哪怕下着雨我们仍然坚持了整整一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有付出就必有回报,深刻了感受到了志愿者的意义及精神,同时深刻的明白了我们都是一家人,有共同的理想,目标。

早上我们到红军街做了一早上的义诊及健康宣教,受到了“天使小屋”负责任的热情接待及帮助,红军街负责任人的慰问。

下午听了荣获“中国红十会”之星“关爱青少年”先进个人等荣誉的卓先顺老师给我们讲的一次深刻、感动的讲座,从中深切的了解到了“何为志愿者?

志愿者是什么?

怎样去做志愿者的意义。

与贵州大学志愿者的交流让我们充实了更多的知识,了解到了大学生更多的学习及生活方式,同时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四)红色青春—红军山之行

  在这个充满活力、激情的光阴里,我们相遇相知真好。

7月17日“三下乡第四天,为弘扬红色精神,悼念崇高人士,我们昨日就与志愿者相约好今天走红军山悼念革命烈士。

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竟然在红军三下碰见了刚好要去悼念的西北工业大学的社会实践队,充满青春活力的我们拥有说不完的话题,这天我们一起悼念红军烈士,一起宣誓,一起和西北工业大学学生作党员宣誓,一起帮忙贵州大学做调查问卷。

这天红军山上充满了我们的快乐的笑声。

茫茫人海中我们相遇相知,大家彼此学习交流,在红军烈士的见证下,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五)红色青春,红色文化—娄山关之行

  一样的目的,一样的想法,一样的信念,因此我们相依相成,虽然今天便相别,但是我们相信在某天,我们会再次相聚。

7月18日“山下乡”第五天,这天天气虽不作美,但仍然阻止不了我们和贵州大学志愿者前往楼山观追逐红色精神的脚步。

虽然今天是贵州大学志愿者“山乡下”最后一天,一起出活动了三天,现在就要相别,心中不舍,但是大家都还是开心的度完了今天。

楼山观的美景让我们沉醉,娄山关红军烈士的精神让我们向往,娄山观留下的回忆让我们怀念。

多年后,我想我还会清楚的记得今天所见及留下的美好

  (六)红色青春,爱的传递—内部交流会

  知源于交流,情源于交流,因此世间每时每刻都在交流。

7月19日“山下乡”第六天,为总结这几天下来的所见所知,增强本协会的凝聚力,因此我们决定于今天举行内部交流会。

在交流会之前我便于会长前往高桥镇联系相关部门,以便明天的义诊顺利进行。

天有不测风云,因为高桥镇为迎接领导前往检查市容整顿,所以拒绝了我们的义诊活动,虽然明天便是我们活动的最后一天,但大家都不想这样结束,觉得应坚持完成所以计划的活动,我们只好把目标改到董公诗,由于对董公诗的不了解,因此来来回回找了好几次相关部门,在众多好心人士帮忙下,最后终于把事情办妥。

几天下来,我最大的感触便是感动,快乐。

我开始相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无处不在,或许平常只是我们缺少了一份发现“爱”的心。

回来时,刚好赶上交流会,本次交流会我们畅所欲言,总结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