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158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docx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docx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2012年10月22日   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成都市城市发展调研报告(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健康

  编者按这是一篇极具战略价值的调研报告,指导性很强,文笔也很生动,建议各级领导干部都能认真一读。

同时相信,该文也一定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因为整篇文字所传递出的思想理念、经验信息和决策建议,都与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本文的作者是副市长王健康同志。

今年4月,根据省委组织部的安排,王健康赴成都市龙泉驿区挂职学习。

挂职初期,他写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面旗帜——成都市龙泉驿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重点推介了龙泉驿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具体做法、实践成果和工作经验,并联系我市实际,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战略建议。

该文于6月19日和20日在本报分上下两篇刊发,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几个月后,王建康同志又拿出了一篇更有分量的调研文章《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成都市城市发展调研报告》。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成都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是目前国内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与近期我市提出的“融合式发展”不谋而合,对运城市乃至更大区域里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考察和对比,他认为成都市的做法即“产城一体化”,更具有前瞻性和彻底性。

作者通过厚重的篇幅,把成都城市发展的战略创意、战略设计和实践路径、发展模式及其产业功能、生态功能等,做了整体性的解读和描述。

  作者在启示与建议中,就生态问题明确提出,按照城市规划“限定发展边界”和“生态规划优先”两个先进理念,用生态框定中心城区边界,进行生态隔离,“从根本上改变运城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格局,形成先进的城市形态”。

就招商引资战略,文章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专业招商”和“精细招商”进程,建立统筹、协调、高效的“招商体系”。

这些新理念、新概念,读来让人很受启迪。

  本报今起分3期刊发这篇调研报告,敬请关注。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挂职学习期间,我对成都市的城市发展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我发现成都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近期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融合式发展”不谋而合,是目前国内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

  一、成都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做法

  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下辖9区4市6县。

2011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6854.6亿元,财政总收入2269.6亿元。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3951.4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成渝经济区,这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城市群之后设立的又一重要区域经济板块。

作为成渝经济板块的中心城市,成都市围绕“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确立了“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的五大兴市战略[1]。

其中的“立城优城”战略,就是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战略。

“立城”就是以天府新区[2]为代表的新城建设,“优城”就是以中心城区为代表的老城优化。

在实施“立城优城”战略过程中,该市以“产城一体”的全新理念,“两城互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宜居宜商宜业的“三宜”目标,开启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一)“产城一体”

  过去的城市建设,商业区、行政区、居住区、开发区等功能单一,区内交通、商业、教育、娱乐等设施不配套,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的过度集中,引发了水电紧张、交通拥堵、生态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城市病”。

特别是工业园区往往选择城郊,只注重厂房、污水处理等生产要素的建设,而忽略了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生活要素配套。

白天上班时工业园区热闹如市,城镇却沦为空城;晚上下班后,城镇变成“睡城”,工业园区毫无人气。

成都在城市发展中,则是把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把城市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按“产城一体”理念进行规划布局。

每个区域都由若干个“产城一体单元”组成。

每个单元规模大致20平方公里~30平方公里,容纳20万~30万人,单元内60%以上就业人口在单元内居住,市民出门500米见绿,工作出行距离不大于6公里,出行时间不大于30分钟,具备“职住平衡、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绿色交通、布局融合”五大特征。

例如,双流县现代高端服务业聚集区项目,集聚了医疗、文化、教育、创新产业等五大功能区。

在1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9万人口,昼间人口14万左右。

其中,超过一半的居民可在本区域内就业,实现居住就业一体。

这种“产城一体”发展模式让城市在较小区域承载较多功能,居民不走远路就能享受到各种社会服务,成为目前国内最实用、最科学的城市发展模式。

  

(二)“两城互动”

  成都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新城区和老城区的产业错位与功能互补,实现“两城互动”发展。

10年前,成都对东郊工业区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简称“东调”),先后分12批,把川旅(现在的丰田)、无缝钢管厂、发动机公司、量具刃具厂、成都热电厂、宏明、新星、锦江等一批电子、机械、冶金等行业的16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近330亿工业资产进行大转移。

根据产业布局,把冶金、化工类企业迁入青白江区,把机械制造类企业迁入新都区和龙泉驿区。

这些企业不仅使新城区的产业特色更加突出,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例如,攀成钢用原老厂区2200亩土地置换出20亿元资金,引进世界先进生产线,很快就抢占市场,销售过百亿,还为青白江区解决了近千人就业。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该市对老城区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也进行调整搬迁。

比如,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旧院位于中央商务区规划圈内,周边是商业步行街,交通拥堵十分严重,迁到高新南区后,不仅缓解了老城区的拥堵问题,还弥补了新城区公共资源的缺失。

  搬迁后腾出的土地,建成了公园、公共绿地、城市道路、商业设施和各类住宅,配套了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等,不仅使老城区城市功能发生了嬗变,还提升了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例如,东郊企业最集中的成华区,搬迁后,工业企业虽然少了,但第三产业却发展迅速,企业的研发、销售中心留了下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得到长足发展,全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10亿元增长到现在的460亿元。

在搬迁过程中,东郊把府青路上的“俄式红楼”、沙河畔的“红光楼”等具有历史价值的老仓库、老厂房、老专家楼等都保留下来,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

成都宏明厂机修车间改造成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以另一种方式和姿态诠释了新的精神。

  10年前的“东调”,是成都“两城互动”的一项大举措,今年启动的北城改造(简称“北改”)是“两城互动”的又一大手笔。

此次“北改”,涉及金牛、成华、新都三个区,面积212平方公里,人口150万,投资高达3300亿元。

根据“北改”规划的八个“产城一体”单元的各自功能定位,他们将金牛区川陕路两侧11家大型货运场站,成华区海丰、天健、将军碑、鑫驷马桥、西北等一批停车场全部搬迁;将驷马桥片区果品批发市场、金牛区的鑫精石材城、金府石材城、金府钢材物流等一批专业市场也进行了搬迁;对原来部分行政办公、大型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也逐步搬迁。

搬迁走的货运场站和专业市场,迁入新区后,提升打造成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航空港物流园区、新都物流中心、双流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园区,推进了产业聚集,壮大了产业规模,增强了产业配套,使新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搬迁后腾出的空间,他们植入现代商贸、文化演艺、总部经济等服务产业。

比如金牛区引进了成都国际商贸、三秦电子、中房集团、新加坡康福德高等现代服务和楼宇项目;成华区引进了成都RBD、万科钻石广场、招商东城国际、协信中心广场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新都区引进了北欧管理学院、国际物联港、婺商商会总部、中石油家益生活广场、信基润茂国际酒店用品博览城和普洛斯电子商务等高端产业项目。

为实现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交通网络和生态网络、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态的有机融合,今年年初,该市启动了“198”生态功能区项目(简称“198”)。

“198”是指沿环城高速路两侧各设置500米生态绿地,占地198平方公里,是连接11个区(县)的环绕中心城区的大公园、绿色生态圈。

其中,生态用地145平方公里,用于建设森林、草地、花卉、水体和生态农业等项目,塑造成都的都市大景观;建设用地只占1/4,用于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娱乐、旅游、商务、住宅等项目,完善成都市的现代服务业功能。

“198”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是对中心城区的范围进行了严格的生态控制,通过人大立法让这条中心城区“翡翠项链”世代传承,从城市形态上杜绝了“摊大饼”;二是通过这一生态环廊,把老城区和新城区自然衔接起来,实现全域协调发展。

  (三)“三宜目标”

  无论是老城区的改造,还是新城区的建设,成都市始终以“四态合一”[3]的原则,统揽城市规划和建设,把宜居、宜商和宜业作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追求。

  1.宜居。

一是大手笔恢复生态。

先后投入27亿元对市中心人口最密集、污染最严重的府南河15公里河段进行整治;投资20亿元对沙河进行综合整治,在沿河地区规划建设了水源保护区和城市滨水绿化景区及北湖凝翠、麻石烟云、三洞古桥等开放式主题公园;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9.43%、绿地率为36.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21平方米,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2天。

去年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后,着手打造“百里城市生态中轴”和“八十公里环城绿廊”。

建设19个市政公园和3000多块公共绿地,让市民500米见绿。

在天府新区,依托山形、水势、林盘巧妙设置,开发“三山六河一湖”,凸显自然之美,体现“城在田中、园在城中、城田相融”的特点。

让市民走出家门就能听到虫、鸟的天籁之音,就能欣赏到大自然的无限美景,沉醉在田园城市的绿色氛围。

二是全方位构筑交通。

在外部交通上,围绕建设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西部高速公路枢纽“三大交通枢纽”,抓好航空、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构建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在内部交通上,按照“半小时通达”的理念,加快构建城乡一体、无缝衔接、高度通达的全域交通体系,重点建好“市域半小时快速路网”、“市区半小时快速路网”、“全覆盖公共交通网”三个交通网[4]。

各组团之间采取地铁和无红灯快速通道连接,今年开通两条地铁专线,2015年开通五条地铁专线。

三是特色化培育文态。

在城市建设中,积极凸显成都文化特色,注重保护人文信息丰富、地域特征鲜明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和人文古迹,着力打造展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川西特色的文化地标和景观廊道,让成都的历史和记忆以实体形式呈现出来。

比如成都的宽窄巷,是清朝遗留下来的一条古街道。

原来的老房子没有排污系统,隔几天一次的“收马桶”搞得巷子恶臭不堪,加之房子年久失修,经常出现损坏伤人事故,宽窄巷文化正在消失。

2003年,成都市对宽窄巷进行全面改造,对“只迁不拆”的“整旧如旧”,对拆除新建的“整新如旧”,将原有的单一居住功能转化为以“文化、商业、旅游”为核心的综合功能。

宽巷子是“闲生活”区,以旅游休闲为主题,再现成都民俗生活场景;窄巷子是“慢生活”区,以品牌商业为主题,品味缓慢的购物休闲;井巷子是“新生活”区,以时尚年轻为主题,是成都夜晚最热闹的地方。

目前,宽窄巷已成为成都的新十景,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锦里古街,原是成都武侯祠旁一条名为“曹营坝”的小巷,到处是建筑垃圾。

该市借西蜀历史上锦里(锦官城)的名称,以清末民初仿古建筑为风貌,以三国文化和巴蜀民俗文化为内容,进行了全方位改造,打造出一条步行商业街,让昔日难以涉足的建筑垃圾堆变成如今寸土寸金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5年,锦里古街被评为“全国十大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街市齐名,成为西蜀第一街。

四是人性化设计城市。

按照“产城一体、更加宜人”的取向,优化细化城市设计、立面设计和环境设计方案,在适度空间实现宜业宜商宜居的多元需求,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坚持便捷化、人性化等原则,使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布局完整、功能完备,构建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形态;为了避免道路反复开拉链,该市在大区域上设置公共廊道,集成输水管、高压气管、电力线等主干管道,在市政管网密集地区建设共同沟,放置各种市政管线。

2.宜商。

一是先进的生产服务。

近年来,成都市聚集发展了一批金融保险、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成为中西部最具辐射带动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心。

以会展业为例,该市先后出台了《推动会展业发展的政策》、《会展业发展管理办法》、《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建成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华博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大型会展中心。

春季全国糖酒会、全球汽车论坛、体博会、电子展、医药展等纷纷落户成都。

2010年,该市举办会展活动382个,收入32.39亿元;2011年,会展活动398个,收入39.69亿元,年增速超过20%。

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529.7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344.4亿元,年均增速20.5%,超过上海等一线城市。

二是高端的生活服务。

成都现有四川国际、成都观岭、青城山等8个高尔夫球场(有两个是用建设用地指标建设)和15个练习场。

先后引进了乐盟国际等一批国际学校。

与德瑞集团合作的成都外国语学校,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有72名、42名、76名特优生被保送到清华、北大,数十位同学被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录取,升学率100%;2012年,该省文理科状元均出自该校。

今年,备受关注的牛津国际学校即将建成,该校总投资1.84亿元,是一所由外籍教师任教,只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国际学校。

同时,还引进了麓山(4300亩)和中海(1986亩)等一批国际社区。

目前,成都拥有天堂洲际、海悦花园、香格里拉、加州花园、索菲特万达等28家五星级酒店,到2015年预计建成投入运行的五星级酒店将超过50家。

投资20多亿元的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豪华客房560间,大床及双床豪华房492间,超豪华套房68间,总统套房面积高达1670平方米,还拥有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娇子国际会议中心。

特别是正在建设的新世纪环球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占地1300亩,高100米,长500米,宽400米,是一个集游艺、展览、商务、传媒、购物、酒店于一体的超大城市综合体。

该中心拥有25万平方米的天堂岛海洋乐园、3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72万平方米的商务城、1000余间客房的洲际假日酒店、容纳2000人的大剧院、容纳1000人的大剧场、容纳1000人的音乐厅、8000平方米的会议厅、1.2万平方米的展示厅和3万平方米的艺术馆。

其中,艺术中心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设计,让世界级的艺术建筑植根成都,使人过目不忘。

这些高端生活服务设施,使成都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国际交往门户,不仅招来了商,而且留住了商。

三是良好的政务环境。

2001年,成都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全市各部门内设行政审批机构由原来的179个减少到现在的48个;2004年建成了全国首家省、市同址办公的政务服务中心,实现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2007年进行行政审批“二次革命”,实现“一窗式并联审批”;2010年“网上政务大厅”开通运行,建成服务无处不在的政府。

良好的政务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

2011年,该市引进重大项目429个,实际利用外资80亿美元,新引进1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成都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207家。

     3.宜业。

一是良好的投资环境。

目前,成都国内和国际通航城市126个,国际直飞航线13条,国道主干线和干线8条,综合交通枢纽西部第一;集装箱中心站总投资81.62亿元,占地1.23万亩,年吞吐量30万标准箱,亚洲最大;有美国、德国、法国等9个外国领馆,数量中西部第一;2011年进出口总额397.1亿美元,同比增长53.9%,在11个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13家外资银行设立办事机构,数量居中西部第一;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数量等都是西部第一。

这些都为在成都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强大的人才支撑。

目前,成都拥有各类人才230万人,政府所属人才公共服务机构21家,民营机构146家,重点实验室15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3个,让各行各业都能在成都找到创业人才。

三是充足的劳动力储备。

从2003年开始,成都抓住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政策机遇,构建城乡一体管理机制,消除城乡分离的障碍,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把160万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转移到工业生产和服务业中,为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

同时,加强对二代农民工教育培训。

2011年,培训农民工12.5万人,完成创业培训6366人,培训合格率达95%;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者10万人,平均就业率80%以上。

四是富裕的就业岗位。

2005年以来,成都市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6家,吸纳约50万人就业。

仅富士康生产基地及TFT—LCD项目就为当地新增至少10万人的就业岗位。

特别是2011年,随着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成都,新增用工需求更是高达40万余个,就业岗位呈现刚性扩张的态势。

二、龙泉驿区城市发展的具体实践

龙泉驿区是成都市九区之一,距市中心12.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国土面积556平方公里,辖4个办事处8个乡镇,有58万人。

2003年,该地区生产总值仅71亿元,财政总收入仅5.8亿元;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就增加到460亿元,增长近7倍,财政总收入达110亿元,增长19倍。

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企业利税、国税收入指标在四川省都是第一,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4年居全省“十强县”第二位。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经济总体下行、增长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该地区生产总值253.46亿元,同比增长16.3%,比成都市高3个百分点,增速在该市各区(市、县)位列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3.13亿元,同比增长2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95亿元,同比增长30.2%;财政总收入58.35亿元,同比增长4.1%;引进到位省外资金93.17亿元,同比增长24.5%。

     龙泉驿区扼蓉城门户,居川渝要津,是成都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成都高端制造业基地,其汽车制造产业是天府新区的八大产业区之一,对天府新区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该区围绕汽车制造这个主导产业,一任接着一任干,年年都有新目标,汽车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样、由低端向高端快速崛起。

目前,已聚集了汽车制造及装备工业项目364个。

其中,中国一汽、德国大众、日本丰田、日本神钢、美国江森、法国佛吉亚、加拿大麦格纳、澳大利亚BHP等世界500强企业30余家,吉利集团、五粮液、中达、云内动力、深赤湾等上市公司43家。

拥有17个汽车整车机项目,180余个关键零部件项目。

谁能想到,在2003年,汽车产业在龙泉驿还仅仅只是个名词,但2011年整车生产就达15万辆,销售收入600亿;今年,龙泉驿区计划生产整车35万辆,销售收入过千亿。

龙泉驿区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实现突飞猛进发展,关键在于他们紧紧扭住汽车产业这个龙头,高起点抓规划、整链条建产业、大力度促招商、全方位搞服务。

(一)高起点抓规划.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龙头是龙泉驿区各级领导的一致共识。

区规划局有7个高级工程师、1个博士、7个硕士、3个注册规划师,规划团队一流;该局坚持“全域覆盖、三规合一、相互衔接[1]”的原则,先后编制了龙泉片区控规和18平方公里新编控规、龙泉片区120平方公里整体城市设计及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片区详细城市设计、龙泉分区规划修编、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产城单元规划、城市道路规划、供排水及环境评价规划、汽车产业功能区战略发展规划、现代汽车产业及休闲旅游示范线和汽车娱乐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形成了理念先进、指向鲜明、布局精细、功能齐全、具有世界水准、彰显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城市规划体系。

他们编制规划,总是聘请国内外一流的编制单位。

在今年4月召开的“洛带湿地风景区”规划论证会上,我对这一点感受很深。

为把洛带古镇打造成“现代田园城镇、中国艺术重镇、客家文化古镇、生态湿地新镇”,他们聘请位居全国设计排行第三的杭州汉嘉设计集团(曾规划设计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立足世界眼光和现代水准,对洛带古镇进行设计和规划。

今年年初,四川旅游发展集团与龙泉驿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5年内投资50亿元完成洛带古镇综合开发。

(二)整链条建产业.龙泉驿按照“南造、北贸、东娱、西创、中服”的总体产业布局,抓住“东调”时一汽丰田落户之机,迅速在南片区聚集了一汽大众、沃尔沃、川汽、吉利、大运等10个整车及神钢、卡特彼勒、成都南车、普什重机等7个国内外著名的整机制造企业,形成了轿车、客车、货车、越野车、专用车等车型、年产百万台的“十车七机”整车产业体系。

同时,成链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汇集了博世、玛格纳、富奥江森、一汽富维、云内动力、丰田纺、天兴山田等180余家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可配套生产后桥、汽车电子、内外饰件、发动机、减震器、电机、电喷装置、仪表盘、模塑、冲压件等近千个零部件,奠定了国际汽车城的“骨架”。

在此基础上,该区进一步延伸、发展汽车贸易、汽车文化娱乐等产业链,直奔汽车后时代[2]产业高端,囊括了汽车研发设计、汽车物流、汽车文化运动与休闲娱乐,形成一个多层级的产业链。

在北部片区规划30平方公里,发展汽车贸易产业,建设汽车博览新城,已有四川九峰、银河汽贸、吉利超市、帅车集团、聚商等汽车商贸投资商、运营商入驻,形成集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销售、4S店集群、汽车博览、汽车超市、二手车市场、摩托车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贸易物流集中区。

在东部片区规划100平方公里,打造美式赛车、欧式赛车、摩托车赛、越野车赛、汽车拉力赛、卡车大赛等多种主题的汽车娱乐体验基地。

如投资40亿元的九峰国际超大汽车零部件采购中心;总投资25亿元的中国长安成都汽车营销服务综合体;总投资10亿元的成都万友汽车营销服务综合体;总投资38亿元的中信昊园全球汽车创意网络中心项目;总投资5500万美元的嘉民集团龙泉物流基地项目也相继进驻。

在西部片区重点发展汽车研发创意及总部经济。

如哈曼国际中国西部研发中心,沃尔沃西部研发中心,川汽电动出租车、华川电装、天兴仪表汽车研发设计等项目正在建设。

还计划引入德国邮政敦豪、德讯物流等一批国际物流企业。

到2015年,龙泉驿区将形成集造、贸、研、娱、服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整车产量将达60万辆,整车销售收入达1200亿元,汽车贸易博览经营收入达600亿元,汽车娱乐及增值服务经营收入达230亿元,成为“中国具有竞争力的轿车产业基地、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全国第一的高端商务车制造基地、全国一流的汽车贸易基地、国内先进的汽车产品研发基地、西部地区辐射力最广的汽车娱乐业基地”。

(三)大力度促招商.龙泉驿将招商局改为投资促进办,以专业招商的原则,按照专业分类分成几个“招商局”,如汽车产业投资局只做汽车招商;工业投资局,负责工程机械招商;还有项目建设服务局、企业发展服务局、统筹发展局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如汽车产业投资局又分设了整车处、零部件处、仪器局、电子局等。

而且招商团队年轻化、学历高、专业强,汽车产业投资局有19人,40岁以下就占到77.3%,研究生学历占到73.7%,管理类专业占到52.7%,工程机械等专业占到31.6%。

他们3年前就从“全民招商”转变为“专业招商”,目前因为土地紧张等因素,他们由“粗放招商”变为“理性招商”,根据企业实力和项目优劣去招商选商。

在招商中,该区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和智力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德国博世产品拥有全球最先进的ABS、ESP及胎压监测传感设备,主要为宝马、奔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