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101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docx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docx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

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畜牧渔业论文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

概念、原则、目标和应用

基金项目: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18);世界自然基金(10000866);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2011009,201208)。

作者简介:

徐晓红(1959-),女,助研,研究方向:

海洋生物。

徐晓红1,宋永刚1,宋伦1,李斌2,李爱1

(1.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

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激增,人类对土地、能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的需求呈指数式增长,全球规模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管理迫切需要一种整体的、具有前瞻性和以科学为基础的新的管理理念[1-5]。

为解决全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联合国和各种政府联盟(UNEP、OCECD、WMO、IPCC、UNCD、WPC等)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WWF、FOE、HED、WRI、IUCN等)组织实施了诸如世界气候计划(WC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生物圈计划(IBP)、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地球环境检测系统(GEMS)等一系列全球或区域规模的环境对策研究计划,并且就一些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政府间对话和政治协商,这些全球(或区域)规模的环境研究计划,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家们的广泛响应和参与,他们积极倡导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来管理自然环境和资源,人类的福祉依赖于健康的生态系统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cosystem-basedManagement,EBM)也应运而生[4-6]。

1EBM研究的历史回顾

1.1基础理论积累阶段(1932-1988)

尽管EBM管理理论是应对近几十年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产生的,但是早在19世纪30年代一些空想生态学家(VisionaryEcologists)已经预见性地提出了现代生态学的诸多问题,但是这一时期的实践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7]。

根据Grumbine的研究,EBM基础理论的积累应该以1932年美国生态学会植物与动物委员会提出的“自然庇护所计划”(NatureSanctuaryPlan)为起点。

该计划将生态系统保护与关键物种保护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生态系统扰动(EcologicalFluctuation)作为管理目标,并提出了“核心区+缓冲区”的自然保护区设计方法,以及重视利益相关者合作和公众意识教育的观点,在1950年该委员会又列出了美国和加拿大范围内自然庇护所的初步名录以推进该计划的实施[8-9]。

1935年WrightThompson经过多年观察提出:

由于边界和面积大小限制,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他们为黄石国家公园重新划界做了积极的努力,但是这项工作由于Wright的早逝而中断(Grumbine,1994)[7]。

AldoLeopold通过1949年出版的《沙乡年鉴》(ASandCountyAlmanac)阐述了“土地伦理”的思想,Leopold认为,土地伦理将人类与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概括称为土地)一起纳入到生物共同体的范围中,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征服者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

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10],这一著作及其表达出的思想被环境史学家认为是生态学时代到来的标志[11]。

1970年美国政策分析家Caldwell提出公共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应该对现行的政治框架进行改革,应该把生态系统作为土地管理政策制定的依据[12]。

1971年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启动,极大地推动了保护生态学的发展[6]。

1979年,Craighead通过12年的大灰熊种群生态学研究为生态系统管理的定界问题奠定了一个基本标准:

生态系统的面积必须能够满足维持该生态系统内最大的食肉动物栖息地的要求[13],随后这一主张在Newmark对北美西部各种公园和保护区的划界研究中得到了实践应用[14]。

进入80年代,用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管理土地的思想得到了许多科学家、自然资源经营者和政府管理者的支持,大量关于生态系统管理的论文出现,极大地促进了EBM基础理论的发展。

在1988年出版的《公园和荒地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managementofparksandwilderness)标志着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成熟。

该书提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讨论了生态系统管理要有适当的边界划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强调管理机构间的合作、管理效果的监测以及政府决策层的参与等问题。

他们强调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参与对生态系统管理至关重要,管理者和科学家在开展生态系统管理时必须将复杂的人类社会因素考虑在内[15]。

1.2完善与应用阶段(1988-2013)

在Agee和Johnson的著作问世以后,有大量讨论生态系统管理概念的论文涌现出来。

1991年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C)年会上,“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多目标管理”的资源管理专题中,发表了对生态系统管理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两份倡议:

美国生态学会(ESA)提出的“可持续生物圈建设”(SBI)和美国农业部森林局(USDA)提出的关于自然森林系统管理的新设想。

这两个倡议都提出了通过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来达到合理管理自然资源,实现保持“地球—生物圈”持续性的设想。

SBI认为,生态学优先研究领域应该是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生态系统,并且强调了生态学基础研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6,8]。

1993年Ludwig等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确定性、资源开发与保护——历史的教训》的论文,对科学研究对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贡献提出了质疑,对SBI提出的“认识自然资源管理的持续性,生态学研究是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该文提出以下三个观点:

(1)主张生态系统对于管理措施的响应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过程往往是很慢的、等待科学研究获得完备的答案实际上是徒劳的。

(2)对生态系统管理的决策必须依据当前的知识立即作出。

(3)在很多自然系统中唯一可以了解他们可持续性的有效方法就是开发他们[17]。

该文章最大的贡献之处在于:

(1)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动态属性和人类认识、管理生态系统的静态属性,为EBM理论框架中适应性管理的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充分认识到人类的动机和响应对EBM的重要性。

1994年,Grumbine发表了《WhatisEcosystemManagement》一文,全面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概念的历史演变、结构框架以及主要议题,是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7]。

EBM起源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实践,但海洋为实施EBM提供了比陆地更多的机会,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EBM在海洋生态问题和自然资源管理的研究实践中,特别是在海洋渔业管理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18]。

1984年美国科学家Sherman等提出了大海洋生态系(LargeMarineEcosystem,LME)的概念,强调应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保护海洋生物资源[19]。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全球峰会提出要采取多种方式来对海洋资源进行专门的保护和发展[20]。

此后众多国际条约或章程的签署加速了EBM在海洋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2EBM的概念

目前,围绕EBM概念、原则和目标体系等内容的争论仍在继续,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资源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等出于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理解,对EBM的概念内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学科定义和理论框架(Grumbine,1994[7];任海与邬建国等,2000;叶属峰与温泉等,2006;范学忠,2011[7,21-23]。

在名称使用上,也出现了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Management,EM)、生态系统途径(EcosystemApproach,EA)、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cosystem-basedFisheriesmanagement,EBFM)等不同叫法,但已有学者利用名为简单匹配系数(SimpleMatchingCoefficient,SMC)的统计学工具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并无区别[24]。

自Grumbine1994年的综述研究之后出现了众多关于EBM的定义,本文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列举如下:

(1)Grumbine(1994):

生态系统管理是以长期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为目标,将复杂的杜会、政治以及价值观念与生态科学相融合的一种生态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是以顶极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长期稳定性,保护当地(顶极)生态系统长期的整体性为主要目标[7]。

(2)Christensenetal(1996):

生态系统管理是具有明确且可持续性的目标,由政策、协议和实践活动来保证实施的一种管理话动,它在对维持生态系统组成、结构与功能所必要的生态相互作用和生态过程的最佳理解的基础上从事研究和监测,以不断改进管理的适合性[1]。

(3)Larkin(1996):

从渔业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管理以在复杂多变的理化环境中多物种间相互作用为核心,它把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存在于外部的影响因素,它的管理内容包括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要素[25]。

(4)StanfordandPoole(1996):

生态系统管理是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以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为依据的适应性管理过程,它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为目的,并强调在景观尺度来同时评估人类获取生物、社会和生态等多种资源行为的有效性和质量[26]。

(5)BoyeeandHaney(1997):

生态系统管理是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经营管理以确保其可持续性的管理策略,生态可持续性是指维持生态系统的长期发展趋势或过程,并避免损害或衰退[27]。

(6)Brussardetal.(1998):

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多尺度的管理方式,它以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资源,并维持人类可持续利用为目的[28]。

(7)Lackey(1998):

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清晰的时空范围内,应用生态的和社会的信息、选择、限制来获得期待的社会效益的过程[29]。

(8)Slocombe(1998):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是对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管理,它以维持生态可持续性和(或)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的[30]。

(9)Szaroetal.(1998):

生态系统管理是指通过制定涵盖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利用方案来管理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它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通过自然资源管理的方式获得的社会与经济需求的总体质量[31]。

(10)NationalResearchCenterofU.S.(1999):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是一种把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和服务(结构性的和功能性的)考虑在内的渔业管理方式,它重视栖息地、拥有多物种视域、理解生态系统过程,它的目标是通过适当的渔业管理来达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2]。

(11)Yaffee(1999):

根据人们兴趣、价值观和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态系统管理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基于环境敏感性的综合利用”、“生态系统方法的资源管理”和“生态区域管理”[33]。

(12)任海等((2000):

生态系统管理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的最佳理解,在一定的时空尺度范围内将人类价值和社会经济条件整台到生态系统经营中,以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可持续性[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