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6 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0991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6 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6 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6 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6 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6 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6 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docx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6 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6 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6 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docx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专题26开放探究型综合型非选择题教学案教师版

开放探究型试题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材料型问答题,是高考逐渐加大考查力度的重要题型之一。

它主要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景,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解答相关问题,然后由学生说明该课题研究的意义,最后由学生提供研究该课题的方法等。

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评判方法采用分层次、采意式。

【例1】某中学历史教研组拟举办“东西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工作。

请结合下列在展览会上摘选的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展览一: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

(1)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人物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展览二:

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

甲:

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

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武器。

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就是古代我们传过去的东西。

中国古已有之,后来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

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

这种“西学中源说”会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中国人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学习。

(2)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有何不同?

展览结束语:

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近年颇为鼓舞人心的说法。

在21世纪新形势下,“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3)请根据结束语及以上材料和问题,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为依托命制。

(1)问以表格形式考查学生对古代中西方文明的比较;第

(2)问以文字材料考查近代中国一些人对西学的态度,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解决问题;第(3)问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道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

 

(2)甲:

反对学习西学。

乙:

主张学习西学,但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技术。

丙:

主张学习西学,主张不仅要学西方的技术,还要从更广泛的层面学习西学。

(3)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开拓创新。

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管仲对(齐桓公)曰:

“……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

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黄梅戏《天仙配》插曲

材料三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他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

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则?

你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与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的根据。

(4)在探究活动中,分组讨论是重要的环节,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甲组给出的结论是“战乱与灾难”,乙组给出的结论是“进步与发展”。

如果你是此次讨论的参与者,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

解析解答第

(1)问要注意从三则材料涉及的共同问题归纳出探究的主题,史料的价值要从时间和可信度上把握。

回答第

(2)问时要明确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小农经济。

回答第(3)问要注意从社会变革、阶级结构和思想活跃等方面概括。

第(4)问,注意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

解题对策

开放型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下面对不同的类型分别给出解题对策:

(1)情景开放型。

这类试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表格,让同学们通过识图或分析表格、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解答这类题时经常需要利用一些原理和史学常识解答。

(2)角色体验型。

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充当历史当事人,进行角色体验。

这种开放题,较能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创新意识和情感体验品质等。

注意解答时根据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整理。

(3)仿写型,即给出一份样本,要求学生仿照样本的内容,根据列出的条件完成测试的题型。

如:

参照范例,分别在“抗争篇”和“新生篇”中填写一个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事件,条目自定,简介在60字以内。

 

屈辱篇

条目:

火烧圆明园

简介: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这是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大损失。

 

抗争篇

条目:

简介:

 

新生篇

条目:

简介: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上例的简介中包括了以下几点: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地点——北京圆明园;人物——英法联军;事件——洗劫并焚毁了北京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评价——这是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大损失。

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先认真分析样本的内容,然后选取自己熟悉的内容。

(4)多种评价型,即通过创设新情境给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命题者对此不作评判性界定,由学生选定论证的切入点。

解答这类试题时,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四告子曰:

“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

——《孟子·告子上》

想想看,上面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

为什么?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案孔子、孟子、荀子、告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2.美国《新闻周刊》曾发表著名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

阅读摘自本文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

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1)15世纪前后到19世纪中叶,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

试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诸方面说明西方世界是如何崛起的?

(2)“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表现在哪些方面?

(2)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国的崛起。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的深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等。

(4)同意:

美国面临很多问题,如严重的金融危机、失业人数不断增加、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

(不同意:

尽管美国面临很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仍然强大,很多国家还无法与之相比)。

3.真假火烧阿房宫

材料一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五年(前212年)……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

”又《史记·项羽本纪》载: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材料二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下》:

秦“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材料三杜牧《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材料四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结果没有发现秦代建筑遗物堆积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更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建筑遗存。

据此,阿房宫考古队提出:

阿房宫没有建成,它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阿房宫并不存在。

问题: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三、四的观点。

(2)在上述四则材料中,哪则材料的史学研究价值最低?

为什么?

(3)“火烧阿房宫”已流传千年,在阿房宫遗址考古发掘的成果公布后,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2)杜牧的文学作品《阿房宫赋》。

因为其中包含的虚构和夸张成分很多。

(3)从考古材料和挖掘现场来看,阿房宫并未建成,更没有被火烧毁,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历史解释、历史论点也会有所改变。

【2012高考押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

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

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材料三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东)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四 是时(贞观二十二年)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人。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请回答:

册封等。

第(4)问根据所学,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维护了民族团结;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答案:

(1)主张:

不歧视;不猜忌;妥善安置。

(2)变化:

从“四夷可使如一家”到明确提出了“爱之如一”。

(3)措施:

设羁縻府州。

策略:

“战而后和”;和亲通婚;册封。

(4)影响:

得到少数民族拥护,维护了民族团结;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1)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2)作者对秦始皇、汉武帝持何种态度?

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3)你认为作者评价孔子、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标准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

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

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

再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

乔治·华盛顿在本国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

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列宁说:

“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

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1)结合材料归纳华盛顿的主要功绩。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

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

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容性?

(3)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华盛顿和拿破仑的历史功绩和活动。

(1)问,可从军事、政治、经济等角度归纳;第

(2)问,“建立个人独裁”结合所学回答即可,“措施”实际要求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措施;第(3)问,可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不同态度的原因,并指出其本质的相同点。

材料一 1921年,他(凯末尔)提出了生存斗争的指导原则:

“就我们这场运动的哲学观来说,我们的眼光要转向西方。

我们将把西方的制度移植在亚洲的土壤上。

我们将按西方的模式改造我们的学校。

亚洲的新口号不再是泛伊斯兰教主义,而是民族主义。

——[美]H.科恩《东方民族主义的历史》

材料二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土耳其]穆斯塔法·凯末尔

材料三 “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指导方针:

建立及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家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和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21年前后凯末尔关于生存斗争指导原则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凯末尔被土耳其人尊为“国父”的原因。

(2)原因:

领导土耳其民族解放斗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建立共和国;主持全面彻底改革,使土耳其由一个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民族复兴道路;其立国原则长期成为土耳其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

5.20世纪前20年的亚洲,出现了两位重要人物分别影响了亚洲两个大国的历史。

一位是中国的孙中山,另一位是印度的甘地。

请回答:

(1)孙中山和甘地都要实现民族独立的理想,但是他们选择的道路不同,请结合相关背景,指出各自的道路,并说明不同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除了关心民族独立,孙中山与甘地还关心民生问题,请说明三民主义和甘地主义对各自国家民生问题的主要看法,并概括说明其实践的结果及其主要原因。

(3)结合你对这两位伟人的认识说明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具有的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孙中山和甘地的比较分析能力。

(1)问,“道路不同的原因”是难点,解答本问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国情的差异上;第

(2)问,民生的主要含义是社会经济,列举两者在社会经济上的措施即可;第(3)问,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一 在今天的美国国会大厦里,悬挂着一张巨幅油画,画面上历史伟人济济一堂,那是美国人民的开国大典哪(注:

时间是1783年)。

油画下面有个小小的说明,上面记载了华盛顿和议长的简短讲话。

华盛顿说:

“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

……在它(大陆会议)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

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的公职。

”议长答道:

“……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

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将激励子孙后代。

——林达夫妇《总统是靠不住的》

材料二 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

……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三 “乃孙黄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让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

”(但孙中山)“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

……手段虽劣,其胸襟气概,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

——谭人凤《石叟牌词》(写于“二次革命”失败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公职”是指什么?

促使华盛顿辞去这一“公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

(3)据材料二、三,说明华盛顿和孙中山的辞职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或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