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0807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docx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docx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总体思路

学校是未成年人集中密度最高,时间最长的区域,参差不齐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得他们在面临突发性事件往往不能沉着应对,从而需要精准的疏导指挥。

这在很多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已经突显出其中许多问题。

处置手段的不精确通常使事件损失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如:

5.12地震、SARS、H1N1.踩踏、火灾等等。

因此,在现有学校已经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充分利用四川省灾后重建防灾减灾指挥体系建设机会,整合各级专业应急指挥系统及基础信息数据,构建涵盖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统一协调的学校指挥平台,建成具有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硏判、辅助决策、调度指挥、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能实现与市政府及教育主管单位的应急平台联网,形成上下对接、纵横联系、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

二、建设模式

吸收集权模式与协同模式建立符合南山中学现状的应急指挥平台

与全国其它地市一样,各个减灾职能组织和指挥体系采用了分类别、分地区、分部门的单一管理模式,对不同灾害的测、报、防、抗、救、援都自成体系,分别归口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包括公安、消防、抗旱防汛、防震与抗震、疾病防控以及市府办公室等。

这种各自为战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各个独立的指挥系统在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已经做到了相对完善,比如公安局。

但是在遇到重大突发事故的情况下,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不同警种和不同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很好的配合和协调,必要的联合行动难以迅速高效实施,所以每当灾害事故发生,它们的专业应急处理能力都很强,但是部门之间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协同应急处理权力都显得非常有限。

应急指挥系统的模式选择非常重要,这决定了学校统—应急指挥体系的规划、运行,以及与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上下级部门指挥关系协调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目前国内常见的模式有集权模式、授权模式、协同模式等。

由于每个模式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现实背景,都有其不同的优势与缺点,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南山中学的现状和特点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模式,吸取不同模式的成功经验,而不能套搬硬套。

结合南山中学目前应急信息化建设现状,建议采用集权模式和协同模式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建立统一的应急平台。

采用集权模式,是指仅仅吸取集权模式中的统一物理平台的理念,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依托学校物理环境建设学校统一指挥中心的指挥大厅系统、会议室系统、大屏幕系统、有线通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以及网络平台与主机系统等,形成南山中学应急指挥的物理中心,为校领导提供一个看得见、控得住的会商与指挥的硬件平台。

采用协同模式,是指吸取协同模式的〃逻辑集中〃的理念,通过网络平台和数据交换技术,对学校各级部门的应急系统和资源信息进行整合。

结合学校GIS系统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应急资源数据库、专家库、预案库、应急值守与指挥系统软件等,形成统一的应急数据中心和决策中心,为领导提供一个决策快、指挥灵的信息中心和指挥软件平台。

通过上述〃两个中心〃的建设,最终形成指挥场所、物理集中,指挥流程、逻辑集中的南山中学模式。

考虑到将来其它部门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学校应急平台应具备通过硬、软件共享,实现其它部门在该平台上建立各自的虚拟指挥平台的功能,一方面解决了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的风险,有效实现综合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大大节约总体投入。

三、建设要求

(-)整套系统建设要具有兼容性、可扩充性、前瞻性,实现系统技术的对接。

指挥中心规划时多预留接口,保证长远发展需要。

(二)利用即将建设的学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校园网系统等建设项目,实现资源最大整合,节约资金投入。

(三)实现与学校同域的政府应急系统的纵向互联互通,各专业应急指挥系统与市应急指挥中心横向联动(数据共享、信息报送等功能)。

(四)符合国家安全保密规走。

四、建设步骤

㈠总体思路

南山中学应急平台是学校实施应急管理行动的平台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管理技术及信息资源的多职能整合、软硬件结合,通过〃两个中心〃的建设实现的应急技术保障体系。

该系统具备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价等功能。

主要由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值守子系统、部门预测预警子系统、预案管理子系统、应急资源管理子系统和指挥调度子系统、网络态势标绘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等构成,其中,应急资源管理子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型库、预案库和决策库。

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公共安全信息数据库;模型库包括信息识别与提取模型、事件发展与影响后果模型、人群疏散与预警分级等模型;预案库包括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灾害预先制走的应急预案或方案;决策库则是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南山中学应急平台将以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基础为出发点,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注重核心应急技术与装备的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标准化和可扩展性;保证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平台)的自身安全、日常维护和升级更新。

本着综合考虑、整体设计的思想

南山中学应急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管理系统,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级别、不同职能部门、不同系统的整合和协同工作等诸多因素,不仅考虑技术问题,更考虑管理和体制问题。

因此,南山中学应急平台遵循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实际情况,依托校园网络系统学校和其他应用系统进行学校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是理性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各职能部门都开发或建设了各自的应用系统,有很多信息与应急直接相关,可以整合应用,节约资源;另一方面,校园的网络已比较健全,应急管理更注重信息共享和协同应对,应急指挥平台需要互联互通。

校园应急平台将从以下几方面保证用户系统整合的技术条件:

1)系统要呈现完整的平台化、模块化

学校应急指挥平台的业务处理范围主要覆盖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应急事件。

从国内外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情况看,主流的应急管理系统都是平台化的系统,系统设计面向通用的指挥流程,而不是面向特定事件;系统除了支持一般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外,在特定领域,如卫生、防疫、地震、气候变化和大型活动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其根本原因是平台化的应急管理系统,可以随时在系统中设定和调整新的业务控制逻辑、增加事件处置资源,使系统很快就具备了处理新事件的能力。

2)系统要具有高度可靠性

学校应急管理系统的任务是突发公共安全应急事件处置,因此系统自身的可靠性非常关键,应急指挥平台在技术上几乎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之大成,承载的任务又是敏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因此必须采用高可靠性技术;然而实践中,事实上设备的可靠性并不等于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南山中学应急平台采用指挥流程镜像技术来提高系统可靠性,保证应急指挥平台应用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系统24小时的可靠运行。

3)系统要易于维护管理

在以往的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建设不重视运行维护,使得本来可以避免的系统故障产生了,这就要从人员、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解决。

因此,南111中学应急指挥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需求。

应急指挥平台要提供充分的管理参数获取和一体化的管理手段,包括应急指挥过程主要环节的监控,事件处理效果机制;操作痕迹保留,在线状态监督,查证功能,回放功能,系统管理和运行监控机制。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平台通过以上的具体设计,保证资源整合从技术上落到实处。

(2)遵循国家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标准。

目前,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过程中,都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业务标准规范,以保证各个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

特别是大型应用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持续不断的技术标准化和业务标准化建设,各种标准在系统规划、系统设计、业务模型、技术选型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引导作用,从而保证了一代一代的系统具

有良好的继承性和一致性。

另外,应急指挥平台的标准化不在于硬件设备的强求一致,而是要保证在应急数据和流

1)遵循已有标准规范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平台要遵循通信、网络、数据交换等国家标准,规范网络互联、视频会议和图像接入等建设工作,采用国家发布的标准基础信息、社会经济信息、自然资源信息、基础空间地理信息等数据标准规范。

2)新建标准规范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平台要建立和完善消息报送、业务流程、实时数据接入、数据库内容与同步更新、监测预警模型规范、术语标识和数据共享等标准化体系,保证与国家和省应急指挥平台体系一致。

(3)要注重内容建设和技术支撑两手抓。

应急平台建设的重点不在大屏幕显示系统等形象工程上,要加强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让学校应急指挥平台具有实实在在的有用的功能和内容。

考虑到南山中学的现实情况,要建立信息更新机制,加强信息源建设,应由信息的产生者和提供者(各部门)负责信息的更新和维护。

信息的提供者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完备性、准确性,必要时采取交叉验证的方式,把不同部门的相关数据与权威部门的数据进行校核。

2、本着实现多级■多职能体系互联互通的思想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平台要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信息系统和应急信息资源基础上,可以实现充分利用现有校园网络系统,避免重复建设。

并且要将广泛应用于军方的C4I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借鉴到政府应急管理中来,建立起一个实时数据更新的应急指挥网,一个真正能够实用的应急系统,任何一个节点产生新的变化,信息会立即传到整个系统。

3.本着实用为重.急用先行的思想

为了实现南山中学应急指挥平台的基本功能,其构成要素应注重内容、讲求实效。

要避免出现只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信息内容建设的现象。

硬件仅是载体,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源建设和信息本身的完备性、实施性和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应对。

南111中学应急指挥平台要对围绕校园应急管理的保障能力体现在对各个应急环节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支持上进行建设。

该系统一方面作为突发事件信息的〃汇集点〃,在突发事件中快速有效的整合、分析、提取危险源和事件现场的信息;一方面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库〃(包括数据库、预案库、模型库和决策技术库),提供不同条件下突发事件的科学动态预测与危险性分析,判断预警级别并快速发布预警;进而作为整个应急指挥决策的〃控制台〃,逐步落实应急预案,调整决策和救援措施等,实现科学决策和高效处置。

通过市、县、乡镇同级学校统一应用校园急指挥平台,可以构成一个智能的矩阵式网络化应急系统,实现独立系统的功能增强,完成独立系统所不能完成的功能。

以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为例:

所属辖区各职能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应急指挥平台共享的基础性信息,实施本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

例如:

某教学楼发生火灾,指挥中心迅速调集该事件的所有相关精确信息,包括:

准确火点位置及燃烧规模,教学楼建筑的AUTOCAD图纸,主体通道及消防通道位置,涉及影响学生和老师的数量规模,消防装备的精确位置及数量,疏散通道和救助通道的选择,应急救援力量布局等信息,快速预测出事故的未来发展情况,提出应急救援的优化实施方案,而在以前,是没有这些数据的。

而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学校可以通过具备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功能的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实施应急预案,进行科学预测、快速预警和决策指挥,实现统筹与协同应对。

(二)总体设计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具备了健全的〃眼〃、〃脑〃、〃手"。

头脑是应急平台的核心,监测预警和值守接报是应急平台的眼睛,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置措施是应急平台的手脚。

要使〃眼〃看得见和〃手〃摸得着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一个强大的〃头脑〃是尤为关键的。

所以,南山中学应急指挥平台主要是帮助学校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z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

对形成南山中学自身特色的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1.设计原则

可靠性:

根据业务量分析和预测,考虑系统设备在平时和峰值情况下的处理能力和超负荷控制能力,考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和数据备份,确保7*24小时不死机z全年无间断服务,数据不丢失。

实时性:

作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信息帮助的平台,要求反应快速、措施有效、网络上的全部操作要求实时进行,结果要求实时显示。

实用性: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工作的要求,即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为相关的应用系统调用,又适合各层次人员应用。

功能走义合理、规范,信息出错提示简洁明了,并提供连机帮助功能。

科学性:

信息系统设计和建设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必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符合应急管理发展的内在规律。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开放性:

可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基础,要构建灵活的、开放的体系结构,保证现有系统的移植和有效利用,为系统扩展、升级及可预见的管理模式的改变留有余地,并为后期发展建设的平滑过度打下基础。

可扩展性:

不仅要考虑目前的业务需求,更应满足未来业务及接入手段种类增长的需求。

安全性:

系统包含各种资源分布、突发事件数据等重要信息数据,还有大量人员、设备、调度指令等信息,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依据。

因此信息系统要考虑其抗干扰能力和抗破坏能力,要采用多种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抗破坏能力。

通过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平台信息网络系统,全面提升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的呼救受理、急救指挥、信息汇集、社会联动、实时监控、应急咨询、网络管理、预案制走、预警评估、预演准备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其在应急救援体系中的指导作用和支柱作用。

2.平台逻辑结构设计

学校应急平台建成后必须实现全校范区域围内对于各类重大紧急事件、意外事故、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的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快速反应。

所以其总体结构设计是必须与学校应急管理的组织结构相适应的。

因此该系统涉及的各个应用平台和外围系统,都不应该是独立的,具体到软、硬件设备应从〃统一〃出发考虑设置,信息与通信都做到无缝互联、智能互通,使得整个立体化的各类应急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同时系统也必须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以方便今后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应急建设的需要,能够平滑过渡、灵活扩展。

通过建设模式章节的讨论,以及南山中学应急管理现状、建设契机等参考因素,建议该平台的整体逻辑架构如下搭建:

南山中学应急管理平台由基础支撑系统(应急物理中心系统)和应用系统(应急数据中心和指挥中心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即硬件支撑和核心应用。

支撑系统包括:

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图像接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移动应急平台、安全支撑系统和容灾备份系统等;应用系统包括:

日常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值守系统)、风险隐患监测防控系统、预测预警系统、智能预案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应急资源管理和保障系统、应急评估系统、态势标绘指挥系统、模拟演练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系统采用适度超前的理念,结合国内外最先进的指挥技术。

因此南山中学应急指挥系统应采用源自军方的指挥系统建设理念.日前国际领先的COP(图形化共享指挥决策)技术,把学校所有应急资源.重点部位.突发事件管理•指挥过程管理与控制■视频监控.GPS.设施控制等全部以GIS的可视化界面进行呈现与管理,实现通过鼠标的拖拽操作,即可实现自动指挥与

可视化指挥操作示意图

而且系统平台要具备一定的平台能力,并预留第三方技术支撑系统的接口,能为以后南山中学系统扩展提供支持,学校各部门通过平台配置和功能模块的申请,即可生成相对应级别的指挥系统,保证了系统的扩展性和一致

性。

3.平台拓扑结构设计

根据上述总体逻辑结构设计,南山中学应急指挥中心酬托学校物理环境建设。

指挥中心所涉及的网络主要包括:

(1)无线传输:

通过电信运营商的C.G网以及3G技术禾口340M无线传输。

(2)有线传输:

校园网、视频专用传输网等等。

在学校应急指挥中心部署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会议管理系统,为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相关领导入驻指挥中心指挥时提供决策和会商环境。

各个的前端视频信号通过视频网汇聚到应急指挥中心并可以在大屏上展现,视频会议系统通过校园网延伸到学校各单位。

在学校应急指挥中心内部署学校应急指挥所有核心语音调度系统、核心应用系统。

在学校应急指挥中心内,通过校园网和其他数据交换平台在线整合学校各部门应急基础数据,形成逻辑集中的学校应急数据中心。

在学校应急指挥中心内,将核心系统的部署分为两个功能部分,一个是面向决策的非实时系统,其中包括决策分析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应急语音调度系统等,一个面向实战的实时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发布系统、预案和知识库系统、时钟同步系统、系统维护系统等核心应用系统。

在学校应急指挥中心部署的关键环境或支撑系统包括:

基础网络设备、有线程控通信系统、计算机话务整合和通信消息控制系统服务器、数据交换平台和决策支持系统服务器、网络管理系统、存储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备份设备、漏洞扫描和入侵检测设备。

具体的部署结构如下: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物理结构

总体而言,在平台系统建设完成后,学校应急指挥中心将成为南山中学立体化应急指挥体系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通信中心、数据中心、业务应用中心和业务信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该平台可以共享物理资源和软件资源共享的方式,通过共享与配置快迅建立各部门自己的指挥系统,既保证了学校与各部门的应用与数据统一,同时,又节约了资金。

南山中学应急指挥管理平台系统的集成不是简单的系统叠加,也不是纯粹的系统接口集成,而是一个涉及从网络结构融合、数据资源整合、核心通信与信息系统底层聚合到终端设备应用和操作界面嵌合的复杂系统工程。

4.平台总体流程设计

由于学校应急指挥中心应用系统与各专业应急指挥子系统都将建立在全校统一应用支撑平台、数据支撑平台、网络平台之上,统一指挥、协同行动。

如下图所示:

1〃平时〃,通过应急知识库客户端,向指挥中心上报发送相关部门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各种情报资料和业务数据,以及走期更新应急知识库信息。

2〃战时〃,如果上报的是应急事件,学校应急指挥中心值守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指挥过程。

3应急知识库管理模块根据部门上报的应急知识库信息进行分析与编辑,将有用的信息汇入应急知识库,并且根据上报的信息自动生成事件报告,通过与OA系统的接入将事件报告发送到相关领导和部门。

4通过建立的应急知识库(包括预案库、应急资源库、专家库、法律法规库、地理信息库等)实现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的结合,对目前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与研判,形成具体作战方案,并且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可视化的展示,辅助指挥人员决策指挥。

5一个好的行动方案,离不开一个高效的指挥调度管理。

通过县级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结合决策支持系统生成的行动方案,自动根据事件类型将行动方案(任务)分发到相关的执行处置部门或人工进行多部门协同指挥,并且利用图型化的界面对所有事件处置和部门行动情况进行显齐口管理。

6在指挥调度的过程中,系统自动对事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比对,以调用应急指挥库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专家信息、预案信息等。

7通过指挥调度系统,指挥中心可以直接向部门下达行动方案,部门接到任务后,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部门内的指挥调度或反馈处置情况。

8指挥中心也可以向现场移动指挥车下达指令,并且移动指挥车也可以通过车载系统向指挥中心发送现场数据、视频与语音等。

另外,移动指挥车可以脱离指挥中心独立运行。

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在事件的接报和处置时,会使用预案和知识库系统来协助应急指挥,预案是指根据政府各类应急事件编制的应急事件处置方式,在预案中定义了在出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要根据事件的类型、级别来处置的步骤、要调用的应急资源等;知识库系统中存放了以往典型的历史事件的处置过程和方式,预案和知识库系统与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有应用接口。

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在指挥调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基础的建筑、道路等地理信息,还能提供事件走位、车辆走位信息、有/无线通信调度、视频调度等功能,与预案系统结合也可以提供基于图形的预案和资源调度。

应急资源管理是计算机辅助调度和通信调度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通过它来管理应急资源、设备、物资等应急资源供应急指挥调度时使用。

信息发布系统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应急决策指挥中心与社会和群众沟通、联系的一个桥梁,其功能主要有重大事件发布、市民建议和反馈、宣传等。

在应急指挥中心的预案和知识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基础性的应用技术系统,各中心可以共享。

通过上述设计,最终形成一个快速整合应用、实现学校到学生、指挥中心到职能部门的成熟系统结构与业务流程。

(二)建设的内容

1.基础平台系统的建设。

基础支撑系统将建立在学校物理环境中,形成学校统一指挥中心,建设最主要的目标是保障学校应急业务中的信息通讯与共享,为此建立起包括语音、图像、数据和应用等方面互联互通的通道,则

是学校应急管理平台的基本内容。

为了使学校应急管理中的决策/指挥、应急处置/管理、

指挥中心/处置单位三个层面充分发挥作用并联起来,必须

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并在之上搭建各种应急指挥应用系

统。

主要有以下内容:

(1)网络子系统

»局域网»广域网

”主机

”存储

(2)

有线通讯子系统

(3)无线通讯子系统

>GSM

>CDMA

>SMS

(7)大屏幕显示子系统

(8)指挥中心会议子系统

(9)GIS平台

以上基础支撑平台系统目前的技术非常成熟,建设方案可单独提供。

2.学校应急管理系统(应用平台)的建设。

在基础支撑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具有扩展性的,能初步形成学校应急管理平台框架的应用系统,收集和管理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实现统一、高效的进行指挥与调度。

根据学校信息化的现状和过去指挥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初期建设的内容应从总体设计中的六个方面着手建设:

日常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值守系统)、智能预案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应急资源管理和保障系统、态势标绘指挥系统、信息发布系统。

在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在接到报告时,会使用应急值守系统进行事件受理,如果发生重大事件,系统会自动启动预案和知识库系统来协助接报或指挥,预案是指根据学校各类应急事件编制的应急事件处置方式,在预案中走义了在出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要根据事件的类型、级别来处置的步骤、要调用的应急资源等,知识库系统中存放了以往典型的历史事件的处置过程和方式,预案和知识库系

统与指挥调度系统有应用接口,当确认了预案步骤后,指挥调度系统会自动茯取预案步骤涉及的联动部门、应急资源的相关信息,通过后台自动做出一系列指挥工作,如有线、无线通讯,发送传真、邮件、短信等,并且实时监督联动部门、应急资源的救援过程,关键环节设置时限,自动提醒督办。

在指挥的过程中,指挥人员还可以通过系统的电子地图进行动态的网络态势标绘和直询分析,辅助指挥人员准备了解事件处置情况。

信息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