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0781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

2016年3月

第一、二单元

知识要点

1、运算顺序

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一个非0数,得0。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

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练习

1、填空。

⑴一个加数是90,另一个加数与这个加数相同,它们的和是()。

⑵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80,被减数是()。

⑶两个数的和是540,其中一个加数是200,另一个加数是()。

⑷被减数是254,差是160,减数是()。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⑴237+69=306⑵502-387=115

306-()=237387+()=502

306-()=69()-115=387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2×()=184780÷()=30()÷35=42

()÷23=6……15942÷()=78……6

4、计算,1—4题要验算。

⑴190+672=⑵980-795=⑶23×56=⑷4005÷89=

⑸2400÷80-14×2⑹100-(83+360÷60)

⑺960÷【(32+16)÷3】⑻72×【(35+27)÷31】

5、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书算式。

⑴23×56=1288⑵4005÷89=45

6、判断。

⑴如果○×□=△,那么○=△÷□。

()

⑵如果a÷……e,那么()÷e()

⑶因为0+0=0,0-0=0,0×0=0,所以0÷0=0()

7、列式计算。

⑴48与16的和乘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

(2)在加法算式中,两个数的和是735,其中一个加数是235,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3)一个数减去78得150,这个数是多少?

(4)被减数是1000,差是485,减数是多少?

(5)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380,被减数是多少?

(6)一个数加上756得1000,这个数是多少?

(7)甲数除以20,所得的商是16,余数是7,则甲数是多少?

8、直接写出得数。

0+47=53-53=0×27=0÷16=

50-0=0+362=0÷72=345×0=

9、根据指定的运算顺序给算式添上括号。

(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662-23×12+385

(2)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792÷72-64×9

10、解决问题。

⑴王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为学校购买足球,每个足球80元,王老师买了20个足球后还剩60元,王老师带了多少钱?

⑵一本书共有242页,莉莉看了8天后还剩2页,莉莉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60,减数比差少30,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多少?

⑷师徒两人共做288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18个,徒弟每小时做12个,师傅已经做了48个,剩下的师徒合作还要多长时间?

(5)四一班有42名同学准备去划船,大船限乘4人,租金每条6元;小船限乘3人,租金每条5元。

请你设计出最便宜的租船方案(怎样租船最省钱)(怎样租船最合算)?

(6)某景点门票的售价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A方案B

成人:

160元/人团体(5人及5人以上)

儿童:

40元/人100元/人

1如果有5个成人、5个小孩,那么怎样+购票最合算?

2②如果有3个成人、5个小孩,那么怎样购票最合算?

11.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12.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13、下面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

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第三单元

知识要点

运算定律与算式特点

(1)加法交换律34+89+66=34+66+89

26+47-6=26-6+47

1、只有加法,减法。

2、注意减法时要将前面的“-”号一起交换。

3、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2)加法结合律

()

88+104+96=88+(104+96)

79+26-9=26+(79-9)

(3)乘法交换律a××a4×58×25=4×25×58

1、只有乘法。

2、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3、注意找好朋友:

2×5=10

4×25=100

8×125=1000

(4)乘法结合律

a×b××(b×c)

125×67×8=67×(125×8)

(5)乘法分配律

拆:

()×××c25×(200+4)=25×200+25×4

合:

a×××()265×105-265×5=265×(105-5)

1、有乘法和加法;或者有乘法和减法。

2、拆的时候,是将括号外面的数分给括号里面的两个数。

3、合的时候,是提取相同的因数,将不同的因数相加或相减。

特别注意:

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区别

例如:

125×(8×20)125×(8+20)

==

==

==

2、运算性质

连减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公式:

()

举例:

128-57-43=128-(57+43)

记忆:

减变,加不变

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公式:

a÷b÷÷(b×c)

举例:

2000÷125÷8=2000÷(125×8)

记忆:

除变,乘不变

3、两个数相乘,可以将其中一个数进行拆分,再简便计算。

例如:

72×12523×99

=(9×8)×125=23×(100-1)

=9×(8×125)=23×100-23×1

=9×1000=2300-23

=9000=2277

练习

一、填空

(1)()+45=55+(),这里运用了加法(),用字母表示是()。

(2)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乘法分配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4)45×(20×39)=(45×20)×39

这是应用了()律。

(5)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律。

(6)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436-279-21=436-(279○)

34×125×8=34×(○)

120÷5÷4=120÷(○)

49×38+50×38+38=(49)×

(30+8)=(□+□)+30

二、大法官判对错。

(1)215-67+33=215-(67+33)()

(2)102×47=100×47+2()

(3)等式84×25=80×25﹢4×2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

(5)125×4×25×8的简便算法是(125×8)×(4×25)。

()

三、择优录取。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53×24+53×36=53×(24+36)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2)792×99=792×100○792×1,○里应该填()

A.﹢B.-C.×

(3)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

A.交换律B.结合律C.分配律

(4)49×25×4=49×(25×4)这是根据()。

A.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

(5)986-297的简便算法是()。

A.986-300-3B.986-300+3

C.986-(300+3)

四、用线段连一连。

326×50×8109×(498+2)

498×109+2×10972×36

220×18200×18+20×18

42+99+68+1(42+68)+(99+1)

72×9×4326×(50×8)

五、我是神算手。

1.直接写出得数。

98×0=2400÷25=35×20=180-79-21=

25×13×4=200÷5÷4=5÷5×5=125×3×8=

0÷150÷200=56-56÷56=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14×27-14×27478-163-1375000÷125÷8

99×3444×25125×15×8

136×101-136591+482+118

六、列式计算。

1.125与79的积加上125与21的积,和是多少?

2.777与560的差,再除以7,商是多少?

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一本漫画书有188页,林林第一天看了57页,第二天看了43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完?

2、一件上衣173元,一条裤子127元,买39套这样的上衣和裤子需要多少钱?

3、下表中5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姓名小芳小红小明小东小莉

体重(千克)2332283027

4、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个,共用240元,平均每个羽毛球多少元钱?

5、月月3分钟跳绳522下,莉莉3分钟跳了504下,平均每分钟月月比莉莉多跳多少下?

第四单元

知识要点

1、小数的意义: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一份占其中的,,、、、

P51: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P52: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数位………

计数单位………

整数部分的最低数位是个位,小数部分的最高数位是十分位。

2.309,2在位,表示个,3在位,表示个,

9在位,表示个。

3、P53:

小数的读写

1先读(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法来读(写)。

②再读(写)小数点最后读(写)小数部分,依次读(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注意:

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要读几个零,小数末尾的0也要读出。

例如:

20.040读作:

,四百零七点零七写作:

4、P58:

小数的性质:

5、P60:

小数的大小比较

①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3如果十分位还相同,再看百分位,直到比较出两个小数的大小为止。

注意:

数位不够,用0占位。

例如:

8.11○8.101

6、P6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大小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到原来的倍,也就是,

例如:

7、P68:

名数的改写(单位换算+题组练习)

8、P73: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位。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

求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类似,都是用法。

例如:

8.392≈(精确到百分位)

P74:

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2在万(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亿)字,求出精确数。

3再按要求求出近似数。

最后注意带上单位。

例如:

保留一位小数:

648500000=

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个小数由()、()和()三部分组成。

2、0.958是由9个()、5个()和8个()组成的。

3、0.682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是原来的()倍。

4、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5、0.606里有()个

;38个

用分数表示是(),写成小数是()。

6、大于8而小于9的一位小数有()个。

7、把1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把995000000元改写成以“亿元”为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9、

()千克()元()厘米()米10、60平方分米=()平方米80克=()千克4千米150米=()米7080克=()千克()克

二、判断题。

1、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2、0.3和0.3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

()

3、小数都比整数小。

()

4、小红的身高是1.35分米。

()

5、0.14读作:

零点十四()

6、0.1是1的十分之一,是0.01的10倍.()

三、选择题。

1、与6最接近的是()

A、5.899B、6.01C、6.1

2、在3.2,3.02,3.202中最小的是()

A、3.02B、3.2C、3.202

3、0.9里面有9个()。

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

4、把6.0300化简是()。

A.6.3B.6.30C.6.03

5、不改变数的大小,把8.1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A、0.081B、8.001C、8.100

6、7.32在自然数7和8之间,它近似于()。

A、7B、8C、9

四、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

0.006读作()60.56读作()

3.02读作()45.45读作()

六点零四二写作()零点零零零八五写作()

零点五九写作()三百点零七二写作()

五、计算题。

1、脱式计算。

25×46×46363÷63+99

3774÷37×(65+35)(238+7560÷90)÷14

简便计算。

25×24450÷5÷9

94+38+106+6232×37+68×37

六、解决问题。

1、1千克芝麻可以出芝麻油0.45千克,100千克芝麻可以出芝麻油多少千克?

2、一艘大船运了6次货,一艘小船运了9次货,大船每次运30吨,小船每次运12吨,大船和小船一共运了多少吨货?

每100千克糖水中含糖406千克,1千克糖水中含糖多少千克?

10吨糖水中含糖多少千克?

4、一个工程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挖一条长2670米的水渠,已知上旬挖了1016米,中旬挖了984米。

要想按期完成任务,下旬需要挖多少米?

5、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为40米,把它的边长缩小为原来的一千分之一,缩小后的图形周长是多少?

第五单元

知识要点

1、三角形的意义: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邻两条线段落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表示法;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

2、三角形的高和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根据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6、三角形按边的特点,可以把三角形分成:

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

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7、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8、图形的拼组

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四边形

1.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2.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3.等边三角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练习

一、填空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可以画(C)条高。

A、一B、二C、三D、四

3、下面各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B)A、2、4、6B、2、

5、5C、2、2、5D、3、4、7

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是7厘米和8厘米,则第三条边不可能是(D)A、2厘米B、3厘米C、14厘米D、1厘米

5、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分别长6厘米和4厘米,它的另一(D)A、等于10厘米B、小于10厘米C、大于10厘米D、以上没答案

6、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24厘米,那么它的任意一条边一定(D)12厘米。

A、等于B、小于C、大于D、以上没答案

7、有四根长2厘米,7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小棒,冬冬从中取出三根围成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一共能围成

(2)个,这些三角形的周长,最大的是(23)厘米,最小的是(

15)厘米。

8、把一根14厘米长的铁丝剪成3段(每段都是整厘米数),再围成一个三角形,这3段可能的长度是(5、6、3)。

9、三角形其中两条边长分别是13厘米和17厘米,它的第三条边长最长是(29)厘米,最短是(4)厘米。

10、锐角三角形有(3)个锐角,直角三角形有

(1)个直角,钝角三角形有

(1)个钝角,而每个三角形至少有

(2)个锐角。

11、等腰三角有

(2)条边相等,有

(2)个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有(3)条边相等,有(3)个角相等。

12、一个三角形最多有

(1)个直角,有

(1)个钝角。

13、一个三角形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3)个锐角。

14、一个等腰三角形,一条边长8厘米,另一边长3厘米,第三条边长()厘米。

15、一个三角形的的两个锐角是40和70,它的另一个角是(70°),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同是也是(等腰)三角形。

16、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它的底角是70,那么它的顶角是(40°);如果它的顶角是70,那么它的底角是(55°)。

1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90°)与(55°)。

18、一个等边三角形各角的度数是(60°)。

19、用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拼成的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二、判断题

(1)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2)等腰三角形一定有两个角是相等的。

(√)

(3)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不可能大于90(×)

(4)一个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

(×)

(5)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小于90(×)

(6)锐角三角形的任意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小于90。

(×)

(7)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

(8)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大于90。

(√)

(9)底角是4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10)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

(11)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

(×)

三、选择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是45,这是一个(B)三角形。

A、钝角B、等腰C、等边

(2)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分别65和30,这是一个(C)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D、等腰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D)

A、可能等于90度B、可能大于90底C、一定小于90度D、以上都有可能

(4)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0,另一个锐角一定小于(C)

A、50度B、60度C、70度D、80度

(5)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9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

A、锐角B、直角C、钝角D、等腰

(6)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D)

A、90度B、180底C、270度D、360度

第六单元

知识要点

1、小数的加减法方法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

3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

③不够位时,用0占位。

例如:

8-2.49

2、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小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一样。

小数的简便计算与整数的简便计算一样,都是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把0.8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数比原来多()。

2.3.5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得到4.

3.8个0.1和80个0.001加起来是()。

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对齐,也就是把()对齐。

5.比1小的最小两位小数是(),它与1相差()。

6.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

二、判断。

1.四位小数一定大于三位小数。

()

2.大于0.7,小于0.9的数只有一个。

()

3.小数计算,得数的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去掉。

()

4.0.33和0.330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5.两个小数相加,只要末尾对齐就行。

()

三、选择。

1.一个加数减少4.6,如果要使和不变,另一个加数应()。

A.不变B.增加4.6C.减少4.6

2.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

A.整数B.两位小数C.三位小数

3.4.32-1.22-0.78的简便算法是()。

A.4.32-(1.22+0.78)B.4.32-0.78-1.22C.4.32-1.22-0.78

4.计算6.79+14.5的正确竖式是()。

5.0.47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后与原数相比,增加了()。

A.4.7B.4.23C.5.17

四、计算。

1.口算。

0.7+5.6=0.87+4.2=0.98-0.28=

9.5-9.45=0.39+0.35=5-0.2=

0.54+0.46=0.08+0.91=7.82+1.1=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4.95+3.26=40.3-22.95=

100-65.33=36.22+7.9

3.脱式计算。

4.36+15.94-2.5563.1-(22.3-4.9)

 

10-(3.44+1.79)

6.6+4.32-5.0512.33-8.57+4.8312.14-3.57-5.68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33.24-17.45-2.5514.68+16.2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