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7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方法论教学技能理论实践教育法等.docx
《教师资格证7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方法论教学技能理论实践教育法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7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方法论教学技能理论实践教育法等.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7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方法论教学技能理论实践教育法等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中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其研究范畴是:
围绕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2、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老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师的意义
它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①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分期
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5、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其特征有: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6、我国心理发展八阶段
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11、12岁)⑤少年期(11、12~14、15岁)⑥青年期(14、15~25岁)⑦成年期(25~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7、少年期心理发展特征
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特点有:
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②抽象思维逻辑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③成人感和独立性意识强烈;④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8、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特点
①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②开始出现辩证思维;③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9、学习准备
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0、关键期
是指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又称敏感期。
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1岁)和形式运算(11~15岁)等四个阶段。
12、最近发展区
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13、人格
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儿童人格的发展毕竟八阶段:
①基本的信任感和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⑥孤独感(成年早期)⑦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⑧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1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①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②学校教育(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③同辈群体。
15、自我意识
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
①自我认识;②自我体验;③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
①生理自我;②社会自我;③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6、认知过程、认知方式
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①场独立与场依存;②沉思型与冲动型;③辐合型与发散型。
17、世界上最著名、最早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智力差异包括:
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18、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①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②采取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③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19、性格的特征差异
①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②性格的理智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意志特征。
20、广义的学习
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1、人类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②人的学习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2、我国学习的分类
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
23、联结学习理论
①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②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③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④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4、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功能:
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强化功能。
25、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学习需要又称学习驱力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①认知内驱力;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③附属内驱力。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26、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他们之间往往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27、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
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关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以加强和巩固。
(2)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理论中的体现,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说明: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3)成就动机理论:
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代表人物:
阿特金森,他把成就动机分为两类:
①力求成功的动机;②避免失败的动机。
(4)成败归因论:
美心家维纳把归因分3个维度。
6个因素。
(5)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美国班杜拉最早提出,他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8、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9、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
迁移种类:
①正迁移与负迁移;②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③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④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迁移作用:
①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③迁移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0、迁移与教学:
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这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真正有效的教学又必须依据迁移规律。
3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相似性的大小影响迁移的速度。
心向与定势常指同一种现象。
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在迁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促进和阻碍。
32、如何有效促进迁移?
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33、知识学习过程包括
①知识获得;②只是保持;③知识提取。
知识学习作用:
①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③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34、如何提高知识的直观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②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直观对象的特点:
①强度率;②差异率;③活动率;④组合率。
35、知识概括的类型
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两类:
①感性概括;②理性概括。
36、如何有效进行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运用变式;所谓变式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掌握概念的外延越大越全面;③科学的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7、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8
(1)遗忘规律先快后慢,负加速型。
38
(2)如何是使忆效果更好?
①深度加工材料;②有效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⑤合理进行复习。
39、技能
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技能特点:
①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②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③技能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40、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
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2)心智技能:
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常见的有: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41、操作技能形成的阶
:
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①准确的示范与讲解;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③充分为有效的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2、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43、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四个特征:
①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的使用的;②是有效学习所需的;③是有关学习过程的;④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44、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③特定性原则;④生成性原则;⑤有效地监控;⑥个人自我效能感。
45、问题解决的特点
①目的性;②认知性;③序列性。
46、问题解决的过程:
①发现问题;②理解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
①问题的特征;②已有的知识经验;③定势与功能固着;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
46、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47、创造性
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基本特征:
①流畅性;②变通性;③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2)智力: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3)个性:
高创造者的个性特征:
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③能够容忍模糊和错误;④喜欢幻想;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独立性。
48、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主要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49、态度的实质
①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②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③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50、品德的心理结构
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行为。
51、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52、态度与品德形成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53、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
54、良好态度与品德培养的方法
①有效地说服;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利用群体约定;④价值辨析;⑤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5、健康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和工作高效率。
56、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①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③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57、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活动辅导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58、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
①学会调试,包括调节、适应;②寻求发展。
59、布鲁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60、教学策略: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①发现教学;②情境教学;③合作学习。
(3)个别化教学:
①程序教学;②计算机辅助教学;③掌握学习。
6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①教师的领导风格;②班级规模;③班级的性质;④对教师的期望。
6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①为学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②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④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63、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①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②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64、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教育学
1、教育
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2、前制度化教育
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3、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基本形成。
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4、非制度化教育
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库姆斯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5、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
产生于1902年地《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6、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⑤象征性;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7、工业革命后,近代教育的变化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8、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⑥教育的国际化。
9、教育公平是指:
起点、过程、结果的公平。
10、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1、《学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著作。
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
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2、苏格拉底问答法的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1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代表人。
美国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
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比较全面的描述了他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的构建教育学体系的事赫尔巴特,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4、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与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特点(论述)
①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的特点: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②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特点:
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③传统教育理论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中心地位,但易造成脱离生活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生活经验的价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
15、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这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教育学,特别是建国时期。
1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问答、论述)
17、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
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19、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20、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21、学校教育
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2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2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将使教育发生哪些变革?
(论述)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即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对教育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用具,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它集学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开放的学习环境。
网络教育模式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照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的知识库和信息库,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24、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5、学校文化的特性
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④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26、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②同伴群体的影响;③师生的交互作用;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⑤社区的影响。
27、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②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③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④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选择、判断)
28、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因素及其作用
①遗传,也称遗传素质,是指后代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成熟是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③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④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活动,它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功能;⑤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0、狭义的教育目的
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31、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三个作用:
①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②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③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32、教育目的的层次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3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①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②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③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选择、判断)
3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办法。
(选择、判断)
35、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荐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3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③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因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