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基础知识精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0494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版基础知识精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出版基础知识精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出版基础知识精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出版基础知识精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出版基础知识精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版基础知识精要.docx

《出版基础知识精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版基础知识精要.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版基础知识精要.docx

出版基础知识精要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精要

第一章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出版活动的第一个要素“编辑”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第二个要素“复制”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活动。

第三个要素“发行”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

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一)从基本功能角度来看,出版活动能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文化

(二)从性质角度来看,出版活动是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

(三)从社会效能角度来看,出版活动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四)从经济效能角度来看,出版活动具有经济性和产业性的特点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政治)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经济)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科技)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文化)

1.出版活动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出版活动形成舆论导向

(2)出版活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出版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2.出版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出版活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4.出版活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出版活动增进文化积累

(2)出版活动推进文化创新

(3)出版活动优化文化选择

(4)出版活动促进文化交流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核心),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出版工作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

1.“二为”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双效”原则:

“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4.坚持质量第一

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宣传指导思想,阐释科学发展观(政治文明角度)

(二)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文化角度一)

(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文化角度二)(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文化角度三)

五)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精神文明角度)

出版物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具有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阅读、欣赏。

2.具有承载这些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

3.具有一定量的复本,从而可以向公众传播。

出版物的特殊性:

(一)两重性:

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特殊性

(二)正反效用同大:

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关系上的特殊性

(三)双效对抗性: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的特殊性

(四)利润率变化大:

出版物生产数量与成本、利润关系上的特殊性

出版资源:

是出版产品形成过程中必须加以开发、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

(一)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1.紧紧跟上社会的发展,提出新选题;2.整合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3.及时更新已有成果;

4.着力打造品牌并扩大影响;5.开发国外资源;6.组合运用多种媒体。

(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注意点

1.开发利用要有深度;2.开发利用要调查研究;3.开发利用要大胆创新;

4.要提高信息把握能力;5.要提高信息质量和使用价值

一、我国出版业的性质特点

(一)出版业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二)出版业具有产业经济属性

(三)出版业富有文化创意性

(四)出版业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适应性

(五)出版业要求事业和产业有机统一

我国出版业的构成:

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出版专业教育单位和科研单位。

初级:

助理编辑的职责

1协助编辑进行工作

2在编辑指导下,搜集整理有关学科的情报、信息,练习组稿。

3在编辑指导下,初审和加工稿件,协助发稿。

4检查样书,练习撰写书讯、书评。

5分担编辑室内其他工作。

 

中级:

编辑的职责

1搜集研究本科学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选题设想,进行组稿。

2独立审读、加工整理稿件,检查图书成品。

3做好图书宣传工作,撰写书讯、书评。

4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指导、培养助理编辑。

 

高级:

副编审的职责

1搜集研究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改进编辑工作的建议或方案。

2制定选题规划,指导有关编辑人员组织实施。

3担任重要书稿的责任编辑。

4复审或终审稿件,解决审稿中的疑难问题。

5对有关图书进行评论。

6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编辑学(或技术编辑学)、校对学方面的论著或教材,指导和培养专业人才。

 

高级:

编审的职责

1搜集和研究有关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提出改进编辑出版工作的建议或方案。

2制定选题计划和组稿计划,组织社会力量或有关编辑人员实施。

3复审或终审稿件,解决审稿中的疑难问题。

4必要时对重点书稿进行审查、加工。

5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撰写编辑学方面的论著或教材,指导和培养专业人才。

初级:

技术设计员的职责

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制设计,或插图、制图等工作。

初级:

助理技术编辑的职责

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制设计,或插图、制图工作。

中级:

技术编辑的职责

(1)承担书稿,尤其是重要或复杂书稿的技术设计工作。

(2)研究选择特殊书稿的设计方案。

(3)解决有关疑难问题,指导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员进行工作。

3.校对类

初级:

三级校对的职责:

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初校、二校工作。

初级:

二级校对的职责:

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校对工作。

中级:

一级校对的职责

(1)承担各种书稿的校对工作。

(2)承担各种书稿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和付印样通读工作。

(3)检查各校次的校对质量,解决校样中的疑难问题。

(4)指导二级校对、三级校对进行工作。

出版学的对象:

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出版活动的主体、客体、过程以及运作方式)

出版学研究的三个重要范畴:

出版物、出版业和出版物市场

出版学研究的总体任务:

是在充分把握出版活动性质的基础上,研究出版活动规律。

最早在文章中使用“出版学”的是中国人杨家骆。

英国诗人弥尔顿1644年《论出版自由》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著名檄文。

英国出版家斯坦利·昂温《出版实况》被西方誉为“出版圣经”。

美国较有影响的出版研究著作是《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

第二章

编辑:

是指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编辑、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它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二、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编辑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

二)出版工作由编辑、复制和发行构成,编辑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三)编辑工作对出版单位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

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期刊除外)→加工整理→

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编辑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文化工作的特点:

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原创发现、组合再创、设计精品、

方向把控)

编辑作为一种社会专门职业的特点:

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

编辑工作的基础功能:

文化生产中的设计、组织功能;;文化传播中的选择、引导功能;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

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

编辑人员的能力:

政治认识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信息感知能力

编辑人员的责任:

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把关责任宣传引导责任

编辑的作者工作:

发现作者选择作者建立作者队伍数据库与作者保持经常联系为作者服务维护作者权益

编辑学的研究对象:

编辑活动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汉字的演变(三个阶段):

一是从商周甲骨文、金文转变成小篆(zhuan);

二是从小篆转变为隶书(变化最大:

标志古文字变为今文字);

三是从隶书转为为楷书;

承载文字信息的文献载体:

甲骨→青铜器→石头→简牍→缣jian帛→纸

公认属于书籍的形制的文献载体是简策

简牍:

开始使用时间为商代中后期

纸本书籍制度(书写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版框(版心)、天头、地脚;卷册、杀青、尺牍、版图、书札、篇籍等术语)来源于简牍的形制。

纸张:

开始使用时间:

不晚于西汉

纸张的改进:

宦官蔡伦(东汉)发明造纸术,纸张得以普及

正式取代简和帛时间:

东晋(桓玄)

雕版印刷术发明时间:

中唐

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

梵文陀罗经咒单页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社会效益:

1.扩大各类图书流传的机会,调动了文人学者著书立说的积极性;

2.扩大图书生产量,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3.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支持古代出版活动发展进步的两大技术是:

造纸术、印刷术

1.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宋代毕昇,活字印刷也叫“沈氏活版”

2.木活字最早发明时间:

西夏桓宗时期

我国印刷史上最早系统叙述木活字印刷的文献:

《旌德县志》之《农书》之《造活字印书法》

我国最早用木铜活字排印的报纸:

明崇祯时期《邸报》

3.铜活字印刷普及年代:

明代

我国现存时间最早的一部铜活字本:

明代《宋诸臣奏议》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铜活字印刷:

清代雍正年间《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

4.“涂版”(“套色”):

在同一块版上施以不同的颜色,一次印成。

“套版”(“套印”):

将同一版面有不同颜色要求的部分,分别刻版、施色,分几次套印而成。

套版印刷术的地位:

是继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后对世界印刷技术的又一重大历史贡献。

5.15世纪:

1445年谷登保(德国)发明铅活字印刷(晚中国400年);创造了铅活字和油墨进行压印(而不是刷印);发明了木制印刷机(开创了近现代机械印刷的新纪元)。

我国最早官刻本:

五代后唐冯道《九经》国子监完成(称“五代监本”)

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标志事件:

以五代监本开始的大规模刊刻活动。

清代的武英殿刻书:

分书作与刷印作两个作坊

宋代官刻《大藏经》《册府元龟》《太平御览》、清代官刻《古今图书集成》

官刻的质量特点:

五代、两宋的监本底本优良,校勘精湛;南监印书有“大花脸本”之称。

明代监本袭用旧版质量不高。

私刻特点:

以学问崇尚、文化推广、知识传播为目的,不求赢利,重视质量,校刻精审。

私刻大盛时期:

明清

著名的私刻本:

唐《金刚经》、五代《文选》《初学记》

宋《儒学警悟》、明代《汉魏丛书》《唐宋丛书》《格致丛书》

清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吴骞《拜经楼丛书》

我国早期印刷品多为坊刻本

著名坊刻本:

宋代《圣宋文海》;

元代《太平惠民和济局方》《新编妇人大全良方》《普济本事方》等医书;

明代《西游记》《列国志传》《三国志传评林》《水浒志传评林》

《东西晋演义》《西汉志传》

坊刻特点: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所刻书多为四部经典的名家注本、科举程式用书、医书、名家选本、通俗文学读物。

2.形式上多为小字本、巾箱本、互注本、插图本。

3.古人常常将坊刻本称为“通行本”,可见坊刻本的文化传播影响力。

4.坊刻书商十分积极推进出版技术,功劳很大。

5.为谋利而粗制滥造,“麻沙本”(低劣版本)较多。

6/取消书籍税时间:

明初

早期编辑工作主要是甄选和校勘。

都勘官就是总校勘(总编辑)

最早有关编辑校勘出版业务工作的条例:

元代岳飞九世孙岳浚刻印《九经》(《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书本”:

最后确定刊刻的定本。

“字画”:

是要求规范文字

“注文”:

是详细说明如何处理注文、疏文、正文三者的复杂关系

“音释”:

是要求规范注音,

“句读”:

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脱简”:

是查补缺页和文中脱漏之处。

“考异”:

是通过对不同记载的考校来辩明是非

“顾黄”:

顾广圻“清代校勘第一人”;黄丕烈(出版家)

书籍作为商品进行买卖的时间:

汉代开始,“槐市”是汉代综合性的贸易集市

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超本书还长期流通于市;

书坊:

称“书肆”、“书林”、“书堂”、“书铺”、“书棚”、“书籍铺”、“经籍铺”

最早中文铅活字:

东印度公司澳门印刷所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套铅合金中文活字(10万枚)(以排版《汉英词典》

美华书馆的姜别利(1860年间)发明电解法铸造中文字模(七种字号)(称“美华字”),是中国通用几十年的字模和铅字。

1832年广州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开办的印刷所,次年出版了石印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石版印刷的优势:

工序少、速度快、存貌真实

石版印刷的地位:

逐渐取代雕版印刷,曾一时胜过铅印。

铅印取代石印的时间:

从光绪末年到辛亥革命前后

铅印取代石印的条件:

字模增多,字体齐整,价格下降,可自造小型印刷机,纸型取代泥板可方便重印;

革命需要舆论宣传,1906年废除科举制度后石印书局覆没。

民国时期国内著名的出版机构(都有自己的印刷厂):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正中书局。

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

用新技术印刷宗教宣传品

地方官书局的特点:

用政府力量刊刻了几乎全部的传统学术文化典籍(称“局刻本”);多由学者名家从事校勘而质量精良;价格低廉,流布广远。

地方官书局衰落的时间:

洋务运动的失败和戊戌变法的兴起

地方官书局衰落的原因:

地方官书局刻书以“中学”书刊为主,与戊戌变法精神不谐调。

第一所官办洋务学堂:

京师同文馆,著名译著:

丁韪wei良《万国公法》;毕利干《化学指南》和《化学阐原》

中国晚清译著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机构: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西方各个领域的大量的反映先进应用技术和自然科学新成果的书籍。

上海民营出版兴盛的原因:

水陆交通保证了出版物物流的畅通;上海邮政系统发达;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经销处,拓展销售业务。

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由夏瑞芳等人合资创办;1902年张元济主持。

出版编印教科书,行销海内外;翻译西方文化名著(严复、林纾shu译作);出版新式工具书;创办各种期刊(《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几十种)

商务印书馆的声望:

蔡元培、沈雁冰、胡愈之、高梦旦、陆费逵、孙毓修等名人都曾在此工作过。

中华书局:

1911年费逵kui(伯鸿)、戴克敦、陈寅等创办,版“中华教科书”(陆费逵为民国定制)使中华书局名声大振。

世界书局1917年沈知方创办,红屋”称名;

大东书局:

1916年吕子泉等创办;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以及法律、国学、中医、科技、文艺类图书。

开明书店:

1926年章锡琛创办;出版青少年读物(《中学生》)和教科书深受欢迎;汇聚名人(叶圣陶、王统照、慧子恺等)。

报刊与社团互为发展:

晨报副刊与语丝社;创造社与创造季刊;文学研究会与小说月报。

原因:

期刊的时效性、连续性、学术性适合文化团体联络同志、发布信息、探讨问题和砥砺学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

党最早出版机构所在地:

上海

新青年社于1920年由陈独秀创办,为党的机关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

人民出版社:

1921年李达,党第一次有计划系统地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著作。

出版了部分《马克思主义全书》《列宁全书》《共产主义丛书》。

另有:

上海书店、长江书店(武汉)、武汉无产阶级书店、华兴书店、北方人民出版社(河北保定),其他为上海。

党领导的国统区民营出版机构:

生活书店(1932年邹韬奋上海)、新知书店(1935年钱俊瑞、徐雪寒等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年艾思奇、郑易里、黄洛峰上海),三家出版机构1948年香港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国民党办的出版机构:

早期(1928年):

民智书局;1928年以后:

正中书局

《四部丛刊》(商务印书馆)讲究版本价值,采用影印传真的出版方式;

《四部备要》(中华书局)强调古籍实用价值和聚珍仿宋版的精美排印方式。

商务印书馆:

《辞源》(1914年)用句逗,引用书证只注书名。

中华书局:

《辞海》(1936年)用新式标点符号,引用书证则注篇名(方便读者查证)

报纸早期的创办人:

教会、外商

著名中文报纸:

《上海新报》1861上海、《申报》1872上海(英商美查创办近代中国历史最久、最有影响的一份中文报纸(1872-1949))、《时报》1886天津、《字林汉报》(1893汉口)、《闽报》(1897福州)、《顺天时报》(1901北京)《燕都报》北京、《协和报》1901上海、《盛京时报》1906奉天《盛京报》沈阳《关东报》旅顺、《全闽新报》1908厦门、《岭南新报》广州

最早的具有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创办于马六甲,木版雕印,南洋华侨免费散发。

国内最早创办的具有现代含义的中文期刊:

《六合丛谈》(1857年)上海创刊的教会刊物

近现代相继出版主要刊物:

《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后改为《万国公报》1874年(广学会机关刊物,是外国传教士所办最有影响的刊物)

《瀛寰琐记》1872年英商《申报》馆创办,是中国第一种文艺刊物。

《时务报》1896年梁启超主笔,是国人创办的第一种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

《亚泉杂志》1900年杜亚泉创办,是国人创办的第一种自然科学杂志。

《东方杂志》1904年商务印书馆创办,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最具影响的综合性杂志。

《图书月报》1906年上海书业商会创办,是中国第一种出版专业杂志。

抗日战争以前,教科书的编写主要采用审定制。

1937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取消审定制,实行部编制。

1942年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改成国立编译馆的教科用书组。

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指定商务印书馆等七家出版机构在重庆组织国定本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简称“七联处”,

中国近代最早组织人员翻译西书的人:

林则徐,他设译馆(广州),组织编译《四洲志》,邀魏源扩编《海国图志》

商务印书馆大量出版严复、林纾译著:

严复译名著代表:

《原富》、《群己权界论》(穆勒猪)、《穆勒名学》、《法意》

林纾译名著代表:

《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鲁滨孙漂流记》

古籍出版

商务印书馆:

《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十通》、《选印宛委别藏》、《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

中华书局:

《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

开明书店:

《二十五史》、《二十五史补编》;

藏书家刘承干:

《嘉业堂丛书》。

民国出版史上最大的一套现代普及性综合丛书:

《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

第四章

我国出版行政管理的根本任务:

保障公民享有出版自由的权利;保障和规范合法的出版活动;培育和规范出版物市场;惩处违法出版行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

出版行政管理的依据: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其次是各种法律:

《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广告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计量法》。

再次是七家条例组成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适于全国)框架:

《出版管理条例》(系统全面规定各种出版活动,是最重要的基本行政法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门制定,适于全国):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音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图书出版管理规定》、《书号实名申领管理办法》、《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关于严格禁止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等问题的若干规定》、《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

出版单位:

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互联网出版单位;不设报社的法人报纸编辑部;不设期刊社的法人期刊编辑部。

2.对设立出版单位实行审批制,设立出版单位必须经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审批。

出版单位变更或注销相关制度:

1.出版单位变更名称、主办单位或者其主管机关、业务范围;出版单位合并或者分立;出版新的报纸、期刊;报纸、期刊变更名称。

以上任一情形,要依照新设立出版单位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同意后,到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注意:

互联网出版单位若有上述变更事项,还应持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文件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办理相应手续。

2.期刊、报纸变更刊期,可由省级新闻出版局代行审批,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但如果期刊、广播电视类报纸变更为周刊(含周刊)以上刊期,仍须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出版单位因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而主动停业;出版单位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而被迫停业;出版单位有违法行为而被吊销出版许可证。

以上任一情形,要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办理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备案后,到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互联网出版单位还应持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文件到省级电信管理机构办理相应手续。

3.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180日(6个月)未从事出版活动;报社、期刊社自登记之日起满90天(3个月)未出版报纸、期刊。

以上任一情形,要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的登记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发生上述情形的,出版单位可向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申请延期。

年度核验制度

期刊出版单位的年度核验每年进行一次;图书出版社、音像制品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的年度核验每2年进行一次。

1.对于期刊出版单位:

省局进行全面审核后,作出予以通过年度核验、暂缓年度核验或不予通过年度核验的决定。

暂缓年度核验的期限,由省局确定。

2.对于音像制品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

省局审核后,作出予以通过年度核验、暂缓年度核验的决定。

音像制品出版社的暂缓期限为3个月;电子出版物出版社的暂缓期限,由省局确定,但不超过3个月。

3.对于图书出版社:

省局审核后,须出具审核意见报送总署,由总署作出予以通过年度核验、暂缓年度核验或不予通过年度核验的决定。

暂缓年度核验的期限为6个月。

4.凡是被暂缓年度核验的出版单位,应在暂缓期满时重新办理年度核验手续。

如经过整改已经达到年度核验要求,予以登记;如仍未达到年度核验要求,撤销其出版许可证,注销登记。

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国家对新闻出版行业的领导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1.必须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单位领导: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互联网出版单位的社长(总经理)和总编辑(均包括副职,下同);

期刊社主编;新华书店省、地(市)、县市店经理(含外文书店、古旧书店以及总发行单位经理);省管书刊印刷企业厂长(经理);音像复制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2.《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获取要求:

单位领导要在当年内或任职后半年内,按规定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省级新闻出版局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