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docx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二者之间既有配合的可能性,又有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可能性体现在:
二者都是国民经济货币收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与社会其他货币收支体系有密切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资金往来关系;二者的运作主体均是国家,最终目标也是一致的,都要服从于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总体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不仅有可能性,更有客观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无论是在调节目标、调节方式和手段、调节作用,还是在调节的侧重点、调节的效果等方面,均有很多差别。
而且在许多方面又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由此决定二者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各行其是,而必须相互配合
具体地讲,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致性1、政策实施主体的一致性2、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一致性3、政策作用形式的一致性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1、调节目标不同2、作用机制不同
3、功能不同4、时滞性不同⑴财政政策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实施时滞之分。
⑵货币政策受到的局限与财政政策有所区别,与财政存在的问题相反,货币政策是认识时滞较长,而决策时滞与实施时滞较短。
5、透明度不同
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
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
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利率来压缩货币供给量。
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遏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的后果。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
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
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
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巨额的财政赤字。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与作用。
内容:
(1)美元与黄金挂钩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4)各国货币兑换行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5)确定国际储备资产(6)国际收支的调整
作用:
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2)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3)布雷顿森里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4)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后,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3.什么是国际游资?
它有什么利弊?
也叫热钱、热币,是指在国际之间流动性极强的短期资本,一般特指专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的资金。
对于东道国并非全无好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活跃证券市场,也能够解决短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因而其有利有弊,有其存在的土壤。
但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国际游资,趋利避害,目前依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什么是浮动汇率制度?
它有什么优缺点?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不再规定上下波动界限,而任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自行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可以不对国际收支差额进行干预,而是任由汇率的升降自动调节,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专注于实现内部经济目标,避免了内外政策的冲突。
但也正因此,汇率的频繁、剧烈波动,给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加大了风险,就成了浮动汇率制度的一大缺点。
同时,这种不确定性还为外汇投机提供了条件和土壤,必然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混乱。
通货紧缩被定义为一段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下降”。
通货紧缩是“长时期的、涉及面广的价格下跌”。
三、通货紧缩的原因1、紧缩性政策2、资产泡沫的破裂对经济产生的致命消极影响3、科技创新的原因4、汇率制度原因5、金融体系低效率
二、通货紧缩的影响
1、社会经济效益(温和的通货紧缩)
(1)对一些企业来说,生产能力的扩大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仍然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2)同样的工资可以购买更多商品,人们的生活水平仍然会提高;
3通货紧缩使股市与债市变得更有吸引力(4对新兴产业和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
2、不利影响
(1)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或者会引起货币(名义)工资(通过价格收入流量)的减少,或者会由于工资短期内的相对稳定,导致就业减少,不利于刺激消费。
(2)持续的通货紧缩会使消费者推迟购买,以等待将来更低的价格出现,经济会由此陷入到通货紧缩的螺旋之中,最终导致衰退或萧条。
(3)通货紧缩还可能会引发银行业的危机。
通货紧缩会加重贷款者的实际债务负担,使他们无力偿还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倒闭,金融系统崩溃,就好象在大萧条时所发生的一样。
(4)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就业预期、价格和工资收入、家庭资产趋于下降,消费者得到同样多的“面包”,就得工作更长时间。
因此,使消费总量趋于下降。
四、通货膨胀的原因
1、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⑴需求拉上⑵成本推动⑶结构失调
2、其他原因⑴供给不足⑵预期不当⑶体制因素
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促进论这类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增加产出的效应,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状态。
2促退论。
这类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
⑴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导致生产过程紊乱。
其次,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减少,不利于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⑵通货膨胀对流通的影响
通货膨胀使流通领域原来的平衡被打破,使正常的流通受阻。
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是不均衡的,于是商品就会冲破原有的渠道,改变原有的流向,向价格上涨更快的地方流动,这就打乱了企业之间原有的购销渠道,破坏了商品的正常流向。
与此同时,由于生产投资的获利性下降,商品在流通领域反复倒手而不退出流通进入生产,甚至出现多次转手而商品在原地未动、多次买卖而最后买进的仍是自己的产品这种极不正常现象。
⑶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在分配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并且人们的感受也是明显的,人们反对通货膨胀的意识大都是从自身的感觉中得出的。
通货膨胀对社会成员来说,其主要影响是改变了原有收入和财富占有的比例。
⑷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物价上涨使作为中间手段的货币币值下降,这实际上是减少了居民的收入,意味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而消费水平的下降,又限制着下一阶段生产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物价上涨的不平衡性,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所受的损失不一样,因而也会加剧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
同时,通货膨胀造成的市场混乱、囤积居奇、投机活动猖獗,又加剧了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使一般消费者的损失更大。
六、通货膨胀的治理1、控制货币供应量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4、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
8.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业务?
一、负债业务1银行资本业务
(1)股本
(2)银行盈余(3)债务型资本(4)其他来源2存款业务⑴企业存款(活期、定期)⑵储蓄存款⑶其他存款3同业拆借4向中央银行借款5其他负债业务⑴证券回购协议⑵境外借款⑶发行金融债券
二、资产业务1贴现2贷款
(1)按发放贷款时有无担保品等条件划分:
①信用贷款②担保贷款(抵押、质押、担保)③票据贴现
(2)按是否承担本息收回的责任及责任大小分:
自营贷款、委托贷款、特定贷款。
(3)按时间长短分:
短期、中期、长期贷款3、投资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1中间业务(代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⑴汇兑业务⑵信用证业务⑶代收业务⑷代客户买卖业务(5)承兑业务(6)信托业务(7)代理融通业务(代客户收取应收款并提供资金融通)(8)银行卡业务(信用卡、储蓄卡)
四、国际业务1国际结算业务2国际信贷业务
(1)国际贸易融资
(2)国际商业信贷(出口信贷)3外汇买卖业务(即期、远期、掉期、期货
1.试述现代金融创新浪潮兴起的原因、内容及其带来的利弊。
原因:
1当今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金融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这就必然导致突破原有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操作方式、金融市场组织形式、融资技巧以及过时金融法规的樊篱而创新。
2由于经济发展变化所提出的需要既强劲又持久,所以金融创新浪潮也持续不断地推进。
3反转过来,金融创新已对并将继续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内容:
1避免风险的创新2资产业务证券化3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
4规避行政管制的创新5网络银行
2.试结合我国2006——2008年之间通货膨胀的实际,分析该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鉴于我国通胀属于长期性、全球性问题,根源在于资源和能源紧缺,供给面临长期性严重不足等问题,就会醒悟到控制资源性、能源产品价格上涨,甚至不惜实施价格管制、财政补贴等措施不仅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造成价格洼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间接补贴出口,间接“赞助”初级品出口商,并且一旦超出财力,我国经济将可能陷入滞胀局面,重蹈美国覆辙,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应尽早从战略角度考量,重新审视当前国内外经济大局,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制定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建议将核心目标确立为保持国民经济增长9%—10%。
第二,将治理通胀置于重要位置,以确保核心目标为前提,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抑制通胀。
第三,逐渐有序地放宽包括对成品油、电价在内的价格管制政策,让其随市场波动,与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接轨,由市场经济机制发挥主调节作用。
第四,增加末端、低端阶层收入水平,直接补贴涨价受害最多和较多阶层,以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重新审视发展高能耗产业的政策,在确保产业安全前提下主动收缩如石化、有色金属冶炼、钢铁等一些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适当利用国际分工体系,提倡以国际委托加工方式增加进口比重。
第六,从根本上改善我国能源结构。
我国首先应从战略高度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支持技术研发和扶植产业发展的措施,尽快提高如水利、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发电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其次应积极发展核能发电,大幅提高核能发电比重,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一次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煤炭,二次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火
等待地位,缺乏主动权;二是调节作用有限度,经济增长时,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抑制商业银行借款;反之,也不能刺激;三是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
2存款准备金政策:
优点:
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
局限性:
一是对经济的振动大。
二是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
3公开市场业务。
第一,调整银行体系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第二,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第三,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优点:
第一,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状况,而且还可以抵消各种因素对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影响,使准备金保持在预定的目标上,以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第二,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根据其需要,进行主动调节;第三,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具有较好的弹性,中央银行能够进行试探性或反方向的操作,灵活地调节货币与信用的供给量,从而达到货币政策预期的目标;第四,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
(二)选择性政策工具1消费信贷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管制(三)直接信用控制1最高利率管制2信用配额3流动性比率4直接干预(四)间接信用指导1道义劝告2窗口指导
8.什么是货币制度?
它有哪些要素?
是指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它是金属货币流通的产物。
(1)币材的确定
(2)对货币单位的确定(3)对本币(本位币)和辅币的规定(4)对钞票发行和存款货币创造的管理(5)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无限法定支付能力和有限法定支付能力(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7)涉及对外的规定,如外汇管理(8)其他,如实名制、反洗钱的规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