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9704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燃烧生成水B.锌粒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

C.镁条燃烧发耀眼白光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A

解析:

A

A、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此选项错误;

B、锌粒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此选项正确;

C、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此选项正确;

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此选项正确。

故选A。

2.将Mg、Al、Fe、Zn四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共25g,加入到20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进行蒸发、结晶、烘干、称量,称得固体总质量为73g(所得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则反应中产生的氢气的总质量为

A.48gB.2gC.1gD.0.5gC

解析:

C

蒸发后的固体为混合物,反应前的固体质量为四种金属,所以73g-25g=48g为硫酸根的质量,在硫酸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

96,设产生氢气的总质量为

,则

所以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g

答案:

C。

3.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

制造芯片的高纯硅可以用下述方法制取(反应条件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③均为置换反应

B.SiCl4中Si的化合价为+4

C.Si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碳和氢气是反应中的还原剂C

解析:

C

A、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反应①为二氧化硅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硅,反应③为四氯化硅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硅,故均为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SiCl4中氯元素化合价是-1,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

+(-1)×4=0,得

=+4,Si的化合价为+4,不符合题意;

C、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反应中不容易得失电子,符合题意;

D、碳、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常用作还原剂,且碳和氢气在反应中得到氧,是反应中的还原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  )

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B

解析:

B

【解析】

A、Cu、Ag、FeSO4溶液这三种物质中,Fe与CuSO4溶液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Ag与CuSO4溶液不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

B、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Cu,Ag都不能和FeSO4溶液反应,得不出Cu,Ag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但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这三种物质中,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Cu与AgNO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故选B.

5.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u+2AgNO3=Cu(NO3)2+2AgB.2Al+3H2SO4=A12(SO4)3+3H2↑

C.2Na2O2+2CO2=2Na2CO3+O2D.Zn+CuSO4=ZnSO4+CuC

解析:

C

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A、B、D都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选项C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故选C。

6.下图是测定空气组成实验的新设计,测定操作过程为:

往有机玻璃管右侧装入足量的食品脱氧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并迅速向管的左侧注入一滴水,测出AO的长度为L1(图1)。

然后轻轻抖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右侧,待水滴停止移动后,测得AB的长度为L2(图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将脱氧剂粉末平铺在有机玻璃管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C.用该方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L1-L2)/L1×100%

D.用该方法测得的实验结果的精度与有机玻璃管的粗细有关C

解析:

C

【分析】

金属生锈是金属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蚀消耗氧气,反应结束后,玻璃管中减少的气体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

A、食品脱氧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铁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蚀消耗氧气,反应结束后,玻璃管中减少的气体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据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则该实验是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A正确;

B、将脱氧剂粉末平铺在有机玻璃管中的目的是增大脱氧剂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则将脱氧剂粉末平铺在有机玻璃管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

C、根据题意,反应结束后,玻璃管中减少的氧气体积是图2中AB段,测得AB的长度为L2,则该方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故C不正确;

D、玻璃管粗一点,脱氧剂与氧气的接触面更大,玻璃管中的氧气消耗越完全,测定结果越准确,因此用该方法测得的实验结果的精度与有机玻璃管的粗细有关,故D正确。

故选C。

7.为验证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AlCl3溶液、FeCl2溶液、CuSO4溶液B.Fe、Cu、AlCl3溶液

C.Fe、AlCl3溶液、CuSO4溶液D.Cu、AlCl3溶液、FeCl2溶液C

解析:

C

A、AlCl3溶液、FeCl2溶液和CuSO4溶液这三种溶液相互之间不能反应,无法验证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号题意;

B、Fe和Cu都不能与AlCl3溶液反应,只能证明Al比Fe或Cu活泼,无法验证Fe与Cu活动性,不符号题意;

C、Fe与AlCl3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证明Al比Fe活泼,Fe与CuSO4溶液反应,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Fe比Cu活泼,符合题意;

D、Cu与AlCl3溶液或FeCl2溶液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只能证明Al和Fe都比Cu活泼,但无法证明Al和Fe的活泼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FeCl3溶液(CuCl2溶液):

加铁粉

B.CO(CO2):

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

C.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Cu粉(Fe):

加稀硫酸A

解析:

A

A、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混合溶液中加铁粉会将主要物质除去,生成新的杂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B正确;

C、氧气与铜加热时生成氧化铜,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加热时不能与铜反应,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

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氢之前,铜排在氢之后,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混合物加稀硫酸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所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中的少量氧气(灼热的铜网)

B.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

C.氯化钠中的少量泥沙(加水过滤后蒸发)

D.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B

解析:

B

A、氧气可和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故通过灼热的铜网可以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一氧化碳除去,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将泥沙除去,获得纯净的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通过澄清石灰水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探究固体与液体反应是否生成了气体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探究氧气对铁钉生锈的影响

A.AB.BC.CD.DA

解析:

A

A、该装置中若固体是氢氧化钠,液体是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也能使气球鼓起,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错误;

B、反应前后的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天平指针不动,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C、由图可知,铜片左侧的乒乓球碎片燃烧,右侧的滤渣碎片不燃烧,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必要条件,正确;

D、由左侧铁钉与水和氧气接触容易生锈,由右边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生锈,可探究氧气对铁钉生锈的影响,正确。

故选A。

11.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6B.其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单质A

解析:

A

【分析】

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此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4NH3+3O2

2N2+6H2O。

A、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6,故错误;

B、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为置换反应,故正确;

C、由图示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故正确;

D、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生成物中氮气是单质,故正确。

故选A。

12.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C.a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Fe2O3=2Fe+CO2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C

解析:

C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a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Cl2===2HCl+S↓,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A.化学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D

解析:

D

【解析】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D。

14.金属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  )

A.汞B.金C.银D.铝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汞>银>金,活动性最强的是铝,故选:

D。

【点睛】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2HCl=MnC12+H2↑B.Mg+MnSO4=MgSO4+Mn

C.Mn+Cu(NO3)2=Mn(NO3)2+CuD.Fe+MnSO4=FeSO4+MnD

解析:

D

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锰位于氢前,能与盐酸反应,

,此选项正确;

B.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故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锰强,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此选项正确;

C.由于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锰能置换出硝酸铜溶液中的铜,

,此选项正确;

D.铁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锰强,不能置换出MnSO4中的Mn,此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置氢、排前置后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6.

(1)2018年11月28日,由“中国船舶”制造的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明远”号在上海命名交付,标志着中国智能船舶全面迈入新时代。

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船体使用了大量钢材,钢中含碳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铁中含碳量;船体表面涂了红色防护漆,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

②船舱内用铜丝线连接LED灯,主要是利用铜的_________性。

③制造船舶所需的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

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在这一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___。

(2)某些不法商贩以铜锌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据你所学知识,可以用_______(填一种试剂)来检验某一黄金饰品的真假。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投入到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滤渣中一定有Ag、CuB滤渣的组成可能为Ag、Cu、Fe

C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D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小于隔绝氧气和水(或隔绝空气和水)导电性3CO+Fe2O32Fe+3CO2铁(或Fe)稀盐酸(或稀硫酸白米醋氧气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合理答案)BCD

解析:

小于隔绝氧气和水(或隔绝空气和水)导电性3CO+Fe2O3

2Fe+3CO2铁(或Fe)稀盐酸(或稀硫酸、白米醋、氧气、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合理答案)BCD

(1)①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因此钢的含碳量小于生铁的含碳量,船体表面涂漆可以使船体表面的钢材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防止其生锈;

②船舱内用铜丝线连接LED灯,主要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③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化学方程式为

;在这一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铁元素,从+3价,降为0价。

(2)黄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与氧气、酸、碱、盐等物质反应,而假黄金中的锌能与酸、盐发生化学反应。

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能与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的方法进行鉴别;也可利用灼烧,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黑色)进行鉴别。

也可以利用金属活动性,活泼金属能把不活泼金属从盐溶液中转化出来,选择硝酸银,硫酸铜等,如有金属被置换出来,则是假黄金。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H)>Cu>Ag可知,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投入到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的铁粉再与硝酸铜反应。

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

A、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有Ag,硝酸铜不一定参与反应,滤渣中不一定有Cu,选项错误;

B、根据“远距离先反应”的原则可知,铁优先与AgNO3反应,然后与Cu(NO3)2反应,因此不能判断硝酸铜是否与铁粉发生反应,因此只能确定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当铁粉与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粉有剩余时,会继续与Cu(NO3)2发生反应,直到Cu(NO3)2反应完全后,铁粉仍有剩余时,此时滤渣中含有AgCu、Fe,选项正确;

C、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证明反应得到的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选项正确;

D、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无论铁粉多少,一定会有硝酸亚铁生成。

正确。

故选BCD。

17.将锌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

(1)若无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肯定有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

(2)若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滤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

银铜锌铜银锌离子(或Zn2+)【分析】将锌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锌和铜活动性都比银强锌活动性最强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如果锌不足则铜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

解析:

银铜锌、铜、银锌离子(或Zn2+)

【分析】

将锌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锌和铜活动性都比银强,锌活动性最强,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如果锌不足,则铜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

(1)若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无气体产生,则锌肯定完全反应,铜可能反应完,也可能部分反应,还可能全部反应,因此固体中肯定有银,可能有铜。

(2)若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因为只有锌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锌肯定过量,铜没有参与反应,故固体物质中含有:

锌、铜、银;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因为锌过量,所以硝酸银完全反应,故滤液中的阳离子是锌离子。

18.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利用2g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见右图。

课外兴趣小组为研究实验中铜粉的氧化情况,又进行以下实验:

①兴趣小组将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硬质玻璃管中的残留固体全部取出,称量后,置于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将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相关数据见下表:

甲组

乙组

丙组

反应前固体质量

2.016g

2.016g

2.024g

反应后固体质量

1.936g

1.936g

1.904g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数据相同,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通过分析数据得出:

甲、乙两组实验数据更接近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丙组差异较大。

你认为丙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

08g012g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使得与铜反应的氧气偏多

解析:

08g0.12g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使得与铜反应的氧气偏多。

(1)稀硫酸可以与残留固体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填写:

铜在空气中受热,容易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因此,由表可知,反应前固体包括铜和氧化铜,反应后固体只有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故填写:

0.08g;0.12g;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与铜粉接触,完全反应,如果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会使与铜粉反应的氧气偏多,生成的氧化铜多,由

(2)可知,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多于甲、乙两组,故填写:

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使得与铜反应的氧气偏多。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

(3)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_____;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

解析: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CO2。

(3)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故答案为:

(1)2H2+O2

2H2O;

(2)C+O2

CO2;

(3)Fe+CuSO4═FeSO4+Cu;

(4)Fe2O3+3CO

2Fe+3CO2。

【点睛】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20.如图为庆祝建国70周年活动中由哈尔滨市设计的黑龙江省参展彩车“中华粮仓”。

“中华粮仓”彩车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回答:

(1)彩车的设计能体现我们黑龙江省引以为傲的有卫星、石油、湿地、_____等(写出一种即可);

(2)欲飞苍穹星箭一体的“快舟一号”格外打眼,卫星支撑臂是采用最新的军工材料制做的,请你选出该材料必须具备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填字母)。

A硬度大B抗腐蚀性好C熔点高

(3)彩车后部平台上,是有序工作的采油磕头机,采出的石油经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

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_____,燃料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

(4)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名,水体污染会使湿地受到严重破坏,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_____。

粮食或冰雪A沸点汽油(或柴油)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防治水污染

解析:

粮食或冰雪A沸点汽油(或柴油)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防治水污染

(1)彩车的设计能体现黑龙江省引以为傲的有卫星、石油、湿地、粮食或冰雪等;故填:

粮食或冰雪。

(2)卫星支撑臂是采用最新的军工材料制做的,该材料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硬度大;故填:

A。

(3)彩车后部平台上,是有序工作的采油磕头机,采出的石油经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

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燃料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填:

沸点;汽油(或柴油);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污染。

故填:

防治水污染。

21.

(1)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_____现象.

(2)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_____;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Fe2O3+6HCl=2FeCl3+3H2O;有气泡冒出;Fe和Cu;HCl和CuCl2【解析】

解析:

Fe2O3+6HCl=2FeCl3+3H2O;有气泡冒出;Fe和Cu;HCl和CuCl2.

【解析】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先是表面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过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会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2)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是:

锌>铁>氢>铜。

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锌首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锌,当氯化铜反应完成后,锌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然后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氯化锌,在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的金属中有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