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9689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系统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研究报告是()。

A、《科尔曼报告》

B、《一个乘坐学校的地方》

C、《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D、《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C

【解析】《学会生存》主张讲的是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实现方式之一是学习化社会。

2、下列不属于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的是()。

A、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B、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C、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D、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答案】B

【解析】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运行机制,其他三项都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

故选B。

3、关于影响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因素,说法完整正确的是()。

A、遗传素质

B、自我概念

C、认知能力、社会互动

D、社会环境

【答案】C

【解析】影响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认知能力和社会互动。

由于认识能力有限,幼儿并不能将

自己与外界分开,儿童开始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观察自己,具备了一定的观点采择能力,这是主体我与客体我

相分离的标志;自我是一种社会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发展起来的。

故选C。

4、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借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

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C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它包括

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故选C。

5、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反映了()。

A、传统教育思想

B、现代教育思想

C、古代教育思想

D、近代教育思想

【答案】A

【解析】《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了教育过程的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这一观点

反映了传统教育思想。

故选A。

6、学习的主体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答案】A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故选A。

7、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起

【答案】C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②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

代以后)。

故选C。

8、教师采用贴小红星、画小红花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践锻炼法

【答案】A

【解析】品德评价法又叫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是指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德育方法。

贴小

红星、小红花属于对学生的表扬奖励。

故选A。

9、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答案】B

【解析】抑郁症是指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故选B。

10、“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

B、疏导性

C、一致性

D、导向性

【答案】D

【解析】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

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故选D。

11、关于教育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

【答案】C

【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教育活动存在于动物界;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

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

劳动。

故选C。

12、()标准是评价教育政策的首要标准。

A、效益

B、效率

C、教育政策回应度

D、发展性

【答案】D

【解析】制定和颁布教育政策,目的就是促进教育的发展。

所以,发展性标准是评价教育政策的首要标准。

1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A、阶段性要求

B、一般特征

C、根本特点

D、理想要求

【答案】C

【解析】识记内容,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故选C。

14、人们看书时用笔进行标记画出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答案】B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征。

故选B。

15、根据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属于不稳定的内部原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答案】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

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

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在此题选项中,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外部因素,

排除CD选项,能力是稳定的因素。

故选B。

16、青年初期是世界观的()。

A、初步成熟时期

B、初步形成时期

C、形成时期

D、成熟时期

【答案】B

【解析】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人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

世界观萌芽于少年期,初步成型于青年初

期(此时尚不太稳定),到青年中后期进一步成熟。

故选B。

17、教师引导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德育活动的关键是()。

A、促使学生品德结构完善

B、激发学生道德冲突

C、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D、解决德育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

【答案】B

【解析】要引发和提高儿童全身心投入德育情境,关键是激发学生的道德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角

色,体验相应的道德责任和行为,在冲突中产生、解决、再生产和再解决中推动结构的转换和重组,促使儿

童道德阶段形成。

故选B。

18、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泛智”思想的百科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B

【解析】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

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故选B。

19、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泛智”思想的百科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B

【解析】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

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故选B。

20、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答案】D

【解析】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系列的知识和认知策略解决疑难的过程,或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

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产生新答案的过程。

故选D。

21、被公认为是联结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派的折中主义者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杜威

【答案】A

【解析】加涅是被公认的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派的折中者,他坚持认为,他实际上不是在系统论述一种新

的学习理论,而是从各理论流派中汲取所需要的成分。

加涅一方面承认行为的基本含义是刺激与反应的联

结,另一方面又注重探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心智活动。

故选A。

22、()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A、《理想国》

B、《学记》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答案】B

【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选B。

23、张老师在班级设置特殊座位,把某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安排在那儿,张老师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隐私权

【答案】A

【解析】特殊座位涉及侮辱学生尊严,这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故选A。

24、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A、定势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C

【解析】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25、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A、维果斯基

B、班杜拉

C、奥苏贝尔

D、荣格

【答案】B

【解析】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班杜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

内容。

他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

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

故选B。

26、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答案】D

【解析】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大学》、《中庸》、《孟子》都不

是教育文献。

故选D。

27、“心理旋转实验”表明表象的()。

A、可操作性

B、直观性

C、观察性

D、概括性

【答案】A

【解析】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

“心理旋转实验”表明表象的可操作

性。

故选A。

28、学生是以系统学习()为主。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活经验

D、实践经验

【答案】B

【解析】从获取经验的性质来看,学习过程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

间接经验的书面形式是书本知识,是经

过科学编排,以教科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

通过书本获取知识,成为学生掌握大量科学文化基础知

识的高效过程。

但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应是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起点。

故选B。

29、学校中曾被记过的学生因表现好而被撤销了记过,这种做法是()。

A、正惩罚

B、负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答案】C

【解析】正强化是指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以后,加大了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指对学习者消除某种

厌恶性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正惩罚是指对学习者施加某种厌恶性刺激以后,学习

者的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减少;负惩罚是指消除某种刺激之后,学习者的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减少。

题干中

学生因为表现好而被撤销了记过,这种做法就是一种负强化。

故选C。

30、采取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步骤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

【答案】C

【解析】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即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及成果评价。

故选C。

31、学校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场所及校园环境卫生等均属于学校的()。

A、制度文化

B、组织文化

C、物质文化

D、观念文化

【答案】C

【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

化,主要有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

等。

故选C。

32、严格的等级性是()教育的显著特征。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社会

【答案】C

【解析】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对农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广大的农民过着饥寒交迫

的穷困生活,学校教育被地主阶级所垄断。

在我国分拣社会里,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官学具有鲜明的

等级性。

故选C。

33、()是根据党或国家的总政策、总任务而制定的,体现了政党或国家对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

基本要求。

A、教育政策

B、教育法规

C、教育方针

D、教育路线

【答案】A

【解析】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

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故选A。

34、“分层教学”做法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答案】C

【解析】分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

故选C。

35、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

A、科学性知识

B、策略性知识

C、功能性知识

D、生产性知识

【答案】B

【解析】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袁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故选B。

36、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来得到

部分的补偿。

这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盲人视觉受损,其触觉和听觉超常发展,体现了

互补性。

故选C。

37、下列表述中最合适的是()。

A、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B、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在相同教育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C、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D、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没有影响作用

【答案】C

【解析】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能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

发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为现实性。

故选C。

38、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

A、校本课程

B、教材

C、地方课程

D、实践课程

【答案】B

【解析】中小学课程由三部分组成: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

此题考查对课程结构的理解和识记。

选B。

39、某学校准备对学校的20多位进行考核,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校对教师考核内容?

()

A、政治思想

B、业务水平

C、工作成绩

D、课时量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

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故选D。

40、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实际

情况。

这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原则的()。

A、方向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答案】B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

度,真实、客观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实际情况。

故选B。

4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A

【解析】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

法。

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故选A。

42、在安排课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性质和特点,促使课程之间的积极影响,防止消极

现象的发生,这是安排课表的()。

A、迁移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适宜性原则

D、系统化原则

【答案】A

【解析】迁移性原则是指在安排课程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

的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促使课程之间的积极影响,防止消极现象

的发生。

故选A。

43、与“揠苗助长”“一曝十寒”相对立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A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在西方常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

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揠苗助长”“一曝十寒”正违背了这

一原则。

故选A。

44、小红看到小兰的作文写得非常好,在放学时将其抄写过来,参加了学校的作文征文比赛,获得了500

元,小红的做法主要侵犯了小兰的()。

A、隐私权

B、财产权

C、名誉权

D、人身权

【答案】B

【解析】财产权是指具有物质财富内容,直接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一般而言,学生(幼儿)财产

权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受赠权以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等。

本题为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著作权、

专利权之中的财产权利。

故选B。

45、对于有可能引发争议的问题,高老师总是事先进行试验、检验各种假设,并请教相关学者,这突出体现

了高老师具有()。

A、团结协作精神

B、独立自主意识

C、求真务实精神

D、人文关怀意识

【答案】C

【解析】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

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

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故选C。

4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所包含的基本特点。

A、坚持全面发展

B、培养独立个性

C、坚持素质教育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答案】C

【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三点:

第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

二,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故选C。

47、下列属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工作难度

D、运气

【答案】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

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

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其中努力是唯一一个可控制的因素,努力是可

控不稳定内部因素。

故选A。

48、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的策略

B、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形成学习兴趣

【答案】A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方式的综合。

学会如何学习属于学习策略里面的元认知策略。

故选A。

49、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

A、攻击性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性别角色的获得

D、观察能力

【答案】D

【解析】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

故选

D。

50、下列选项中,与当事人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是()。

A、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B、教育法律事件

C、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D、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答案】B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

教育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形

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法律规定而享有的权利与义

务。

故选B。

51、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观念是

()。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答案】A

【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外在道德要求时应该要考虑到他们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2)要采取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

心理内部矛盾运动,如可以通过道德讨论的方法、活动性道德教学模式、角色扮演等来激发学生的道德热

情;(3)要促使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

故选A。

52、教师的行为不应该()。

A、稳重大方

B、潇洒自然

C、彬彬有礼

D、拘谨呆板

【答案】D

【解析】教师要稳重大方、潇洒自然、彬彬有礼。

切忌轻浮粗俗、拘谨呆板。

故选D。

53、师生关系最大的功能是()。

A、调节功能

B、凝固功能

C、教育功能

D、约束功能

【答案】C

【解析】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是教育关系,所以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功能是教育功能。

54、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除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外,还有()。

A、调节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监控策略

D、计划策略

【答案】B

【解析】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

调节策略。

监控策略和计划策略都属

于元认知策略。

55、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

年期,在每个过程中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这种做法符合了人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解析】阶段性具体表现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

的发展任务。

故选B。

56、错觉是一种()。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视觉

【答案】B

【解析】错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对当前发生刺激作用的某种对象或现象所产生的一种不正确

印象,是知觉与物理世界的偏离,是一种主观现象,属于知觉的特殊情况。

故选B。

57、()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答案】B

【解析】执教是本职工作。

故选B。

58、与“揠苗助长”“一曝十寒”相对立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A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在西方常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

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揠苗助长”“一曝十寒”正违背了这一

原则。

故选A。

59、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培养班集体

C、建立学生档案

D、班主任工作计划

【答案】B

【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

故选B。

6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B、监护职责和照管义务

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D、教育义务和抚养义务

【答案】A

【解析】《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