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学案 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学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学案 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阅读学案含答案
限时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
吴祖光:
旷世才情 不平则鸣
吴祖光,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着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
戏剧导演牟森曾这样评价:
“吴祖光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作家,极具名士风范。
”
吴祖光的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
父亲吴瀛是位饱学之士,以诗、文、书、画闻名,又是一位文物鉴赏家。
母亲也识文断字,经常念诗给他听。
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少年吴祖光以一定的熏陶和影响。
他酷爱戏曲,常泡在戏园里看戏,接触了大量戏曲。
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在抗战全面爆发的一九三七年,二十岁的吴祖光完成了他的话剧处女作《凤凰城》。
该剧是根据东北抗日义勇军苗可秀烈士的事迹写成的。
剧中歌颂了苗可秀领导“中国少年铁血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展开的艰苦顽强的斗争。
该剧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这部剧作,曾得到当时戏剧大师曹禺的大加称赞。
曹禺称他“一出手就是战士”。
但对这部剧作,晚年的吴祖光在《“投机取巧”的〈凤凰城〉——我从事剧本写作的开始》一文中介绍说:
“这个剧本写得太幼稚,今天一看会让我感到脸红耳赤。
譬如剧中苗可秀别家出征总带着义仆张生,完全是旧戏里公子与随身的书童那样的主仆关系。
”
随后几年间,他笔耕不辍,陆续创作了《正气歌》《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少年游》和《风雪夜归人》等声震文坛的剧作。
其中完成于1942年的《风雪夜归人》是吴祖光的代表作。
这部剧作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戏曲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他将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艺术手法相融合,尝试不同题材和富有异趣的创作风格,对民族戏剧的现代化和现代话剧的民族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除了艺术上久负盛名,吴祖光还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作为剧作家,吴祖光连续撰文抨击国民党统治之下的审查制度,称之为“奴隶的审查制度”。
他抨击国民党删除曹禺之作《蜕变》中“打游击”的情节;他嘲讽蒋介石因自己是秃头而将张天翼的童话《秃秃大王》改成《猴儿大王》;他愤怒自己创作的《正气歌》被国民党删去关于朝廷昏庸的所有内容。
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吴祖光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
1945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率先发表了毛主席词《沁园春·雪》。
毛主席诗词的突然发表,极大地改变了共产党的政治形象与文化形象,为此他遭到国民党通缉追杀。
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拐点,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难免也会深随其中而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1957年吴祖光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北大荒劳动。
对于这种不期而来的遭遇,他以诗明志。
诗云:
眼高于顶命如纸,生正逢时以至此。
行船偏遇打头风,不到黄河心不死。
“生正逢时”,正是他一生最喜欢的词语。
唐代王维在《酬张少府》云: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但吴祖光即便到了晚年也绝非万事不关心的人。
1991年12月23日,两位女顾客在北京国贸中心购物,遭到服务员无端怀疑,并受到解衣、开包检查的侮辱。
关于此事,吴祖光写了题为“高档次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职工”一文,发表在《中华工商时报》上。
这就是吴祖光,虽然和他没有关系,但是他也要说出来。
未被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吴祖光作为一代大师,风雨动荡,而良知不失。
如今斯人已逝,但精义长存。
(选自《大公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黄佐临在《吴祖光剧作选》序言中评价道:
“他的每个戏里都有一种统一的格调,字里行间都洋溢出来一种诗情,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情,从中挖掘出一种美来。
”
(摘自XX)
②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这样评价吴祖光:
“吴老是一个在艺术上要求极为严格的人。
记得当时我曾因不理解他的剧本而将其中的念白做了改动,后来吴老师跟我说,我剧本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的,可以说是字斟句酌。
”
(摘自XX)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吴祖光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他创作歌颂抗日主题的剧作《凤凰城》,该剧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B.吴祖光对事业孜孜以求,不断创新。
晚年对自己的早期作品指出不足,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坦荡襟怀。
C.《风雪夜归人》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西方戏剧的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他对民族戏剧的现代化和现代话剧的民族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D.吴祖光即便到了晚年仍不平而鸣,他发表的《高档次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职工》一文即为证明。
解析:
C项,“《风雪夜归人》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西方戏剧的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表述有误,应是以“戏曲思维创作话剧”
答案:
C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正因为戏曲天赋极高,对戏曲有独特的感悟力,吴祖光最终才能在戏曲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B.吴祖光的剧作《凤凰城》得到当时戏剧大家曹禺的认可,这不仅说明当时文坛的宽容,更是因为剧作反映的抗战主题,适应了人民和时代的要求。
C.文章题目是“吴祖光:
旷世才情 不平则鸣”,但在行文过程中却写到了他喜爱“生正逢时”这个词语之事,虽然着墨不多,但多少有偏题之嫌。
D.黄佐临对吴祖光剧作特点的评价,既表现了吴祖光对剧作诗意语言的追求,又表现了吴祖光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E.全文围绕吴祖光的才情和性情刻画人物,集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概括不全面。
吴祖光成为一代戏剧大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和不断追求创新的思想等,而不能仅归功于天赋及感悟力。
C项,“有偏题之嫌”分析错误,文中说他喜爱“生正逢时”词语之事,是为了说明“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难免也会深随其中而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这一道理。
D项,“又表现了吴祖光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分析有误,应是说“吴祖光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情”。
答案:
BE
3.传记多次引用吴祖光本人的话和别人对吴祖光的评价,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传记文本特征及理解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
考生首先要明白传记中引用传主本人或他人的言论、评价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丰富传主的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次要找出传记中哪些地方引用了传主本人的话,哪些地方引用了别人对传主的评价,最后针对这些引用,结合文本分析其中体现出的传主的思想和性格即可。
答案:
①引用吴祖光本人对《凤凰城》的反思之语,正面表现了吴祖光善于反思、谦虚、勇于剖析自己的性格特点,丰富了传主的形象。
②开头引用戏剧导演牟森对吴祖光的评价,突出了吴祖光在戏剧史上的地位以及具有名士操守的品格,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③引用黄佐临在《吴祖光剧作选》序言中对吴祖光追求诗意的艺术观的评价,侧面突出吴祖光独特的艺术观;引用王玉珍的话,侧面突出吴祖光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这些引用不仅丰富了传文的内容,而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
新中国兵工先驱吴运铎
万建辉
吴运铎祖籍武汉蔡甸,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抗战爆发后加入新四军,从此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军队的兵工事业。
在研制武器弹药中,吴运铎多次负伤,左眼被炸瞎、左手4根指头被炸掉,左腿膝盖曾被炸开,全身负伤100多处,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91年5月,吴运铎在北京病逝。
1938年9月,21岁的吴运铎冒着日机的轰炸,从武汉辗转前往皖南云岭新四军司令部,等待上级发枪上前线。
司令部的同志告诉吴运铎,新四军的枪支数量不够,质量也不好,许多战士还在用鸟枪和土铳打仗,建议做过机械工学徒的吴运铎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
在《把一切献给党》中,吴运铎写了皖南小山村中的“我们的兵工厂”:
一所普通的农家院子,墙角搭起棚子,里面有两个用土筑起的炉子,两个木风箱,那就是锻工间;北屋正中间的工作台旁埋了几根粗树桩,每个树桩上安了一部老虎钳,桌上摆满锤子、锉刀、钻子;枪托修理间,只有一些木工使用的简单工具。
就是在这样的兵工厂中,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造出的步枪不断地被运往前线。
吴运铎曾经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工厂里来了一名穿草鞋、军装的外国妇女,原来是国际友人史沫特莱,她要了一支新造的步枪,在小坡上埋一块钢板,举起枪连开三枪,子弹都从钢板中穿过了。
当史沫特莱参观了造出这支枪的农舍中的兵工厂后,她惊叹自己从美洲到欧洲,到过很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的兵工厂。
当年,人民军队的兵工设备简陋,生产的危险常常不亚于前线作战。
吴运铎参加工作后不久,在一次检修土枪实弹射击时,土造枪管突然爆炸,炸伤了他的左手。
自此之后,他又三次负重伤,留下伤口100余处,但他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一次,发动机的摇柄突然掉下,砸伤了吴运铎的左脚,后来伤口发炎,他高烧40多度,左腿伤口感染。
这次受伤经历在《把一切献给党》中也有记录:
“第二天,我被送到军司令部后方医院,医生给我挖去腐烂了的肌肉,沿着踝骨挖了一个月牙形的大洞,足有半个菜碗口大。
”
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一次,吴运铎从报废的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雷管在他手中突然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开,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昏迷不醒15天。
1947年在大连附近的实验场,吴运铎和兵工厂的一名厂长一起检查射出去的哑火炮弹。
突然,炮弹爆炸,厂长当场牺牲,吴运铎左手腕被炸断,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一半,脚趾也被炸掉一半。
在病床上,他利用尚存的微弱视力,坚持把引信的设计搞完,并让人买来了化学药品和仪器,在疗养室里办起了炸药实验室,制造出了新型的高级炸药。
同时,他还学习日文,以便阅读参考资料。
第二次负伤时,吴运铎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就在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但他浑然不觉,医生不得不没收了他的钢笔和小本子。
抗战时期,日伪军在淮南四处修筑碉堡群,步枪手榴弹难以对付,吴运铎便设计制造出专门攻坚用的简易平射炮。
在攻占鸡岗的战斗中,36门平射炮一齐开火,日伪碉堡即刻土崩瓦解。
一次,美军飞机轰炸日本占领区时,投下的炸弹有8颗未炸,吴运铎便去拆卸。
吴运铎让大家躲到安全的地方,自己上前细心检查构造,谨慎地拆下引信,从中取出了大量炸药。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吴运铎的自传本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在20世纪50年代脍炙人口,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那个时代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教科书。
《把一切献给党》就是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令部的同志告诉吴运铎,新四军的枪支数量不够,质量也不好,许多战士还在用鸟枪和土铳打仗,做过机械工学徒的吴运铎就主动要求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
B.史沫特莱要了一支新造的步枪,对着埋在小坡上的一块钢板连开了三枪,子弹都从钢板中穿过了,这从侧面表现了吴运铎和他的战友在简陋的条件下造出的枪支质量高。
C.在研制武器弹药的过程中,吴运铎全身负伤100多处,这既说明了人民军队的兵工设备简陋,生产的危险常常不亚于在前线作战,也表现了吴运铎不怕牺牲、勇于献身兵工事业的精神。
D.吴运铎为研究武器弹药不顾生命危险,多次负伤,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被认为是中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主动要求到新四军修械所去造枪”错误,原文是“建议做过机械工学徒……去造枪”。
答案:
A
5.本文两次引用吴运铎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中的话,各有何作用?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引文的内容和体现的意义。
如第一处,主要描写了兵工厂简陋的设备和条件,这与后文史沫特莱试枪的结果形成对比,体现了传主制造枪支的不易;第二处,主要描写了传主受伤的程度,衬托了传主不怕危险、勇于奋斗的精神品质以及对兵工事业的热爱等。
答案:
①第一处引用,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兵工厂简陋的条件,与后文史沫特莱试练新造步枪的结果形成对比,表现了传主当年制造优秀枪支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努力为兵工做贡献的伟大精神。
②第二处,细致形象地描写了传主受伤的严重程度,衬托了传主不怕危险、勇于奋斗的精神品质和对兵工事业的热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每点2分)
6.结合文本,探究吴运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原因。
(5分)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是一位身残志坚的革命战士,他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并且写有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作答时,需要从文本中找出吴运铎与保尔·柯察金的相似经历并分析其品质。
答案:
吴运铎之所以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是因为其与保尔·柯察金有着相似的革命经历和精神品质。
具体说来有:
①在研制武器弹药中,吴运铎多次负伤,左眼被炸,几近失明,左手4根手指被炸掉,左腿膝盖曾被炸开,全身负伤100多处,这体现了他不畏艰险、主动献身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
②受伤后的吴运铎,不顾伤情,坚持完成设计研究工作,甚至在病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这体现了他坚强的革命意志。
③吴运铎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脍炙人口,成为那个时代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教科书并对新时期的我们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5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
喷发英武正气
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
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
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
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
1948年,宗璞的短篇小说《》发表在《大公报》上,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1957年,《红豆》在《人民文学》上发表。
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凸显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
这篇小说为宗璞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麻烦。
《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作品。
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
在《1966年夏秋之交的某一天》中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的,但她自己是坚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
“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
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的荒谬,怎样的灭绝人性!
”
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七七”事变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圣地”。
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当时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
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
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编号。
“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
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
一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一方面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
这样一部作品,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
作家王蒙曾评价《野葫芦引》:
“喷发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之躯成为对比的强大与开阔。
”
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
近30年,她在病中笔耕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
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年才写完。
《南渡记》写完,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
经历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她对人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
宗璞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
但她“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
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
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
她害怕凭借材料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
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己年轻的身影给予了宗璞极大的启发。
用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新东西。
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就活起来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1943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他19岁。
随着战事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
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亲切感。
②在宗璞的作品里,除了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对人、对物甚至一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
(李建军《宗璞:
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包括长时间被淹没、误解的滇西战役等被宗璞写出采了,令人惊叹。
B.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了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
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领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争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富有新意。
D.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护着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于文无据。
答案:
B
8.为什么说《野葫芦引》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作品?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即文章的第六段及相关链接①,然后从中筛选信息。
如“当时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滇西战役……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
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哥哥冯钟辽于1943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有一种亲切感”,据此归纳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书写读书人的爱国行动,完善抗战文学。
②还原滇西战役真实状况,为抗战老兵正名。
③亲人参加远征军的历程,让她对那段历史感到亲切。
(每点1分,答全给4分)
9.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
有哪些表现?
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
(5分)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大爱”和“担当”的含义与关系。
“大爱”是宽广博大的爱,是施予众人的爱;“担当”是承担、担负责任。
有了大爱才会勇于担当,而担当正是大爱的表现。
然后从文中找出宗璞的作品中体现对众人的爱,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部分,归纳总结得出答案。
如“1957年……凸显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在《1966年夏秋之交的某一天》……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及相关链接②。
答案:
关系:
大爱是担当的基础,为担当提供动力;担当用以表现、实现大爱。
(2分)表现:
①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以及与人对物的大爱。
②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创作《红豆》,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加以引导。
③“文革”中对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给予同情,创作作品表达对“文革”的忧思。
④感动于师生的爱国行动和滇西战役的辉煌,创作《野葫芦引》,谱写中国学人的抗战史诗。
(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12分)
痴狂才子钱钟书
李 鹿
2010年11月21日是钱钟书的百年诞辰。
这位“文化昆仑”的生日曾经鲜为人知,直到近年才大白天下,一是因为钱钟书本人也记不清自己的生日,二是他极不愿意被人祝寿,故而保密。
在他八十岁那年,亲朋好友、机关团体、学界人士纷纷要给他做寿,一位朋友打电话来询问钱老生日具体是哪天,夫人杨绛玩笑着挡驾:
“没有哪一天啦!
”原来钱钟书早已有言在先:
“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这是典型的钱氏作风,他淡泊名利,超凡脱俗,几乎是位出世神仙,不熟悉他品性的人难免觉得他“狂”。
钱钟书还有一个特点是“痴”,从小以此着称。
不仅记不清自己的生日,穿鞋还分不清左右脚,上街迷路找不回宿舍,趁女儿睡着在她肚皮上画画,半夜拿竹竿帮猫儿打架……
他是“当代第一鸿儒”,也是一位痴狂才子。
为保护杨绛举起厚木板反击
钱钟书在小说里对男女之情冷眼旁观,似乎看破红尘,在生活中对杨绛却呵护备至,情深意切。
他在杨绛睡着时用毛笔给她画大花脸;杨绛给他做饭,他心疼妻子劳累,写了“忧卿烟火熏颜色”。
生活并非一直这样情趣盎然,在特殊时期,杨绛被人无理殴打,温文儒雅的钱钟书竟然冲出来举起厚木板反击,当时他已经60多岁了。
那是1972年,钱钟书已经被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一天,因为一件生活琐事,一位“革命女子”说钱钟书的女儿钱瑗“不是好人”,还打了她一耳光,杨绛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立刻还手,“这时两个‘革命男女’抓住我的肩膀和衣领,把我按下地又提起来,又摔下,又提起,又摔下”,杨绛回忆,她当时一声都没叫喊,钱钟书本来在房间里看书,该是听到撕扯中木架倒地的声音跑了出来。
看见妻子被打,“他举起木架子侧面的木板(相当厚的木板),对‘革命男子’劈头就打。
幸亏对方及时举臂招架,板子只落在胳臂肘上,如打中要害,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当时钱、杨二人都已60多岁,对方夫妇只有40多岁,又比他们分别高出一头,杨绛赶紧拉了钱钟书回房,关上门,锁上锁。
杨绛后来写道:
“打人,踹人,以至咬人,都是不光彩的事,都是我们决不愿意做的事,我们做了不愿回味的事。
”在“文革”中钱钟书挨批,挨斗,被剃“十字头”,他都没有反抗,他一生唯一一次动手打人是为保护杨绛。
帮自家猫打败林徽因的猫
钱钟书和杨绛都很喜欢猫。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住在清华,养过一只很聪明的猫。
小猫长大了,半夜爱和别的猫打架。
钱钟书特别备了一枝长竹竿,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叫闹,他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打架。
当时,钱、杨夫妇与清华建筑系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邻居,钱家的猫与林徽因的猫是最爱争风头的“情敌”,钱钟书如果看见自己的猫被林女士的猫欺负了,丝毫不客气,总要用竹竿教训“对手”。
林徽因也非常宝贝她的猫,说那只小黑猫是她一家人“爱的焦点”,任它淘气也一味护着,没人舍得打一下。
杨绛说:
“我怕钟书为猫而伤了两家和气,引用他自己的话说:
‘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
’他笑说:
‘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
对女儿“痴情”专一
钱钟书和杨绛一生只有一个女儿钱瑗,钱钟书从来摆不出父亲的威严,他比女儿还要顽皮。
钱瑗小时候常说:
“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小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
有一次,钱瑗大热天露着肚皮熟睡,钱钟书就给她肚皮上画个大脸,被杨绛一顿训斥,不敢再画。
每天临睡他还要在女儿被窝里埋置“地雷”,把大大小小的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得意大乐,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
女儿临睡前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窝里的东西一一取出。
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钱钟书百玩不厌。
杨绛说:
“钟书的‘痴气’也怪别致的。
他很认真地跟我说:
‘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
’提倡一对父母生一个孩子的理论,还从未讲到父母为了用情专一而只生一个。
”
(有删改)
10.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