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校本教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943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docx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校本教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docx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

 

四中校本教材

高中生物

 

让身体更健康

(6课时)

 

教师:

 

 

 

目录

 

结论---------------------------2

专题一健康养成进行时------------4

专题二健康指南-------------------7

专题三饮食与健康——敲开营养之门--------9

专题四走进平衡膳食宝塔-------------------11

专题五健康常识--------------------------15

 

1

绪论

绪论

健康——快乐生活的第一步,因此学会生存首先就是学会健康地生活。

在使学生“获

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的同时;更要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生长发育的黄金期,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更为重要了;因而设立这一主题。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发现身边的很多同学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不吃早餐、偏食、爱吃零食等。

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普及,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适应平衡膳食是刻不容缓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身体的保证,只有身体的健康发展才会使智力的发展上一台阶。

认为这对学会健康地生活有重要意义。

要求学生要知道饮食合理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健康饮食,做一个健康的人。

怎样才算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

健康应是人的身体、心理、道德健康和对社会良好适应的总和。

一个人要获得健康,个人因素占的比例最大,随后依次是遗传、社会、医疗和气候等。

一、健康标准

(一)身体健康标准

有人认为“能吃能睡就是健康”,也有人认为“不生病”、“不虚弱”就是健康。

实际上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给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

健康不但意味着不生病,不虚弱,而且意味着身心及社会生活都处于完全健康的状态。

要达到健康的标准,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心肺功能好:

心脏和肺部是主要的内脏器官。

健康心脏的心肌发达,心容量大,健康肺部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肺内气体交换良好,胸廓发达,呼吸肌强壮,呼吸缓慢而深沉。

2.生长发育良好:

健康的人,身体发育比较好,个子高大,身材匀称,肌肉结实丰满有光泽,四肢灵活有力。

3.身体素质好:

肌肉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

2

差别,能够反应出人的神经系统和内脏的功能。

因此它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4.神经系统功能好:

大脑是身体的主宰,指挥着身体的一切活动。

不管是工作、学习、思考、判断,还是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行动都受大脑的支配。

平时吃得香,睡得甜,不头痛,不失眠,工作效率高,就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5.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抗病能力强:

外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体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的种种变化。

如当外界气温改变时,能保持体温的平衡。

健康的人,天热了不易中暑,天冷了不易感冒。

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也是一样,身体健康的人,血液中的抗体多,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容易得传染病。

(二)心理健康标准

现代生活的压力,使世界性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心理障碍的时代。

为了教育和引导更多的人主动关注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10条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1)有足够的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充分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需求。

“五快三良好”的检查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就人体健康问题提出了几项既易记忆、又易理解的新标准,这几项标准中既包含了人体生理健康方面的标准,又包含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标准。

1.生理健康方面——“五快”:

(1)吃得快:

指胃口好、不挑食、吃得迅速,表明内脏功能正常;

(2)便得快:

指上厕所时很快排通大、小便,表明肠胃功能良好;

(3)睡得快:

指上床即能熟睡、深睡,醒来时精神饱满、头脑清晰,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不受任何病理信息的干扰;

(4)说得快:

指语言表达准确、清晰、流利,表明思维清楚而敏捷、反应良好,心肺功能正常;

3

(5)走得快:

指行动自如,且活动敏捷,因为人的疾病和衰老往往从四肢开始。

2.心理健康方面——“三良好”:

(1)良好的个性:

指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心境达观,不为烦恼、痛苦、伤感所左右;

(2)良好的处事能力:

指处事自如,能客观观察问题,具有自我控制能力,且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有知足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指待人宽和,不过分计较小事,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三)青春期心理健康

1.青春期心理健康和心理异常的表现

(1)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智力正常,智力发展与年龄增长相适应,能正确、有效、独立地认识事物。

②情感饱满稳定,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不喜怒无常,不犯“冷热病”。

③意志坚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能根据目标自觉采取行动。

④正确对待自己。

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比较客观的评价,既不过于自信、张狂,也不过分贬低自我;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满,受到打击时能保持镇静。

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应所处的环境。

(2)青春期心理异常的表现:

①认知方面:

智力发展落后于年龄增长,认识事物时,或者总是与众人的观点相反,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无视客观事实。

②情感方面:

多愁善感,在常人看来是一件无所谓的小事,他却为此悲哀、愤怒、狂喜、恐惧;或者喜怒无常,刚才还好好的,不知为什么突然发起脾气来。

③意志方面:

确定目标时,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行动过程中,稍遇挫折便轻易中断,在困难和失败面前,往往丧失信心或怨天尤人。

④自我意识方面:

过于自信,明明自己干不了的事偏要去干;自卑,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家。

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后,悲观失望,唉声叹气,自制能力差,冲动起来不顾行为后果。

 

4

专题一健康养成进行时

一、          关注亚健康状态

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上的无疾病。

据统计,人群中真正的健康者和真正的患病者不足2~3成,即有多于1/3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第三状态”,我们通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或灰色状态。

由健康到疾病不是跳跃性地发展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是一种过渡状态。

这种状态是可逆的,如任其自然发展则有可能成为疾病,若及时加以控制则有可能走向健康。

(一)什么是亚健康状态

1.疲劳:

常常有人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回到家里疲惫不堪,即便经过一夜的睡眠调整后仍不能解除疲劳状态,于是第二天又带着疲惫的身体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

长期处于这种疲劳的状态而又找不出问题的原因,这就是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之一。

这种疲劳不是由于工作负荷的突然增加而使机体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所造成的,而是机体的代谢和储备能力处于一种低下状态,不能满足机体日常活动所需导致的。

2.身体不适感:

包括失眠、身体局部不适、食欲差等症状。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容易产生紧张、苦闷的情绪,加之种种现实问题的困绕,许多人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如失眠头痛、乏力、疲惫等,但在医院检查却没有任何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使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除了头痛、乏力外,还可出现呼吸、内分泌、消化等多个系统的不适症状。

3.心理压力:

包括焦虑、紧张、抑郁等。

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和躯体症状往往互为因果。

身处亚健康状态的人在情绪上往往是很糟的。

他们经常处在紧张、焦虑、抑郁、失意、愤怒、沮丧等恶劣情绪之中。

躯体的不适影响了内分泌系统以及身体上的不适,造成了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反过来又可影响机体的应激及免疫能力,加重躯体的不适。

(二)亚健康的易感人群

亚健康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存在,那么哪些人容易成为亚健康的易感人群呢?

1.学生:

由于人口急剧增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升学和就业的压力,现在的学生学习紧张,压力非常大。

除了学校正常的8小时以外,还要参加名目繁多、5

形形色色的各类辅导班,使得孩子常常在假期时间比正常上课时间还要忙碌。

长期超负荷的学习以及面临激烈竞争的压力,使得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出现失眠、腰酸背痛、倦怠等疲劳现象。

这种状态如不能及时加以纠正,将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2.白领阶层:

虽然白领的工作不像体力劳动者那么辛苦,但在心理上和脑力上更感疲劳。

这是由于白领的快节奏、高竞争的工作性质所致。

在白领中,女性的这种亚健康状态更为常见。

她们对自己有着比一般人更高的要求,同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和男性同胞一起打拼,要想获得认可,甚至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

3.中年人:

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阶段,同时在家庭生活中又扮演着承上启下、顶梁柱的角色。

工作与生活中的双重压力,往往使他们易于处于亚健康状态。

专家认为,更年期的种种表现,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症状。

更年期的中年人,组织结构老化和生理功能的自然衰退对他们的身心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亚健康状态可能产生的后果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会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如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等。

(四)科学生活,主动避免亚健康状态

1.多吃含水丰富的食物:

人体的80%是由水组成的,当供给人体的水分太少时,血液的浓度就会增高,体内循环系统和细胞组织所产生的废弃物就会堆积,不能够完全排出体外。

所以,身体就会受到自身废弃物的危害。

含水丰富的食物有3大类:

水果、蔬菜和汤。

在日常饮食中要多吃水果,保证每餐中蔬菜所占的比重,多喝汤,保证每日水的摄入量,使机体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2.有效的食物组合:

不同的食物是由不同性质的消化液消化的。

淀粉类食物(米饭、面包、土豆等)需要碱性消化液,这种消化液最初是由唾液淀粉酶在嘴里形成的,而蛋白质物质(肉、奶等)则需要酸性消化液。

如果蛋白类食物和淀粉类食物同吃,那么消化作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完全被抑制。

没有被消化的食物就会成为细菌的温床,使其得以繁殖,进而影响消化机能。

因此,有效的食物组合能更好地提高身体器官的运转效率。

3.适量摄取蛋白质:

有人认为蛋白质可以增强人们的耐力,但过量的蛋白质往往是弊大于利。

人们每天蛋白质的需求量大约为30克左右,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不利的一面。

如果在饮食中能均衡地包括各种蔬菜,那么就不必为每天的蛋6

白质摄入量担心。

但摄取过量的蛋白质会使泌尿系统负担过重,容易引起疲劳。

(五)缓解压力

缓解压力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

缓解压力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具有不同内涵的。

比如说可以让生活来点变化,改善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到野外郊游,和朋友聊聊天,培养自己的幽默感,深呼吸,适当服用些维生素,采用芳香疗法、音乐疗法等,都能对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起很好的作用。

二、积极有效的健康习惯

维护健康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自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生活作息有规律,才能提高健康水平、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科学实验表明,大多数人的生理指标都能很有规律地按24小时周期运行。

也就是说,人体内有一个生物钟在有规律地控制着身体各器官地作息。

比如,正常人的体温总是凌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脉搏和呼吸都是清晨最慢,白天较快;血压也是白天高晚上低。

如果我们的生活作息制度与体内“生物钟”的节律同步,就能慢慢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