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9426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docx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docx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集中供热规划(2016-2030年)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二O—七年六月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集中供热规划

(2016-2030年)

工程编号:

GH7643

院长:

分管副院长:

院总工程师:

院分管副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二O一^年六月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集中供热规划

(2016-2030年)

工程编号:

GH7643

电厂所所长:

电厂所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二O—七年六月

第一章概述1..

1.1编制依据1...

1.2城市概况2...

1.3园区总体规划6...

1.4供热规划范围及内容7..

第二章供热现状与热负荷9..

2.1供热现状9...

2.2规划热负荷1..0.

2.3年持续热负荷曲线1..02

第三章规划区供热热源适用性分析2.2

3.1供热能源种类及规划区适用性分析2.2

3.2规划区供热的能源选择2..9

第四章现状热源与规划热源3..0

4.1现状热源3..0.

4.2热源规划3..0.

4.3其他热源3..5.

第五章供热方案3..6.

5.1供热热源3..6.

5.2供热介质及参数确定3..7

5.3供热可靠性分析3..8

第六章热力管网3..9.

6.1热力管网现状3..9.

6.2热力管网规划原则3..9

6.3供热管网规划4..0.

6.4热力管网的敷设方式4..1

6.5管材、管道附件、管道防腐保温4..2

6.6特殊地段处理4..3.

6.7管网热力计算及调节控制方式4..3

第七章投资估算4..5.

7.1投资范围4..5.

7.2总投资4..5.

7.3编制依据4..5.

7.4投资估算表4..5.

第八章环境评述5..0.

8.1环境现状5..0.

8.2供热规划实现后的环境评述5..1

8.3环境的综合评价5..4

第九章实现供热规划5..5

9.1组织机构5..5.

9.2工程实施5..5.

9.3建设资金来源5..6.

9.4实施集中供热的法规和技术经济措施5.7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6..0

10.1结论6..0.

10.2存在的问题及建议6..0.

第一章概述

1.1编制依据

本规划编制依据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和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相关资料。

1.1.1政策法规和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建设部、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城建[1995]126号)附:

《城市供热规划的技术要求》和《城市供热规划内容深度》的规定;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7)《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

(8)《安徽省县城规划编制标准》

(9)安徽省建设厅、省计划委员会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城字[1995]312号);

(10)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3〕89号);

(11)《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蚌埠台湾产业园)总体规划(2012-2030年)》;

(12)《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13)规划区范围内其它相关专业专项规划;

(14)现状锅炉资料;

(15)热用户调查及相关资料;

1.1.2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1)《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T51074-2015

(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3)《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2013(4)《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T104—2014

(5)《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6)《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1.2城市概况

1.2.1概述

固镇县隶属于安徽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地处东经117°2'-117°36'和北纬33°10'-33°30'之间,北顾徐州,南临蚌埠,位于上海、南京、徐州等大城市经济辐射圈内。

区内交通便利,京沪高铁、S101省道贯穿全境,宁洛高速、合徐高速傍依而过,蚌固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水运经浍河可入长江,县城距蚌埠机场60公里,距徐州机场100公里;电力充足,境内有220KV、110KV变电站各1座,35KV变电站10个;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金融机构完备,服务项目齐全,县内有6家商业银行、1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3家保险公司。

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有10个专业市场,其中皖北最大的王庄花生市场年交易量2亿公斤、石湖西瓜市场带动全县西瓜种植20余万亩。

近年来,被评为:

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安徽省卫生县城、安徽省体育先进县、全省平安县。

全县地势平坦,海拔16.0-22.5米,面积1363平方公里,人口63万,耕地105.4万亩,现辖11个乡镇,228个村(居)。

县城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万人。

固镇历史悠久,秦汉以后,多次设国、郡、州、县、镇;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立谷阳县,遗迹尚存;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演变为固镇。

公元前202年,著名的“垓下之战”发生在县境内,“垓下遗址”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固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先后被评为“国家商品粮大县”、“全省油料第一大县”、“全省畜牧十强县”和“花生之乡”、“西瓜之乡”,是安徽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速升级、崛起皖北”为重点,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和谐兴县、创新推动、城乡统筹、民生优先”六大战略,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53亿元,增长9.8%;2015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93亿元,增长19.5%;财政收入12.46亿元,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30元,增长11%。

固镇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为主。

现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和1个省级全民创业园,以及刘集、仲兴、新马桥、石湖4个乡镇创业园。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是由蚌埠和铜陵两市合作共建,由于园区建设初期是依托安徽固镇经济开发区中的台湾产业园发展而来的,故建设初期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又称为蚌埠台湾产业园。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2012年4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为省级开发区。

园区位于淮

河北岸,与蚌埠市淮上区接壤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以新兴与创新为主旋律,制造与服务同行、外因与内因共用,依托蚌埠市现有产业基础,以“新四化”为导向,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将打造以研发孵化、现代信息服务及服务外包和产业促进服务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基地。

1.2.2自然条件

1.2.2.1.气候特点固镇县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具有淮北气候的一般特点:

冬春干旱少雨,夏秋炎热多雨。

多年平均(1956年〜2007年)年降水量为871.7mm,最大年雨量为2003年的1518.5mm最小年雨量为

1978年的476.5mm,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1.184,地区气候略偏于干旱,平均无霜期为215天,日照2170小时;区内年平均气温14〜16C;

极端最高温度412C,极端最低温度-22.2C。

由于季风明显和气候呈过渡型特征,因而天气多变,常有洪涝灾害发生;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平均风速3.7m/s。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春季3〜5月份平均降雨量169.98mm,占全年降雨量的19.5%;夏季6〜8月份平均高达473.33mm,占全年降雨量的54.3%;秋季9〜11月份平均降雨量

159.52mm,占18.3%;冬季12〜2月份,平均降雨量68.86mm,占

7.9%。

这种季节降雨的差异很容易形成“夏洪秋涝冬春旱”的状况。

1.1.2.2.地形地貌辖区在地貌分区上属于淮北平原大区南部河谷及河间平原亚区,

全县地势平坦低洼,自西北向东南坡降,地面高程15.0〜22.0m,按

地形和土质大体分为湖地、岗坡地、湾地和河道占地四种类型。

全县耕地面积105.4万亩。

北淝河、澥河、浍河、怀洪新河、沱河两岸的岗坡地和湾地有20.4万亩,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属近代黄泛冲积土。

其它占耕地五分之四的85万亩湖地,一般地面高程在18.5〜22.0m,地面坡降约万分之一。

1.1.2.3工程地质

根据岩土体的结构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规划区划分为:

岩体和土体两大类型,6个工程地质岩组。

其中粘性类土具有弱膨胀性,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在150~200kPa粘性土、砂性土广泛分布在沿河、沿湖的漫滩地区,主要由全新世的粘性土和砂性土组成,一般双层结构或多层结构。

粘性土一般为可塑、软塑状态,砂性土一般结构松散~中密,靠近沿河沿湖地带砂性土普遍液化,粘性土以软土居多,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在80~100kPa。

区内在新构造的分区上,属于阜阳〜扬州差异沉降区嘉山〜溧阳隆陷带。

本地区按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防。

1.1.2.4.水文

固镇县地表水系较发达,区内河流属淮河洪泽湖水系,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沱河、浍河、澥河、怀洪新河四条过境河,河道总长153km。

80年代以来,人工(机械)先后开挖大中沟82条,总长627km。

1.1.2.5.能源

固镇县紧邻的淮南、淮北是安徽省煤矿富集地,煤炭保有储量合计220亿吨,占全省89.98%。

固镇县用煤主要来自淮南和淮北煤矿,其烟煤全硫分〈1%,灰分约为25~30%。

固镇县2015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3799公顷,其中,小麦面积50375公顷,稻谷面积1202公顷,玉米面积35845公顷。

油料

种植面积34006公顷。

棉花种植面积3048公顷。

固镇县秸秆资源以

小麦、玉米、油菜、花生、豆类和水稻为主,秸秆产量约120万吨/

年。

1.3园区总体规划

1.3.1园区性质定位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蚌埠台湾产业园)的性质定位为“四化协调先导区、江淮协作示范区、产城融合创新区”。

具体阐述为: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为支柱产业,以商务办公、物流产业等生产服务业为辅助,共同打造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的产业园。

成为集产业、孵化、生活、休闲多功能为一体的四化协调先导区、江淮协作示范区;蚌埠市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能级跃升的城郊现代产业基地;引领蚌埠北部地区发展的产城融合创新区。

鉴于园区选址与城市或镇距离较远,是独立于中心城区或镇区以外的新区,确定园区为产城一体、功能综合、完整发展的城市新区型开发区。

1.3.2园区规划范围园区规划设计范围北起四化大道转和谐大道,东至创智大道,南抵新马大道,西至京沪铁路,总面积约为13.87平方公里。

1.3.2园区总体布局

规划区形成“一主两次十字轴”的规划结构。

“一主”——园区主中心,主要功能有政务办公、商业服务、研发科技等。

“两次”——园区服务次中心,位于园区东部以及北部启动区,主要功能有生活配套、商业服务等;

“十字轴”——以天井湖大道形成的园区生活轴线以及科技大道形成的产业发展轴。

1.3.2园区发展定位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的性质定位为“四化协调先导区、江淮协作示范区、产城融合创新区”。

1.3.2园区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规划总人口:

8.77万人;规划总用地规模为1387.09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302.18公顷。

1.4供热规划范围及内容

1.4.1供热规划原则

(1)集中供热以工业为主,公建、民用为辅的原则。

(2)前期与后期相结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3)按照优先采用生物质燃料的集中供热方式。

(4)坚持节约能源,保护城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5)规划管网的布置力求经济合理,根据热网路径地下、周边环境情况,选择最佳敷设方式。

(6)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节约用地。

1.4.2规划目的

为了更好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贯彻节能减

排、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满足蚌铜现代产业园区因发展建设而日益增长的用热需求,完善城市功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城市品位,打造碧水蓝天工程,保障全面实现园区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社会经济目标,编制《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集中供热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1.4.3规划范围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供热规划范围为:

北起四化大道转和谐大道,东至创智大道,南抵新马大道,西至京沪铁路,总面积约为13.87平方公里。

1.4.4规划期限

根据《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蚌埠台湾产业园)总体规划

(2012-2030年)》,园区集中供热规划按2016年〜2030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发展2016〜2017年

第二阶段——后期发展2018〜2030年

1.4.5供热规划内容

根据固镇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在全面调查供热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园区规划发展方向,理性分析市场需求,对规划范围内各建筑物的生产、生活、采暖及空调用热分期、分类、分季节进行热负荷的统计预测;客观分析当地能源条件,科学选择供热方式,拟定热源建设方案,确定供热介质及参数,布置热力管网,进行投资估算和环境评价,提供工程分期建设计划及规划实施建议等内容。

第二章供热现状与热负荷

2.1供热现状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现状没有市政集中供热。

单位和企业用热主要采用自建的小型锅炉。

2.1.1工业用热现状

工业用热是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用热。

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现状规划用地约13.87平方公里。

本规划范围内,现状有用热需求的工业用户为2家:

安徽宝鼎集装箱装备有限公司和安徽鸿昌糖业科技有限公司。

这2家热用户均采用自建生物质锅炉方式满足用热需求。

现状锅炉房及集中供热的工业热负荷统计详见附表一:

《现状热用户热负荷及锅炉调查表》。

2.1.2生活用热现状生活用热是包括宾馆、服务业、医院、学校、居住建筑等用户日常生活需求的如洗浴热水、蒸煮、消毒等方面的用热。

本规划区范围内,生活用热现状无集中供热的用户。

2.1.3民用采暖和制冷现状固镇县在建筑热工分区上属冬冷夏热地区,是国家采暖区划图中的采暖过渡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对采暖、制冷的需求逐年增加。

产业园民用采暖和制冷用热现状无集中供热的用户。

2.1.4热负荷调查资料来源与分析本规划集中供热现状是以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方提供的热用户调查表为基础进行的汇总统计。

由热用户调查可见,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现有的热用户均为工业企业,暂无民用热负荷。

随着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的持续发展,工业用热将是园区内主要集中供热负荷,民用负荷会有少量的增加。

2.2规划热负荷

2.2.1热负荷统计原则

(1)规划发展热负荷的测算以《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计算依据。

(2)民用建筑采暖、空调热负荷按规划建筑面积测算(建筑面积按以各区块中提供的公建及民用建筑容积率进行测算)。

(3)工业用户热负荷的测算,考虑有关规划指标,要求工业产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现代化,高效益、少污染、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工业热负荷测算指标按一类工业0.20t/hm2、二类工业

0.20〜0.5t/hm2、三类工业0.5〜1.27t/hm2统计。

2.2.2热负荷统计

2.2.2.1工业热负荷

现状热负荷按调查统计,规划热负荷按规划工业用地进行测

算。

本规划工业用地均为一类工业用地。

考虑到建设现代化园区有关规划指标,要求工业产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现代化,工业应向高质量、高效益、少污染、少能耗、少用水的方向发展。

负荷测算参数如下:

一类工业用地:

0.2t/hm2;

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7;

集中供热普及率:

后期(2030年)100%。

2.2.2.2生活热负荷生活热负荷按规划建筑面积测算。

生活热负荷测算参数:

负荷指标:

住宅取5w/〃,公建取9w/心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平均取0.5;集中供热普及率:

后期(2030年)住宅0%,公建10%。

2.2.2.3采暖热负荷根据固镇县气象条件,参考目前住宅、办公楼实际采暖用热

负荷及供热普及率调查,在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1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的前提下,采用面积热指标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采暖热负荷测算参数:

负荷指标:

住宅取40w/〃,公建取50w/m2;

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平均取0.5;集中供热普及率:

后期(2030年)住宅6%,公建10%。

2.2.2.4空调热负荷根据固镇县气象条件,住宅建筑采用热能制冷集中空调的概

率极低,规划不作负荷预测。

公共建筑参考实际空调用热负荷及供热普及率调查,在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前提下,采用面积热指标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空调热负荷测算参数:

负荷指标:

冬季取60w/m:

夏季取80w/m2;

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平均取0.5;

集中供热普及率:

后期(2030年)10%。

依据热负荷统计原则,对园区的现状负荷及规划发展负荷进

行了详细统计,详见:

附表一:

《现状热用户热负荷及锅炉调查表》;

附表二:

《规划工业热负荷表

(1)》、《规划工业热负荷

(2)》;

附表三:

《规划生活和采暖热负荷表

(1)》、《规划生活

和采暖热负荷表

(2)》、《规划生活和采暖热负荷表(3)》;

附表四:

《规划空调热负荷表》;附表五:

《设计热负荷汇总表》。

根据以上统计和预测,得出本次规划的规划区热负荷如下:

现状热负荷(前期):

采暖期:

最大值6.80t/h,平均值5.95t/h,最小值4.68t/h。

非采暖期:

最大值6.80t/h,平均值5.95t/h,最小值4.68t/h。

规划热负荷(后期):

采暖期:

最大值49.03t/h,平均值35.45t/h,最小值27.85t/h制冷期:

最大值35.54t/h,平均值26.00t/h,最小值20.43t/h非采暖非制冷期:

最大值42.18t/h,平均值30.65t/h,最小值24.09t/h。

2.3年持续热负荷曲线绘制根据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现有热用户现状热负荷及后期供

热设计热负荷绘制的年持续热负荷曲线,详见图2-1。

附表一:

《现状热用户热负荷及锅炉调查表》

附表二:

《规划工业热负荷表

(1)》

附表二:

《规划工业热负荷表

(2)》

附表三:

《规划生活和采暖热负荷表

(1)》

附表三:

《规划生活和采暖热负荷表

(2)》

附表三:

《规划生活和采暖热负荷表(3)》

附表四:

《规划空调热负荷表》;

附表五:

《设计热负荷汇总表》

年持续热负荷曲线图2-1

第三章规划区供热热源适用性分析

3.1供热能源种类及规划区适用性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供应瓶颈将成为一个长期的问题。

不同的地区,能源资源情况不同。

重视城市的能源供应安全,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合理选择规划区的城市供热能源,是保障供热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城市供热按能源的种类,可分为燃煤、燃油、燃气、太阳能、地热、热泵、电力等。

3.1.1燃煤煤炭是中国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不可再生战略资源。

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预测表明,我国煤炭可采储量达2040亿吨,而石油和天然气的可采储量分别是212亿吨和22万亿立方米,远远低于煤炭的可使用量。

安徽省已探明煤炭储量228.70亿吨,保有储量223.40亿吨,位居全国第六、华东第一。

以煤为主的消防点,决定了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石。

根据国土资源部测算,如果将煤炭燃烧效率提高10%,全国可节煤2亿吨/年:

提高15%,可节煤4.2亿吨/年:

显然提高煤炭燃烧效率是最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清洁煤技术之一。

燃煤供热按热源方式及供热规模,可分为燃煤热电联产、区域燃煤锅炉房、分散燃煤小锅炉。

燃煤热电联产的特点是:

在供热的同时,能产生一定的电能,缓解城区用电紧张,同时提高燃料的热能利用率(热电厂的热效率可达80%),从而提高热电厂的综合效益。

区域燃煤锅炉房的特点是:

单台锅炉容量大,热效率约65%左右,与分散小

锅炉相比,热效率高,煤耗少,因而成本较低,节约效果显著,可获

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热电联产相比,投资少,热力输配管线短、上马快,并可以作为热电厂的调峰锅炉联合供热。

分散燃煤小锅炉的特点是,热效率低,平均运行热效率仅50%左右,不满足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能源资源的角度,燃煤供热方式可使用于本规划区;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散燃煤小锅炉应予坚决取缔,燃煤热电联产和区域燃煤锅炉房可作为规划区供热热源的方案选择。

燃煤热电联产供热介质通常为蒸汽,可经换热提供高温热水;区域燃煤锅炉房可根据需要提供蒸汽或热水。

以燃煤热电联产或区域燃煤锅炉房供热,可满足各类用热需求。

3.1.2燃油

以燃油为能源的供热方式,包括燃油锅炉房、燃油直燃机、户用燃油采暖热水壁挂炉等。

由于我国属贫油的国家,受国际市场影响,油品价格呈不断上涨的总趋势。

安徽省属贫油省份,用油全部依靠外部输入,燃油供热需解决油料的长距离运输问题和存储问题,进一步增加了供热成本。

另外,在市区选址建设储油罐和输油官网难度较大,因此不宜选址燃油供热作为规划区的主流供热方式。

3.1.3燃气

燃气供热的能源种类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气体。

相对于液化天然气和人工煤气,天然气因使用便捷、价格相对稳定的优势迅速普及,可成为本规划区燃气供热的能源之一。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使燃气轮机循环与蒸汽轮机循环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热力循环,统称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简称为“联合循环”。

联合循环能够合理的梯级利用能源,具有提高机组效率、同时增大其功率功能,它是当今能源利用方式中比较先进的技术。

该方式供热介质通常为蒸汽,可满足各类用热需求。

当考虑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热源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燃气成本并与人们热电联产、人们区域锅炉房等其他供热方案进行全面而充分的技术经济比较。

燃气锅炉房按供热规模,可分为大型区域燃气锅炉房和中小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