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9303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docx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docx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分析

汉听复赛第八场题库

1.【计日程功】

拼音:

jìrìchénggōng

释义:

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2.【璁珑】

拼音:

cōnglóng

释义:

玉石碰击的声音。

出处:

贯休《马上作》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

”意思是,杨柳遮岸,鲜花满堤,夕阳的余晖一片红色;清风拂衣,马笼头互相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3.【部署】

拼音:

bùshǔ

释义:

安排任务,布置人力。

4.【囊萤】

拼音:

nángyíng

释义:

比喻苦学。

5.【边陲】

拼音:

biānchuí

释义:

边境,靠近边界的地方。

6.【搏髀】

拼音:

bóbì

释义:

拍击大腿。

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意思是,那些敲打着瓦坛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歌唱叫喊,听起来痛快的,才是真正的秦地音乐。

7.【阃域】

拼音:

kǔnyù

释义:

范围,境界。

出处:

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中有这样一段话:

“可谓入作者阃域,岂独雄于诗僧间耶!

”意思是,这样的句子,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上达到了卓越的境界,哪里是只称雄于诗僧之间呢。

异形词:

阃阈

8.【从戎】

拼音:

cóngróng

释义:

指参加军队。

9.【黜陟】

拼音:

chùzhì

释义:

官吏降免或升迁。

出处:

《尚书·舜典》中有这样一句话: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这句话的意思是:

舜帝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的官员。

10.【轸念】

拼音:

zhěnniàn

释义:

深深思念。

出处:

《梁书·沈约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思幽人而轸念,望东皋而长想。

”这段话的意思是:

想起隐居之士,思念难忘,远望东岸的高地而遐想。

11.【萃取】

拼音:

cuìqǔ

释义:

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溶剂,利用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在该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将它们分离。

12.【承袭】

拼音:

chéngxí

释义:

继承,沿袭的意思

13.【狍鸮】

拼音:

páoxiāo

释义:

古代神话中的兽名。

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名曰狍鸮。

”意思是,有一种野兽,外形像羊的身子人的面孔……名叫狍鸮。

14.【大放厥词】

拼音:

dàfàngjuécí

释义:

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

15.【抽簪】

拼音:

chōuzān

释义:

弃官归隐。

16.【匏】

拼音:

páo

释义:

笙,一种管乐器。

出处:

萧统《文选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

”这段话的意思是:

陶与匏是形状不同的乐器,都可以吹奏出悦耳的曲调。

17.【世外桃源】

拼音:

shìwàitáoyuán

释义:

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8.【前跋后疐】

拼音:

qiánbáhòuzhì

释义:

比喻进退两难。

异形词:

前跋后踬

19.【皭皭】

拼音:

jiàojiào

释义:

洁白的样子。

出处:

《韩诗外传》卷一中有这样一段话:

“故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莫能以己之皭皭,容人之混污然。

”这段话的意思是:

所以刚洗过头发的人必定会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必定会抖去衣服上的灰尘,没有人能因为自己洁白,容忍别人的肮脏。

20.【黯然泪下】

拼音:

ànránlèixià

释义:

因心里不舒服或情绪低落而落泪。

21.【舴艋】

拼音:

zéměng

释义:

小船。

出处:

张志和《渔父歌》里写道: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这首词的意思是:

霅溪湾里有一位钓渔翁,以小船为家,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

22.【睒】

拼音:

shǎn

释义:

闪烁。

出处:

梁武帝《孝思赋》中有这样的句子:

“年挥忽而莫反,时瞬睒其如电。

”意思是:

岁月一去不复返,时间转瞬即逝如闪电。

23.【谆谆告诫】

拼音:

zhūnzhūngàojiè

释义:

指恳切耐心地劝告。

24.【坳堂】

拼音:

àotáng

释义:

堂上低洼的地方。

25.【蝉蜕】

拼音:

chántuì

释义:

指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可入药。

也比喻解脱。

26.【咆勃】

拼音:

páobó

释义:

发怒的样子。

出处:

潘岳《西征赋》中有这样一句话:

“出申威于河外,何猛气之咆勃。

”这句话的意思是:

在秦国施展雄风,展示赵国威严,他那种发怒的气势多么勇猛。

27.【扼腕】

拼音:

èwàn

释义:

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振奋、愤怒、惋惜等情绪。

28.【播迁】

拼音:

bōqiān

释义:

流离;迁徙。

出处:

沈约《郊居赋》中有这样一段话:

“昔西汉之标季,余播迁之云始。

违利建于海昏,创惟桑于江汜。

”这段话的意思是:

西汉末年,我的先祖开始流离迁徙。

离开封土建侯的地方,到了海昏县,安家在长江边。

29.【瘳】

拼音:

chōu

释义:

伤好了;病痊愈了。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这样一句话:

“齐侯疥,遂痁,期而不瘳。

”意思是,齐侯得了疥疮,还有疟疾,病了一年都没有好。

30.【蓊蔼】

拼音:

wěngǎi

释义:

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出处:

《抱朴子·博喻》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条之枯,不损繁林之蓊蔼。

”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根枝条的枯萎,并不损伤树木的繁密茂盛。

比喻缺点或局部问题不影响大节或大局。

31.【敕勒】

拼音:

chìlè

释义:

形容不忍心,或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32.【萑蒲】

拼音:

huánpú

释义:

芦荻、蒲草两种植物。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这样一句话:

“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

山上的树木,派衡鹿看守着;沼泽里的芦荻、蒲草,派舟鲛看护着。

33.【恻隐】

拼音:

cèyǐn

释义:

形容不忍心,或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34.【弼疑】

拼音:

bìyí

释义:

辅佐君王的臣子。

出处:

《汉书·杜邺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周、召二公,分职于陕,并为弼疑。

”这段话的意思是:

周公、召公作为天子的左辅右弼,划陕而治,共同辅政。

35.【稗官】

拼音:

bàiguān

释义:

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也称小说为稗官。

36.【稌】

拼音:

tú

释义:

稻谷,粳米稻。

也指糯米稻。

出处:

《周礼·天官·食医》中有这样一段话:

“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

”这段话的意思是:

肉食和主食的搭配要做到使它们的味道相辅相成:

牛肉宜配合稻米。

37.【鞭笞】

拼音:

biānchī

释义:

用鞭子或板子打。

38.【跖】

拼音:

zhí

释义:

脚掌。

出处:

《吕氏春秋·用众》中有这样一段话: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虽不足,犹若有跖。

”这段话的意思是:

善于学习的人,如同齐王吃鸡脚掌,一定要吃上几千只才满足。

即使不够,也仍然像还有鸡脚掌可吃一样。

异形词:

2015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四期题库来了!

测测你能答对几道

1.【出其不意】

拼音:

chūqíbùyì

释义:

形容称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83%

2.【城阙】

拼音:

 chéngquè

释义:

指城楼或宫阙。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67%

3.【宾萌】

拼音:

bīnméng

释义:

客居之民,从外地迁来的人。

出处:

《吕氏春秋·高义》中有这样一段话:

“若越王听吾言、用吾道,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比于宾萌,未敢求仕。

”意思是,如果越王听信我墨翟的观点,实行我的主张,那我即使节衣缩食,被视作外来客也没什么,我本来并不敢奢望做官。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2%

4.【翙】

拼音:

 huì

释义:

鸟飞翔。

出处:

韩愈等《秋雨联句》中有这样的诗句:

“毛羽皆遭冻,离褷不能翙。

”意思是,鸟儿的羽毛因天冷而被冻坏,或被雨水打湿,故而不能飞翔。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4%

5.【荏苒】

拼音:

rěnrǎn

释义:

形容时间渐渐过去。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76%

6.【蓬荜生辉】

拼音:

 péngbìshēnghuī

释义: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52%

7.【嫡嗣】

拼音:

 dísì

释义:

即嫡长子,旧时正妻所生的儿子,区别于庶子。

也指皇位继承人。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43%

8.【寒暄】

拼音:

hánxuān

释义:

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45%

9.【假途灭虢】

拼音:

jiǎtúmièguó

释义:

指以向对方借道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策略。

也比喻以求助于对方为名达到损害对方的目的。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14%

10.【巧夺天工】

拼音:

qiǎoduótiāngōng

释义:

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93%

11.【敝车羸马】

拼音:

bìchēléimǎ

释义:

指破旧的车,瘦弱的马。

形容为官清廉,生活俭朴。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22%

异形词:

弊车羸马

12.【人情世故】

拼音:

rénqíngshìgù

释义:

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83%

13.【伎俩】

拼音:

 jìliǎng

释义:

不正当的手段。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74%

14.【醭】

拼音:

 bú

释义:

泛指东西受潮所生的霉斑。

出处:

杨万里《风雨》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懒拂尘。

”意思是,梅雨天气,笔和墨都生出了霉斑,也懒得拂去书桌和书上的灰尘。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16%

15.【怭怭】

拼音:

 bìbì

释义:

轻薄或轻慢的样子。

出处: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有这样的诗句:

“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醉既止,威仪怭怭。

”意思是,还没有喝醉的时候,他们谦虚严谨;喝醉了的时候,他们变得轻佻傲慢。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0%

16.【牟利】

拼音:

móulì

释义:

谋取私利。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55%

17.【死皮赖脸】

拼音:

 sǐpílàiliǎn

释义:

形容不顾羞耻,一味纠缠。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80%

18.【舛谬】

拼音:

chuǎnmiù

释义:

指差错或次序错乱。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28%

19.【冰纨】

拼音:

bīngwán

释义:

细密洁白的丝织品。

因色晶莹如冰,故名。

出处:

《汉书·地理志下》中有这样一句话:

“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意思是,因此齐国民俗崇尚奢华,制作的各类丝织品精密洁白,各类衣物精美华丽,当时号称是“帽子、腰带、衣服、鞋子的天下”。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39%

20.【闻者足戒】

拼音:

wénzhězújiè

释义: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错误,也可以拿听到的话来警惕自己。

前面常为“言者无罪”。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37%

21.【谄谀】

拼音:

chǎnyú

释义:

即谄媚阿谀,指为了讨好,卑贱地奉承人。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56%

22.【锱铢】

拼音:

 zīzhū

释义:

指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物。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60%

23.【誷】

拼音:

wǎng

释义:

欺骗

出处:

《史记·日者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誷主上,用居上为右。

”意思是,刚做官时,竭力讨巧玩伎俩,用虚假的功劳和华而不实的文书欺骗君王,以便爬上高位做高官。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47%

24.【刲】

拼音:

kuī

释义:

刺杀。

出处:

《国语·楚语下》中有这样一段话:

“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刲羊,击豕,夫人必自舂其盛。

”意思是,天子祭祀始祖和天神,一定要亲自射杀牲畜,王后一定要亲自舂好祭祀用的谷物;诸侯祭祀宗庙,一定要亲自射牛、宰羊、杀猪,夫人一定要亲自舂好祭祀时放在容器中的黍稷等祭品。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6%

25.【惭忸】本周全民焐热冰封词汇

拼音:

cánniǔ

释义:

羞愧。

出处:

白居易《春寒》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助酌有枯鱼,佐餐兼旨蓄。

省躬念前哲,醉饱多惭忸。

”意思是,喝酒时有干鱼下酒,用餐时有贮藏的美味食物。

反躬自省时想起前代贤人,酒足饭饱时常感到羞愧。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66%

焐热参与方式:

使用搜狗输入法(手机版或电脑版)输入“惭忸”即可参与焐热。

26.【聱牙】

拼音:

áoyá

释义:

文辞艰涩,读不顺口。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38%

27.【曩】

拼音:

 nǎng

释义:

从前,过去。

出处:

《汉书·贾谊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然其遗风余俗,犹尚未改。

”意思是,过去是秦朝的天下,如今转为汉朝的天下了。

但是秦朝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并没有改变。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3%

28.【不稂不莠】

拼音:

bùlángbùyǒu

释义:

指经过精耕细作没什么杂草,后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29%

29.【淖冰】

拼音:

 nàobīng

释义:

以药石融化冰。

出处:

《旧唐书·李德裕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臣所虑赴召者,必迂怪之士,苟合之徒,使物淖冰,以为小术。

”意思是,我所忧虑的是前来应召的人,一定是迂腐怪诞、随便附和之徒,使物品像药石消融厚冰一样有变化,玩弄些小伎俩。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3%

30.【壅养】

拼音:

yōngyǎng

释义:

培养。

出处:

《论衡·道虚》中有这样一段话:

“物黄,人虽灌溉壅养,终不能青;发白,虽吞药养性,终不能黑。

”这段话的意思是:

 植物变黄,人即使灌溉培养它,最终也不能返青;头发白了,即使吃药保养,最终也不能返黑。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2%

31.【疲曳】

拼音:

 píyè

释义:

衰老疲困。

出处:

《后汉书·冯衍传下》中有这样一句话:

“贫而不衰,贱而不恨,年虽疲曳,犹庶几名贤之风。

”这句话的意思是:

物质匮乏却不颓废,地位低下却并不遗憾,虽已到了衰弱委顿的年纪,也还保持着名贤风骨。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9%

32.【奸宄】

拼音:

 jiānguǐ

释义:

犯法作乱的人。

出处:

王睿《疾笃上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刑罚明而奸宄息,贤能用则功绩著。

”意思是,刑罚严明,坏人坏事就止息了;贤明能干的人得到重用,功效业绩就显著了。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16%

33.【杖藜】

拼音:

zhànglí

释义:

拄着拐杖。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20%

34.【逼仄】

拼音:

 bīzè

释义:

形容地方狭窄。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69%

35.【郭郛】

拼音:

guōfú

释义:

外城。

出处:

欧阳修《夷陵县至喜堂记》中有这样一句话:

“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

”意思是,州城没有护城的外城,重要交通要道都不能通行马车。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4%

36.【砾】

拼音:

释义:

碎石。

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渭以泾浊,玉以砾贞。

”意思是,渭水因为泾水浑浊才显出它的清澈,美玉因处在碎石当中才显出它的坚贞。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58%

37.【垞】

拼音:

chá

释义:

土丘。

出处:

范成大《闰月四日石湖众芳烂熳》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北垞南冈总是家,儿童随逐任欢哗。

”意思是,北边的土丘,南边的山岗,都是游玩的地方,儿童到处追逐,任意欢笑喧哗。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2%

38.【廛】

拼音:

chán

释义:

指城邑中百姓的住宅。

出处: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意思是,住在城市里哪有住在山里快乐,高粱米近来都禁止运进城里。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6%

39.【瘥】

拼音:

cuó

释义:

疫病。

出处:

《诗经·小雅·节南山》中有这样的诗句: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

”意思是,上天正在降下疫病,死亡祸乱非常频繁。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

18%

汉听复赛第五场题库

1.【唉声叹气】

拼音:

āishēngtànqì

释义: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2.【殚精竭虑】

拼音:

dānjīngjiélǜ

释义: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赧赧】

拼音:

nǎnnǎn

释义:

惭愧脸红的样子。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路曰:

‘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

’”意思是,子路说:

“跟一个人志不同道不合,却勉强交谈,脸上又表现出惭愧的颜色,这种人不是我所能理解的。

4.【漼漼】

拼音:

cuǐcuǐ

释义:

鲜明的样子。

出处:

白居易《庭松》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疏韵秋槭槭(qìqì),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漼漼。

”意思是,听秋风吹动树叶,韵致淡雅;阴凉习习,夏日也感到清寒。

暮春傍晚小雨后,松叶上落满水珠,鲜明晶莹。

5.【隳】

拼音:

huī

释义:

废弃。

出处:

《吕氏春秋·必己》中有这样一段话:

“成则毁,大则衰,廉则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

”意思是,有成功就难免还会失败,强大就难免还会衰微,锋利就容易折损,尊贵就容易招致倾覆,就像直会弯、聚有散,被爱惜也会被遗弃,聪明易被聪明误,不贤无德会被人欺辱。

6.【骫】

拼音:

wěi

释义:

弯曲。

出处:

《吕氏春秋·必己》中有这样一段话:

“成则毁,大则衰,廉则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

”意思是,有成功就难免还会失败,强大就难免还会衰微,锋利就容易折损,尊贵就容易招致倾覆,就像直会弯、聚有散,被爱惜也会被遗弃,聪明易被聪明误,不贤无德会被人欺辱。

7.【慁】

拼音:

hùn

释义:

污辱。

出处:

《礼记·儒行》中有这样一段话:

“儒者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qū)于富贵,不慁君王,不累(léi)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

”意思是,儒者不因贫贱而丧失志向,不因富贵而丧失节操,不受君王的污辱,不受长官的束缚,不受官吏的刁难,所以称作儒。

8.【粗粝】

拼音:

cūlì

释义:

糙米。

泛指粗劣的食物。

9.【垂拱】

拼音:

chuígǒng

释义:

指垂衣拱手,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

10.【期颐】

拼音:

qīyí

释义:

称百岁之寿。

出处:

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五中有这样的诗句:

“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意思是,我这一辈子活到现在已经十分满足了,不一定非要有百岁之寿。

11.【簠簋不饰】

拼音:

fǔguǐbùshì

释义:

簠、簋等器物没有整治,是对为官不清廉的委婉说法。

簠、簋:

古代祭祀时盛谷物的器皿。

簠圆形,簋方形。

不饰:

不整治。

出处:

《汉书·贾谊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

”意思是,古代大臣因为不廉洁而被免官,不说“不廉洁”,而是说“簠、簋等器物没有整治”。

12.【海市蜃楼】

拼音:

hǎishìshènlóu

释义:

比喻虚幻的事物。

13.【仓庾】

拼音:

cāngyǔ

释义:

储藏粮食的仓库。

出处:

《史记·孝文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

“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

”意思是,(文帝)命令减少宫中各种服饰、车驾和狗马,裁减朝廷官吏的人数,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百姓。

14.【川流不息】

拼音:

chuānliúbùxī

释义:

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5.【歃血为盟】

拼音:

shàxuèwéiméng

释义:

古代盟会时,参加者吸一点牲畜的血或蘸血涂在嘴唇上,以示诚心立盟。

16.【暮霭】

拼音:

mùǎi

释义:

傍晚的云雾。

17.【妻孥】

拼音:

qīnú

释义:

妻子儿女。

18.【厮杀】

拼音:

sīshā

释义:

相互拼杀,指战斗。

19.【额手称庆】

拼音:

éshǒuchēngqìng

释义:

双手合掌,举到额头,表示庆幸。

20.【惩前毖后】

拼音:

chéngqiánbìhòu

释义:

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21.【省闼】

拼音:

shěngtà

释义:

宫中;禁中。

又称禁闼。

古代中央政府诸省设于禁中,后因作中央政府的代称。

出处:

《申鉴·杂言上》中有这样一句话:

“省闼清净,嬖孽不生,兹谓政平。

”意思是,宫中清净,没有受国君宠爱的小人,这就叫政事治理得好。

22.【深邃】

拼音:

shēnsuì

释义:

形容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也形容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

23.【盘桓】

拼音:

pánhuán

释义:

形容逗留,徘徊。

24.【狂瞽之言】

拼音:

kuánggǔzhīyán

释义:

指狂妄无知者的言论。

常用作谦辞。

25.【詈】

拼音:

释义:

责骂。

出处:

《尚书·无逸》中有这样一段话:

“厥或告之曰:

‘小人怨汝詈汝。

’则皇自敬德。

”意思是,有人告诉他们说:

“老百姓在怨恨你,责骂你。

”他们就更加恭敬谨慎,注重自己的德行。

26.【陟遐】

拼音:

zhìxiá

释义:

远行,长途跋涉。

出处:

《尚书·太甲》中有这样一段话: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意思是,如果要登高,一定要从低处开始;如果要远行,一定要从近处开始。

27.【惸鳏】

拼音:

qióngguān

释义:

指孤苦无依的人。

出处: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有这样一段话:

“卧松风之瑟缩,揭春溜之淙潺,追范蠡于渺茫,吊夫差之惸(qióng)鳏,属(zhǔ)此觞于西子,洗亡国之愁颜。

”意思是,在风吹松涛声中睡卧,听春水的潺潺之声,追寻范蠡到那遥远的地方,凭吊勾践的孤苦无依,举着酒杯劝西施饮酒,洗去亡国后愁苦的容颜。

异形词:

茕鳏

28.【蹙蹐】

拼音:

cùjí

释义:

小步行走。

出处:

鲍照《尺蠖赋》中有这样一句话:

“冰炭弗触,锋刃靡迕,逢崄蹙蹐,值夷舒步。

”意思是,坚冰和火炭都不触碰,锋利的刀刃也要躲过,遇到危险的地方就小步行走,遇到平坦的地方就缓步行走。

29.【禨祥】

拼音:

jīxiáng

释义:

吉凶的先兆。

出处:

《淮南子·氾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夫见不可布于海内,闻不可明于百姓,是故因鬼神禨祥而为之立禁。

”意思是,有些事情不能公开发布,有些消息不能让百姓知道,就借鬼神吉凶之说立下各种禁戒。

异形词:

(礻几)祥

30.【蟠木】

拼音:

pánmù

释义:

弯曲的树。

出处: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蟠木根柢(dǐ),轮囷(qūn)离奇,而为万乘(shèng)器者,何则?

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意思是,弯木头、老树桩,屈曲得怪模怪样,倒能够成为君主的用具,为什么?

是因为君主身边的人先给它装饰了一番。

31.【褒衣博带】

拼音:

bāoyībódài

释义:

宽袍大带。

形容古代儒生的装束。

32.【淖糜】

拼音:

nàomí

释义:

稀粥、薄粥。

出处:

陆游《龟堂独坐遣闷》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食有淖糜犹足饱,衣存短褐未全贫。

”意思是,我有稀粥可喝,足够果腹,即使只穿粗布短衣,却还算不上一贫如洗。

33.【酣奭】

拼音:

hānshì

释义:

饮酒作乐过度。

出处:

《商君书·垦令》中有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