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9074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总论

一、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入院接待病人入院时护士应热情主动迎接,准备好床单位,做好入院宣教,建立住院病历及一览卡,并通知管床医生。

2.病情观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

体温正常者每天15:

00测试1次,当日手术患者7:

00、19:

00各加测1次;手术后三天每天常规测试2次(7:

00、15:

00)。

发热患者(体温≥37.5℃)每四小时测试1次。

如<38℃,23:

00和3:

00酌情免试。

体温正常后连测3次,再改常规测试。

掌握病情,了解诊断和治疗,严密观察病人症状及体征变化。

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做好术前、术后饮食指导及饮食前、后护理。

4.排便护理3天未排大便者,按病情给予缓泻药、简易通便或灌肠处理(禁食或无渣饮食者除外)。

5.预防感染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护理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急腹症护理未明确诊断前暂禁食及禁用镇痛药物,及时告知医生诊治,做好抢救准备及必要处理。

7.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增强病人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8.健康指导根据病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及药物知识宣教,指导病人进行手术前后特殊体位及功能锻炼。

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1.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饮食与休息:

根据病人手术的种类、方式、部位和范围,给予饮食指导,鼓励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适当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减少体力消耗。

(2)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心理变化,解除顾虑,取得合作。

(3)常规检查:

.协助医生做好肝、肾、肺、心脏等重要脏器功能检查,乙型肝炎、输血全套及血型检查,血、尿、粪3大常规检查等。

(4)呼吸系统准备:

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引起感染。

(5)消化道准备:

成年人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肠道手术按要求做肠道准备。

(6)皮肤准备:

术前1天沐浴、洗头、修剪指甲及更衣,做好术区皮肤准备。

(7)术前适应性训练:

指导病人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教会病人自行调整体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指导练习术中所需体位,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8)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详细询问病人有无不宜手术的情况。

(9)健康指导:

告知术前准备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10)手术日晨护理

①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详细询问病人有无不宜手术的情况。

嘱病人取下活动义齿、戒指、项链、发卡和其他贵重物品。

②遵医嘱肌内注射麻醉前用药,留置胃管、导尿管等。

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

术中用药随同病人带入手术室。

③病人入手术室后,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根据病情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

2.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床边交接:

向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观察病人意识恢复和麻醉苏醒情况,做好床边交接班。

搬动病人时动作轻稳,注意保暖。

检查静脉输液是否通畅。

根据病人麻醉种类及手术部位取适当体位。

正确连接各种引流装置,并妥善固定引流袋。

(2)饮食护理:

全身麻醉后非消化道手术病人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可进流食,逐渐改为软食;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病人禁食6小时后,根据胃肠蠕动恢复及医嘱进食;胃肠道手术后需严格遵照医嘱确定进食时间及进食种类。

(3)病情观察

①生命体征:

根据病情及医嘱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至生命体征平稳。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②切口观察: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观察切口有无疼痛及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和规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

③引流护理:

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防止堵塞或扭曲,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并记录,每天更换引流装置。

④排尿护理:

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者应检查膀胱是否充盈,可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处理。

(4)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指导病人床上活动,深呼吸及咳嗽、四肢主动或被动活动,根据病情确定下床时间,活动程度根据病情循序渐进。

(5)心理护理:

加强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给于安慰和解释,消除不良心理。

(6)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能量;鼓励尽早开始适宜的功能锻炼;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第二节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是由于环境缺碘引起的,初期表现为两侧呈对称的弥漫性肿大,逐渐可扪及多个或单个结节,较大的甲状腺肿可引起压迫症状,少数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继发功能亢进或恶变。

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对于有明显压迫症状的巨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状腺肿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宜做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训练手术体位:

术前指导病人训练手术体位(头低、颈过伸位及垫高肩部)。

(3)测定基础代谢率:

病人清晨、空腹、安静卧床时测量血压、脉搏,连续3天,计算基础代谢率,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

(4)使用镇静药:

术前晚及术晨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

(5)床旁备气管切开用物:

床旁备好气管切开包及吸引装置,以备术后抢救使用。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护理:

术后取平卧位,待血压平稳或全身麻醉清醒后改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

在改变卧位、坐起和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保持舒适。

(3)饮食护理:

术后清醒病人给予少量温或凉开水,若无呛咳、误咽等不适,可逐步给予微温流质饮食,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热饮食使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创口渗血。

(4)病情观察

①生命体征: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颈部肿胀、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

②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a.呼吸困难和窒息:

气管塌陷,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或气管内插管。

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所致呼吸困难,颈部明显肿胀,应迅速拆开缝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结扎出血的血管。

喉头水肿者遵医嘱立即应用大剂量激素,如地塞米松30mg静脉滴注,若呼吸困难无好转,可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

黏痰堵塞气道者应立即吸痰或行超声雾化吸入。

b.喉返神经损伤:

声音嘶哑,为单侧喉返神经受压或损伤所致,经理疗、发声训练等处理后,一般在3~6个月可逐渐恢复;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引起失声,严重者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如发生窒息,应立即行气管切开,并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c.喉上神经损伤:

外支神经损伤,可引起声带松弛和声调降低;内支损伤可引起进食,特别是饮水时发生误咽或呛咳,告知病人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

d.手足抽搐:

若术中误切或挫伤甲状旁腺,可引起口唇及四肢发紧、麻木、手足刺痛、抽搐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表现。

应加强监测血钙浓度动态变化。

抽搐发作时立即给予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缓慢静脉推注。

(5)健康指导

①功能锻炼:

病人在切口愈合后,可逐步练习颈部活动,促进颈部功能恢复。

②防治方法:

在流行地区,食用碘化食盐,每10~20kg食盐中均匀加入碘化钾或碘19,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致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而出现全身代谢亢进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

典型表现为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病人性情急躁、失眠、双手颤动、怕热、多汗、心悸、食欲亢进但消瘦、双侧眼球突出,基础代谢率增高等。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环境与休息:

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避免精神刺激或过度兴奋,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3)饮食护理: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

忌浓茶、咖啡、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4)基础代谢率测定:

测量清晨空腹、静卧时的血压、脉搏,计算基础代谢率。

公式为:

基础代谢率%=(脉率十脉压)—111,正常值为±10%,+20070~+3007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

(5)常规检查:

颈部摄X线片,了解气管有无受压或移位;心脏彩超或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有无扩大、杂音或心律失常;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测定血钙、血磷含量,了解甲状旁腺功能状态。

(6)病情观察

①观察病人体重、饮食、睡眠、出汗及血压、脉搏等变化,如有异常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②眼部护理:

眼睑不能闭合者注意保护角膜和结膜,预防结膜炎和角膜炎。

(7)药物准备:

遵医嘱使用碘剂,常用复方碘溶液(卢戈液),每日3次,第1日每次3滴,第2日每次4滴,.依此逐日递增至每次16滴止,维持此剂量至手术。

可将碘剂滴在饼干或馒头上一同服用,减少其对口腔和胃黏膜的刺激。

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动过速。

(8)适应性训练:

训练病人适应头低肩高体位,可用软枕每天练习数次,使其适应术中颈过伸的体位;指导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有助于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

(9)物品准备:

病人床旁备吸引装置、无菌手套、气管切开包。

(10)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的顾虑、恐惧及紧张心理,避免情绪激动,减少外界的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与引流:

术后取平卧位,待血压平稳或全身麻醉清醒后改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3)饮食护理:

病人清醒后给予少量温或凉开水,若无呛咳、误咽等不适,可逐步给予微温流质饮食,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热饮食使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创口渗血。

(4)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观察有无切口出血、声音嘶哑、呛咳、误吸等并发症发生。

(5)急救护理:

术后12~36小时如出现高热(>39℃)、脉快而弱(>120次/分)、烦躁、大量出汗甚至谵妄、昏迷并伴呕吐、腹泻等甲状腺危象的表现,应立即告知医生,并配合急救。

①立即吸氧,物理降温,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

②药物应用:

按医嘱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3~5ml,紧急时将10%碘化钠5~1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同时按医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普萘洛尔(心得安)、镇静药等药物,有心力衰竭者按医嘱给予洋地黄类药物。

(6)特殊药物应用的护理:

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天3次,每次16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1滴,直至病情平稳。

年轻病人术后常口服甲状腺素,每天30~60mg,连服6~12个月,以抑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和预防复发。

(7)健康指导

①心理疏导:

引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合理控制情绪,保持精神愉快。

②用药指导:

告知甲亢术后继续服药的重要性、方法并督促执行。

若出现心悸、手足震颤、抽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三、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良性肿瘤常见于甲状腺腺瘤,原则上应早期切除。

恶性肿瘤常见于甲状腺癌,除未分化癌外(预后差),基本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并辅助应用口服甲状腺素片、放射性核素治疗以及外放射治疗等。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训练手术体位:

术前指导病人训练手术体位(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

(3)术前检查:

协助医生完成各项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了解有无气管受压或移位;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测定血钙和血磷含量,了解甲状旁腺功能状态。

(4)心理护理:

安慰病人,消除顾虑和恐惧,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药或安眠药物。

(5)床旁备气管切开用物:

床旁备好气管切开包及吸引装置,以备术后抢救使用。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与引流:

术后取平卧位,待血压平稳或全身麻醉清醒后改半卧位,保持呼吸道和引流通畅。

(3)病情观察: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观察有无切口出血、声音嘶哑、呛咳、误吸、手足抽搐等并发症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饮食护理:

麻醉完全清醒或病情稳定后可进少量温或凉流质,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及软食,禁忌过热流质,以免加重创口出血。

(5)健康指导

①功能锻炼:

加强肩关节和颈部功能锻炼,促进颈部的功能恢复。

②心理疏导:

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的预后有明显差异,指导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③服药指导:

甲状腺全切除者,根据医嘱早期给予足量甲状腺素制剂口服,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预防肿瘤复发。

④定期复诊:

指导病人进行颈部自检,出院后定期复诊,若发现结节、肿块等,及时治疗。

四、急性乳房炎

急性乳房炎是指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产后3~4周哺乳期,以初产妇多见。

主要是由于乳汁淤滞、乳头破损、细菌侵入、抗病能力下降所致。

临床表现有患侧乳房胀痛,继之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治疗主要是抗感染、脓肿引流等。

1.休息与活动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劳逸结合。

2.饮食护理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3.病情观察及处理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观察疼痛、局部红肿范围及有无波动感等情况。

①炎症早期暂停哺乳,排空乳汁,并用宽松的胸罩托起乳房,做好局部热敷、药物外敷或理疗,高热者给予物埋或药物降温;②已形成脓肿者,做好术前准备,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敷料。

4.控制感染遵医嘱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

5.健康指导

(1)加强个人卫生:

保持乳头、乳晕清洁,妊娠期定期用肥皂及温水清洗两侧乳头,妊娠后期每天清洗1次;产后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洁乳头;乳头内陷者于妊娠期经常挤捏、提拉乳头。

(2)养成良好哺乳习惯:

定时哺乳,排空乳汁;培养婴儿不含乳头睡眠的好习惯。

保持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

乳头、乳晕破损时暂停哺乳,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诊。

五、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早期常无自觉症状,多在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最多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肿块为无痛、单发、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且不易推动。

可有乳头内陷、“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等乳房外形变化。

晚期出现恶病质表现。

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激素、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护理:

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终止妊娠或哺乳:

孕妇发现乳腺癌应及时终止妊娠,哺乳期给予回乳药,停止哺乳。

(4)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皮肤准备:

除常规备手术区皮肤外,植皮者需做好供皮区的皮肤准备。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与引流:

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3)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及病情稳定者,可正常进食,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摄入。

(4)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伤口护理

①手术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包扎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手指,不影响病人呼吸,能维持正常血供为宜。

②抬高患侧上肢,观察患侧上肢温度、脉搏及皮肤颜色。

禁忌经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

③负压吸引压力适宜,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并做好记录。

(6)辅助治疗:

伤口愈合后根据病情进行放疗或化疗。

放疗期间注意有无放射性皮炎发生;化疗期间注意检查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若白细胞计数<3×109/L,应停止化疗并对症处理。

(7)心理护理:

鼓励病人逐步接受自我形象的改变,正确面对疾病和治疗,鼓励其家人或朋友多给予关心、支持,积极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

(8)健康指导:

告知病人坚持手臂功能锻炼,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5年内避免妊娠;教会病人乳房自查方法,坚持治疗,定期复诊。

六、腹外疝

腹外疝是腹腔内某一脏器或组织连同壁层腹膜,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

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

临床上可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4种类型。

除禁忌证外,一般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活动与休息:

疝块较大者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下床活动时使用疝带压住疝环口,防止腹腔内容物脱出而造成疝嵌顿。

(3)消除诱因:

若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诱因,应做先期处理,吸烟者术前I--2周戒烟,以防术后咳嗽,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观察腹部体征:

若病人腹痛,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用手推送不能回纳腹腔,应警惕发生嵌顿性疝的可能,立即告知医生,紧急处理。

(5)术前准备:

嵌顿性及绞窄性疝需行紧急手术,应做好术前准备,如有脱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应迅速补液予以纠正。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与活动:

传统疝修补术后当天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屈曲,以减轻腹壁张力和切口疼痛,第2天可改为半卧位,术后3~5天可离床活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平卧24小时,可早期下,床活动。

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3)饮食护理:

术后6~12小时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饮食,次日可进软食,逐渐过渡至普食。

(4)并发症观察及预防

①阴囊水肿:

可用“丁”字带托高阴囊,并用0.5~lkg沙袋压迫手术部位24小时,防止局部发生血肿,注意观察阴囊肿胀情况。

②切口感染: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

术后及时、合理应用抗茵药。

观察体温和脉搏变化,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情况,旦发现及时处理。

(5)健康指导

①预防感冒: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咳嗽。

②饮食指导:

多吃粗纤维饮食,防止便秘,必要时使用缓泻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内压。

③活动与休息:

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七、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感染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

绝大多数继发性腹膜炎需要及时手术,手术治疗时尽可能去除原发病灶,彻底清理腹腔,并充分引流。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护理:

病人如无休克应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循环和使感染局限。

(3)饮食护理:

禁食,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和腹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4)病情观察

①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病人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尤其注意腹痛、腹胀有无加剧,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②呕吐物:

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及性状,如呕吐黄绿色胆汁或棕褐色粪样肠内容物,提示有肠麻痹可能。

③出入液量:

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维持每小时尿量30~50ml,保持液体出入量平衡。

(5)药物应用:

遵医嘱补充液体、电解质等,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输血或血浆,以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

诊断不明确时,慎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与活动:

血压稳定后,由平卧位改为半卧位。

协助病人翻身和床上活动,鼓励尽早活动,预防肠粘连。

(3)饮食护理:

禁食,行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及普食。

(4).病情观察

①切口及引流:

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如有渗血或渗液时应及时更换;密切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征象。

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并记录。

②并发症的观察:

如术后3~5天腹部出现触痛、体温升高、脉速、排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尿频等,应警惕有肠间隙脓肿、膈下脓肿及盆腔脓肿形成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5)药物应用: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维持体液平衡;需长时间禁食的病人,应及早考虑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提高机体防御和修复能力。

(6)健康指导

①饮食指导:

鼓励病人循序渐进、少量多餐,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促进手术切口的修复和愈合。

②定期复诊:

原有消化系统疾病史者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发热或原有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加重,应立即就诊。

八、腹部损伤

腹部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指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腹壁(或)腹腔内器官损伤。

按损伤后体表皮肤是否完整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类。

轻微的腹部损伤,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感染而危及病人生命。

根据病情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1.急救护理

(1)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因素:

如心搏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

(2)疑有休克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

(3)对开放性腹部损伤者,妥善处理伤口、及时止血、包扎固定。

已脱出的内脏器官,切忌自行回纳腹腔,以免加重腹腔污染。

2.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禁止随意搬动伤员,以免加重腹痛;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3)禁食、水、禁灌肠:

因腹部损伤病人可能有胃肠道穿孔或肠麻痹,故诊断未明确前应绝对禁食、禁水、禁灌肠,防止肠内容物漏出增加,加重腹痛和病情。

(4)病情观察

①定时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

②观察腹痛性质、程度、时间、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肝浊音界有无缩小或消失,有无移动性浊音等。

(5)药物应用:

遵医嘱静脉输液,应用抗菌、止血药,必要时输血、抗休克治疗。

未明确诊断前,慎用镇痛药;开放性腹部外伤者,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I500U(注射前须做皮试)。

(6)心理护理:

同情、理解病人,耐心解释病情,介绍治疗过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术后护理

(1)按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与活动:

血压稳定后,给予半卧位。

协助病人翻身和床上活动,鼓励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

(3)饮食护理:

禁食、禁水,行胃肠减压至肠功能恢复,待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及普食。

(4)病情观察

①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

②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如有渗血或渗液时应及时更换;密切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征象。

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并记录。

③并发症观察:

如术后3~5天腹部出现触痛、体温升高、脉速、排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尿频等,应警惕有肠间脓肿、膈下脓肿及盆腔脓肿形成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鼓励病人深呼吸,协助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5)药物应用: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维持体液平衡;需长时间禁食的病人,应及早考虑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提高机体防御和修复能力。

(6)健康指导

①加强宣传:

积极宣传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交通规则等知识,避免意外损伤的发生。

②普及急救知识:

发生意外事故时,能进行简单的急救或自救;旦发生腹部损伤,应及时就诊,以免贻误诊治。

③出院指导:

加强锻炼,增加营养,促进康复,不适随诊。

九、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黏膜缺损。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中最常见的原因。

突然大量呕血和排柏油样黑粪是其主要症状,5%~10%的病人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位与休息:

取平卧位,绝对卧床休息。

有呕血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3)饮食护理:

暂禁食,出血停止后,可进流质或无渣半流质饮食。

(4)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尿量、中心静脉压和周围循环情况,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呕血、便血情况;注意有无口渴、肢冷、尿少等循环血量不足的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5)药物应用:

遵医嘱补液,输血,应用止血药。

情绪紧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