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8974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docx

《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docx

漫步教师心灵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

漫步教师心灵

谈谈对《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学习体会

7月14日,在学校末次办公会上领到任务后,这半个月来我是日不能食,夜不能寐,坐立不安。

我真的怕啊,说实话,外出比赛,上公开课,面对评委,陌生的老师,我也没这么紧张。

可今天,我面对的是朝夕相处的领导和同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炎炎夏日,让大家冒着酷暑过来,能能浪费老师们的宝贵时间。

而且还要讲50分钟,那该说些什么呢?

整整16个日日夜夜,这些担心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

今天,是该做个了结的时候了。

7月7日至11日,我和蔡主任一起经历了愉快而又充实的5天4夜的南京之行。

愉快在此我就不多说了,也不便多说(其实也没什么,这只是个人的感受,每天早上4点起来看球赛,还不影响老婆睡觉,我觉得是很愉快的)。

说说充实,每天上下午各三个多小时的讲座,中途只有十分钟的休息,报告厅里坐着区名师协会五十个教师,外加校长沙龙的二三十位校长,还有天星湖中学的六十多位教师,一共不十百三四号人,整个听讲座的过程中真的是鸦雀无声。

手机铃声是一定不会有的,交头接耳也很少见,更没有人接打电话。

至于玩手机的情况,我没注意,因为我坐在前排,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所谓学霸区,我伪装成一个学霸,其实也是被逼的,实属无耐,本想坐后排,结果给领导抓到前排来了。

这个事实再次告诉我们,听会要自觉往前坐,后三排不安全。

但也正因为此,我才能相对比较认真的听完所有讲座,也因此用掉了两支水笔芯,所以,多少也有些收获吧。

今天,我不敢企求自己能给大家带来多少帮助,我只是把讲座中的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或是有所启发的内容向大家做一些汇报,只要有一两点能引起各位的一些思考或共鸣,也就不枉费我这半个多月来的付出了。

今天,我在此准备用40-5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重点谈谈自己的收获,还有其他内容由蔡主任与大家分享。

我要谈的内容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院副院长胡金平教授所做的《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智慧》讲座。

他首先提出观点,教师的教育智慧体现出教育工作者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而教育智慧是教育情感和教育思维相互作用的产物,教育思维是伴随着教育者对学生的感情进行的,没有了感情,教育者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会不自觉的忘记学生的存在。

而教育活动是需要投入精力和脑力的,在教育中要情思并用,在教育情感的伴随下,进行教育思维。

与此同时,教育智慧又体现了文化的影响。

中西方教育目标的差异,很大程度缘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人的教育更加重孝悌,也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而西方人的教育则更加重于知,也就是自然科学,他们更在乎教育孩子追寻真理。

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认为,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人对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西方人认为,理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中国人则认为,人与动物根本区别在于人是有道德观念的。

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之上,胡金平教授提出以下几点论断。

1、教育是一种“化人”的大智慧

他提出,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传授,所以教师的教学不能只是靠模仿,结合他的观点,我觉得有如下几点值得我们去思考:

1、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质

20世纪以来,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儿童中心主义”,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再一次引起对儿童生命发展教育的关注。

陶行知先生从他的老师杜威那里得到启发,在中国创建“生活教育”,并且把老师的教育理念反转过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他们两者的理念是一致的,就是关注儿童的生命发展,不过在方法途径上不同。

2、教育不是训练,而是“教”“化”

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顽症,首先与错误的教育观念有关。

根据记载,大约自汉代以后,中国就有“上施下效”谓之教,“养子作善”谓之育(《说文解字》)的说法。

直到最近,我们还把教育解释为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辞海》1980年缩印本)大家认为,教育是一种上对下、父对子施加积极影响的活动,因此受教育者必须服从,必须听话。

但是在阿尔杜斯·赫胥黎看来,这并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一种“严峻的、有系统的、缺乏自主的……泰山压顶式的训练。

”他指出:

倘若教育蜕变为训练,就会使青少年“产生一副黩武主义的头脑”,形成一种对上专会顺从,对下专事陵暴的双重人格。

这种对上毕恭毕敬、对下作威作福的人一旦成为大多数,就会形成一种专制统治。

西魏苏绰《六条诏书》中说:

潜以消化,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之谓化也。

然后教之以孝悌,使民慈爱;教之以仁顺,使民和睦;教之以礼义,使民敬让。

慈爱则不遗其亲,和睦则无怨于人,敬让则不竞于物。

三者既备,则王道成矣。

此之谓教也。

在胡金平教授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的形式。

3、教育不是技术,而是智慧

“教育不是一种技术,而是心灵的交流,是爱的结果。

孩子第一需要的是亲情,第二需要的才是我们的教育。

如果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才,家长有小学文化就足够了。

”这段话是出自河北一位普普通通的只读到高中一年级就辍学务农的农民之口,就是这样一位农民,让自己的儿子在学校连跳三级,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第一名,14岁时报考了中科大少年班,连续二年达到了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第一年居然因不满意专业而自动放弃,16岁顺利考取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培养儿子的同时,这位农民也完成了17万余字的育子手记《孩子向前冲》,书中回顾了16年来培养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关于教育的智慧,相信大家都记得哈药集团的一则公益广告,就是孩子帮妈妈洗脚,应该说,首先想到这样一个点子并实施教育,其所起到作用与效果无疑是巨大的。

然而,正是看到这种举动所带来的良好教育效果之后,许多地区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者一窝蜂的模仿起来,而且场面越做越大。

江西某学校曾在母亲节这一天,组织数百名学生在操场上给母亲洗脚。

不难想象那种场面是何等壮观,数百双小手,上千只大脚,一字排开,在操场上水盆中上下翻腾,水花四溅,难怪有人说都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冷静下来思考,这种作秀式的教育形式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吗?

这种教育还能称得上是智慧吗?

相信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此外,体现教育智慧的还有教育内容的选择,这就如孩子玩游戏一般,级别太低,孩子没兴趣,不高兴玩;级别太高,孩子没能力,也不想去玩。

所以教育内容的选择也是体现教育智慧的关键之一。

还有一点,教师对学生的严与宽的掌控也是教育智慧的重要体现。

张行简在《塾中琐言》中写到:

师严道尊,然亦视其家教以为衡。

若家教素宽者,骤裁以严,懦弱之子必病,顽劣之子必逋。

至家教素严者,稍济之以宽,使其恋恋塾中,教理更易入。

大概意思就是说,教育的严与宽还要视其家教情形而定,如果家教相对宽松的,那么学校教师就要对其严格一些,相反,如果家教很严厉,那么教师就应对其相对宽容,也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因人而异。

4、教育不在近利,而在远效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挣钱的欲望太强烈了,强烈到一种近乎疯狂的程度。

挣钱过富裕的日子本无可厚非,也不必大惊小怪,但一旦到了疯狂的程度,可能就存在问题了。

近几年接二连三被新闻媒体揭露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心理恐慌。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生活中短期速成的东西比比皆是。

诸如人工饲养的肉食家禽、家畜,反季节蔬菜、催熟剂催熟的蔬菜水果等等都被摆上了人们的餐桌。

虽然外观被人们处理的十分好看,非常吸引眼球,可一吃到嘴里大都口感极差,营养成分不足,甚至对人体健康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例子就是最近所曝出的麦当劳与肯德基使用过期原料的事,但这决不是个案,也不是偶然。

不仅如此,就连事关国家重大安全的重点工程也纷纷披露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甚至豆腐渣工程。

此风蔓延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现实的经济利益,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膨胀得到了惊人的程度。

时下这股风在原本相对平静的教育领域也有了蔓延开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木和育人都需要一个过程的积累,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

这早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

然而为了迎合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有些教育部门和社会办学机构打着教育专家的旗号,到处炒作宣传“神童”、“天才”等所谓智力超人的短期速效培育奇迹,并动员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们的短期培训班来接受培训。

这些短训班、强化班对孩子的培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招数,只不过是将孩子们招过来,达到他们所谓的办班规模数量之后,再从当地的学校里高薪聘请一些所谓有影响力的教师来授课,无非是将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课程加以压缩,让学生们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将六年或三年学习时段内的课程提前学完。

这种无视教育规律的做法对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学生们来说是极其有害的。

它首先剥夺了孩子们正常交友,游戏等促进孩子们智力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宝贵机会,对孩子们人格的健全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小学时学过的成语“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懂,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胡金平教授认为应该“不求其近功而求其远效,不责其小就而责其大成。

5、教育不是给予,而是引导

荀子曰:

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意思是说,别人没有问就告诉别人叫做心浮气躁,别人问了一个方面而回答了两个方面叫做唠叨烦杂。

叶圣陶先生曾说:

“教是为了不教”。

这句话与夸美纽斯的“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以说是两句“教经”。

释迦牟尼留给弟子们的两句话:

“自以为灯,自以为靠。

”佛祖谢世,他传承给弟子们的法宝就是:

自己点亮自己的灯,自己当自己的靠山。

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我们教师该留给学生“多学”而至“不教”的法宝依然应该是“灯”和“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无疑是智力,但能让智力更好的发挥作用的还有三种元素,一为非智力因素,二为元认知,三为强势智慧。

教师应当着力促使学生点亮自己的三盏心灯,垒造自己的三座靠山,从而更好地生发智慧,达到“多学”而至“不教”。

这应该是教师教育智慧之所在。

2、人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命自觉

《班固家训》中讲“艺由己立,名自人成”,意思是说,才能和技艺靠自己去建立,名声和荣誉在于别人的促成。

很欣赏美国战争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可能很多人仅仅将它当成一部普通的二战片来看,实际上这部片子给我们中国人很多别样的启发。

为了让一个母亲能从战场上保留其最后一个儿子,最终牺牲了七个人的性命,这值吗?

它可以说是西方文化观念形象的注释,即个人的价值是绝对的,国家的价值是相对的。

国家的存在是为每个个人服务的,只有这样一个将个体生命和个人幸福视为至尊价值的国家,人民才值得去捍卫她。

同样,一所学校只有尊重师生的个体生命价值,调动起师生的“生命自觉”,师生才会把学校当成生命成长的乐园,他们才能真正追求生命价值和精神自由。

正如一个小故事中所讲:

两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干活,一个每天关注的搬一块砖拿多少工钱,另一个人想着造美丽的大厦,多年以后,一个人还是搬砖工,另一个人成建筑师。

原因是他们的生命价值取向不同,生命价值取向怎样就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结局。

那么,什么是“生命自觉”呢?

生命自觉就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主动地设计自我,能动地完善自我,把握自身生命发展的主动权。

生命自觉,既是教师个体的生存状态,也是教师的人生境界,同时最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也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完善自己时,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的:

“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以上观点既可理解为是对教师,也可理解为对学生。

在胡金平授的讲座中,还提到这样两句话,一是朱熹的“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

”还有一句是“其人贤而师抑之,师之罪也。

其人愚而师强之,亦师之罪也。

”这两句话,我是理解为教师与学生教学之间的关系,第一句话是讲,对于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可以通过教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人的修养德性的提升,则必须靠人个用心去体悟,这也类似于我们学校所提倡的悟学课堂,道理一样。

而第二句话,则是讲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中,学生聪明,你不提供他足够发展空间,是教师的过错,学生相对愚笨,你硬是提出苛刻目标,也是教师的过错。

这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人的发展充分考虑个体实际。

3、教育是渐进、觉悟,欲速则不达

关于这一观点,之前提到的“揠苗助长”就是这个道理,我觉得其实也就是强调前面所说的教育不在近利,而在远效。

当然,胡教授再次提出这一观点,自然有他的用意,我理解为是在之前的基础之上,他提出“慢”是教育工作的特征之一,教师对待教育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

然而,不是每个从事教育的人都能正确地认识这个“慢”的。

上个世纪50年代,国民经济建设曾提出“多快好省”和“大跃进”,无视现实,违背规律,造成一场大灾难,民族大伤元气。

到上个世纪80年代,又有过一个短暂的“大干快上”(被称作“洋冒进”),也吃了不少苦头,所幸没饿死人。

教育上的冒进也不止一次,特别是近十年,由于“教育产业化”,学校的衙门化,浮躁之风甚浓,动辙便是“一年投入,二年见效,三年报成果”。

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最像农业和林业,不能依赖“硬件设备”,不能强调资金投入,不能指望加班加点,不能靠使用生长激素,靠的只有耐心和细心。

张行简《塾中琐言》中说:

含蕊久则其苞更大,其色更鲜,其谢较迟。

植物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有自身的生长周期,种植者要注意大气候小气候,要注意环境,——也就是说天时、地利一样不能少,光有干劲不行,至于一亩地能收获多少粮食,更是吹不得的。

同样,教育上的“慢”是客观规律,必须遵守,不能绕过去。

就拿上课来说,教师能一跃十步吗?

有时我们教师的教学,就像是在拼命赶路,总是急匆匆的。

我们为什么要那么急呢?

我们为什么总是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全都塞给学生呢?

我们凭什么会认为学生离开学校就不再学习,永远不再涉足我们从事的学科呢?

同样,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把学生一生的学习任务全压在这三年完成。

我们可以看看,学生已经很疲劳了,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节课上呢?

这不过是我们的一节课,这节课不是“最后的晚餐”,还会有下一节,还有下一学年,还有高中大学阶段,还有终生学习的漫长岁月……我们真的不用那么急于把所有的东西灌给学生,都不要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4、善教者总以诱掖奖劝为主

关于这一条,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句话,就是就算要体罚,也要和孩子讲道理,要讲明为什么要打你。

当然我在这边所提到的体罚不针对学生,因为那是绝对禁止的,我只是有感而发,想想自己有时候在家里,对自己的小孩,在某些时候,实在是忍无可忍时,也会对他进行责罚,所以觉得胡教授的话对自己还是有些帮助的,以后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但要打得他明明白白,心甘情愿。

这些是题外话。

回到主题上来,所谓诱掖奖劝,通俗来讲就是引导扶持,奖励劝勉,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鼓励教育,鼓励教育重在正确引导,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承认学生个性禀赋存在的客观性,它可以帮助我们确立学生的发展方向。

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

那么,放在学生身上,他们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即他们都有各自的个性禀赋,因条件不具备等因素,以及引导不够,从而致使学生的个性禀赋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以至被埋没。

作为教育者,必须正视这一严峻问题,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摈弃过时的陈旧教育观,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正引导,使其个性禀赋得以健康成长。

2、打破“差生”观念。

“差生”是教师给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下的定义,这是我国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当然,这也是我国教学模式与评估体制不够完善的产物。

但作为战斗在教育最前线的老师,首先要改变这一观念。

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导致学习成绩的差异性,成绩低一点,只能说明他们在接受知识方面迟钝一点,并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

很多人熟悉的我国著名音乐指挥家胡一舟,他有先天智商缺陷,但这并未防碍他在音乐领域的成就。

这也是他在该领域得到正确引导的结果。

可见,“差生”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还不够完善。

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我们自己,没有条件,尽量创造条件,要让学生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发展其特长禀赋,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3、鼓励教育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一步到位的,都是在曲折中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教育也同样如此,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尽量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不致于在鼓励教育实施过程中一遇到挫折就退缩,或者悲观的说“这个学生我实在没办法教”,虽然事实上这种情况我们一定会遇到,包括我自己,所以说我们在不断的在实践与理论之间去寻求统一,至少尽可能缩小差距。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不同学生,由于家庭与社会的某些负面引导必然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沉重的压力,加之不同气质类型不当诱因所引发的不良性格,或多或少又给我们的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为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应首先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

对胆汁型与多血型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对粘液型与抑郁型的学生,经常找他们谈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融入集体。

当然,要纠正学生业已存在的消极性格,建立积极健康的个性,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

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能做到不厌其烦。

也许,能在教育学生上有所成就的,这也是必备条件之一吧。

话说回来,我们都清楚,一味鼓励教育也是不现实的,教育离不开批评与责罚,不过正如《幼训》所言:

若不得已而用责,数则不威。

意思很明显,批评次数不易过多,太多了,孩子抗批评的免疫力加强,以后批评也就失去作用了。

另外,想对一些跟我一样,偶尔会动动手的家长,这儿指对自己的孩动手,有句话要记住,打孩子也是要讲科学的,这也是《幼训》中说的:

又必有其候,空心毋责,方饭毋责,毋乱责,毋出不意从背后掩责,凡此皆足致疾,慎之慎之!

就是指有些情况不适合打孩子,打了会出问题的,切记,切记!

5、人皆可以为尧舜

意思是说,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

胡金平教授在这儿说了两层意思。

1、依靠天资与依靠勤奋都是成功之路

《中庸》说: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XX一下,你说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讲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

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有点绕,但仔细读几遍,很有道理。

它主要论述了诚与明的关系。

人能够明白事理,就可以确定自己内心所向的目标,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由于人天生性善,也可反躬自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于心中向善的本性,即真诚。

如此看来,真诚与明白事理,互为促进,相辅相成。

“自诚明”是说由真诚而明理。

“自明诚”是说由明理而真诚。

不论是出于天性或是教育的结果,一个人处世立身的原则都应是为仁行善,自觉自愿,不为外在力量所促使,做到这样,人就能达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境界。

这段话是我XX来的。

2、成人、成才都是人才

关于教育中“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有多种观点,有“先后论”,主要指先成才、后成人,有时在成才遇挫时又表现为先成人、后成才;有“轻重论”,主要指重成才、轻成人,有时在成才遇挫时又表现为重成人、轻成才等观点。

这些观点有失偏颇,有悖于教育的本质属性。

其实,教育追求的应该是“双成”,既要让学生“成人”,又要让学生“成才”,两者同等重要,不能有先后和轻重之分。

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观。

现实中,单纯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的狭隘人才培养观很有市场,危害甚大,必须革除。

要树立全面发展观、人人成才观、多样化人才观、终身学习观、系统培养观等五大人才培养观,让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理念深入我们心中。

6、行不言之教

所谓“行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

在这儿,胡金平教授强调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1、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甚至大于教育

对于未成年人,他的成长环境应该从很多方面来加以界定。

比如他的物质环境、他的文化环境、他的心理环境,我们也可以讲,他的整个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划分为他的家庭生活环境、学校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公共文化的这样一种生活环境。

那我们也可以把它再做一种区分,如分为小环境、大环境,或者我们叫做微观环境、中观环境,或者是宏观环境。

比如说和孩子们比较息息相关的,他的父母、他的家庭生活、他的班级里的同学,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他的微观环境。

那么他的学校生活,这种情况我们通常可以把它叫做他的中观环境。

另外,社会的文化生活象网络、娱乐设施等等,还有电视、荧屏等等这些,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他的宏观环境。

  但事实上,在现代这种信息社会的条件下,这几个环境,本身是相互转换的。

比如说网吧,一般来讲应该是和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好像有点远离,可实际上,现在他们只要拿着钱,他们就能够直接进入网吧去,所以那个时候,他的环境就渗透到微观环境里边去了。

所以说我们被小环境所塑造,像学校,但同时我们又被大环境所影响,像社会。

因此,一个人身处的环境对其发展影响是很大的,正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所说: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2、学习不是简单地知识吸纳,更是价值认同

还是《颜氏家训》中的一句话:

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

意思是说,关系亲密的人所说的话,人们容易相信;所敬佩的人所发出的指令,人们愿意接受。

用我们平时说的比较多的话来说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7、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想说的最后一点,应该说是我一直也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听过不少讲座,参加了不少培训,似乎都能接受到一条信息,就是教师加强学习,要多读书。

虽然,做老师的天天与书为伴,但我们大家都清楚,这儿所说的读书肯定不是我们平日所读的书,有人说我们老师平时只读三本书,分别是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

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教学需要,这些书是经常要读的。

但如果只读这几本书,做为老师也确实不够,因为我们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要使命。

胡金平教授就提出,学习是人的生存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日积月累。

不可否认,读书有时候确能引起我们的反思,最近自己看过的一本书中介绍了汤普金斯的《沮丧者教育学》,作者在书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作为一个教师,我的困扰在于没能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想要了解和需要了解的东西,而是:

向学生显示我有多聪明;向他们显示我知识多渊博;向他们显示我备课多认真。

我就是在进行一场演出,其真实目标不是帮助学生学习,而是以此使他们对我有一个好的评价。

”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类似情况呢?

的确,社会发展到今天,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

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义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的条件将不断改善,学习的机会和场所将随处可见,我们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获得真才实学的途径大为拓宽。

随着知识经济形态的出现,未来教育与就业的界限将日益淡薄,在学校和工作场所之间的交替活动,将成为每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基本生存模式。

更加灵活方便自主的终身教育,把成才的道路铺到每个人的脚下。

我们的教育必须尽可能造应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是本要求,重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具有收集、交流、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意识与技巧,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