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78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x

《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x

Osielk江西省教师招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

(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  工具性 与     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 一定数量 的字,并且能够正确 理解字 义 ,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  文化科学知识  ,提高  认识能力 。

4、 发展学生语言  、 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 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 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  ,强调 学生的 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 实践能力   和   创新能力  。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合作学习

 

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

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

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

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

(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

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

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工具性   人文性   语文素养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2、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一定数量   理解字义   文化科学知识   认识能力

4、发展学生语言   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学生的学习空间   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   学生的亲身经历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6、分解式目标   交融式目标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点,具有明确分工和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

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哪些以物资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包括语文教材、学校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各类有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学设施、实践基地以及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生活场景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饮酒,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每点2分)

2、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

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

(各3分)

3、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6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

(1)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2分)

(2)探究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解放了学生的思维。

(3分)(3)接受学习有被动和主动之分,主动的接受学习也发挥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3分)

2、答题要点:

(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2分)

(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分)(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

(2分)(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

(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教学设计应体现如下要点:

1、重视交际情境的创设;2、有学生多个回合的交际活动,重视学生应对能力的提高;3、关注学生语言的发展;4、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每个要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

(2)目标表述不够清晰、到位,有的表述语言不够准确;(3)目标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部分目标不容易测量。

(每点4分)

2、评述要点:

优点:

(1)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

(3)加强了各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

(各3分)

不足:

投影使用时机过早,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

(3分)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

(二)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             、              、              。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          ,          ,注重语文素养的           。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课程是           的生态系统,因“                 ”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

在这个系统中,         是最活跃的因素。

4、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话题要贴近               ,密切联系学生的           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5、阅读教学过程是        、         、          之间对话的过程。

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           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        乃至       的目标都          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体验学习

 

2、课程资源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

长城气魄雄伟。

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

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

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

“啊,确实了不起!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

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

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

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

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

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

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

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

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

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

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

存在什么问题?

试加评述。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   整体提高   螺旋上升

3、动态生成   教师-教材-学生   学生

4、生活   经验世界

5、教师   学生   文本

6、不会   二维   三维   交融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所谓体验学习,是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景。

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2、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一种称之为“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另一种称之为“交融式目标”,它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各3分)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各3分)

3、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2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

(1)这种观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的。

(2分)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重点在读准声、韵、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识字达成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3分)(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重点也在拼读准确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