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PPT精选文档.pptx
《后殖民主义PPT精选文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殖民主义PPT精选文档.ppt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后殖民主义,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来源基本特征主要内容代表人物评价,2,内容,殖民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3,殖民主义,前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4,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展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多文化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的东方学为标志。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
后殖民主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5,后殖民主义研究对象:
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其造成的后果。
涉及学科:
哲学、历史学、文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主要问题:
1.文化与帝国主义2.殖民话语与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在现3.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身份4.种族、阶级、性别间的关系5.冷战之后的全球关系展望,6,社会历史背景,7,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关系的变换2.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西方学术界3.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4.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立性的追寻,思想来源,8,1.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2.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4.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1.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9,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渊源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兴起于,非洲大陆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殖民主义批评话语是与民族解放运动相伴而生的,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非洲本土的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
代表人物:
艾梅赛萨尔殖民主义话语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地球上不幸的人们走向非洲革命希努亚阿契比崩溃后殖民主义批评,2.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10,马克思对殖民主义历史的批判性思考,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对后殖民理论家产生重大影响。
在一些后殖民批评家看来,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迄今对帝国主义阐释最为透彻的经典著作。
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11,后殖民理论家分析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基本模式,主要就是源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葛兰西认为,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要地位,而且,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
葛兰西的着眼点是民族国家内部的文化斗争。
后殖民理论家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推演到世界范围,认为文化霸权贯穿于殖民主义的整个过程。
4.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12,福柯指出如果承认知识的作用是使人理解现实生活,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选择自己的方向,就不能不承认,知识始终与社会、政治、权力融合在一起,纯粹的真理是不存在的,所有知识的目的都在于确证统治结构的合法性。
他认为,语言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先于个体的存在,人们必须借助语言建构自己的身份,但语言永远不会有固定的意义,而且,语词的意义并不与外在的世界一一对应,任何话语都有虚构的成分,虚构可以产生或制造现实。
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特征,13,1.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2.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式3.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理论努力,1.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14,反殖民主义:
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是控制、剥削和掠夺,应同情和关注东方多遭受的压迫。
但是,西方人通过殖民给东方带来了文明和光明。
后殖民主义:
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了批评。
探讨了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指出了文化之间的平等性。
2.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式,15,后殖民主义主要是通过西方国家的政府公文、考察报告、探险家日记,以及小说、诗歌等各种档案、材料、文献进行分析,探讨了文化帝国主义视野中的东方形象的演变过程。
认为,地域的东方是一种客观实在,文化视野中的东方是西方人的人为建构。
3.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理论努力,16,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初衷是重建西方文化世界中边缘和中心的关系,而非维护东方国家的民族主义。
它希望面向未来,在建构性认同中确立民族文化身份,在交流和沟通中展开民族文化建设。
不主张完全恢复东方民族在历史上的纯粹民族性的、与世隔绝的文化。
殖民主义主要内容,17,1.对东方主义的批判2.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3.反本质主义的价值取向,1.对东方主义的批判,18,东方学与东方主义显在的东方学和隐伏的东方学东方学与西方殖民扩张,萨义德的“东方学”有三层含义:
19,其一,东方学是西方“作为学术研究的一门学科”,是西方“关于东方和东方人的各种教条和学说”。
其二,东方学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以“东方”(theOrient)与“西方”(theOccident)二者之间“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区分为基础”。
其三,东方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权力话语或文化霸权,它广泛分布于西方生活各个方面,如文学历史学、政治学、语言学、生物学等学科,以及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殖民政府、外贸公司、教会、军队等各种机构。
显在的东方学和隐伏的东方学,20,前者是指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后者是指西方人始终不变的居高临下的观察东方的视角和对待东方的强者心态。
东方学与西方殖民扩张东方学的兴起于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夺之间是平行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东方学的兴盛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不平衡相伴随。
东方学的巨大进展与欧洲急剧扩张相吻合。
政治与学术共同促成了殖民主义的历史。
2.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21,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从角色定位、自我认同、他人的承认入手。
分析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民族的文化殖民,主要是通过语言、翻译和文学领域中的殖民化倾向对殖民地民族文化、历史传承的歪曲、切断和摧毁。
从根本上扭曲了殖民地人民自我形象的认识。
并使殖民地民族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将这种贬损内化,使东方主义这一本身为西方思想组成部分的理论以潜在或变形的形式接受下来,从而使得东方民族或多或少地认同殖民者对自己形象的扭曲,以致至今的殖民地人民对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形象缺乏客观真实的描绘和认识。
3.反本质主义的价值取向,22,后殖民理论家根据历史现实,反对把东方和西方截然对立起来的类型化概括,认为过于强调民族和文明的独特性,就很容易陷入地域狭隘主义、本土蒙昧主义,从而主张在批次尊重差异和普及个体权利的基础上,异质共存,和谐共处,包容协调,平等发展,建立面向未来的民族文化意识。
代表人物,23,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斯皮瓦克贱民能说话吗?
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爱德华萨义德,24,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也是巴勒斯坦立国运动的活跃分子。
萨义德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个阿拉伯基督教家庭,家境富有。
1953年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又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之后多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英语和比较文学教授,也曾执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
2003年9月,萨义德因白血病在纽约逝世。
东方学的解读,25,东方学是赛义德的成名作,也是后殖民理论的经典之一。
赛义德在书中阐释的“东方主义”触及到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冲突的诸多问题,使“东方主义”成为讨论殖民时代以后全球状态的关键词。
东方主义,26,东方主义,译自Orientalism,原意是指西方对近及远东社会文化、语言及人文的研究,亦可译为西方作家、设计师及艺术家对东方的模仿及描绘,也可以指对东方文化的同情欣赏。
萨义德的“东方学”有三层含义:
27,其一,东方学是西方“作为学术研究的一门学科”,是西方“关于东方和东方人的各种教条和学说”。
其二,东方学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以“东方”(theOrient)与“西方”(theOccident)二者之间“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区分为基础”。
其三,东方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权力话语或文化霸权,它广泛分布于西方生活各个方面,如文学历史学、政治学、语言学、生物学等学科,以及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殖民政府、外贸公司、教会、军队等各种机构。
总之,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探讨了18世纪以来至20世纪中英法美知识界是怎样构建、生产有关“东方”的形象、观念、习俗的种种话语(通过历史、语言学、文学、人类学、政治报告、探险游记等),并对这套话语的意识形态性质、结构模式、生产机制、修辞策略等,进行解构和批判。
28,关于东方学,萨义德的主要理论如下:
29,1、“本土他者”理论:
在萨义德看来,东方学不是关于东方的真实话语,“东方学不是欧洲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想,而是一套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蕴含着几个世代沉积下来的物质层面的内涵。
在西方人的眼里,东方是一个“他者”,是封闭、神秘、愚昧、不开化的世界,这种认识的结果,使有关东方学的理论表述已脱离了它自身的真实存在,而成为了西方人强加给东方的一个文化身份。
在这一过程中,东方已被不知不觉地“他者”化了。
这样的结果是,东方从一开始便失去了自己表述自己的权利,失去了话语的主动权,而成为一个被描述的对象,东方学也便成为西方实现对东方文化霸权扩张的有力的理论武器。
2、文本与权力话语:
30,文本就是话语的具体化,它不是无声的纯粹的审美理想而是权力根据自己的需要生产出来的事实。
萨义德吸收了福柯有关权力的理论,强调权力本质上是种生产性力量,知识与权力是一对共生体,权力产生知识,知识本身又体现出一种权力。
只是到了东方学那里,权力就变得具有压抑的性质了,知识凭借权力创造出自己的认知对象,即便是“真理”,作为知识表述,也仍不失为一种居支配地位的权力形式。
东方学文本的写作是一种掩饰其物质性实质的方式,它本身就是把控制和受控制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系统转换为纯粹的文字。
他同意尼采的看法,即文本基本上是关于权力的事实,而不是关于民主交流的事实。
因而,“所有的文本本质上都排斥其他文本,或者更经常地是取代其他事物”。
3、“理论旅行”和“批评意识”说:
31,“理论旅行”说,即认为任何理论和观念的传播过程都包含三四个阶段:
首先是发轫环境,即起点;第二是通道,即文本穿行的一段距离;第三是接纳条件或作为接纳一部分的不可避免的抵制条件;第四是观念在新时空中的一定程度的改造。
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思想事件所由发生的特定社会历史情境的回应,但是理论一旦因其显而易见的效用和力量流布开来以后,就完全有可能在它的旅行过程中被简化、编码化、制度化,从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有时候甚至是面目全非。
萨义德运用“理论旅行”的理论来解释东方主义具体的形成过程:
旅行者、传教士、殖民者描绘和刻画东方形象的东方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产生,而在由东方传到西方本土时由于文本所处语境的变异,原本试图成为“客观知识”(由前所述,理论的客观由于情境、权力的加入也是不可能的,这里只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东方学就变形成了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东方主义了。
面对这种情况,萨义德提出我们固然需要理论,但是我们更需要高于理论和驾驭理论的东西,那就是批评意识。
即从批评的角度认识到任何理论都无法包揽、封闭、预言它可能在其中有所用处的情,以免使理论落入意识形态的渊薮。
萨义德所批判的东方主义便是这样一种本质化的知识的系统、体系和机制,是在西方中心优越感下的权力象征和地缘政治观念。
32,对东方学本质的揭露:
33,西方人把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扩展到东方;东方只是西方人所希望它成为的某种状态,是西方人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