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8279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搅拌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铁路

XX标段

 

XX混凝土拌合站建站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技术负责人:

 

 

新建铁路XX标段

混凝土拌合站建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范围以及设计概况

1.1编制原则

(1)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2)整体推进,均衡生产,确保总工期的原则。

(3)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至上的原则。

(4)保持施组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5)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6)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7)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1.2编制依据

(1)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2)XXXX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3)XX(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Q/G.ZTWJ001-027-2001);

(4)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我单位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ISO9001:

2000《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1.3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XX,XX项目部管段内第x号拌和站建站等相关事宜;

拌和站位置选址位于xx线路右侧100m,拌和站离爆破作业点的安全距离大于300m。

2、供应工程概况

XX搅拌站位于xxx,主要承担xx的混凝土供应,混凝土总量约14.5万方。

3、拌合站的规模确定、用地面积:

搅拌站采用方圆集团生产的HZS60型全自动搅拌机组2台,HZS60搅拌机单机每小时实际可生产混凝土30m3,XX拌和站总生产能力为60m3/h,可以满足施工需求。

占地总面积14945m2。

砂、石料场占地面积约3080.6m2,分已检区和待检区,共设6个分隔仓,料仓均设置防雨棚,共计可储存砂石料6600m3,储存砂石料可供3个施工点约3天(每天约需混凝土1000m³)的混凝土材料用量。

4、供水、供电、通信设施、交通

4.1水源

建站处有xx河,施工用水通过抽水泵、预埋钢管引至生产位区所修建成的蓄水池内,水池储水量400m³,能满足生产用水需求。

生活用水从附近月寨村当地村民生活用水引入。

4.2电源、燃料

所有工程施工用电均由贵广铁路建设专用临电供电。

附近有35KV高压线通过,就近接入变压器,向各施工点供电。

为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发生突然停电,在桥位处设备用柴油发电机一台,其额定功率200KW,在备用期间应定期试运转确定其性能正常。

工程所需燃油等从地方石油公司(中石油或中石化)购买。

4.3临时通信

通讯设施方面,地方移动网络已覆盖,固定电话及互联网已就近接入地方通信系统,现场施工人员同时配置对讲机相互联络。

4.4、交通运输情况道路规划

本工程位于XXxx村,为与xx省道,xx到xx村线路右侧,交通比较便利。

4.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

本桥所处区域主要为侗族、苗族聚集地区,工程施工期间应注意尊重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

5.施工组织安排

5.1安全目标

A、杜绝员工因工死亡事故;员工因工重伤率控制在0.2‰以下,轻伤率控制在3‰以下。

B、无交通责任事故、火灾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C、杜绝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章装置。

D、确保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事故隐患整改率达100%。

E、员工无职业病发生。

5.2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5.3工期目标

xx公司编制的《新建xx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新建贵广铁路工程措施加强后xx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结合设计图到位情况以及现场情况,本站计划从2008年12月进行施工准备,2009年1月1日开工,2009年04月1日完工,计划工期3个月(包括施工准备)。

5.4环保目标

环保目标:

环保、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施工,努力把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将XX拌和站建设为环保拌和站。

5.5文明施工目标

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创部级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

6、材料资源分布及供应情况

水泥、砂、碎石、外加剂(减水剂、防腐剂、密实剂)、钢材等主要材料:

水泥、钢材:

甲控材料,由集团公司指挥部统一招标购买;

砂:

本工程附近地区基本无合格河砂。

工程所经地区地层以变质岩为主,主要为板岩、千枚岩、片岩和变质砂岩等,当地石料以及洞碴因碱骨料反应不可用于工程主体。

拟在从江及附近地区购买合格的河砂;

Ⅰ级粉煤灰:

甲控材料,由于沿线的贵州省管段内缺乏合格的Ⅰ级粉煤灰供应,主要从贵州凯里以及湖南怀化等地运购;

减水剂:

甲控材料,由集团公司项目部通过招标确定生产厂家(xx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统一购买;

防腐剂:

甲控材料,由集团公司项目部通过招标确定生产厂家(四川巨星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统一购买;

HZS60型搅拌站:

方圆集团生产;

7、施工组织机构设计

7.1机构设置原则

为满足合同要求、精干高效、以岗定人的原则,设立本项目管理机构。

以技术为龙头,以计划为先行,以管理为主线,以施工现场为对象,组建职能完善、体系健全、精干高效的管理班子,以敬业乐业、严细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包保的管理体系。

即把整个工程项目的工作目标值分解到位,落实责任,一级保一级,最终确保整体目标的圆满实现。

选派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领导决策者,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懂技术、讲科学、善管理,能胜任各自分管的管理组织工作。

7.2组织机构

砼搅拌站设站长一名,下设调度、物资、机电、试验等管理部门。

8、工程进度计划

8.1总体施工安排

开工日期2009年01月1日,竣工日期2009年04月01日,总工期90天。

8.2施工顺序

征地

场地平整

 

 

8.3施工工期安排

9、建站施工方案

9.1、主要设备配置:

主要建设设备设施为:

HZS60型全自动搅拌机组2座、SCS-100t电子汽车秤1台,实验室、材料室、生活区、料仓、污水处理系统、蓄水池等;

9.2、筒料仓的数量确定

在正常施工状态下,xx#拌和站负责供应的XX队片区内临时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各种标号的砼。

最大需求量预计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届时,xx正处于施工高峰期,预计每天需求砼最大方量为700m³,根据需求砼的量,拌和站料仓需要做好原材料储备,特建设容量为6600m³原材料储备仓,满足高峰时期施工砼需求;

9.3、功能区划分

XX拌和站共分为生活区、砼生产区、储备区、实验室、停车区、污水处理区等6个区域,具体详见XX拌和站平面布置图;

9.4、地基处理

9.4.1、建站区域地质情况

根据施工设计图以及XX拌和站选址位置地质条件,XX拌和站场地地质条件为地表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0.15Mpa~0.18Mpa之间,地表下2米为粗圆砾土,地基承载力0.3Mpa;

9.4.2、水泥、粉煤灰等料仓基础处理要求及力学检算

在计算地基中的自重应力时,一般将地基作为半无限弹性体来考虑。

由半无限弹性体的边界条件可知,其内部任一与地面平行的平面或垂直的平面上,仅作用着竖向应力

和水平向应力

,而剪应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此不作分析与考虑。

本拌合站存料区域基础拟采用20cm厚碎石作为基底,然后浇筑20cm厚C35砼作为存放混凝土原材料的存放面,土的容重为

,则单位平方米体上竖直向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土柱有效重量(20cmC35砼容重26KN/m³),本拌和站料仓挡墙高度为3m,最大料仓单个面积为570m²(38×15m),满载时总重量为2821.5t(原材料容重按照当地河砂1.65t/m³计算),现对基地压力计算如下:

根据设计图及相关参考文件,地表为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为0.15Mpa,通过以上验算,料仓地基满足承载力要求。

9.4.3拌合站主机基础及存料仓基础设计及检算

9.4.3.1本拌和站搅拌主机基础设计

本拌和站搅拌主机基础设计如下图:

图一拌合站料粉仓库及其大样图图二拌合站粉仓抗拉拔受力分析

根据以上设计及搅拌站主机系列自身参数,在满载的时候,单个料罐重量为100t,在竖直方向重力远大于横向风力,故在满载时不考虑风力因素,只考虑地基局部承载力验算,在料罐空载时考虑风力,计算其抗倾覆性,具体分析计算如下:

9.4.3.1风压值的确定

xx省xx地区受西南季风气候影响,根据历年气象资料,考虑最大风力为20m/s,粉仓顶至地表面距离为22.0m(计算时取20m),罐身长16.0m(含下部喇叭口),5个直径为3.2m粉仓基本并排竖立,受风面256.0m2(单个粉仓受风面51.2m2)整体受力抵抗风载,在最不利风力下计算基础的抗倾覆性。

9.4.3.2风压力的确定

参考《工程抗风设计计算手册》进行计算。

按照荷载规范查得贵州黔东南地区空旷地带(按30年一遇计算)的最大风压标准值为0.35KN/m2,计算示意图如图一所示。

参照《工程抗风设计计算手册》及相关规范:

基本风压力ω0=1.5×0.35=0.525KN/m2,由ω0T12=0.525×0.52=0.131;查表5-1得,脉动增大系数ξ1=1.87由Z=20m,μf=0.45;查表8-1得vl=0.83,θ=1;荷载风震系数β(20)=1+1.87×0.83×0.04/1.25×1=1.05;由于是圆形截面,选取风载体型系数μs=0.7;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设水泥罐处于风口,取μt=1.25。

则最大风荷载

ω(20)大小为ω(20)=1.05×0.7×1×1.25×0.525=0.482KN/m2

上述中ω0------基本风压力

ξ1-------脉动增大系数

vl-------风压脉动系数

θ-------宽度变化系数

β-------荷载风振系数

μs------风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t------地理条件调整系数

ω(20)---风压力

由于计算过程中,是将风荷载按竖向均布线荷载计算的,因此,将上述单位面积风压换算成竖向线性均布荷载q,其q值大小为

q=3.2m·ω(20)=3.2m×0.482KN/m2=1.543KN/m

9.4.3.3基础稳定性检算

如图二所示,在横向风压作用下,粉仓左侧受压,右侧可能受压,也有可能受拉,由于基础采用钢筋砼结构,砼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抗压而不抗拉。

所以,为保证粉仓绝对的安全可靠,需进行抗拉拔检算。

其抗拉拔受力分析图如图二所示:

空载作用下,粉仓左侧受压右侧受拉,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基础同时也对粉仓有一个力的作用。

图二中F压即为基础对粉仓的反作用力压力(A点),F拉为基础对粉仓的反作用力拉力(B点)。

以粉仓为研究对象,对于A点,由弯矩平衡条件有:

M正拉-M负拉=0

q·L·H1+F拉·2.7m-mg·2.7m/2=0

带入数值,求得拉力F拉大小为21.988KN。

由因为所有拉力由两支粉仓脚同时承受,每只粉仓脚与砼基础的接触面积S脚大小为0.8m×0.8m=1.6m2,所以砼基础收到的拉应力

值为

=F拉÷2S脚=21.988KN÷(2×1.6m2)=6.871KPa

查阅混凝土强度设计标准得C35混凝土基础的轴心抗拉强度

设计值为1.52MPa,由上述计算结果可得

=6.871KPa≤

=1.52MPa

所以结构在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是安全的,满足砼抗拉拔强度要求,可按此设计进行修建和使用。

9.4.3.4基础局部承压检算

局部承压是指在构件的表面上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状态。

每个粉仓的每一个脚板与砼基础的接触面积为0.80m×0.80m,而粉仓满载时每只脚的最大重量为1000KN,考虑到矩形钢垫板厚度且沿45度刚性角扩大后的面积,承压面积变为1.60m×1.60m,基础砼按C30计,其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其粉仓对砼基础的压应力为:

由计算结果得:

Pcd=0.625Mpa≤fcd=13.8Mpa,故在满载条件下基础砼结构安全,在地基基础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按此原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9.5、地面硬化

鉴于地质情况,一般长坪区域采取填20cm厚碎石层,经过压路机碾压密实,再浇筑20cm厚C20砼,场地硬化详见场地硬化平面图;

9.6、用电设计

本工程施工用电均由xx铁路建设专用临电供电。

通过附近35KV高压线,就近接入变压器,向拌和站供电,为保证因电网停电时搅拌站能持续工作,我们在搅拌站配备了一台200KW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并配置两名操作人员。

电网停电时的应急发电措施:

(1)备用发电机的供电线路禁止直接接入到各箱式变电站的低压380V/220V母线上为各用电设备供给电源,而应通过双掷开关后才能接入施工供电系统。

(2)备用发电机电源接入施工供电系统使用的双掷开关应设专人管理,挂上“禁止合闸”的标示牌,除电工班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均禁止操作此开关。

(3)备用发电机发电,接入施工供电系统前,应可靠地断开配电所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和隔离开关,严防通过变压器向高压侧返送而造成触电事件。

(4)备用发电机处于备用状态时,连接备用发电机组与施工供电系统间的各开关,必须处于有效的断开状态,严防供电系统向发电机组供电而造成发电机损坏。

(5)由电工班当班值班人员负责停电时启动应急电源和为搅拌站送电。

(6)平时定期检查发电机的概况,并记录在案。

9.7、排水设计

排水设计详见附图

9.8、砂石料仓覆盖彩钢棚设计

拌和站料仓大棚平面按105m(长)×20m(宽)矩形进行制作,棚顶采用钢结构拱形彩钢瓦大棚遮盖,侧壁除预留进出料口外,其余均采用全封闭式结构,大棚立柱采用钢号Q235、型号为Ф165*4.0的无缝焊管,正面立柱间距15.0m,侧面立柱间距为5.0m;其平面布置图如图一所示;屋顶架采用钢号Q235、型号为Ф60*3.0焊管;腹杆采用Ф32*2.0焊管;柱间联系梁采用Ф32*2.0焊管;水平支撑采用Ф16、Ф12圆钢筋;屋面拉条采用Ф6圆钢;墙面檩条采用Ф100无缝管;系杆采用Ф89无缝管;刚结构屋顶拱形梁采用Ф屋面采用840型镀锌彩钢瓦。

图三大棚立柱平面图

拌和站共设6个集料仓,每个集料仓规格为15m*40m,隔墙厚度为0.50m,棚顶采用拱形彩钢瓦雨棚,每两个料仓用一跨拱形结构雨棚过度,沿长料仓度方向共计六个相同的连跨结构,为防止雨水从侧面侵入料仓,周围除预留进出料口外,另外三周用M7.5浆砌片石高3米固定封闭。

为保证结构能安全的使用,现对结构抗雪压稳定性检算(由于四周采用浆砌片石进行封闭,受风力影响部分为浆砌片石,其自重远大于横向风力,故在此不作考虑)。

抗雪压稳定性检算如下:

最新资料显示,一般新雪的密度1cm3为0.05~0.10g,所以可以计算出10cm厚的1m2雪的质量在5~10kg之间。

如果积雪有40cm厚的话,1m2的雪的质量就在20~40kg之间。

查阅相关资料,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按十年一遇的积雪厚度考虑,按积40cm厚的雪层进行计算,其受力分析如图四所示。

 

图四

假设在雪荷载作用下,雨棚只受到竖向力的作用,而无其他方向的作用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要使得结构在外荷载及自身重力共同作用下能够安全,雨棚截面雨雪荷载作用下受力分析

则有:

F/2≥(q·L弧+G)/2(7)

带入数据得式(7)右边的值为107.278KN。

此此合力完全由五个如图八所示的独立基础分别共同承担,其每个基础受到的压应力大小为

=[(q·L弧+G)/12]×0.642=21.83kPa

对于钢铁等材料,可近似认为是拉压等强的结构体。

规格为Ф165*4.0规格的钢管立柱,其轴向抗压强度远远满足此要求。

对于基础,则有如图五所示的C20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C20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

为9.2MPa,然而作用在独立基础上的压应力

大小为21.83kPa。

 

图五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得:

在雪荷载等作用下,结构基础所受到的压应力大小远小于基础的容许压应力,即满足

=21.8kPa≥

=9.2MPa。

因此,雨棚结构在雪荷载下竖向立柱是安全可靠的。

由雨棚平面图可知,每一跨雨棚由7跨所示的单跨结构共同承受雨棚顶部所有荷载,根据结构竖直方向的力平衡条件有

F1=G1+q·L,带入数值解得F1=12.98KN。

对于图九所示的结构可近似看做对称结构,因此取左半部份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六所示。

此时要使得整个结构在雪荷载作用下能够安全可靠,

 

图六雨棚顶部受力分析

则联系梁AB所承受的拉应力力必须小于联系梁AB的容许拉应力。

根据O点力矩平衡条件有:

F1/2×10.5=(q×10.5+G1/2)×5.25+FN×2.1(8)

将已知数据带入(8)式得FN=16.23KN,图中立柱间联系梁AB设计采用Ф32*2.0焊管,其截面面积S截为1.884×10-4m2,所以联系梁AB的拉应力

拉大小为

拉=FN/S截(9)

将已知数据带入(9)式得

拉=86.146MPa。

由于联系梁AB焊管是用Q235钢材热轧而成,其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均为195MPa,而在此结构中所受到的拉应力

拉大小为86.146MPa,满足:

拉≤[

]

所以在雪荷载作用下雨棚结构不至于被压坏,此结构安全可靠,可以按设计方案施工并投入使用。

9.9、办公、生活区设计

办公、生活区设计详见XX拌和站平面设计图;

9.10、计量系统设计

本拌和站拟采用一台电子汽车衡和2台混凝土搅拌站控制系统;

电子汽车衡和搅拌站控制系统检定证书如下:

 

混凝土搅拌站(09011)控制系统检定证书正面

 

混凝土搅拌站(09011)控制系统检定证书背面

 

混凝土搅拌站(09012)控制系统检定证书正面

 

混凝土搅拌站(09012)控制系统检定证书背面

 

混凝土搅拌站电子汽车衡检定证书正面

 

混凝土搅拌站电子汽车衡检定证书背面

9.11、工地实验室建设

本拌和站主要职责为:

1、负责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2、负责测试拌合站砂、石的含水率,将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开出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按照配料通知单检查核对拌合电子计量。

经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知混凝土施工。

3、负责对进场砂、石料进行初步检查,对超粒径料、泥块含量进行试验。

4、配合物资部门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取样、送检。

有权要求将不合格材料清除出场。

5、负责结构物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检查试件的制作,送样;施工现场混凝土、砂浆的拌合物性能试验。

6、协助质量、材料部门对不能自检的材料进行送检。

7、监督搅拌站的搅拌工作过程,及时制止搅拌站的不规范行为,并及时向试验检测中心和相关部门报告。

8、配合设计、监理单位完成合同规定的工作。

9、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

11、负责本站试验检测原始记录、试验报告的填写及试验台帐登记。

12、定期保养、维护本组所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并形成记录。

根据拌和站职责,为实验室工作人员能更加快捷、准确的完成相关工作,特将拌和站实验室建设在XX搅拌站内,具体位置见XX搅拌站平面布置图;

9.12、环保系统(含沉淀池)设计

本拌和站场内污水产源主要有:

为保持场地内卫生,冲洗场地产生的污水;

为保持场地内卫生,冲洗砼运输车辆产生的污水;

生活污水;

鉴于以上几点,特在拌和站站场去设计一口污水处理池,采用三级沉淀池;污水处理池平面位置详见XX拌和站平面布置图;

10、各项保证措施

10.1、搅拌站噪声控制措施

搅拌站在施工前应确定施工噪声及影响范围并根据国家噪声排放标准制定控制计划,在施工中尽量使用低噪声设备,对各种高噪声设备安装消声设备,避开夜间使用,对施工过程中产生振动的噪声进行隔振、隔噪处理或采取其他措施。

对可控制的施工噪声监理消声屏障,对无法控制的施工噪声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定期发放个人卫生防护用品,现场检测人员负责检查噪声控制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搅拌站负责收集施工噪声情况及相关方意见,并不断持续改进。

10.2、后勤保障措施

搞好路地关系。

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的联系,取得政府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搞好征地拆迁工作,不留后遗症,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搞好后勤保障工作。

关心员工生活,尽力做好生活物资的供应,开展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工地文化娱乐活动,使参建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10.3、安全保障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特编制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等施工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

10.3.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等在总平面布置图范围内进行布置。

(2)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按照GB2893-82《安全色》和GB2893-82《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支。

作业队要组成一个由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4)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及防震圈,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要隔离存放。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8的有关规定执行。

临时用电线路的安装、维修、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电工不得进行电工作业。

电缆线路应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场内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及线距符合安全规定,并架在专用电杆上。

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变压器设围栏,设门加锁,专人管理,并悬挂“高压电危险,切勿靠近”的警示牌。

室内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各类电器开关和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设接地或接零保护。

防火、防雨配电箱,箱内不得存入杂物并设门加锁,专人管理。

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橡胶电缆,穿过场内行车道时,穿管埋地敷设,破损电缆不得使用。

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或开关握柄上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或专人看管。

必须带电作业时经有关部门批准。

现场架设的电力线路,不得使用裸导线,临时敷设的电线路,不准挂钢筋模板和脚手架上,必须安设绝缘支承物。

施工现场用的手持照明灯使用36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的基坑用的照明灯则采用12V电压。

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6)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复查地下构造物如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的埋设位置及走向,并采取防护措施。

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到地下构造物、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施工。

(7)、作好劳动保护工作,为所有作业人员提供劳动部门规定的劳保用品。

10.3.2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不相符合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