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856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docx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docx

货币银行学练习题汇总1

一、名词解释

1.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格雷欣法则):

金币与银币的比价由法律规定。

当政府的法定比价与市场价格不一致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又称“格雷欣法则”)的现象。

2.本位币:

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币成为本位币。

(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3.有限法偿:

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其含义是:

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4.无限法偿:

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5.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建立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对成员国融通资金,维持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

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1%。

国际货币基金向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融资。

取消外汇管制。

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二、填空题

1.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2.与本位币相比,辅币由(﹍贱金属﹍﹍)铸造,为非足值货币。

三、选择题

1.某公司以延期付款形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品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的是(C)职能。

A.交易媒介B.购买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

2.一国货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规定货币名称B.规定货币单位

C.规定货币币材D.规定货币币值

3.长期以来对货币主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C)

A.金融资产盈利性B.金融资产安全性

C.金融资产流动性D.金融资产的种类

4.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为(ACD)

A.平衡国际收支差额B.促进金融市场发展

C.购买手段D.财富转移

5.最初的货币所采取的形态是(B)

A.金币、银币B.牲畜、皮革、烟草

C.纸币D.银行券

6.货币的各种职能都是从现实的货币出发来描述的,但可用货币符号来代替的是(B)

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7.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C)

A.美元B.黄金C.英镑D.德国马克

8.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BC)

A.价值符号B.现实中的货币

C.信用货币D.观念上的货币

四、问答题

1.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特征?

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职能?

答:

(1)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货币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

目的:

能够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稳定的,从容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构成要素是:

1、货币金属-币材(金、银、黄金和白银)

2、货币单位-名称、值(含金量,即单位货币所含金属的重量和成色)

3、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一国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它们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第三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信用:

是指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2.商业信用:

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3.银行信用:

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4.消费信用:

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二、填空题

1.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偿还性﹍)﹍。

2.(﹍极高的利率﹍)﹍是高利贷最明显的特征。

三、选择题

1.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B)

A.储藏手段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

2.由债权人开出承诺到期付款的有价证券是(C)

A.商业票据B.支票C.商业汇票D.商业期票

3.一直在我国占有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A)

A.银行信用B.国家信用C.消费信用D.民间信用

4.消费信贷的基本类型有(AC)

A.银行信用B.合作信用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

5.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即(AB)

A.买卖行为B.借贷行为C.分配行为D.生产行为

6.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BD)

A.消费信用B.商业信用C.国家信用D.银行信用

7.属借贷范围的基本信用形式有(BCD)

A.信托信用B.银行信用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

8.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D)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B.产品调剂C.货物交换D.商品交易

9.?

诸多信用形式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是(B)。

(老师的答案是B,但其课件是D。

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

C.消费信用D.银行信用

10.信用工具具有(ABCD)特征。

A.变现力B.本金的安全性C.收益率D.偿还期

比较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有怎样的联系?

答:

商业信用的特点是:

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经营者;供求与经济景气状态一致。

而银行信用的特点是:

以货币形式提供;是一种中介信用。

二者的关系是:

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银行通过银行信用(票据贴现),引导和控制商业信用。

一、名词解释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之后的差数。

名义利率

货币数量所表示的利率,即银行挂牌利率。

1、(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2、按照计算利率的期限划分,利率分为(年率)、(月率)、(日率)。

3、根据借贷期间是否调整利率,利率分为(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三、选择题

1、在物价下跌时,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D)

A.保持不变B.与实际利率对应

C.调高D.调低

2、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为期3年,按年计息,单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共为(C)

A.11.91万B.119.1万C.118万D.11.8万

3、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为期3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共为(B)

A.11.91万B.119.1万C.118万D.11.8万

4、某人期望在5年后取得一笔10万元的货币,若年存款利率为6%,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现在她应该存入自己银行账户的本金为(A)

A.74725.82元B.7472.58元C.76923元D.7692.3元

5、由政府或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C)

A.公定利率B.一般利率C.官定利率D.实际利率

四、问答题

简述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1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总供给

2利率可以调节投资

3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二、利息率及其分类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1)计算日期的不同:

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1厘:

年利率=1/100,月=1/1000,日=1/10000

年利率=12x月利率=365x日利率

日利率=(1/30)x月利率=(1/365)年利率

人们常用年利率来核算,月利率作为补充。

日利则是对拆借市场短期融资使用。

2)计算方法不同:

单利、复利

单利:

计息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息

利息I=P×i×N,本金和F=P+I=P(1+i×N)

复利是将所得的利息作为新的本金继续计息。

计息时,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

本金再计息,逐期滚复,俗称:

“利滚利”

利息I=P[(1+i)N-1],本利和F=P(1+i)

现值与终值

例如:

100元的贷款,利率10%,借款人三年后偿还。

三年后,借款人需偿还的本利赫是多少?

10%为单利计算本利和为100+100×10%×3=130元

10%为复利计算本利和为100×(1+10%)3=133.10这里,100元就是现值,133.10就是终值。

现值=终值/(1+i)N,即100=133.10/(1+10%)3

一、填空题

1.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2.场外交易也称为(“店头交易”或“柜台交易”)。

3.金融互换包括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

4.货币市场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特点。

5.股票市场的组织结构主要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二、单选

1.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C)

A.贴现市场B.国库券市场C.基金市场D.同业拆借市场

2.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是(C)

A.汇率B.基金C.外汇D.债券

3.基础性金融市场有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D)

A.期货市场B.期权市场C.货币互换D.外汇市场

4.衍生性金融市场有期货市场、期权市场、互换市场和(D)

A.外汇市场B.资本市场C.货币市场D.远期市场

三、多选

1.金融市场的要素构成包括(ABCD)

A.金融市场的主体B.金融市场的工具C.金融市场的媒体

D.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E.金融市场的客体

2.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ABCD)

A.融通资金的功能B.资源配置功能C.宏观调控功能

D.经济“晴雨表”功能E.投资功能

3.货币市场包括(ABCDE)

同业拆借市场B.票据贴现市场C.可转让定期存单

D.短期债券市场E.债券回购市场

4.资本市场包括(ABC)

A.股票市场B.长期债券市场C.基金市场

D.同业拆借市场E.票据贴现市场

5.金融期货包括(ABCD)

外汇期货B.利率期货C.股票指数期货D.黄金期货E.价格期货

6.根据金融期权买进和卖出的性质,金融期权分为(ABC)

A.看涨期权B.看跌期权C.双重期权D.欧式期权E.美式期权

7.金融互换包括(AB)

A.货币互换B.利率互换C.外汇互换D.黄金互换E.股票互换

四、判断正误题

1.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属于资本市场范畴(错)

2.股票市场属于货币市场范畴(错)

3.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将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业务(错)

4.债券回购市场属于货币市场范畴(对)

5.票据贴现属于货币市场范畴(对)

6.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业务属于金融衍生业务(对)

五、名词解释

1、贴现;

是指企业将持有的未到期商业汇票转给银行,银行按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付给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

2、同业拆借;

是指商业银行之间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

3、回购交易;

是在现货交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它结合了现货交易和远期交易的特点,通常在债券交易中运用。

4、货币市场;

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

5、资本市场;

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在一年以上或没有到期期限的金融市场

6、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期货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的总称,主要包括期货,期权和互换及其组合.通常以双边合约的形式出现,其价值取决或衍生于原生金融工具.合约规定了持有人的权利或义务,并据此进行交易,可发挥套期保值的作用

7、金融期权;

是指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

具体地说,其购买者在向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后,就获得了能在规定期限内以某一特定价格向出售者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的权利。

8、投资基金

又称为共同基金,它是一种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份或受益凭证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再以适度分散的组合方式投资于各种金融资产,从而为投资者谋取最高利益的间接金融投资机构或工具。

六、简答题

金融市场的功能

答:

(1)帮助实现资金在盈余部门和短缺部门之间的调剂:

(2)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转移,

(3)确定价格,

(4)帮助金融资产的持有者将资产售出,变现,因而发挥提供流动性的功能

(5)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一、填空题

1.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

2.我国出现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1845年在广州和香港同时开业的(英国丽如)银行,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3.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和四大家族运用手中的权力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一库”)为核心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体系,并成为国民党政府实行金融垄断的重要工具。

4.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开始。

5.1987年在内地组建了第一家股份制的的商业银行即(中国民生银行。

二、单项选择题

1.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B)。

A.融通资金B.支付结算服务

C.降低交易成本D.风险转移与管理

2.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C)。

A.社会性公律组织B.行业协会

C.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D.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

3.现代各国商业经营性金融结构,尤其是银行业,主要是按照(D)形式建立的。

A.合作制B.国有制

C.私人所有制D.股份制

4.我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B)。

A.西北农业银行B.英国丽如银行C.中央银行D.中国通商银行

5.1999年4月20日,我国成立的首家经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公司是(D)。

A.华融B.长城C.信达D.东方

6.从1995年10月16日起,(A)加入发钞行列,与澳门大西洋银行在澳门的发钞额度各占50%。

A.中国银行澳门分行B.汇丰银行C.碴打银行D.恒生银行

三、多项选择题

1.金融机构的功能可以基本描述为(ABCDE)

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融通资金

C.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D.改善信息不对称

E.风险转移和管理

2.国民党统治时期,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一库”为核心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体系,“二局”是指(AD)。

A.中央信托局B.金融管理局C.外汇基金局

D.邮政储金汇业局E.银行监管局

3.我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是以(ABCE)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

A.银监会B.证监会C.保监会D.财政部E.中央银行

4.1994年,我国相继成立了(BDE)政策性银行。

A.交通银行B.国家开发银行C.中国民生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E.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5.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有(ACDE)。

A.信达B.华夏C.华融D.长城E.东方

四.简答

1、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1.1948—1953年:

初步形成阶段

2.1953—1978年:

“大一统”模式下的金融体系

3.1979年以来金融机构恢复,发展和完善阶段

(1)1979—1983年9月:

改革初期,

(2)1983年9月—1993年:

初具规模

阶段,(3)1994年至今:

新型金融机构体系的提出与建设阶段

2、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机构

2商业银行

3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

4其他类金融机构

5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机构

1.(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活动特征的职能。

2.金融衍生交易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有风险表外业务)业务。

3.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4.商业银行主要负债业务是(存款)。

5.商业银行主要资产业务是(贷款)。

6.银行证券投资主要是:

政府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

7.按照贷款的保证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8.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有:

票据业务、贷款业务、承兑业务和(证券业务)。

9.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无风险表外)业务。

二、单选题

1.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比率应达到(A)

A.8%B.9%C.7%D.10%

2.商业银行“三性”原则是指盈利性、流动性和(C)

A.投资性B.投机性C.安全性D.风险性

3.下列哪些是无风险的表外业务(A)

A.咨询业务B.承诺业务C.担保业务D.衍生业务

4.1998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实行(D)

A.资产管理B.负债管理C.资本管理D.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5.现代银行业的鼻祖是(C)

A.中国银行B.花旗银行C.英格兰银行D.汇丰银行

6.下列哪些是有风险的表外业务(D)

A.代理业务B.汇兑业务C.结算业务D.担保业务

7.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包括:

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D)

A.抵押贷款B.质押贷款C.贴现贷款D.损失贷款

8.代理业务是商业银行什么业务(B)

A.有风险表外业务B.无风险表外业务C.资产业务D.负债业务

9.承诺业务是商业银行什么业务(A)

A.有风险表外业务B.无风险表外业务C.资产业务D.负债业务

三、多选题

1.商业银行职能有(ABCD)。

A.信用中介职能B.支付中介职能C.信用创造职能D.金融服务职能

E.融通资金职能

2.商业银行“三性”原则是指(ABC)。

A.盈利性B.安全性C.流动性D.投资性E.投机性

3.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包括(AB)。

A.存款B.借款C.贴现D.贷款E.证券投资

4.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包括(CDE)。

A.存款B.借款C.贴现D.贷款E.证券投资

5.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指(CDE)。

A.正常贷款B.关注贷款C.次级贷款D.可疑贷款E.损失贷款

6.商业银行贷款贷款五级分类是指(ABCDE)。

A.正常贷款B.关注贷款C.次级贷款D.可疑贷款E.损失贷款.

7.商业银行有风险表外业务包括(ABC)。

A.担保业务B.承诺业务C.衍生业务D.代理业务E.信托业务

8.贷款风险的种类包括(CDE)。

A.流动性风险B.投机性风险C.信用风险D.市场风险E.操作风险

四、判断正误题

1.巴塞尔新协议规定: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比率应达到8%(对)

2.商业银行最基本职能是支付中介职能(错)

3.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对)

4.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都属于担保贷款(对)

5.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是借款(错)

6.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错)

7.有风险表外业务也叫中间业务(

错)

8.融资租赁业务属于无风险表外业务(对)

五、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

办理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的银行.是唯一能接受活期存款的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担保贷款

;是担保机构为放款人(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主要是工商企业和自然人)提供的第三方保证

3.信用贷款;

是指不要其他担保,而是以借款人自已的信用作为担保的贷款

4.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是指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即由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而且不影响银行资产与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在银行表外业务中,银行对客户作出某种承诺,或者使客户获得对银行的或有债权,而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银行承担提供贷款或支付款项的法律责任,银行为此收取手续费

5.中间业务;

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

六、简答题

1.商业银行的职能;

答:

(1)充当资本家之间的信用中介

(2)充当资本家之间的支付中介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2.商业银行主要资产业务

票据业务。

包括票据贴现和票据抵押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资产业务,包括担保贷款、消费贷款和公司业务贷款等。

证券业务。

包括有价证券抵押贷款和有价证券投资两种

七、论述题

试述贷款风险的种类及如何防范或进行贷款保护?

贷款风险的种类有

1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

3操作风险或利率风险。

贷款风险的防范或贷款保护是:

1减少信用贷款的比重,扩大抵押贷款比重,以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

2对存贷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以避免市场利率变动给银行带来经营损失。

3建立贷款呆帐或坏账准备金,防止贷款风险给业务经营带来的冲击。

4对于大额贷款,可采取银团贷款或几家银行联合贷款方式,共同承担风险。

5对贷款进行风险转移,采用投保等方式。

1.早期的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2.从中央银行的产生过程来看,最早的雏形是成立于1656年的(瑞典银行)和成立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

3.1932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还享有发行钞票的权利。

4.1999年1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行政区分行。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将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出去,似乎成为一种潮流。

6.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在联邦一级设立(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联储系统的最高决策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

1.货币发行属于中央银行的(B)。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C.中间业务D.表外业务

2.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A)。

A.1948年B.1949年C.1984年D.1983年

3.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A)。

A.单一制B.多元制C.跨国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

4.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的是(A)。

A.一元中央银行制B.二元中央银行制

C.多元中央银行制D.复合中央银行制

5.中国模仿西方国家设立的最早的中央银行是(D)。

A.交通银行B.中国银行C.中央银行D.户部银行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中央银行”这一称谓的是(C)。

A.毛泽东B.毛泽民C.孙中山D.蒋介石

7.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A)业务供应出来的。

A.资产B.负债C.中间D.所有者权益

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主要是买卖(A)。

A.政府债券B.股票C.公司债券D.商业票据

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C)成为中央银行的最突出、最重要的职能。

A.发行职能B.服务职能C.调控职能D.最后贷款人职能

10.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是(A)。

A.独占货币发行权B.充当最后贷款人

C.成为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D.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三、多项选选择题

1.当代中央银行的突出职能是(ABC)。

A.货币政策B.金融监管C.提供支付清算服务

D.统一货币发行E.制约政府权力

2.下列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有(BE)。

A.通货B.黄金和外汇C.商业银行存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