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重点集DOC.docx
《预防医学重点集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重点集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医学重点集DOC
1.流行病学:
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疾病分布:
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不同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
3.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患病率研究、现患研究):
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因素。
4.抽样调查:
指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断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
5.队列研究:
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病发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6.暴露:
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状态或特征,这些因素、特征和状态即为暴露因素。
7.病例对照研究:
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8.随机对照试验(RTC):
是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判断措施的效果。
9.诊断试验:
是指应用各种实验,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确定或排除疾病的试验方法。
10.金标准:
其基本方法是待评价的试验与公认的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比较,这种公认可靠的诊断方法,成为金标准。
11.系统误差:
又称偏倚,指研究过程中,由一些已知或可控制的因素引起的使研究结果或推论系统的偏离真实情况的误差。
12.病因:
就是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当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中发生该种疾病的几率就下降。
13.初级卫生保健(PHC):
是指最基本,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
14.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在潜伏期的感染。
15.卫生学:
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16.率的标准化:
是使内部构成不同的两个总率具有可比性的一种统计方法。
流行病学部分: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1.疾病分布:
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不同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
2.疾病分布的意义:
正确描述疾病的分布,有助于认识疾病的群体现象,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探讨病因提供线
索,并有助于政府确定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为合理制定疾病的防治保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1.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患病率研究、现患研究):
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因素。
2.现况调查特点:
(1)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在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3)不能得出有关因果关系的结论;(4)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5)相关因素选择与解释有一定的限制。
3.现况调查的目的:
(1)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在某地区人群中分布;
(2)发现病因线索;(3)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5)用于疾病检测。
4.现况调查的种类:
(1)普查;
(2)抽样调查:
指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断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
①基本原则:
抽样必须遵循随机化、样本必须足够大、调查材料的分布要均匀。
②优缺点:
优点:
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调查范围小,精度高。
缺点:
抽样调查的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比普查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被发现;不适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不适用于患病率低的疾病。
③抽样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误差最小)、整群抽样(误差最大)、多级抽样。
第四章队列研究
1.队列研究:
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病发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2.暴露:
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状态或特征,这些因素、特征和状态即为暴露因素。
3.特点:
(1)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
(2)属于观察性研究;(3)研究对象按是否暴露进行分组;(4)是从“因”到“果”的研究。
4.研究目的:
(1)检验病因假设;
(2)评价预防效果;(3)研究疾病自然史。
5.研究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3)历史前瞻性。
6.暴露组的选择:
(1)职业人群
(2)特殊暴露人群(3)一般人群(4)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对照人群的选择:
(1)内对照;
(2)外对照;(3)总人口对照;(4)多重对照。
7.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1)相对危险度(RR):
RR=(a/n1)/(c/n0).RR无单位。
RR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2)归因危险度(AR):
又叫特异危险度,率差和超额危险度。
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
说明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由于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组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
AR=a/n1-c/n0.AR有单位。
(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又称病因分值(EF),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8.队列研究的偏倚:
(1)选择偏倚;
(2)失访偏倚;(3)信息偏倚;(4)混杂偏倚。
9.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1)资料可靠,回忆偏倚相对较小;
(2)可直接获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充分而直接的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3)检验病因假设的能力较强,一般可证实病因的联系;(4)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5)有时还可获得多种预期之外的疾病的结局资料。
缺点:
(1)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2)容易产生失访偏倚;(3)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4)对研究设计的眼球更严密,资料收集的难度大,不易实施;(5)结局易受影响,使分析复杂化。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
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2.特点:
(1)属于观察性研究;
(2)设立对照;(3)从果到因追溯调查;(4)论证强度:
一般不能确立因果关系。
3.研究目的:
(1)广泛探索和深入研究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2)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3)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4)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4.研究类型:
(1)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和对照之间的关系不作限制和规定;
(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所选择的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其目的是去除这些因素和特征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①成组匹配:
又称频数匹配,指对照组具有某些因素或特征者所占的比例与病例组一致。
②个体匹配:
以个体为单位使病例和对照在某因素或特征方面相同或接近。
5.资料分析:
(1)描述性分析;
(2)推断性分析:
①非匹配或成组匹配设计资料的分析:
将病例组和对照组按某个因素暴露史的有无整理成四格表。
A.暴露与疾病的统计学联系:
X2(卡方值)=(ad-bc)(ad-bc)T/m1m0n1n0.
B.关联强度分析:
计算OR值。
OR是指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该因素的暴露比值之比,反映了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例为对照组的若干倍。
OR=(a/c)/(b/d)
C.OR可信区间计算:
OR95%CI=OR(1+_1.96/x)
②个体匹配设计资料的分析:
A.暴露与疾病有无关联:
X2=(b-c)(b-c)/(b+c).当b+c小于40时,用矫正公式。
B.计算OR及OR95%CI:
OR=病例组暴露/对照组暴露,即OR=c/b
6.优缺点:
优:
(1)尤其适用于研究罕见的、潜伏期长的疾病结局;
(2)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并且较易于组织实施;(3)适用于多种暴露因素与某一疾病关联的研究,也可进行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4)不仅应用于病因的探讨,也适用于药物不良反应,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及暴发调查等。
缺:
(1)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样本量大;
(2)易发生各种偏倚,尤其是回忆偏倚、选择偏倚;(3)难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无法直接得出因果关系;(4)不能直接计算疾病率,只能估计相对危险性。
第六章临床疗效和疾病预后的研究
1.临床疗效研究的意义:
既可以用来判定新药或新疗法是否有效和安全,又可对目前临床上所用的药物或疗法进行评价,从中选出治疗该病最有效的药物或疗法。
2.特点:
(1)具有实验性研究的特性:
①对照的原则;②随机化;③盲法;④重复。
(2)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3)考虑医学伦理学问题;(4)科学评价临床疗效:
①真实性;②重复性;③实用性
3.方法:
分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RTC):
是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判断措施的效果。
(1)RTC设计原则或特点:
①设计时需注意控制某些外部因素,研究对象分组时必须采取随机化原则;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成员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且是随机分配到两组的;②必须设立对照,并做可比性检验;③试验的方向是随着试验开始向前进行的;④为了控制为人主观心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最好使用盲法观察结果。
(2)RTC设计实验步骤:
①制定试验计划:
A.明确实验目的;B.明确实验对象的具体要求和来源;C.明确规定研究因素;D.确定观察指标;E.确定观察时间及资料收集的方法;F.应说明资料分析时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②确定研究人群;③样本含量的估计;④样本量大小的计算;⑤设立严格的对照;⑥随机分组;⑦盲法的应用;⑧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第七章诊断试验的评价
1.诊断试验:
是指应用各种实验,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确定或排除疾病的试验方法。
2.意义:
(1)对诊断试验的应用价值进行科学评价;
(2)为临床医生合理运用诊断试验并正确解释其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3.诊断试验的评价主要包括对诊断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三方面的评价。
4.诊断试验真实性的评价。
真实性又称准确度和效度,是指诊断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
其基本方法是待评价的试验与公认的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比较,这种公认可靠的诊断方法,成为金标准。
诊断试验评价四格表(金标准)
诊断性试验
有病
无病
合计
+
a(真阳性)
b(假阴性)
a+b
—
c(假阴性)
d(真阴性)
c+d
合计
a+c
b+c
N
(1)灵敏度(Se):
又称真阳性率,即实际有疾病而被该诊断试验正确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灵敏度只和病例组有关。
Se=a/(a+c)*100%
灵敏度越高的试验,阴性预测值越高;反之特异度越高的试验,阳性预测值越高。
(2)假阴性率(FN):
又称漏诊率,即实际有病而被该诊断试验错误的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与Se互补。
FN=c/(a+c)*100%=1-Se
(3)特异度(Sp):
又称真阴性率,即实际无病而被诊断试验正确的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只和非病例组有关。
Sp=d/(b+d)*100%
(4)假阳性率(FP):
又称误诊率,即实际无病而被诊断试验错误的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与Sp互补。
(5)约登指数(YI):
又称正确指数,为灵敏度与特异度只和减去1,反映了诊断试验发现病人和非病人的总的能力,当灵敏度与特异度被看做同等重要时,可使用这一指标。
YI值在0-1之间变动,其值越大诊断试验真实值越好。
YI=(Se+Sp)-1=1-FN-Fp
(6)符合度:
即诊断试验的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符合程度,反映了正确诊断患者与排除患者的能力。
符合度=(a+c)/N*100%
(7)预测值(PV):
根据诊断试验的结果来估计真正患病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①阳性预测值:
诊断试验结果为阳性者中真正有病率+PV=a/(a+b)*100%
②阴性预测值:
-PV=d/(c+d)*100%
(8)似然比(LR):
诊断试验阳性或阴性的结果分别在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与非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之比。
①阳性似然比:
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越大价值越高。
+CR=Se/(1-Sp)
②阴性似然比:
假阴性率与真阳性率之比,越小价值越高。
-CR=(1-Se)/Sp
5.诊断试验可靠性的评价
可靠性是诊断试验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操作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故又称精确度或可重复性。
(1)变异系数:
比值越小,可靠性越好。
CV=测定值均数的标准差/测定值均数*100%
(2)负荷率:
同一批研究对象两次诊断结果均为阳性或均为阴性的人数之和占所有复查人数的比率。
符合率:
(a+c)/(a+b+c+d)
(3)诊断试验的一致性分析。
第八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一、病因的定义
病因就是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当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中发生该种疾病的几率就下降。
二、病因模型
1.三角模型:
疾病的发生是宿主、环境、病因三要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2.轮状模型:
宿主占据轮轴的位置,其中的遗传物质有重要的作用,外围轮子表示环境,环境有包括生物、理化和社会环境。
3.病因网模型:
疾病的发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致病因素与疾病间构成不同的链接方式,即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链接起来就形成病因网。
三、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疾病发生的三要素:
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1.致病因子:
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
2.宿主:
遗传因素、免疫状况、年龄与性别、种族、性格、精神状态等。
3.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病因研究的基本方法:
(1)描述性研究;
(2)分析性研究;(3)实验性研究。
五、疾病与因素关联的形式:
(1)虚假关联;
(2)间接关联;(3)因果关联。
六、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1.关联的程度;2.关联的时间顺序;3.关联的特异性;4.关联的可重复性;5.剂量反应关系;6.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7.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8.实验证据;9.相似性。
第九章流行病学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一、偏倚的类型
偏倚为系统误差,可分为三大类:
选择、信息和混杂偏倚,选择偏倚主要发生在研究的设计和抽样阶段及纵向研究的随访阶段。
信息偏倚主要发生在资料收集、解释与发表阶段。
混杂偏倚主要发生在研究的设计及资料的分析阶段。
1.选择偏倚
常见:
(1)入院率偏倚;
(2)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3)无应答偏倚和志愿者偏倚;(4)检出症候偏倚;(5)时间效应偏倚;(6)排除偏倚。
2.信息偏倚
常见:
(1)回忆偏倚;
(2)报告偏倚;(3)调查者偏倚;(4)调查工具手段引起的偏倚。
3.混杂偏倚
当研究某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某个既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叫混杂,产生的偏倚叫混杂偏倚。
混杂的控制:
随机化分组、限制、匹配、分层分析、标准化和多因素分析。
混杂因素的特征:
(1)混杂因素必须同疾病有关联;
(2)混杂因素必须与暴露有关联;(3)混杂因素不能是暴露的效应,尤其不能是暴露与疾病之间的中间变量。
第十章疾病预防与控制
1.初级卫生保健(PHC):
是指最基本,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
2.包括四个方面:
(1)增进健康;
(2)预防疾病;(3)治疗疾病;(4)康复服务。
第十二章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在潜伏期的感染。
1.院感的分类:
(1)自身感染:
又称内源性感染,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内的感染;
(2)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疗和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医疗器械、设备等卫生材料的污染;(3)带入感染:
病人入院时已处于另一种感染的潜伏期;(4)交叉感染。
2.院感的流行过程:
(1)传染源:
①病人;②病原携带者;
(2)传播途径:
①经接触;②经空气;③经水和食物;④经医源性;(3)易感染人群:
①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②接受各种介入操作的人;③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④手术时间长或住院长的病人。
3.流行类型:
①散发型;②暴发型。
卫生学
1.卫生学:
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
也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二级预防:
也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病发生。
第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预防,在临床期或康复期进行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以防止伤残,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3.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4.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
生物、化学、物理、社会心理因素。
5.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构成,它们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2)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7.污染物来源:
(1)生产性污染:
废气、废水、废渣,称“工业性三废”。
(2)生活性污染:
粪尿、污水、垃圾,称“生活型三废”
8.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
生物氧化、生物拮抗、生物降解、光合作用、生物的吸收。
9.污染物储存的部位就是毒物直接作用的部位,称靶部位。
10.生物转化:
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体液或组织内参与机体固有的复杂生化过程,使其本身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
11.致死剂量:
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12.半数致死量:
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剂量,又称致死中量。
13.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点:
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
14.公害病:
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
如日本富山县的含镉废水的疼痛病事件、日本熊山县的含汞废水的水俣病事件。
15.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
(1)污染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特性;
(2)剂量或强度;(3)暴露时间;(4)环境因素;(5)个体易感性。
16.剂量-效应关系:
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17.化学物联合作用的主要类型:
(1)相加作用;
(2)协同作用;(3)增强作用;(4)拮抗作用。
18.一次污染物:
直接来源于污染源的污染物,SO2、H2S、CO、CO2等
二次污染物:
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在太阳紫外线辐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新的污染物。
SO3、NO2、HNO3、醛、酮等。
19.大气污染物对人的直接危害:
急性中毒、慢性炎症、变态反应、致癌作用、免疫力下降。
间接危害:
温室效应、形成酸雨、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
2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又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指由于某地区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导致当地水、土壤、植物中某种微量元素过高或缺乏,使当地人和动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该元素的量不足或超过机体需要而引起的疾病。
21.营养素:
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
包括:
蛋白质、脂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2.推荐摄入量:
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3.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1)蛋白质含量
(2)蛋白质消化率(3)蛋白质利用率(4)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与模式。
2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由于各种蛋白质中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不同,故可将富含某种必须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而混合食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须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25.1g糖类可产生16.8KJ(4Kcal)能量;
1g脂肪可产生37.8KJ(9Kcal)能量;
1g蛋白质产生16.8KJ(4Kcal)能量。
26.影响钙离子吸收:
(1)有利:
维生素D、乳糖、某些氨基酸;
(2)不利:
草酸、植酸、脂肪酸、过量磷酸盐、碱性药物、蛋白质的过多或不足摄入。
27.食源性疾病:
指通过摄取食物而使各种致病因子进入人体而引起感染或中度。
28.食物中毒:
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29.食物中毒的发病特征:
(1)潜伏期短,发病突然,呈暴发性;
(2)中度患者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病为主;(3)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某种明确的关系;(4)患者对健康人无传染性,停止食用有毒物质,发病很快停止;(5)从中度食物和中毒患者的生物样品中能检出与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原。
30.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损害包括:
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外伤。
31.职业病:
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
32.工作有关疾病:
又称职业性多发病,由于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病发作或现患疾病加重等
33.职业病特点:
(1)病因明确;
(2)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3)同样职业人群中常群体发病;(4)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5)大多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
34.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
(1)根据《职业病防治》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
(2)结合充分资料,包括职业接触史、生产环境现场调查、相应临床表现及必要的辅助检查;(3)排除职业因素所致的类似疾病。
综合分析,方可诊断。
35.硅肺的发病与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类型、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防护措施以及接尘者个体因素等有关
36.硅肺的诊断:
(1)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
(2)有明确的接触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职业史(3)生产场所职业卫生调查资料和质量合格的采用高仟伏摄影的后前位X线胸片(4)参考动态观察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
第八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1.同质:
指观察单位或观察指标受共同因素制约的部分。
2.变异:
在同质的基础上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3.总体:
指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即同质的所有的观察单位某项观察值的集合,总体若受一定时间和空间限制,其观察单位数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反之称无限总体。
4.样本:
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某项指标实测值的集合。
5.抽样: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的过程为抽样,随机化是样本推论总体的前提。
6.参数:
描述总体特征的量,成为参数,如总体的均数μ,总体标准差等。
7.统计量:
根据样本个体值计算得到的描述样本特征的量,如样本均数,样本标准差等。
8.误差:
泛指观测值与真实值之差。
随机误差:
最重要的是抽样误差;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是可以避免。
9.概率:
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概率(P)是反映某一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统计学上一般把P<=0.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概率为常数,频率是变量,大样本的频率可作为概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