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练习答案.docx
《诊断学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练习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诊断学练习答案
诊断学练习答案
第二篇问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E
B
B
B
E
E
C
E
E
E
X型选择题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BC
ACDE
ACE
ABCE
BDE
ABCDE
ABCDE
BCDE
ABCDE
BCDE
二.名词解释
1.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吏等资料的过程。
2.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症状或体征)及经过的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
3.病史中的主体部分.记述患者从开始发病到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及诊治的全过程。
4.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5.避免在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或遗漏的除现病以外的其他各系统的疾病而设立的问诊内容。
6.包括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夫妻关系等。
7.家族史包括患者父母与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有无与患者同样的疾病;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等。
三.填空题
1.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2.从礼节性的交淡开始;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避免重复提问;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注意及时核实患者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3.发生;就诊
4.疫源地;地方病流行
5.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重的因素
6.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有无与患者相同的疾病;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
四.问答题
1.问诊的内容有:
①一般项目,②主诉,⑧现病史,④既往史,⑤系统回顾,⑥个人史,⑦婚姻史,⑧月经史和生育史,⑨家族史。
2.现病史包括:
①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③伴随症状,⑥诊治经过,⑦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3.既往史包括患者的既往的健康情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4.个人史包括:
(1)社会经历:
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和居留时间(尤其是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2)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3)习惯与嗜好:
起居与卫生习惯、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与摄人量,以及其他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品等。
(4)有无不洁性交史,有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下疳等。
5.系统回顾应记录的主要内容:
头颅五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系统、造血系统、肌肉与骨关节系统、神经系统、精神状态。
第二篇常见症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E
A
E
E
B
E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E
C
D
C
C
D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E
B
D
C
B
E
D
B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E
E
B
D
C
B
D
E
C
A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B
C
C
D
D
E
D
C
A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A
C
A
B
D
A
B
D
E
D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B
C
E
E
D
E
C
A
D
A
71
72
B
D
X型选择题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ABCDE
ABCDE
ABCDE
BCD
ABCDE
ABC
ABDE
CD
AE
BDE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ABC
ACE
ABCDE
ABCE
ABCDE
ABCDE
ABC
ABCDE
BE
DE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CD
AB
BD
ACD
BCD
BDE
AE
ABCD
ABDE
ABCE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ABE
ABCDE
ABCDE
ABDE
ABCD
ABCD
ABCDE
BDE
ACDE
ACD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AB
ABCE
ABCD
ABCDE
ABCDE
ABC
ABCDE
ABDE
ABCD
ACDE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ACDE
ABCD
ABCDE
ABDE
BCE
ABCDE
ABCD
ABCDE
ABCD
ABCE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ABCD
ABCDE
ABCDE
ABDE
ABCE
ABD
ABCD
AE
ACE
ABCDE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ABCD
ABC
ACE
ADE
ABCD
CDE
AB
ABCDE
ACE
CDE
153
154
155
156
ACE
ABCD
ABCE
ABCDE
二.名词解释
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6.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7.重度呼吸困难。
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8.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9.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牵涉痛。
10.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心慌感。
当心率加快时感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博动有力。
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
发生的机制认为与心动过速、每次心搏出量大和心律失常有关。
11.呕吐是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12.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3.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4.是指排便频率减少,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15.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16.血尿轻症者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称为显微镜血尿。
17.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18.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
一般无意识障碍。
19.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21.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体外
三.填空题
1.37.3—38℃;38.1—39℃;39.1—41℃;41℃以上
2.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前者
3.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
5.稽留热型;弛张热型(败血症热型);间歇热型;波状热型;回归热型;不规则热型
6.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7.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8.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9.保护性
10.厌氧菌
11.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病
12.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增多
13.50g/L(5克/dL时)
14.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混合性发绀
15.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
16.心绞痛
17.两月
18.2~3次
19.1.7~17.1;0~3.42
20.肝细胞性黄疸、胆汁瘀积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21.3个以上
22.400ml;17ml;2500ml
23.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24.颅内压增高;感染性疾病;青光眼;脑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25.100ml,100~500ml,500ml以上
四.问答题
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④趋高热41℃以上
2.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③多系统症状询问
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⑤诊治经过
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3.1)发病年龄、咳嗽病程、起病方式、与昼夜或季节气候关系
2)咳嗽程度、音色、连续性、发作性、单声咳嗽
3)是否伴有发热、胸痛、气喘
4)痰的性状、量、有何特殊气味,是否伴有血痰或咯血。
5)体位对咳痰有何影响等。
4.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且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及高调气性喉鸣。
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啰音
5.中心性发绀是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引起。
发绀的特点是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粘膜(包括舌及口腔粘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
周围性发绀是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发绀的特点是常见于肢体末稍与下垂部位(如肢体、耳垂、鼻尖)这些部位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可消失。
第三篇体格检查
基本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B
E
C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D
C
C
E
E
B
X型选择题
17
18
19
20
21
22
23
ABCDE
BCDE
ACD
ACDE
ABCDE
ADE
ABCD
二.名词解释
1.体格检查: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的检查器具来了解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其目的是收集患者有关健康的正确资料。
2.视诊:
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3.触诊:
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4.浅部触诊法:
是以一手轻放于被检查的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动作,轻柔的进行滑动触摸。
5.深部滑行触诊法:
检查者以并拢的2、3、4指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并在其上作上下左右滑动触摸;如为肠管或条索状包块,则需作于长轴相垂直方向的滑动触诊。
6.双手触诊法:
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或脏器向右手方向推动,此除可发挥固定作用外,同时又可使被检查的脏器或包块更接近体表,有助于右手的触诊。
7.深压触诊法:
以拇指或并拢的2~3个手指逐渐深压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和胆囊压痛点等。
8.冲击触诊法:
又称浮沉触诊法。
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700一900角,置于腹壁上拟检查的相应部位,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此时指端下可有腹腔脏器浮沉的感觉。
9.叩诊:
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振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10.间接叩诊法:
检查者以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11.直接叩诊法:
以右手中间3指的掌面或指端直接拍击或叩击被检查的部位,借拍击或叩击所产生的反响和指下的振动感来判断病变的情况。
12.听诊:
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13.嗅诊:
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三.填空题
1.一般情况;头;颈;胸;腹;脊柱;四肢;肛门;生殖器;神经系统
2.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3.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
4.清音;鼓音;浊音;实音;过清音
5.低;二尖瓣狭窄的雷鸣样舒张期杂音;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叹气样舒张;期杂音
6.用手将患者散发的气味扇向自己的鼻部,然后仔细判断气味的特点与性质
7.指腹;掌指关节掌面
8.索条状;长轴相垂直方向
9.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右手方向
10.仰卧;微屈;腹肌
11.清音;鼓音;浊音;实音;过清音
12.胃泡区;腹部;肺内巨大空洞;气胸;气腹
13.粪臭;气性坏疽
14.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良;痢疾患者
四.问答题
1.视诊内容包括全身一般状态视诊,局部视诊,和特殊部位视诊。
全身一般状态视诊内容有患者的年龄、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步态、姿势等。
局部视诊内容有患者的皮肤、粘膜、舌苔、头颈、胸廓、腹形、四肢、肌肉、骨骼、关节外形等。
特殊部位的视诊内容有鼓膜、眼底、胃肠粘膜等,但需借助耳镜、眼底镜、内镜等仪器帮助检查。
2.浅部触诊法适用于检查体表浅在病变,如皮肤、关节、软组织、浅表淋巴结、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精索等。
浅部触诊一般不引起患者的痛苦,也不至于引起肌紧张,因此更适于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搏动包块和某些肿大脏器等。
3.深部触诊法包括
(1)深部滑行触诊法:
检查时嘱患者张口平静呼吸,双下肢屈曲,尽量使腹肌松弛。
医师同时以并拢的二、三、四肢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块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
该触诊法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2)双手触诊法:
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推向右手方向。
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3)深部触诊法:
以1~2个手指逐渐深压,用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立腹腔压痛点。
(4)冲击触诊法:
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置放于腹壁上相应部位,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在冲击时会出现腹腔内脏器在指端浮沉的感觉。
该触诊法一般只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难以触及者。
4.实施间接叩诊法叩诊时应注意:
①左手中指第二指应紧贴叩诊部位;②右手中指指端不要叩在板指关节上;③叩击方向应与体表垂直;④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活动为主,避免肘、肩关节参加运动;⑤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每个叩诊部位每次只连续叩击2~3下;⑥叩诊时除注意音响的特点外,还应注意板指下振动感的差异;⑦叩诊力量的轻重应视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组织的性质、范围大小或位置深浅等具体情况而定。
5.正常人体叩诊可出现清音、鼓音、浊音和实音四种叩诊音。
清音主要出现在肺部;鼓音主要出现与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浊音主要出现于心或肝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部分;实音主要出现于心或肝、肌肉等区域。
6.听诊时注意事项包括:
①环境要安静温暖、避风;②根据病情嘱患者采取适当体位;③听诊器耳件方向应正确,体件紧贴被检查部位;④注意力要集中,听心音时要摒除呼吸音的干扰,听肺部时也要排除心音的干扰。
7.清音见于正常肺部。
浊音见于心脏或肝脏被肺覆盖的部分,病理情况下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如肺炎等。
实音正常见于心脏、肝脏等实质性脏器,病理情况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及肺实变等。
鼓音正常见于左下胸部的胃泡鼓音区及腹部,病理情况下见于肺空洞、气胸、气腹等。
过清音主要见于肺气肿。
一般检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A
D
B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A
B
C
A
B
E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A
D
C
B
D
C
B
E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E
C
D
C
D
C
D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D
A
D
B
D
E
C
C
D
51
52
E
E
X型选择题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ACD
CDE
ABCD
BCDE
ACDE
ABCD
BCE
BCDE
ABC
BCD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ABC
ABC
AB
ABC
BCD
ABCDE
ABCD
ACDE
ACDE
ABCDE
73
74
ABCDE
ABC
二.名词解释
l.自主体位:
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2.被动体位:
被动体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
3.强迫体位:
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的体位。
4.辗转体位:
患者辗转反侧,坐卧不安。
5.强迫停立位:
在步行时心前区疼痛突然发作,患者常被迫立刻站立,并以右手按抚心前部位,待症状稍缓解后,才继续行走。
6.蜘蛛痣:
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7.玫瑰疹:
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因病灶周围血管扩张所致,检查时拉紧附近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后又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
8.角弓反张位:
患者颈及脊背肌肉强直,出现头向后仰,胸腹前凸,背过伸,躯干呈弓形。
9.满月面容:
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
见于Cushing综合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患者。
10.二尖瓣面容:
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11.肝掌:
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
三.填空题
1.36.3—37.2℃;36.5~37.3℃;36~37℃;1℃
2.评价生命活动存在;质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3.婴幼儿;神志不清
4.无力型;超力型;正力型
5.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
6.20%;10%
7.粘液性水肿;二尖瓣;苦笑;满月;面具
8.强迫仰卧位;强迫俯卧位;强迫侧卧位;强迫坐位;强迫停立位;辗转体位;角弓反张
9.蹒跚;共济失调
10.长期消耗性疾病;重度脱水
11.2mm;3~5mm;5mm以上;片状出血;皮肤显著隆起
12.0.2~0.5cm;柔软;光滑;无粘连
13.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红肿;瘢痕;瘘管
14.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15.60~90;90~140;30~40
四.简答题
1.一般检查是对患者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
一般检查的内容包括:
性别、年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育与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皮肤和淋巴结等。
2.体温测量发生误差的常见原因有:
(1)测量前未将体温计的汞注甩到36~C以下,致使测量结果高于实际体温。
(2)采用腋测法时,由于患者明显消瘦、病情危重及神志不清而不能将体温计夹紧,致使测量结果低于实际体温。
(3)检测局部存在冷热物品或刺激时,可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如用温水漱口、局部放置冰袋或热水袋等。
3.皮肤或粘膜下出血直径不超过2mm的称为瘀点;直径为3—5mm者为紫癜;直径5mm以上者为瘀斑;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
皮肤粘膜下出血常见于造血系统疾病、重症感染、某些血管损害的疾病以及工业毒物或药物中毒等。
4.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蜘蛛痣的发生一般认为与肝对体内雌激素的灭能减弱有关,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
其出现部位大多在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内,检查时用指尖或火柴杆压迫痣的中心(即中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