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6773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西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

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了解春天万物的不同变化,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春天的特点,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

孩子们,寒假中刚刚过去的那个盛大节日是什么节?

2师:

春节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表述。

3揭示课题:

春天来了。

生齐读。

二、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1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同桌互读,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生字。

  2教师以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如,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教读、齐读等。

  3全班齐读生字格里的生字,想想自己该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

  4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教师提醒学生利用学过的识记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等。

5全班交流。

三、结合图画,想象说话

  1看图读词语。

(春风、桃花、小草、冰雪、燕子、柳树、蜜蜂。

)师:

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用这些春天的景物说话。

  3出示书上的词语,再读,头脑中想象春天的各种景象。

  4师生对话练习,教师扮作小孩子,孩子们扮演春娃娃。

    

  5学生再读课文中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学生练习朗读。

  6春天是无比美好、无比生动的,瞧,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春景图(出示文后“读读想想记记”的六幅图)。

    

(1)学生描述图画内容。

(尽量做到描述清晰,语言优美。

    

(2)再出示“春暖花开”、“桃红柳绿”、“山清水秀”、“春光明媚”、“春色满园”、“鸟语花香”六个词语。

    (3)学生读词想画面,交流感受。

   7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儿歌、图画。

  四、快乐写字,轻松积累

   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8个生字,注意这些字的关键笔画。

“冫”是新认识的偏旁。

   2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师生共同探究。

     如:

芽,竖折的折写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练习写字,每个字写两遍。

   4完成课后第一题“比一比,组词语”。

   5快乐写字。

     师:

你最喜欢春天的哪些景物?

愿意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下来吗?

教后反思

 

我的小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积累词语。

   3培养仔细观察生活和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写好本课要求写的字,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孩子们,今天丽丽小朋友邀请我们到她新家去看一看,大家想去吗?

看看她的小天地里都有些什么,猜猜她每天会在小天地里做些什么事。

   2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讲述。

   3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挺好,请听范读        4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小天地,去认识新朋友

  二、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词串

   2同桌互读。

   3把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字挑出来考考同桌。

  三、检查识字情况,读准词串

   1说说你刚才帮助同伴纠正了哪些字的读音,你准备特别提醒大家哪些字的读音易错

   2本课有哪些生字是你以前就认识了的,能给大家说说你是在哪里见到它们的吗?

   3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住?

你是怎么记住的?

生交流。

  四、指导朗读,体会节奏

   1师:

孩子们会读这些词串了,还想读得更好些吗?

怎样读才读得更好呢?

我想听听孩子们的意见   2学生练读后,小组比赛朗读,选派代表朗读(师生评价,指导读出节奏)。

   3词串读得美了,把这些字放到句子里,你也能读好吗?

  五、拓展延伸,创造想象,发展语言

   1师:

小朋友,你自己的小天地里有些什么呢?

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小天地和你在小天地里做些什么吗?

   2同伴交流,全班汇报。

   3评价孩子们的介绍。

注意在交流的过程中规范孩子们的语言。

  六、写字教学

   1我们和这么多汉字娃娃交上了朋友,愿意把它们漂亮地写下来吗?

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美观。

   2引导学生独立看书,提醒关键笔画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出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地方。

   3认识偏旁“冖”,重点指导写“写”、“灯”这两个字。

如“写”中的“ㄅ”,“灯”中“”的笔画变化,师范写笔顺,生练写。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的“描描写写”和“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一写”。

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时可以轻轻走动观察学习别人的书写。

   2回家观察自己家里还有些什么,自己想办法在生活中扩展识字。

 

教后反思

 

 

西柏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并写得正确、工整、美观。

  2自主背诵儿歌,感悟从西柏坡流传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字里行间感悟从西柏坡流传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1,师描述:

西柏坡是一个坐落在河北太行山麓的小山村。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西柏坡。

在这里,毛主席指挥了三大战役,吹响了全国胜利的号角。

同学们,了解了西柏坡,就了解了这段历史。

   2请学生齐读课题,认读生字“柏”、“坡”,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二、初读课文,认读文中的生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4利用生字卡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可抽读或开火车读)。

提示“磨”是多音字。

   5猜字游戏。

     在黑板上出示本课生字,请一生上台遮住眼睛。

师任指一字,请同学们提示记忆方法,再请该生猜教师指的字

   6学生自主选择给生字扩词语,重点指导“坡”、“起”、“行”,并读一读第二题中的词语。

  三、指导朗读,体会文意

   1师范读课文。

   2请学生自己读课文,数数有几句话。

   3指名读这3句话,其余学生仔细听,听后评议。

   4请学生自己读文体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1)让学生了解石碾、磨。

    (2)可适当介绍发生在这里的抗日故事(“消息树”、“麻雀战”、“地雷战”等)。

       学生交流的同时,借助

(1)

(2)两项内容,让学生在体会中了解西柏坡,热爱西柏坡。

   5指导朗读。

请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6练习背诵。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齐读。

   2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叫、行、坡、得),仔细观察,再说说该怎样写才能把它们写得美美的。

     教师指导写“得”。

学生仿写一个。

   3教师示范写“多”字,强调上下部分要竖起来。

   4学生练习写。

注意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与写字习惯。

   5学生先自己评价,再利用展示平台评价学生的作业(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教后反思

 

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理解儿歌中的词语,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练习用“得”、“在”的短语形式和句子形式说话,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课

   1这节课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两个好朋友,想认识吗?

不过,它们却藏在下面的两则谜语里,看谁最先猜出来。

这两则谜语是:

“水上一幢房,烟囱屋顶装,经常走大江,有时过大洋。

”“远看像堵墙,近看一排房,有门也有窗,跑起来隆隆响。

   2孩子们喜欢它们吗?

   3这些工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交通工具”。

出示课题,生读好课题。

  二、读文识字

    1生自主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生字,再认读生字。

   2同桌互相读,检查纠正字音。

   3出示本课的生字卡,先抽生读带音节的生字,再抽生读不带音节的生字。

   4指导学生记忆生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还想提醒小朋友记住哪个字。

   5生字放回课文你能读好吗?

抽学生读课文,并评价。

  三、品读韵文

   1孩子们学会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评。

   3引导学生整体品读儿歌。

师范读,生自由练读,再抽生读。

  四、语言运用

   1出示短语、句子:

(1)叫得欢、跑得快。

(2)火车在铁路上跑。

生读一读,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照样子说出相同形式的短语和句子。

   2抽男女同学比赛夺红旗,照“叫得欢”、“跑得快”的短语样子说词语,看谁说得又快又多。

男女同学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形式说句子,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3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第一、二题。

  五、书写练习

   1学生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本课生字。

  六、拓展延伸

    办一期有关交通工具的剪贴报。

  附板书设计:

交通工具

           火车跑得快  轮船乘风破浪

           汽车叫得欢  飞机运输忙

   

教后反思

 

 

小贝壳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认真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贝壳的神奇,激发学生大胆想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发挥想象,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海景,导入学习

   1孩子们结合自己看到的大海说说大海给你留下的印象。

   2师:

大海是美丽的,阳光像温暖的手,缓缓地抚过沙滩,鹅卵石斑斑点点反射出柔和的光圈。

躺在沙滩上,睁眼就可以看到天蓝如海。

偶尔有几只海鸥嘎嘎地叫着掠过视野。

海边有人在游泳,他们不时来来回回地跑上岸,沐浴,穿衣,或者从海里拖出巨大的海蜇。

近处一位小姑娘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踏着欢快的步子拾贝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课文里也来了许多小贝壳,我们一起去听听它们想告诉我们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勾画生字,多读几遍。

   2把自己会认的生字自豪地读给同桌的伙伴听。

   3做“捡贝壳”的生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识记生字新词。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或者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问梳理问题。

  三、仔细读文,体会感情

   1朗读课文,进入情景。

   2请学生仔细观察书中贝壳的外形、花纹和颜色,说说看到了什么,想问什么。

(适当结合课文,了解文中所写的贝壳的特点:

“皱纹多又多”。

   3学生练习朗读课文第一节,重点读好三、四行诗,要读出对贝壳的好奇。

   4交流、了解贝壳知识。

    

(1)老师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贝壳的知识。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美丽的贝壳。

   5朗读第二节诗,与贝壳交流。

    

(1)小贝壳听了你们的赞美可高兴了,脸上的“皱纹”更明显了,你知道这些“皱纹”代表什么吗?

在儿歌里去找到答案勾出来,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练习读第二节诗。

    (3)引导学生想象:

站在大海边,对着贝壳问出你想问的问题。

    (4)请学生轮流告诉大家自己的问题,其他同学扮演小贝壳,争取回答他的问题。

   6分角色朗读全文,达到熟读成诵。

  四、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想想:

如果贝壳们一起在沙滩上,可以做些什么事呢?

请小组讨论一下,为贝壳们编个有趣的故事。

   2展示交流。

  五、巩固生字词,练习写字

   1读课后第二题,进行扩词训练。

   2出示8个要求会写的字请学生认读。

   3让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带”、“海”、“那”。

   5学生练习写字,展示写得好的字。

 

教后反思

 

 

谚语三则

教学目标:

  1.喜欢读谚语,有主动学习谚语的愿望。

  2.借助拼音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让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初步感知谚语告诉的道理。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谚语,引入新课

   1.回忆以前读过的谚语,背给大家听。

   2.教师有激情地问小朋友:

还想读更多的谚语吗?

翻开课文第二课自己读读吧!

  二、自学生字,交流评议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勾出不懂的字词。

   2.再字读课文,自主解决不懂的字词。

   3.学生交流,相互提醒把字音读准,说说字词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点拨。

   4.复习生字词,用开火车等形式巩固生字。

   5.齐读课文,想一想:

谚语讲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朗读谚语,领悟意思

   1.自由朗读,感悟谚语的意思。

   2.齐读或男女生对读,说说读后有什么收获。

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明白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春光的美好、时光的宝贵。

  四、诵读谚语,交流谚语

   1.小组内同学赛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感情。

读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

   2.完成课后第二题,把你知道的谚语与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

 

 

顽皮的阳光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内容,联系自己平时的观察,感受阳光的美丽和顽皮,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认识12个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阳光的顽皮、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问:

小朋友,你见过阳光吗?

有什么感觉?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告诉学生:

我们一年四季都沐浴着阳光,阳光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他是我们的好伙伴。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阳光的课文,想自己读读吗?

  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

   1.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或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边读课文边用笔勾出生字,把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不理解的字词做上记号。

   2.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互相提醒,读准生字。

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一般问题同学帮助解答。

教师相机出示课文中长句子,指导学生读正确、通顺。

   3.识记字形,书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不易写好的字。

  四、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朗读喜欢的句子,体会词语、句子的意思。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不明白的问题。

   2.指导朗读,读好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句子,体会阳光的可爱和顽皮。

   3.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进一步体会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五、感情朗读,拓展认识

   1.男、女学生比赛朗读课文。

   2.想一想:

阳光还会去哪里?

画一幅阳光照耀大自然的图画,说说图画内容。

鼓励学生写一两句话,给画面配话。

 

教后反思

 

 

《老人与苹果树》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美好的心灵。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直接揭题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3、教师设置悬念:

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老人与苹果树》。

 二、自学生字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再读一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什么故事?

   2、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3. 课文中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呢?

   4、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5、教师导:

是呀,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呢?

人家是怎么问他的?

   6、指名反馈,老师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

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

   7、理解上面的话。

   

(1)人家觉得老爷爷不该去种树,这是为什么呢?

    

(2)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10、读文,了解老人种树的原因。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老爷爷为什么要种苹果树?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用生字组词,复习词语。

   3、请小朋友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引导想象,总结全文

   1一年一年地过去了,苹果树长大了,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

小朋友们,如果你吃到了这又红又大的苹果,会想什么?

说什么呢?

   2假设爷爷现在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想跟爷爷说什么呢?

   3.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或是感想呢?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辅导。

   4、集体反馈,评析。

教后反思

 

 

种子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与表演的过程中感受种子破土发芽的情景,体会种子旺盛的生命力。

   3.初步了解种子发芽出土与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在朗读与表演的过程中感受种子破土发芽的情景。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开火车认读生字,师生正音。

  3.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已经认识的生字,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巩固识字。

三、朗读课文,感受“种子发芽”的过程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好好读一读。

  2.教师预设:

学习篇3~7自然段。

 

(1)学习篇3~5自然段。

    种子躲在地里,不出来呢!

那么,土地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扮演土地妈妈的角色读一读。

 

(2)指导学习第6~7自然段。

   ①在土地妈妈的催促下,种子是怎样做的呢?

   ②用笔勾画出表示种子发芽动作的词语。

   ③再试着配上动作读一读。

   ⑥说说种子钻出地面以后看到了什么。

  (3)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破土的种子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表演读课文第3~7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种子的勃勃生机。

     读了课文,你觉得种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自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读一读要求写的字。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3交流评议。

五、个性练习

  自己选择几粒种子,亲手种一种,并做好记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教后反思

 

 

生日礼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透过文本体会关爱的情愫。

积累生字词,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透过文本体会关爱的情愫。

   2积累生字词,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整体感知

   1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过生日的时候都收到过什么样的礼物?

你最喜欢哪一件?

为什么?

   2读课题,指导写“礼”、“物”这两个生字。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2交流识字成果,体验成功,分享知识,互帮互助。

   3老师介绍两个特别的朋友:

示字旁、牛字旁。

教师书写牛字与牛字旁,学生观察区别。

   4与生字宝宝一起交朋友,读词语竞赛。

   5与生词伙伴一起与句子交朋友,读课文比赛。

  三、细心品读,体会关爱的情愫

   1看图:

哟,这位小朋友可真开心哪!

他为什么那么高兴呢?

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一段,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

   2原来妈妈送给宝宝的特别礼物是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啊!

出示句子:

“那是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关在很新的鸟笼里。

”齐读。

读到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3出示句子:

“窗外,几只鸟儿在枝头唱歌。

”齐读。

它们快乐吗?

它们会快乐地唱些什么?

   4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请大家读读第三段。

哪里最令你感动?

为什么?

     小组讨论:

“我”想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

“我”送给大自然的礼物是什么?

  四、品读课文,体会“关爱”

   1齐读课文。

   2再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妈妈送给宝宝的特别的生日礼物到底是什么。

   3读一读,说一说,完成课后第二题。

  五、写字教学

   1请大家带着对汉字的爱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其他字,看看你能给大家怎样的提示。

   2认真书写,把它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关心爱护你的家人和老师。

 

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古诗,有主动积累古诗的愿望。

   2.借助拼音认识7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字。

   3.诵读课文,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