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晨读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6393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晨读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晨读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晨读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晨读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晨读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晨读手册.docx

《初中语文晨读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晨读手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晨读手册.docx

初中语文晨读手册

37夜雨寄北

唐代: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

玉溪生诗?

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

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

夜雨寄北?

注解

1、巴山:

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

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

重头谈起。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38无题

唐代: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创作背景: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注释:

无题:

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可以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丝方尽:

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蜡炬:

蜡烛。

泪始干:

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

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云鬓:

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应觉:

设想之词。

月光寒:

指夜渐深。

蓬山:

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青鸟: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的信使。

殷勤:

友情恳切深沉。

探看〔kān〕:

探望。

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绝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详细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亲密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创作背景: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

相见欢?

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注释

锁清秋:

深深被秋色所覆盖。

清秋,一作深秋。

剪,一作翦。

离愁:

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

另有一种意味。

别是,一作别有。

赏析: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

“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单独登上西楼。

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提醒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

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哀沉郁的感情。

40渔家傲·秋思

宋代: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当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

注释:

渔家傲:

又名?

吴门柳?

、?

忍辱仙人?

、?

荆溪咏?

、?

游仙关?

塞:

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

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

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

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未勒:

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

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羌管:

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悠:

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寐:

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赏析: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辛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

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41浣溪沙

宋代: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彷徨。

注释

浣溪沙: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

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夕阳:

落日。

西下:

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

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

不得已,没有方法。

似曾相识:

好似曾经认识。

小园香径:

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那么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42登飞来峰

宋代: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非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注释

飞来峰:

有两说:

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千寻塔:

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

听说。

浮云:

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

视线。

缘:

因为。

赏析: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大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化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注释:

江城子:

词牌名。

密州:

今山东诸城。

老夫:

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

姑且,暂且。

狂:

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

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

黄犬。

苍:

苍鹰。

锦帽貂裘:

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

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

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

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

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

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

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

更。

微霜:

稍白。

节:

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

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挽:

拉。

雕弓:

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

圆月。

天狼:

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赏析: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进步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创始了崭新的道路。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注释:

丙辰:

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

到天亮。

子由:

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

端起酒杯。

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

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

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qióng〕楼玉宇: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

经受不住。

胜:

承当、承受。

弄清影:

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

赏玩。

何似:

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月儿挪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

朱红的华美楼阁。

绮户:

雕饰华美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别离时圆呢?

何事:

为什么。

此事:

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但:

只。

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妙的月光。

共:

一起欣赏。

婵娟:

指月亮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气氛,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45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大方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此诗即在故土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注释

腊酒:

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

意思是准备了丰富的菜肴。

足:

足够,丰富。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

吹箫打鼓。

春社:

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

保存着淳朴古代风俗。

假设许:

假如这样。

闲乘月:

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

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

敲门。

赏析: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

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风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欢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仁慈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创作背景:

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

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

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注释:

醉里:

醉酒之中。

挑灯:

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

查看宝剑。

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

指牛。

麾:

军旗。

麾下:

指部下。

炙:

烤肉。

五十弦:

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

演奏。

塞外声:

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

战场

点兵:

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dìlú〕飞快: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

像,如。

霹雳(pīlì):

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liǎo)却:

了结,完成。

天下事:

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

赢得:

博得。

身后:

死后。

可怜:

可惜

赏析:

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忆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指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从全词看,壮烈和悲凉、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

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

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都不能忘怀,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表达。

47过零丁洋

宋代: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创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

文山先生全集?

,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

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

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注释:

零丁洋:

零丁洋即〞伶丁洋“。

如今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

遭遇。

干戈:

指抗元战争。

絮:

柳絮。

萍:

浮萍。

惶恐滩: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

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

同汗竹,史册。

鉴赏: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诗中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全诗风格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48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枯藤:

枯萎的枝蔓。

昏鸦: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

黄昏。

人家:

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长远的驿道。

西风:

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

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

形容伤心悲哀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

远离家乡的地方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此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

天净沙·秋思?

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表达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49山坡羊·潼关心古

元代: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创作背景: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

山坡羊?

注释:

山坡羊:

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心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

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

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

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

指波涛汹涌。

西都:

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

犹豫、彷徨不定,心事重重,

伤心:

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宫阙:

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

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兴、亡:

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赏析: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这种同情与关心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化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风光、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50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

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

己亥杂诗?

注释:

选自?

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

无限。

吟鞭:

诗人的马鞭。

东指:

东方故里。

天涯:

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

落花。

花:

比喻国家。

即:

到。

鉴赏: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

书汤海秋诗集后?

〕,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