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6387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

《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

北京市延庆县中考物理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

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D.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2.首先发现电流热效应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B.安培C.奥斯特D.焦耳

3.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a、b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则两滑轮组的效率η甲、η乙之比及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1、F2之比可能分别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A.2:

3;2:

3B.3:

2;3:

2

C.1:

1;2:

3D.1:

1;3:

2

4.如图所示,小明将台灯(图乙)的两插头插入家庭电路两孔插座(图甲)CD中(图丙是台灯的电路图,AB表示台灯的两插头),连接情况是A与C、B与D孔连接,同时闭合开关S1和S,发现台灯L1不亮,但L正常发光,电路中开关及导线良好,用试电笔测M点,氖管不发光,再测N点,试电笔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户零线断路

B.台灯L1断路

C.试电笔氖管发光人不会触电是因为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D.人站在地面上手接触台灯接点N时不会触电

5.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他滑行时,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如图,他用b脚蹬冰面后,只用a脚向右滑行,可以确定的是()

A.滑行时冰对a鞋的摩擦力向右

B.蹬冰时冰对b鞋的摩擦力向左

C.a鞋底是橡胶会滑得更远

D.a鞋底是塑料会滑更远

6.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一定沿着受到的力的方向运动

D.用杯子把水泼出去是利用了杯子的惯性

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楼台倒影入池塘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疑水浅D.云生结海楼

8.如图所示,小铭的体重为G,支架横杆到地面的高度为h,小铭第一次顺着竖直的杆从杆顶匀速下滑到地面,第二次沿比杆粗糙的绳从杆顶匀速下滑到地面,第一次比第二次需要的时间短,两次小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重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重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摩擦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

A.f1<f2B.W1=W2C.P1<P2D.P1′<P2′.

9.王小明家里控制100瓦白炽灯泡的拉线开关处在断开状态.他分别用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的两个接头去接触开关内的两个接线柱.这时出现的现象是(  )

A.用电压表接触后,表的读数为220伏,同时电灯发光

B.用电压表接触后,表的读数为零,电灯不发光

C.用电流表接触后,表的读数为

安,电灯不发光

D.用电流表接触后,表的读数为

安,同时电灯发光

10.如图所示,用抽气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

A.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B.可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C.可说明抽气机能减弱物体的振动

D.可说明空气变少,铃声的音调变低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即________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

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

按1s喷射2L水计算,持续喷射1h就需喷水__________t:

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变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________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ρ水=1×103kg/m3)

12.煤和石油都属于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路灯上安装的光电池板是用___材料制成的(选填“超导体”或“半导体”)。

13.如图所示,小刚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45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人所用的拉力为250N,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拉力的功率是_____W.如果将600N的物体提起机械效率会_____.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b滑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_____,A2的示数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

后,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从最右端移到中间某个位置,电压表的示数由

变为

,电流表的示数由

变为

,则电阻

的阻值为__________,电阻

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

16.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____接入待测电路,电压表应____接入待测电路,连接电路过程中电键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17.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煤炭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化石能源的使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请举出一个化石能源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例子.

18.“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_____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受力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19.(6分)地铁9号线是松江市民出行搭乘的重要交通工具,当9号线列车启动时,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加速过程中,列车的动能____,惯性____(后两格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6分)如图,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杯的受力示意图.

21.(6分)请根据通电螺线管附近静止小磁针的指向,在图中标出电源正极和通电螺线管的N极。

(_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8分)在“探究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远宏组和思诗组分别对其部分内容进行了探究:

远宏组领到干电池2节、开关1个、电流表和电压表1个,滑动变阻器(20Ω1A)、定值定值(5Ω、10Ω、15Ω、20Ω、25Ω),导线若干,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

①根据电路设计如图甲,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的电路。

②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偏转较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调节过程中,根据图丙所示,将下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U/V

1.0

1.5

2.0

2.5

2.8

L/A

0.30

0.40

0.50

0.56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组是用_______Ω电阻进行实验的。

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思诗组同学根据相同的电路图,增加了两节干电池,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

①定值电阻由10Ω更换为5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_________为止,并记录另一电表的数值。

所有的数据都标记在图乙所示的坐标上。

②结合图乙所描的图像,分析可知,他所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_________

A.20Ω1AB.50Ω0.5AC.70Ω0.3A

23.(8分)某实验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两个电阻消耗电功率的变化规律.他们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定为10欧.实验时,他们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并读出各电表的示数,分别用公式计算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滑、R定消耗的电功率P定、R滑消耗的电功率P滑,并将计算结果及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R定=10欧

实验序号

R滑(欧)

P定(瓦)

P滑(瓦)

1

2

2.50

0.50

2

5

1.60

0.80

3

10

0.90

0.90

4

15

0.58

0.86

5

20

0.40

0.80

(1)根据表格中实验序号1、2、3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和R定一定时,_______.

(2)根据表格中实验序号4与5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和R定一定时,________.

(3)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判断:

当该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0.85瓦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猜想R定与R滑满足_________条件时,P滑最大.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还需添加_________实验器材继续探究.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10分)如图是用动滑轮提升货物A的示意图。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使重400N的货物A在5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10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为250N,不计绳重及摩擦.

求:

(1)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2)拉力的功率P.

25.(10分)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2×10-3米3,求它所受的浮力F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

1.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v=st得,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知,t1~t3时间内甲的路程不再变化,处于静止状态,t2时刻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甲、乙两物体相遇,故B错误;

C、由图知,0~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故C正确.

D、由图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错误;

2.D

【解析】

【详解】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故A不符合题意;

B.安培总结出了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定则--安培定则,故B不符合题意;

C.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焦耳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焦耳定律,提供了对电流通过导体时发出热量的计算,故D符合题意.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甲、乙两人用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等.由于不计摩擦及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因此额外功相等,

根据机械效率η=

可知,

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即η甲:

η乙=1:

1.

甲、乙两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有关,a滑轮组由2股绳承担,即F1=

(G动+G物);

b滑轮由3股绳子承担,即F2=

(G动+G物),

所以F1:

F2=

(G动+G物):

(G动+G物)=3:

2.

故D正确.

4.B

【解析】

【详解】

A、若进户零线断路,则灯泡L也不会发光,故A错误;

B、由题知,A与C、B与D孔连接,同时闭合开关S1和S,发现台灯L1不亮,但L正常发光,电路中开关及导线良好,用测电笔测M点,氖管不发光,说明M点与火线不通;再测N点,测电笔发光,说明N点与火线相连,N点与火线间是完好的,则可以断定是台灯L1断路;故B正确;

C、在试电笔的构造中,有一个1MΩ以上的高值电阻,在使用试电笔测火线时,试电笔的高值电阻和人串联在火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220V,此时试电笔的高值电阻分担的电压很大,人体分担的电压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氖管发光,人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

D、人站在地面上手接触台灯接点N时,N点与火线相通,接触时会触电,故D错误。

5.D

【解析】

【详解】

A.滑行时,a鞋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故冰对a鞋的摩擦力向左,A错误;

B.蹬冰时,b鞋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故冰对b鞋的摩擦力向右,B错误;

C.若a鞋底是橡胶,根据题意可知,橡胶底的鞋所受摩擦力大,会滑得更近,故C错误;

D.a鞋底是塑料,根据题意可知,塑料底的鞋所受摩擦力小,会滑得更远,故D正确.

故选D.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摩擦力的作用,如在空中运动的足球,故A错误;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时刻改变,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即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B正确;

C.向上抛出去的篮球,向上运动,此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都向下,故C错误;

D.用杯子把水泼出去时,杯子和水一起运动,当杯子停下时,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水就出去了,故D错误

7.A

【解析】

试题分析:

“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错误;“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C错误;“云生结海楼”是海市蜃楼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应选A.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意可知,小铭始终是匀速下滑,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与重力相同.因此f1=f2,故A错误;

小铭的体重为G,支架横杆到地面的高度为h,小明第一次顺着竖直的杆从杆顶匀速下滑到地面,第二次沿比杆粗糙的绳从杆顶匀速下滑到地面,都是重力做功,

所做的功W1=W2=Gh,故B正确;

小铭做功的功率,根据P=

的知识可得,所做的功一样,所用时间越短,功率越大,故P1>P2,故C错误.

小铭两次下滑的摩擦力相等,第一次比第二次需要的时间短,据P=Fv可知,P1′

P2′.故D错误.

9.D

【解析】

用电流表的两个接头去接触开关内的两个接线柱,由P=UI可得,

,电流表的读数为0.45安,同时电灯发光.这是因为进开关的是火线,且电压表的电阻较大而电流表的电阻较小;

当用电压表接触开关内的两个接线柱时,它与100瓦的灯泡串联,由于它的电阻较100瓦灯泡的电阻大得多,所以电压主要分配在电压表上,电压表的读数约220伏,电灯不会发光.当用电流表接触开关内的两个接线柱时,由于电流表的电阻较100瓦灯泡的电阻小得多,故表的读数为I=0.45(安),同时电灯会发光.

故选D.

10.A

【解析】

【详解】

由实验现象可知,把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当罩内接近真空时,虽然还能听到极微弱的声音,但可通过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该实验中,抽气机不能减弱物体的振动,也不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C错误.影响音调的因素是振动频率,而不是空气多少,故D错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2.5×10-67.2凝固

【解析】

【分析】

【详解】

2.5μm=2.5×10-6m;1s喷射水的体积V=2L=0.002m3;1s内喷射水的质量为:

m=ρ水V=1.0×103kg/m3×0.002m3=2kg;t=1h=3600s;则1h需用水的质量为:

m总=3600×2kg=7200kg=7.2t;盛夏,喷射出的水滴变为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寒冬季节,喷射出的水滴很快变为冰粒,这是凝固现象.

12.不可再生;半导体

【解析】

试题分析:

煤和石油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得,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硅光太阳能电池板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考点定位】能源的分类;导电性

13.90090%100增大

【解析】

【详解】

此过程中有用功:

W有=Gh=450N×2m=900J;

由图知n=2,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50N×4m=1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90%;

拉力做功的功率:

P=

=100W;

如果将600N的物体提起,增大了提升物体的重力,增大了有用功,而额外功几乎不变,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增大,机械效率将增大.

14.变小不变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R1支路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b滑动时,R2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I=

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15.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

后,将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从最右端移到中间某个位置,电压表的示数由

变为

,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化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化也是

,电路中电流变化

,则电阻

的阻值为

电阻

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为

16.串联并联断开

【解析】

【详解】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是必须串联在电路中,而且电流要从其“+”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和被测电路是并联的;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电路,电键应处于断开状态。

17.煤炭,空气污染

【解析】

本题涉及的知识是能源的分类和评估.化石能源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使用时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和室温效应.

18.力的作用是相互不平衡

【解析】

试题分析:

(1)卫星用力喷射高温气体是,被喷射的气体对卫星也有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卫星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则卫星所处的状态为非平衡状态,故卫星受非平衡力作用.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作用的相互性.

点评:

这类题难度一般都不大,一般围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判断运动还是静止等几个知识点展开,请注意.

19.运动增大不变

【解析】

【详解】

当列车启动时,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与站台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

列车加速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因此列车的动能增大;

列车加速过程中,其质量不变,只是速度的变化,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则列车的惯性不会变化。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如图所示:

【解析】

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受重力和桌面给它的支持力,并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过茶杯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作图时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1.

【解析】

【详解】

小磁针静止时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结合图示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从螺旋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左端为负极,右端为正极,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

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移到阻值最大处0.2A5左电压表的示数为2VB

【解析】

【详解】

(1)①干电池2节,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如下所示:

②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偏转较大,可能的原因是:

没有将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

③如图丙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20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由欧姆定律,该组的电阻:

(2)由图乙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

,定值电阻由10Ω更换为5Ω,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电阻其分得的电压变小;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左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V;现在电源电压为6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U滑=6V-2V=4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2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5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R滑=2×25Ω=50Ω,考虑到0.3A<0.4A,故选用50Ω、0.5A的变阻器,即选用B。

23.R滑越大,P定越小,P滑越大R滑越大,P定越小,P滑越小5欧到10欧或15欧到20欧R滑等于R定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解析】

【详解】

(1)根据表格中实验序号1、2、3中的数据,R滑由2欧、5欧增大到10欧,P定由2.50瓦减小到0.90瓦,P滑由0.50瓦增大到0.90瓦,因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和R定一定时,R滑越大,P定越小,P滑越大;

(2)根据表格中实验序号4与5中的数据,R滑由15欧增大到20欧,P定由0.58瓦减小到0.40瓦,P滑由0.86瓦减小到0.80瓦,因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和R定一定时,R滑越大,P定越小,P滑越小;

(3)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判断:

,R滑由2欧增大到20欧的过程中,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先增大后变小,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0.85瓦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有两种可能,即5欧到10欧或15欧到20欧;

(4)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当R滑和R定都是10欧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是0.90瓦,因此同学猜想R滑等于R定时,P滑最大;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还需要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重复实验,继续探究得到普遍规律.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

(1)80%

(2)100W

【解析】

【详解】

(1)有用功:

W有=Gh=400N×10m=4000J,拉力端移动距离:

s=2h=2×10m=20m,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50N×20m=5000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0%;

(2)拉力做功的功率:

P=

=

=100W。

25.20牛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3m3=20N.

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

1.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其中A,B组成滑轮组(结构如示意图),C杆伸缩可改变吊臂的长短,D杆伸缩可改变吊臂与水平面的角度,O为吊臂的转动轴。

装在E里的电动机牵引钢丝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H为在车身外侧增加的支柱,F为吊臂顶端受到竖直向下的力。

下列有关汽车起重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滑轮组中A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B.当C杆伸长时吊臂对D杆的压力将变大

C.当D杆伸长时力F的力臂将变小

D.H的作用是工作时以防翻车和避免轮胎受到的压力过大

2.一只“220V40W“的灯泡L1和一只标有“110V40W“的灯L2都正常发光时

A.它们的实际功率相等B.L1比L2亮

C.L2的额定功率比L1大D.L2的实际功率大

3.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4.如图所示,对于图中所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