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5680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docx

《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docx

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

 

秦始皇陵保护管理规划

基础资料汇编

西安市文物局

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

2016年03月

一、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墓。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西南距西安市中心约35公里,西距临潼城区约3公里,南距骊山约2公里,东距临潼区代王街办约4公里,北距渭河约7公里。

陵区中心秦始皇帝陵封土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514″,北纬342252″。

2.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秦始皇陵地处骊山北麓的洪积扇上,南倚骊山,北俯渭水,地理形势宏伟壮观。

骊山是秦岭北麓支脉,东西绵延约25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

骊山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峰仁宗庙处海拔1302米。

骊山是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隆起形成的地垒。

断层错落,山峦与沟壑相间,构成一条条南北向山谷,谷中河流发育。

骊山北麓的地质结构处在骊山东西走向大断裂带的北缘与渭河地堑之间的台塬上。

山势陡峭,北坡河流短促。

各谷口冲积锥、洪积扇和坡积群发育。

由于山洪流向不定,使一些洪积扇上下叠加,左右连片,构成山前大面积的洪积带。

骊山北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阶梯状倾斜展布。

洪积区以北依次为一条东西向狭长的山前台塬地和渭河Ⅱ级、Ⅰ级阶地。

洪积区的土层结构是由最新的第四纪上更新统洪积黄土、冲积砂砾、冲积湖积砂质黏土层,以及风积黄土、冲积砂和亚黏土等五层构成。

根据调查和考古钻探情况获知,在洪积区的各个洪积锥体之间分布着一些古河道。

河道多为南北向或东南至西北向。

河道短促,坡降度大,里面堆积很厚的砂及卵砾石。

洪积区地貌因此形成东西并列的一条条南北狭长的土塬。

陵区就分布在中间的几道土塬上。

陵区范围内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状递减。

根据实测地质资料,陵区最南边(上杜村-陈家窑村-三刘村一线)至外城垣南墙(上陈村一线),落差75~50米;外城垣南墙至封土,落差25米;封土至外城垣北墙(毛家村一线),落差50米;外城垣北墙至陵区北界(吴东村、吴中村一线),落差20米。

外城垣南、北墙之间落差75米;整个陵区南界较北界高出170~145米。

秦始皇陵墓以南洪积堆群,散布于各个谷口,锥体轮廓清晰,与波状起伏的洪积扇群相连。

由于南北水系及河道卵砾石分割,陵区内洪积锥体、洪积扇形成六道南高北低呈阶梯形坡度递减的狭长土塬。

由西向东依次编为1~6号土塬。

秦始皇陵封土所处的第3号土塬地势最高,由此向东、西两侧递减。

封土西侧坡降大,东侧坡降较缓。

(2)水文

秦始皇陵北临渭河,周围有芷阳河、三里河、临河、潼河、风王沟、五里河、玉川河、沙河等河流从骊山流出,向西北方向汇入渭河。

这些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平时流量不大,枯水期甚至断流,但当雨季山洪暴发时,流量相当可观。

陵区内地下水文,属山前洪积扇孔隙水和承压水区,地下水类型为洪积潜水和下部承压水;陵园北部及其以北区域,则属于黄土台塬孔隙潜水和承压水区,地下水类型为黄土状土潜水及下部冲积湖积水层承压水。

因此促成陵区地下潜水位相对较高。

根据20世纪70年代调查资料表明,陵区地下潜水埋深约为20米,潜流方向北偏西;承压水埋深约为110米左右,流向北偏东。

1982年,秦俑考古队在陵西侧的内外城垣之间清理秦代古井一眼,测得当时地下水位距现地表深约16米,由此推断封土处地下水位距现地表深约23米左右。

陵区以南山前地带储存有丰富的地热水资源。

著名的华清温泉,水源充盈而质优,埋藏较浅,富水性好。

(3)气候

秦始皇陵所处临潼区域属于东亚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因受局部地形主导因素强烈影响,气候较周围地区温和湿润,具有四季冷、暖、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

春季升温迅速,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高温,日照强烈;秋季温和湿润,时有阴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

全年平均气温13.1℃,一月平均气温0.2℃,七月平均气温24.6℃,极端低温-17℃,极端高温41.9℃;年平均日照2154.7小时;无霜期219天。

年平均降水553.5毫米,陵区因受骊山地形影响,年平均降雨量662毫米。

降雨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45.9%,且多大雨和暴雨,因此区内临河的流量呈现很强的季节性,夏季易发生洪水。

年平均蒸发量在1170毫米以上。

全年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4米/秒。

秦代气候较现代略为温暖、湿润,降雨量较现代似应略高。

(4)灾害

秦始皇陵坐落于山前洪积扇上。

根据现状调查,洪水侵扰是其面对的主要自然灾害。

考古勘探表明,秦始皇陵建设之初,修建者就考虑了防洪问题,在秦始皇陵以南靠骊山一侧专门修建了防洪大堤。

但在两千余年中,洪水冲毁了防洪堤,屡次冲刷陵区,并在陵园内、外城的南部地面,以及秦兵马俑陪葬坑上部覆盖了数米厚的石块和沙石。

沙石的覆盖不但改变了历史面貌,而且也影响和制约了考古勘探工作。

(5)农业种植

陵区南部由于地处洪积扇上,地下水位较低,地表薄厚不均地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砂石,土地较贫瘠,盛产石榴,间或有柿树、杏树和农田。

陵区北部地处渭河二级台地,多为农田,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秦始皇陵所在的秦陵街办是临潼石榴的主产区,是陵区内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3.人文环境

(1)交通环境

秦始皇陵陵区交通便捷,西南距西安市中心约35公里,目前有西临高速公路、108国道连接西安,陵区南面的西临快速干道也正在建设之中。

目前陵区西、北、东三面为临潼区东二环路、108国道和兵马俑专用线所环绕,陵区内有临马公路横贯东西,其余道路为乡村道路及新修建的安置区道路。

其中:

东二环路——临潼城区交通主干道,混凝土路面,路面形式为三块板,红线宽度40米,大庆路以北全部建成;

西临快速干道——规划路面形式为三块板,红线宽度60米,建设中。

西临快速干道由于选线叠压五岭防洪工程遗址,经与文物行政部门协商,对道路竖向进行了调整,对叠压段采取了在覆土保护措施基础上再行筑路的处理方式;

108国道——沥青路面,路面宽度12米;

兵马俑专用线——沥青路面,路面宽度10米;

临马公路——沥青路面,路面宽度14米;

乡村道路——砂石路面或土路,宽度2~6米不等;

新修建的安置区道路——采用了城市道路的路面形式与标准,已建成路段长度超过2500米,红线宽度20~30米不等,混凝土路面,呈现出的新的城市化趋势令人担忧。

(2)人文地理

秦始皇陵所在地临潼区,相传上古女娲氏继兴于此。

据考古资料,县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期的原始村落遗址有20处之多,据出土文物证明,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已有人类在此聚居,文化遗产类型丰富、等级至高,有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唐风华韵的华清宫、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等。

现区内人口约66万,居民大多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壮、藏、满、朝鲜、土家族等,约2200余人。

全区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五教齐全,宗教活动频繁。

(3)生产环境

陵区南部由于地处洪积扇上,地下水位较低,地表薄厚不均地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砂石,土地较贫瘠,只盛产石榴,间或有柿树、杏树和农田。

陵区北部地处渭河二级台地,多为农田,农业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秦始皇陵所在的秦陵街办是临潼石榴的主产区,是陵区内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4.经济状况

秦始皇陵所在的临潼区,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67万,2006年GDP达到6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在陕西省区县中位列第六。

区内现有陕西鼓风机厂、陕缝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汉兴、秦唐、秦兴等造纸企业,银桥、伊力泰普克、伊力冷饮等奶畜加工企业。

奶牛存栏数4.14万头,蔬菜种植面积15.68万亩,城郊型商品农业发达。

2005年全区石榴种植面积8万多亩,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石榴之乡”。

秦始皇陵所在的秦陵街办,总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辖10个行政村,是临潼石榴的主产区,年产石榴、火晶柿子300多万公斤,是陵区内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陵区西、北、东三面为临潼城区、新丰街办和代王街办所环绕。

其中临潼城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是著名的华清池景区及骊山森林公园所在地;新丰街办城区人口约2万人,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代王街办城区人口约1万人,陕西鼓风机厂即位于代王街办。

临潼于1997年撤县设区,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然而由于临潼城区南部为骊山阻隔,西、北方向为陇海铁路、西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所阻隔,地处城区以东的陵区一度面临临潼城市发展的严重威胁,保护与建设的矛盾突出。

为解决城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临潼区1999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围绕秦始皇陵形成骊山分区(临潼城区)、新丰分区和代王分区形成组团式布局,对秦始皇陵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2006年最新修编的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临潼城区跨过铁路向西北方向发展战略,使得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

陵区内目前主要为农业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除陕缝厂外,只要少量规模较小的工矿企业。

陕缝厂于1968年从上海内迁至西安,厂区(包括生活区)紧邻陵园东外城垣,不仅对外城垣东门遗址形成部分占压,也极大地破坏了陵区的历史风貌。

目前,秦始皇陵遗址公园2.2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拆迁工作已经启动,陵区西部的安置区建设工作也已展开,安置区内的几条主要道路已经建成。

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安置区已对郑庄石料加工场遗址形成了新的占压,且采用了宽马路的城市道路模式,呈现出新的城市化趋势,这一趋势如不加遏制,陵区历史风貌必将面临新一轮的破坏。

二、秦始皇陵概况

1.秦始皇陵历史沿革

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公元前246年立为秦王,时年13岁。

从公元前238年亲理朝政至公元前221年,次第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诸侯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公元前210年7月逝于河北沙丘平台,同年九月葬于今西安临潼的骊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秦始皇陵修建始于“初即位”,即公元前246年,前后经历了38年之久。

文献记载陵园的修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至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经过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施工奠定了陵园的规模和基本格局;第二阶段从统一全国至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死葬丽山,是陵园工程大规模修建时期。

《汉书·贾山传》:

“死葬乎丽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

”从这一文献中可以看到大规模修建的时间及参加修建的人数,经过数十万人十余载的修建,陵园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第三阶段为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至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冬,历时二年,主要是陵园收尾工程及覆土工程。

《汉书·楚元王传》:

“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

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

‘奈何?

’少府章邯曰:

‘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

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由此可见,秦始皇陵园虽历经37年修建,但陵园工程尚未完全竣工;直到秦末农民起义军打到骊山北麓约6公里的戏水河附近时,二世把大批修陵工徒调去打仗,才被迫停工。

如果把二世时的修陵工程计算在内,则前后长达38年。

秦始皇陵园前期工程的主持人是吕不韦;统一全国后大规模修建时的主持人,先是隗状和王绾,后期是冯去疾和李斯。

此外,将作大匠和少府的长官也是参与者。

将作大匠主要负责土木工程;少府主要负责陵园所需器物的制作,另兼烧造砖瓦。

秦末汉初,在朝代更迭的战争中,秦始皇陵遭受沉重打击,地面建筑毁于一旦。

纵观历史,秦始皇陵园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众多,持续时间之长久,在我国陵寝修建史上名列前茅,在世界陵寝修建史上,它比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上的埃及库夫金字塔修建的时间还要长八年之久。

最早走出书斋实地考察秦始皇陵园的学者是明代的都穆。

在他的考察成果《骊山记》中,忠实地记录了陵园内外城、门址的具体尺寸。

1906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来到秦始皇陵,实地测量了封土的高度、形状及底边尺寸;11年后,一位叫维克托·萨加伦的法国学者也对封土进行了调查,他第一次观察到封土外形有高低不同的三层台阶。

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工作于1962年在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组织下展开。

王玉清、雒忠如及临潼县文化馆的彭子健三位先生对陵园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考古调查与勘探,测绘出第一张陵园平面布局图,对内外城墙的夯层厚度及城墙的长度进行了测量,钻探出内城的东西北三门和外城的东门,测量了封土的高程和底边尺寸,并发现了有陶质五角形水管的管道两处、一处石质排水管道,以及三处建筑遗址,收集了各种秦砖、瓦脊、陶或石质水管道、瓦当、散水石和陶板。

位于陵园东侧的上焦村一带,曾在1948年就发现过两件跽坐俑。

1958年,在始皇陵东侧的安沟村又出土了一件丽山园铜钟,底部有铭文十七字,即“丽山园,容十二斗三升,重二钧十三斤八两”,这是第一件证实文献上秦始皇陵园原名为“丽山园”的实物证据。

1964年,赵康民、丁耀祖二位先生又在此发现一件足跽坐俑。

1974年3月秦兵马俑出土后的翌日,赵康民等先生即来到现场勘察、清理,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收集了两架子车的陶俑残块,并将其运回博物馆修复。

秦始皇陵园的第一支考古队在国家文物局的直接过问下,于1974年7月15日进驻工地,袁仲一、屈鸿均、崔汉林、赵康民、杭德洲及稍后一同前来参战的程学华、王玉清、杜葆仁诸位先生成为世纪考古幸事的第一批参与者。

考古工作者一方面清理已经暴露出的兵马俑遗迹、遗物;一方面对此陪葬坑进行范围和内涵的勘探,几乎与此同时,对陵园的考古调查工作也开始启动。

500余件陶俑、24匹陶马、6乘战车及大批兵器在考古工作者的铲头下,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向人们初步展示了秦帝国气吞山河的军事实力。

这一工作于1975年6月底结束。

8月份由袁仲一先生执笔撰写的汇报材料上报到北京后,国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长促成了国家建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决定。

1976年4月,曲尺形的二号陪葬坑被发现;5月,凹形的三号陪葬坑被发现;6月,未建成的四号陪葬坑被发现。

二号坑发现后不久,经过16个月的试掘工作,搞清了二号坑的边界、形制和内涵。

这是由4个单元的战车、骑兵、步兵混合编制组成的军阵陪葬坑。

第二年3月对三号坑进行了试掘。

1974年7月,袁仲一先生在陵园外城东门附近初步调查了门阙遗址,发现了农民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出土的门础石和石条等建筑遗物,8月份对内城的系统勘探,订正了1962年调查时认为内城是方形的认识——经实测内城形状是南北大于东西的长方形。

1976年初,对此继续进行了工作,发现了内城北半部的南北向夹墙,确定了小城的范围,城四隅有角楼遗址,6月发现了鱼池附近的宫殿遗址。

从1976年10月开始,对解放前就已有陶俑出土、当年2月新发现的位于陵园东侧的马厩坑,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发现了80座马厩坑。

这样加上历年来的发现,在南北长1500、东西宽40米的范围内共发现98座马厩坑,稍后试掘了其中的31座。

同时在马厩坑之西还发现了17座陪葬墓,并对其中的8座进行了清理,这是陵园范围内的第一批陪葬墓资料。

1977年陵园内的工作是对陵北便殿遗址的发掘和对郑庄石料加工场遗址及西内外城间珍禽异兽坑、跽坐俑坑的调查钻探。

赵康民等先生清理了便殿遗址中的一组建筑;袁仲一、程学华等先生发现的郑庄石料加工场遗址面积达75万平方米;31座陪葬坑成为陵园外城之内陪葬坑的首次发现。

接着又发现了曲尺形大型马厩坑和17座小型葬仪坑,并试掘了曲尺形马厩坑的一部分,发现马骨及身高1.9米的大型陶俑。

1978年5月,由杭德洲、袁仲一、屈鸿均、王学理、刘占成、张占民诸先生组成的发掘组及由柴忠言、傅秀清、郭希才、李玉卿、吴永琪、姜彩凡、吕晓周、鱼龙诸先生组成的修复组和由罗忠民、张斌元、单玮等先生组成的保护组开始了对一号坑的正式发掘。

另一支队伍在程学华先生的主持下,1月在封土西南角发现了一座东西63、南北88米的大型陪葬坑,接着,又发现了位于其北的长59、宽42米的又一座陪葬坑。

7月,面积达3025平方米的“巾”字形陪葬坑被发现。

8月在封土西北角又发现一座甲字形大墓,与1976年6月在兵马俑坑附近发现的大墓形制一样。

8月姚池头修陵人墓地被发现。

同年2月,反映统一度量衡的始皇二十六年及二世元年的两诏铜权出土后被征集。

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是年的勘探战场转移至陵北:

2月封土北侧中部面积1960平方米的陪葬坑被发现,接着相继发现一组六座小型陪葬坑;3月,面积达3524平方米的寝殿遗址被发现,其后在封土的西北角发现一条宽4米的排水沟;5~7月,地宫北宫墙及宫门被发现,另外还发现了地宫东西墙的北段;冬季,赵背户村103座修陵人墓地被发现,并清理了其中的32座。

1980年,勘探在封土的南侧展开。

年初,地宫南墙初露端倪。

春季发现内城南门之内与封土之间的三座陪葬坑。

夏季复查了防洪大堤,在内城的东北小城内还发现了33座小型墓葬。

冬季成功地发掘和提取了两乘彩绘铜车马。

此外在西内外城之间的南部,经钻探还发现了6l座陪葬墓。

1979年到1982年间,在始皇陵西北的内外城之间,发现了三处园寺吏舍遗址。

封土西侧与北侧的墓道及东侧的五条墓道也相继被发现,陵北还发现了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双阙门建筑遗址。

1981年杭德洲、屈鸿均、王玉清、张占民、刘占成、吴晓丛、李钢成、张文立诸先生发掘了飤官遗址,发掘面积1836平方米。

在此期间,秦兵马俑坑的发掘工作从未间断。

1974年到1985年的10年,是秦始皇陵园考古史上卓有成效的一个时期。

兵马俑坑的相继试掘与发掘,陵园内有计划逐步实施的勘探与试掘,陪葬坑、府藏坑、陪葬墓、地面建筑、地宫形制、陵园形制等一个个“浮出水面”;文物修复与文物保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吸引了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参与陵园考古工作;一个富有激情和才华的研究群体不断壮大,科研著作层出不穷。

这些工作不仅有力地提升了秦始皇陵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含金量,为申报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走出了一条大型考古工程多学科、多兵种合作的新路子。

此后不久,除兵马俑之外的陵园考古工作因故被搁置下来,一段时间内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直到1995年情况才有了变化。

3月为配合临马公路的拓宽工程,在南距封土北边沿130米处,张占民先生主持清理了由6组形制不同的大型建筑构成的陵寝遗址,1996年又对陵园外城之外面积近300平方米的动物陪葬坑进行了发掘,1996~1997年间,在内外城之间的东南部又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

还在元件厂附近发现了200余座修陵人墓地。

上述工作,尤其是内外城之间大型陪葬坑的发现及1998年、1999年的试掘,为秦始皇陵考古工作又一个新阶段的来临带来了福音。

1998年7月对新发现的大型陪葬坑进行了试掘,王望生负责了前期的工作。

试掘中出土了大批青石铠甲,此结果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10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合作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陵园开始进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保护和全面的勘探工作。

吴镇烽先生和吴永琪先生总负其责,成员有段清波、郭宝发、张颖岚、周铁、王望生、杨忙忙、马明志、张卫星、严苏梅、容波、夏寅、马宇、刘江伟诸先生。

1999年,始皇陵考古队成功地提取了一领铠甲和一顶头盔,并进行了复原研究。

与此同时,在陵园内勘探了20万平方米,发现大型陪葬坑两座;对内外城东门遗址及东门之间的建筑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发现内外城东门、东阙台遗址;并发现了南门遗址,对它们的结构有了全面的崭新认识;复原了内外城之间东侧的古河道并了解了其变迁情况;对地宫的外圹结构有了新的初步认识。

2001~2003年,始皇陵考古队发掘了K0007号陪葬坑(铜禽坑),出土青铜天鹅、鹤、鸿雁等水禽46件,陶俑15件以及一些小型遗物,铜禽和陶俑的形体与真禽、真人的大小相似,造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

2002年,始皇陵考古队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陵园进行了持续的考古勘探,年度内勘探区域主要集中在内城东北部的小城内、现封土北侧及东侧,通过勘探,发现与陵园建设同期的墓葬34座;发现由地下砖坯围墙围就的特大型组合陪葬坑1组;发现东西向分布的片石铺砌的道路1条;另外,在组合陪葬坑之外的东南侧、现封土东侧外还发现陪葬坑2座。

2002~2003年间,通过调查、勘探等手段,在陵园西侧的砖房村附近发现“中”字形大幕1座、“甲”字形墓5座、陪葬坑1座。

2.陵区布局

秦始皇陵总体布局是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地质岩性及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而精心设计的。

(1)陵区核心区域,即始皇陵墓和内外城垣等位于3号土塬。

此塬地势最高、最宽、最长,鱼脊状,南高北低,中间高两侧低,呈南北狭长形。

与地形相应,内外城垣被设计为南北向长条形。

陵墓地宫和封土堆置于地势最高处的内城垣南半部,便殿等附属地面宫殿建筑置于地势较低的内城北半部,修陵人官邸等置于外城垣以北更低处。

地形的高低与地位的高低相配合,由南向北依次构成高、中、低三个梯次,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外城垣南、北两门和陵墓封土顶端,以及南端骊山望峰,南北相对在一条直线上。

《两京道里记》:

“始皇陵南有尖峰,名曰望峰,言筑陵者望此为准。

”远望山、陵结合,浑然一体,气势雄伟。

秦始皇陵南倚骊山,山林葱郁,谷峰相间,山体在陵南略作弧形展布,暗具拱卫之形。

陵北面临渭河,渭河横贯关中平原,独至此处逶迤曲转,似有朝拜之意。

形势之美,环境之秀,为关中之冠。

骊山之南自古即以盛产蓝田玉著称,山北洪积扇土层中含有大量白云母碎片,阳光照射遍地金光闪闪,古人误以为金。

《水经·渭水注》:

“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2)以秦始皇陵封土所在3号土塬为中心,其东4号土塬上分布着百余座小型马厩坑和17座陪葬墓;5号土塬上分布着一、二、三、四号兵马俑坑(四号坑未建成);6号土塬在陕西鼓风机厂附近有两座南北对称的高土堆,有人疑为陵园东阙门。

封土以西,2号土塬分布有修陵人墓葬区、窑址区、郑庄石料加工场遗址区以及堆放砖瓦等的建材区;1号土塬分布有数百座修陵人墓葬。

陵园东区内,陵墓城垣、马厩坑、兵马俑坑三者分别位于以河道分割的不同土塬上,各自成为独立单元,由西向东、由高向低呈阶梯状展布,主次分明。

(3)陵园南侧正对着骊山北麓一排十余个大小谷口。

为防备山洪冲击陵园,在骊山北麓修筑了一条呈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防洪大堤,全长约3500米,使“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水经·渭水注》),流入渭河。

3.主要遗存

秦始皇陵经过四十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目前已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类陪葬墓、陪葬坑、礼制建筑基址等600余处,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珍贵文物5万余件。

遗存内容可分为五大类:

(1)建、构筑物遗址;

(2)陪葬坑;(3)陪葬墓;(4)其它相关遗址;(5)出土文物。

(1)建、构筑物遗址

封土和地宫

现存的秦始皇陵封土呈覆斗形,高51.3米(以封土北边沿中部为基点),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周长1390米,底部占地面积120750平方米;顶部为长方形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面积249.6平方米。

封土下为地宫,经考古钻探得知:

地宫开挖范围主体约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埋深约在海拔460米、顶深15米,即现封土东侧地表(海拔494米)下30米左右。

封土和埋藏其下的地宫是陵园最重要的遗迹。

城垣和城门

陵园的城垣分为内、外两重,相套呈“回”字形。

外城垣除北面外,其它三面均有一城门。

内城垣东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北面设有二门;内城的东北角还有一小城;在内城一周的城墙内外,还发现环绕城墙的连绵不断的廊房建筑遗址。

内外城共有9座城门。

内外城的东西四座城门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