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尘的测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5651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尘的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降尘的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降尘的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降尘的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降尘的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降尘的测定.docx

《降尘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尘的测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降尘的测定.docx

降尘的测定

 

!

 

 

#

 

`

-

策划人:

武本奎

日期:

2009-4-9

`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任务

$

三.测定方法

四.项目目标

五.项目意义

六.检测单位

七.操作时间

}

八.项目内容

九.准备工作

十、操作步骤

十一.参考资料

|

十二.自评表

一.项目名称:

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 

二.项目任务:

(1).熟悉降尘的性质根据降尘量分析空气质量

(2).熟悉降尘对人和自然的影响

三.测定方法:

重量法

>

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 重量法GB/T15265-94

四.项目目标:

⑴.掌握降尘的测定方法和原理

(2)、掌握采样技巧和采样应注意的事项

(3)熟悉蒸发、干燥的全过程

五.项目意义:

颗粒物是大气污染中最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危害较大的一种,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还可以是其他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运载体、催化剂或反应床。

在某些情况下,颗粒物质与所吸附的气态或蒸汽态物质结合会产生比单个组份更大的协同毒性作用,大气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特别是细小颗粒对人体的健康损害极大,各种呼吸道疾病的产生无不与他有关。

悬浮颗粒污染物对环境也有严重影响,大雾弥漫减弱太阳辐射和黑度使局部区域气候恶化等等。

监测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对于治理悬浮颗粒物保护人类、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意义重大。

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空气质量。

降尘是指从空气中自然降落于地面的颗粒物。

六.检测单位:

环境0815监测站

七.操作时间:

2009年4月9日——2009年4月12日

八.项目内容:

(1)、自然沉降量的测定

(2)、掌握测定原理和注意事项

(3)、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项目任务书与实施方案的写法。

/

九.准备工作

1.原理:

空气中可沉降的颗粒物,沉降在装有乙二醇水溶液做收集液的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称重后,计算降尘量。

2定义:

大气降尘:

大气降尘是指在空气环境条件下,靠重力自然沉降在集尘缸中的颗粒物。

3.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公认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乙二醇(C2H6O2)。

$

4.仪器:

集尘缸,内径15±0.5cm,高30cm的圆筒形玻璃缸。

缸底要平整。

100mL瓷坩埚。

电热板,2000W。

搪瓷盘。

分析天平,感量。

十、操作步骤:

1采样点的设置和样品的收集

采样点的设置:

在采样前,首先要选好采样点。

选择采样点时,应先考虑集尘缸不易损坏的地方,还要考虑操作者易于更换集尘缸。

普通的采样点一般设在矮建筑物的屋顶,或根据需要也可以设在电线杆上。

采样点附近不应有高大建筑物,并避开6.1.3集尘缸放置高度应距离地面5~12m。

在某一地区,各采样点集尘缸的放置高度尽力保持在大致相同的高度。

如放置屋顶平台上,采样口应距平台1~1.5m,以避免平台扬尘的影响。

集尘缸的支架应该稳定并很坚固,以防止被风吹倒或摇摆。

在清洁区设置对照点。

样品的收集:

放缸前的准备:

集尘缸在放到采样点之前,加入乙二醇60~80mL,以占满缸底为准,加水量视当地的气候情况而定。

譬如:

冬季和夏季加50mL,其他季节可加100~200mL。

加好后,罩上塑料袋,直到把缸放在采样点的固定架上再把塑料袋取下,开始收集样品。

记录放缸地点、缸号、时间(年、月、日、时)。

注:

加乙二醇水溶液既可以防止冰冻,又可以保持缸底湿润,还能抑制微生物及藻类的生长。

样品的收集:

按月定期更换集尘缸一次(30±2d)。

取缸时应核对地点、缸号,并记录取缸时间(月、日、时),罩上塑料袋,带回实验室。

取换缸的时间规定为月底5d内完成。

在夏季多雨季节,应注意缸内积水情况,为防水满溢出,及时更换新缸,采集的样品合并后测定。

2.分析步骤:

瓷柑埚的准备:

将100mL的瓷坩蜗洗净、编号,在105±5℃下,烘箱内烘3h,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50min,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烘50min,冷却50min,再称量,直至恒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此值为W0。

然后将其在600℃灼烧2h,待炉内温度降至300℃以下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50min。

称重。

再在600℃下灼烧1h,冷却,称量,直至恒重,此值为Wb。

<

降尘总量的测定:

首先用尺子测量集尘缸的内径(按不同方向至少测定三处,取其算术平均值),然后用光洁的镊子将落入缸内的树叶、昆虫等异物取出,并用水将附着在上面的细小尘粒冲洗下来后扔掉,用淀帚把缸壁擦洗干净,将缸内溶液和尘粒全部转入500mL烧杯中,在电热板上蒸发,使体积浓缩到10~20mL,冷却后用水冲洗杯壁,并用淀帚把杯壁上的尘粒擦洗干净,将溶液和尘粒全部转移到已恒重的100mL瓷坩埚中,放在搪瓷盘里,在电热板上小心蒸发至干(溶液少时注意不要崩溅),然后放入烘箱于105±5℃烘干,按上述方法称量至恒重。

此值为W1。

注:

淀帚是在玻璃棒的一端,套上一小段乳胶管,然后用止血夹夹紧,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3h后使乳胶管粘合在一起,剪掉不粘合的部分制得,用来扫除尘粒。

降尘总量中可燃物的测定:

将上述已测降尘总量的瓷坩埚放入马福炉中,在600℃灼烧3h,待炉内温度降至300℃以下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50min,称重。

再在600℃下灼烧1h,冷却,称量,直至恒重,此值为W2。

将与采样操作等量的乙二醇水溶液,放入500mL的烧杯中,在电热板上蒸发浓缩至10~20mL,然后将其转移至已恒重的瓷坩埚内,将瓷坩埚放在搪瓷盘中,再放在电热板上蒸发至干,于105±5℃烘干,按条称量至恒重,减去瓷坩埚的重量W0,即为W0。

然后放入马福炉中在600℃灼烧,称量至恒重,减去瓷坩埚的重量Wb,即为Wd。

测定W0、Wd时所用乙二醇水溶液与加入集尘缸的乙二醇水溶液应是同一批溶液。

3.结果的表示:

降尘量为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从大气中沉降的颗粒物的质量。

其计量单位为每月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沉降的颗粒物的吨数(即t/km2·30d)。

计算方法:

降尘总量按式

(1)计算:

 M=W1-W0-Wc×300000/S×n

式中:

M——降尘总量,t/km2·30d;

Wl——降尘、瓷坩埚和乙二醇水溶液蒸发至干并在105±5℃恒重后的重量,g;

W0——在105±5℃烘干的瓷坩埚重量,g;

Wc——与采样操作等量的乙二醇水溶液蒸发至干并在105±5℃恒重后的重量,g;

s——集尘缸缸口面积,cm2;

n——采样天数,(准确到。

降尘中可燃物按式

(2)计算:

~

 M‘=(W1-W0-Wc)-(W2-Wb-Wd)×300000/S×n

式中:

M/——可燃物量,t/km2·30d;

Wb——瓷坩埚于600℃灼烧后的重量,g;

W2——降尘、瓷坩埚及乙二醇水溶液蒸发残渣于600℃灼烧后的重量,g;

Wd——与采样操作等量的乙二醇水镕液蒸发残渣于600℃灼烧后的重量,g;

.

s——集尘缸缸口面积,cm2;

n——采样天数,(准确到。

报告结果

结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

4.精密度和准确度

五个实验室分别发放A、B两个统一样品。

(1).精密度:

重复性:

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样品A为%~%,样品B为%~%。

再现性:

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样品A为%,样品B为%。

(2).准确度:

样品A的相对误差为-%;样品B的相对误差为-%。

*

5.注意事项

(1).大气降尘系指可沉降的颗粒物,故应除去树叶、枯枝、鸟粪、昆虫、花絮等干扰物。

(2).每一个样品所使用的烧杯、瓷坩埚等的编号必须一致,并与其相对应的集尘缸的缸号一并及时填入记录表中。

(3).瓷坩埚在烘箱、马福炉及干燥器中,应分离放置,不可重叠。

(4).蒸发浓缩实验要在通风柜中进行,样品在瓷坩埚中浓缩时,不要用水洗涤坩埚,否则将在乙二醇与水的界面上发生剧烈沸腾使溶液溢出。

当浓缩至20mL以内时应降低温度并不断摇动,使降尘粘附在瓷坩埚壁上,避免样品溅出。

:

(5).应尽量选择缸底比较平的集尘缸,可以减少乙二醇的用量。

十一、参考资料

 

 

|

十二、学生自我评价表

学生自评表

项目名称:

水中浊度的测定

姓名

武本奎

;

学号

31

班级

环境0815班

日期

2009-4-8

准备步骤

操作内容

系数

分值

|

得分

1.各种仪器的清洗

2.乙二醇(C2H6O2)的配置

3.仪器的准备

~

操作步骤

1.采样点的设置和样品的收集

2.瓷柑埚的准备

3.降尘总量的测定

4.降尘总量中可燃物的测定

5、数据处理

6.注意事项

个人操作时间

提前完成:

当日□五日□

准时完成:

当日□五日□

超时完成:

当日□五日□

自我评价

操作失误:

较好方面:

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