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教备号.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508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琼教备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琼教备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琼教备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琼教备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琼教备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琼教备号.doc

《琼教备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琼教备号.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琼教备号.doc

琼教备〔2008〕5号

海南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标准》、《中学

理科实验教学建设标准》和《小学科学

教学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教育(教科)局,省农垦总局教育局,洋浦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厅直属中学:

为加快推进我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建设,根据我省的实际,我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海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标准》、《海南省中学理科实验教学建设标准》、《海南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设标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是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探索并构建一种新型教学结构;以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师资培训和课题实验研究为手段,以教学应用为目的,建设、研究、应用密切结合,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建设的主要目标

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选择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结合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针对性地开展本项工作。

到2009年底,在全省建立250所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合格以上学校。

在这些学校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讨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全省教育工作较快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三、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的任务

(一)现代教育技术学校

1、制定发展目标

制定项目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本地区的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力争建设成为本地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示范和窗口学校,发挥辐射作用。

2、开展专题研究

 根据中央电教馆研究课题指导意见,结合学校自身研究情况,确定一个或若干个子课题开展专题研究,通过专题研究,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3、建设现代化教学环境

示范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地建设好现代教学环境,并从发挥最大的效益出发,建立不同功能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使这些教学环境有利于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发展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多种学习资源,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和资源的共享等。

4、以远程资源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广、应用、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

要积极推广应用农村远程教育的教学软件,有条件的实验学校可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参加全省统一规划的教学软件开发项目。

也可根据本校教学改革实验的需要,设计、编制、购买一批具有特色,使用效果显著的教学软件。

5、培训教师

 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由全国和全省组织的培训活动,或参加由本地区组织的培训班。

有条件的实验学校也可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实验。

(二)实验教学

1、坚持标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设备设施

中小学实验室的建设,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

中小学实验室按《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海南省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试行)〉和〈海南省初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的通知》(琼教基[2007]55号)的配置方案配备,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设计施工。

要做好剔旧和更新换代仪器工作,逐步提高学校的装备水平。

2、加强管理实验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综合效益

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备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

加强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工作,健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学校应把各种管理制度装框悬挂在有关场室,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并使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以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和实验操作的复习,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综合效益,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

实验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和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直接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

中学要求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小学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或小学中级以上职称。

将实验教师的培训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之中,坚持培训合格上岗制度.使实验教师更好地掌握中小学各学科实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修技能,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关心实验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调资、晋级、评奖时,应与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并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4、加强实验教学,积极推进中小学实验操作考核

开展实验教学是贯彻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将实验教学内客列入教学工作计划,切实解决好实验教学所需的经费,并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关于确认和评估

1、示范学校确认的程序:

 由学校按照标准规范建设后提出申请,并填报《海南省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申报表》,经市县教育局审核、自查、推荐,报省电化教育馆。

由省里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并对市县学校进行抽查评估确认公布。

2、定期评估

 学校第一次评估确认后,每4年组织一次复评。

每次评估由省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各市县级工作小组组织实施,省里组织专家对市县学校进行抽查和审核确认公布。

通过定期评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指导。

对于工作突出、成绩显著的学校或教师,给予表彰。

对于个别在实验研究方面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的学校或评估不及格学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不能完成整改任务的取消其示范学校的资格。

附件:

1、海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标准

2、海南省中学理科实验教学建设标准

3、海南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设标准

二○○八年四月十六日

—15—

附件1

海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

A1

B1

各种机构建设

C1:

领导班子:

有以校长为组长的实验校工作小组、成立的实验校领导小组。

C2:

研究小组:

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由各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队伍。

C3:

信息技术小组:

有统管全校信息技术的技术小组(中心);(最少1名计算机专业)。

B2

规划、计划及管理制度

C4:

近五年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发展规划。

C5:

学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学校有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的学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C6:

电教研究计划:

电教研究、教改实验(电教)远近期计划。

C7:

电教教材规划:

有电教教材建设与开发规划。

C8:

教师培训计划:

对各类教师有较长远的总体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B3

设备管理

C9:

电教资料储藏室:

(1)有20平方米储藏室一间;

(2)资料入柜;有电教教材分科分课目录。

C10:

电教设备使用与管理制度;

(1)有各项管理制度;

(2)有硬件档案册;(3)有软件档案册;(4)有借物登记册;(5)有设备使用登记册。

A2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

B4

专用室

设备设

C11:

建网络中心机房,校园网络,连接internet或教育科研网

C12:

计算机教室;

(1)面积达到要求的,并每间有50位学生用计算机;

(2)必须连网并上internet;(3)安装有多媒体设备;

C13: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1)面积达到生均1.8平方米,

(2)有数据液晶投影机1部,;(3)有多媒体计算机1套;(4)有视频展示台1部;(5)有VCD影碟机或电视放象机1部;有录音机1部;

C14:

教师电子备课室;

(1)教师每10人至少配1台计算机(连互联网,分散、集中都可);

(2)配有彩色打印机;有彩色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照(录)相机

C15:

学生电子阅览室:

(1)建有20位以上专用电子阅览室1间。

C16:

语言实验室:

有50个座位以上或达到班一人一座

C17:

建成广播、电视、计算机、多网合一的多媒体校园网络传输系统;

(1)达到大部分教室,同时点播多媒体课件、软件,能上网浏览;

(2)实现与省教育信息中心联网。

C18:

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系统和IP资源接收下载正常并整理分类管理

C19:

网络、电脑多媒本设备防雷系统:

装有国家认证单位承建的防雷系统一套。

B5教材配备

C20:

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并上传学校校园网络、实现学校资源共享

C21:

投影教材:

(1)配有符合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要求的投影教材,每学科2套以上;

(2)实物投影设备已取代投影仪进入教室并使用的实物投影算为达标。

C22:

录音教材:

(1)配有符合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

语文、外语、音乐、每科2套;

(2)配有其他录音参考资料。

C23:

信息网络和多媒体软件:

(1)开通“海南教育网”;

(2)配备省教育厅公布的电教教材(软件)配备目录中相关教材和省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认证的实验专用软件。

C24:

按学科配VCD教材、课件素材、录像教材:

(1)配齐VCD现教材(或录像教材),积累有一定数量的各学科影视参考资料。

(2)配有各学科的课件素材(购买、自制)

B6教材开发

C25:

自制投影片:

2006年9月以来,每校各学科自制投影片总数达20框以上

C26:

自制录像教材:

2006年9月以来,每校各学科自制录像教材达4节课以上(每节课目达5—45分钟)。

C27:

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

2006年9月以来,每校各学科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累计达100课以上。

A3

现代

教育

技术

应用

研究

B7

课题

研究

C28: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1)承担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课题、

(2)实施方案书写格式正确;(3)实施方案切实可行,有研究价值;(4)课题研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

C29:

现代教育技术成果数量:

2006年9月以来,全校教师写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论文和获奖作品中学30篇以上,小学15篇以上。

(校内交流论文,发表的论文也可累加在此)

C30:

现代教育技术成果质量:

(1)在中央部委办属报刊发表的论文和参加CAI课件评比、学科整合课例获奖计为国家级;

(2)在省报刊、大学报刊及以省教育厅或省教育技术办公室组织的论文集发表和参加省级CAI课件评比、学科整合课例获奖的计为省级。

B8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C31: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课时应达总课时50%以上;

(2)100%的学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3)100%的50岁以下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C32:

(1)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阅览)室等使用率分别占总课时的60%以上。

(2)常规电教媒体(三机一幕)的使用率占总课时的80%以上

C33:

(1)学校中60%以上的教师能恰当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效果较好。

(2)80%以上的教师能用好学校已有的教学软件资源;(3)50%以上的教师有制作简单实用的教学课件能力。

B9

应用效果

C34:

典型课例录像资料:

2006年9月以来,积累有优秀电教课录像资料中学10课时以上,小学6课时以上。

C35: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交流获奖情况:

学校集体和个人参与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所获得的各等级奖励

C36:

实验学校示范作用:

经常有省内外学校来取经或者到外面参观考察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的(电教方面)

A4、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及效果

B10

领导教师培训

C37:

校长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