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4870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docx

《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docx

农委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芮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工作规划

芮城县地处黄河中游,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理座标为东径110°16″—110°58″,北纬34°35″—34°51″,全县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8.8公里,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地带,地势显北高南低一面坡,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沟、丘、滩俱全,属黄土高原一部分,海拔一般在600米左右,南部黄河滩涂最低,海拔317米,北部中条山海拔在800米以上,最高峰1993.8米,芮城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2.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66.2小时,无霜期205天,≥10℃有效积温为4223.9℃,年降雨量平均为517.5mm,且分布不匀,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

全县辖7镇3乡,173个行政村,707个自然村,总人口39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耕地面积90万亩,其中旱地34.82万亩,水地55.18万亩,人均耕地2.3亩,是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县。

秸秆综合利用以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县为总抓手,坚持“依法治理,堵疏结合,查扶并举,巩固、提高、创新、增效”的总体思路,在依靠科技,拓宽渠道,整体推进,综合利用上下功夫。

进一步加强科技开发、教育、资金支持和组织领导力度,因地制宜搞好秸秆覆盖、过腹,堆沤等还田技术的示范推广,引导带动农民不断增强秸秆还田的自觉性,有效遇制秸秆焚烧现象发生,减轻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达到了预期效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4%以上。

一、秸秆资源及综合利用目标完成情况

2012年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1、小麦面积47.60万亩,秸秆资源14.28万吨,其中小麦高茬覆盖复播还田17万亩,麦留高茬直接翻压还田21万亩,过腹、堆沤等还田5万亩,小麦秸秆还田率达90.3%以上。

2、玉米面积37.4万亩,秸秆资源24.12万吨,秸秆直接翻压还田24万亩,过腹、堆沤等还田8万亩,还田率达85.6%。

3、豆类3.8万亩,秸秆资源0.57万吨,秸秆还田率95%,过腹还田5%。

4、每个乡镇建立了1000亩高标准秸秆直接还田规模化示范区2个,示范区内秸秆直接还田达84%,过腹还田达5.5%、堆沤原料腐熟还田等达4.5%。

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9%以上。

二、秸秆综合利用取得的主要成效

1、秸秆利用普及了

通过几年来的宣传推广、示范引导及监督检查,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普遍提高,把合理利用秸秆资源与环境保护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逐步形成了秸秆综合利用的良好氛围。

2、环境状况改善了

焚烧秸秆产生烟雾不仅影响环境,影响交通,易发火灾而且破坏土壤结构及土壤微生物环境,浪费资源,随着秸秆综合利用意识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推广,焚烧秸秆的现象已基本杜绝,我县的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土壤环境也明显提升。

3、耕地能力上升了

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轻污染,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微生物活动能力,减少了地表经流,降低了水分蒸发,从而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4、农业产出加大了

秸秆综合利用不仅使耕地质量提升,土壤理化性状改善,而且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调节了地温,抑制了杂草,单位面积的产出明显提高。

5、农民收入提高了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主要的生物资源,农作物秸秆中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通过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提高了单产,增加了总产,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农产品的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秸秆利用(政策及技术)措施及落实情况

(一)秸秆利用技术措施

1、秸秆作为牲畜饲料过腹还田。

秸秆经过青贮、氨化等方法处理。

饲喂畜禽,通过发展畜牧增值增收,同时通过腹还田。

可利用秸秆青贮、氨化及微贮技术,优化饲料配制,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

2、秸秆作为堆沤原料腐熟还田。

这是一种传统的积肥方式。

利用夏积高温季节,把秸秆堆积,厌氧发酵沤制,特点是时间长,受环境影响大,劳动强度高,产出量少,成本低廉。

有条件的要推广应用“301”菌剂、催腐剂,“HEM”菌剂、醇素菌等快速堆沤秸秆还田技术,缩短沤制时间,适用于农户分散小规模应用。

3、秸秆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

一是机械化秸秆还田,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经机械粉碎直接还田。

这是近年来农业部门为解决田间焚烧秸秆问题大力推广的技术,主要模式有:

①小麦高茬覆盖复播还田技术。

对高茬复播的麦田,可根据土壤墒情、机具配套及生产条件等差异,因地制宜采取旋耕覆盖复播。

硬茬复播覆盖,人工撒籽——旋耕覆盖复播等不同的操作方法。

②小麦高茬覆盖休闲还田技术。

对不复播秋作物的夏休闲麦田,可根据机具配套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高茬休闲覆盖技术来取代传统的灭茬伏耕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休闲麦田蓄水保墒能力,实现培肥改土的目的。

③麦茬直接翻压还田技术对割晒机或联合收割机收割后留茬较高的麦田,收后立即用机械反转高柱犁将高茬麦草全部翻入土中,对人工收割的低茬麦田,留在田间的麦茬数量很少,可将场院中的剩余麦草或麦衣低茬麦田,每亩均匀撒铺200-300公斤,然后用深翻犁将其耕翻入土。

二是秸秆果园覆盖技术,用小麦、油菜、玉米秸秆覆盖果园空地,它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分蒸发与径流,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水果产量和优质果比例,改善水果品质,增加甜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具有操作简单、经济适用特点。

4、秸秆还田作为沼气原料发酵后还田

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适配人畜粪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后不仅可以为农户提供清洁的能源,而且厌氧消化后的沼液、沼渣还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能有效培肥地力和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不仅可解决沼气发酵的原料问题,还可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秸秆利用组织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各乡镇要把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秸秆禁烧领导组,要坚持“三夏”、“三秋”期间全天侯值班制度,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信息反馈及时和政令畅通。

要建立包村包片责任制,确保完成秸秆还田任务。

2、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舆论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组织技术人员包村包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发放资料、举办讲座、现场指导、集会咨询等形式,使群众认识焚烧秸秆的危害性,明确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

3、规模示范,典型引路

充分利用各乡(镇)高标准示范区的优势,做好示范样板,推动我县高茬覆盖还田技术大面积应用。

对示范区建设在目标上、规模上、建设内容上及主要措施上要有具体要求,要注重应用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实现旱作高产的成功典型进行总结,通过成功的经验引导群众,说服群众,使秸秆还天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4、政策优惠,奖惩分明

农机部门对购买农机具实施秸秆还田技术的给予适当补贴,对违反规定在禁烧区内焚烧秸秆的要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财政部等单位《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造成重大事故,导致公共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5、加强督查,狠抓落实

各乡镇要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县、乡、村三级要建立目标责任制,任务层层分明,责任一抓到底,要疏堵结合,齐抓共管。

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坚持政策引导、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经济扶持、行政干预、法规约束,使农民在禁烧和还田中得实惠,见效益。

要加强检查督促,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使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四、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秸秆综合利用涉及的农作物种类多,面积大,农户广,虽然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位,但农户由于麻烦,多增加投入,在实施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扶持,才能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

2、机械设施还不够完善。

由于机械设施在收获作物中遗撒、浪费粮食及秸秆还田质量不高等原因。

造成有的农民不愿搞。

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研发、搞好机械设施,同时给予适当补贴。

3、技术人员下乡及车辆费用不足,难以承担大面积的秸秆综合利用,再加上小麦-玉米两季作物时间紧、任务大,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及工作经费,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圆满完成。

五、2013-2017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年度目标及重点工作

(一)2013年秸秆综合利用目标及重点工作

1、小麦高茬覆盖复播还田60%,麦留高茬直接翻压还田20%,过腹、堆沤等还田12%,小麦秸秆还田率达92%以上。

2、玉米秸秆直接翻压还田率达82%。

过腹、堆沤等还田10%小麦秸秆还田率达92%以上。

3、豆类还田率90%,过腹还田10%。

4、每个乡镇建立了1000亩高标准秸秆直接还田规模化示范区1个,示范区内秸秆直接还田达84%,过腹还田达5.5%、堆沤原料腐熟还田等达4.5%。

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

6、建设10000亩玉米整干还田示范方3个。

7、建立100亩秸秆堆堆沤原料腐熟还田3个。

8、建立1000亩小麦秸秆留高茬示范区10个。

9、建立1000亩小麦覆盖复播示范区10个。

10、建设10000亩秸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2个。

11、加大宣传及技术推广力度,各部门加大巡查及督查力度。

(二)2014年秸秆综合利用目标及重点工作

1、小麦高茬覆盖复播还田60%,麦留高茬直接翻压还田20%,过腹、堆沤等还田12%,小麦秸秆还田率达92%以上。

2、玉米秸秆直接翻压还田率达82%。

过腹、堆沤等还田10%小麦秸秆还田率达92%以上。

3、豆类还田率90%,过腹还田10%。

4、每个乡镇建立了1000亩高标准秸秆直接还田规模化示范区1个,示范区内秸秆直接还田达83%,过腹还田达5.5%、堆沤原料腐熟还田等达4.5%。

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

6、建设10000亩玉米整干还田示范方3个。

7、建立100亩秸秆堆堆沤原料腐熟还田3个。

8、建立1000亩小麦秸秆留高茬示范区10个。

9、建立1000亩小麦覆盖复播示范区10个。

10、建设10000亩秸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2个。

11、加大宣传及技术推广力度,各部门加大巡查及督查力度。

(三)2015-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目标及重点工作

1、小麦高茬覆盖复播还田60%,麦留高茬直接翻压还田20%,过腹、堆沤等还田12%,小麦秸秆还田率达92%以上。

2、玉米秸秆直接翻压还田率达82%。

过腹、堆沤等还田10%小麦秸秆还田率达92%以上。

3、豆类还田率90%,过腹还田10%。

4、每个乡镇建立了1000亩高标准秸秆直接还田规模化示范区1个,示范区内秸秆直接还田达84%,过腹还田达5.5%、堆沤原料腐熟还田等达4.5%。

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

6、建设10000亩玉米整干还田示范方3个。

7、建立100亩秸秆堆堆沤原料腐熟还田3个。

8、建立1000亩小麦秸秆留高茬示范区10个。

9、建立1000亩小麦覆盖复播示范区10个。

10、建设10000亩秸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1个。

11、加大宣传及技术推广力度,各部门加大巡查及督查力度。

 

芮城县农业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