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4594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docx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docx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设计者信息

姓名

电子信箱

电话

区县

学校名称

日期

课题摘要

教学题目

《只有一个地球》

所属学科

语文

学时安排

2

年级

六年级

所选教材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对措施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教学难点

地球美丽壮观而又渺小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不够,因而不易理解;尤其是说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学生更是很难体验;“生态平衡”、“生态灾难”等科学术语,亦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1.一般特征:

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六年级学生,本班学生对环保相关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学起来有点吃力。

2.入门技能:

但他们对于环保意识已有一定的基础,已有的经验,会对本课的理解、感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学习风格:

儿童特有的表现需求、探究需求、被认可的需求,所以在学习中,以读、思、诵、背等形式为主,但每个学生都不相同,需要教师不同引导。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应用

1.学习环境选择(打√,如

(1)简易多媒体教室

(2)交互式电子白板□

(3)网络教室□

(4)移动学习环境□

2.学习资源应用

知识点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及来源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课文朗诵

Ppt课件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

直面引导,让学生一目了然

点击播放,引导朗诵

小练笔

Ppt课件

关于地球环境的图片展示;《琵琶语》音频

由想到写,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点击播放,边欣赏图片音乐,边书写

拓展延伸

Ppt课件

被破坏了的地球图片展示

从图片直观,让学生快速展开想象

点击播放,引导朗诵

3.板书设计

         

 

母亲(美)    随意毁坏 

      只有一个地球    易碎(无私奉献)  保护环境

                          发展科技

                唯一(美好家园)

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

1.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内容课件展示教师活动

 

2.学习活动索引设计(依据教学流程将学生学习活动依次填入下表)

序号

活动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

1

学生说说当今的环境污染状况

课外调查资料

学生回答

引导

2

根据自读要求,读《只有一个地球》

Ppt

学生朗读

指导、辅助学

3

再读,了解大意

预习、文本插图

朗诵、思考、交流

引导、辅助

4

说一说地球的美

Ppt

学生欣赏图片,并写一写

巡视、指导

5

向破坏环境者提问

Ppt,课本

学生向破坏环境者提问,再回答

引导

6

总结

Ppt

学生齐答

总结,引导

7

集体朗诵全文

Ppt

学生齐诵

引诵

3.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激趣生疑。

老师用比较新奇的语言导入新课,抓住学生的心,然后让学生老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回到问题,而是全部“放手”让学生,这样做无疑是让学生去自读自悟。

抓住文章的切入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自己来提问题,自己去读课文找答案。

二、自读发现,赏读自得。

根据教材的特点,阅读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切入点”

学生自主读书,就能很快地发现问题精髓,抓住这个切入点,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兴奋点,把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

学生通过自读,很快发现突出体现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的部分。

 三、研读感悟,引发辩论。

   

设法引起争辩,从而体现对学生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前从书籍、报纸、杂志、网络上获得了关于星球的大量的信息,内容广泛。

学会只需汇报一、两个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其它的资料可让学生作为课外知识掌握。

四、作业设计,形式创新。

在自读、赏读、品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过渡、引读,师生的感悟已达到高潮,教师再设计了一项扩展应用性的作业,然后再选择其中的设计公益广告一项,让学生当堂完成。

学生谈谈保护地球的建议或打算。

这种有探究、有体验、有实践、有创造的作业学生会自觉地、愉快地完成,并可以从中增长见识、形成能力、发散思维、激发创作欲望,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束课文,感情升华。

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地球属于我们只有一个,我们应该精心地保护她。

把你们此刻感受到的尽情读出来,站起来呼吁全人类——齐读最后一小节。

在歌曲《装扮蓝色的地球》声中,一条条立意深刻、精妙,很有警示性的公益广告应运而生,同学们兴趣盎然。

齐读最后一小节。

五、评价方案设计

1.评价形式与工具(打√,如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制作作品

(4)测验

(5)其他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

1、课件出示练一练,让学生口头作答。

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和蔼可亲(áiǎi)毁灭(huǐfěi)薄薄的(báobó)

②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地球适合人类生存,()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③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张桌子长1.6米,宽1.2米,高1米,真够气派的。

●中午的太阳宛如一个装菜的盘子。

2、出示“查一查”,让学生自主选择:

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看看存在着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可以拟出几条环保标语,可以写一封建议书向有关部门反映,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环保网页,发出环保倡议,发送到网上去。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应急预案等)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

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

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