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445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

《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docx

赛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物产多,一年四季各具特色。

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时,不仅抓住了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树木来写。

作者先概括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后具体叙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最后总结。

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学生已经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和《海滨小城》的过程中,对于学习此种类型的课文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再学本课就不会那么陌生了。

而且,课前布置学生进行小兴安岭的资料搜集对于学生理解其特点有一定帮助。

课文的景色描写非常有特色,语句也很优美,相信学生学习起来一定会非常愉快和投入。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时,可采用创设情境法、语言描述法、美读法、对比感悟法、读写结合法等,设立“创设情境——诵读感悟——体验学习——迁移运用”的学法步骤。

运用句子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结合生活情境指导学生描写家乡最美的季节,实现写法的迁移、运用。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会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3.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4.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最喜爱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

仿照本文学写家乡最美的季节。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春、夏、秋、冬”四个自然段的结构规律,学习和积累生动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积累语言。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师:

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准备一张中国地图。

学生:

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3.品悟第1、2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难点

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积累词语。

师: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8个词语宝宝。

看,它们来了,你们认识吗?

课件出示:

冰雪消融、溪水淙淙、万木葱茏、枝繁叶茂、落叶纷飞、层林尽染、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学生齐读。

师:

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些都是描写一年四季景色的词语。

师:

对!

这些都是描写景色的好词,我们比一比谁在一分钟内记得最多。

你准备把这些词分别送给哪个季节?

课件出示图片,为图配词语,帮助学生记忆。

2.激趣导入,齐读课题。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地方,春天冰雪消融、溪水淙淙,夏天万木葱茏、枝繁叶茂,秋天落叶纷飞、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就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小兴安岭。

在那儿,你可以尽情地堆雪人,打雪仗,也许还可以和黑熊成为好朋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小兴安岭吧。

(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2)指导记忆需注意的字:

侧、乳、舍、临。

教师特别指出“兴”和“舍”是多音字,在黑板上标注这两个字的两种读音,并组词。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4.全班齐读课文。

三、归纳段意,整体感知

1.小组讨论: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每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概括自然段段意。

①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②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④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⑤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⑥小兴安岭是大花园,也是宝库。

四、读中感悟,品味语言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2)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抓住“数不清”“连成一片”来体会树多。

适时出示林海图片,让学生结合理解体会小兴安岭的树木之多。

从“红松、白桦、栎树……”中体会小兴安岭的树种多,所以说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2.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树木的活力。

“雪水汇成小溪”,重点感悟“汇”字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课件出示: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学生齐读)指导要点:

加入动作演示,想象、体会小鹿愉快的心情。

五、回归整体,指导写字

1.请学生轻轻地合上书,看着黑板,试着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要求会写的字,提醒学生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

4.学生书写,教师要提醒并纠正书写姿势。

5.展评书写情况。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大花园、宝库

第二课时

1.了解小兴安岭夏秋冬三个季节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最喜爱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

3.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尝试仿照本文学写家乡最美的季节。

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夏秋冬三个季节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

难点

找出本文的写作规律,选择家乡最美的一个季节,仿写一段话。

一、质疑导入

1.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2.过渡:

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二、学习第3~6自然段,深入感悟

1.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3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话与前一自然段在构段上的相同之处。

(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第一步,品读: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指导学生读好这个句子,读时注意在合适的地方停顿。

第二步,默读,圈出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

第三步,交流读后的感受。

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

学生自读: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突出对“浸”字的揣摩感悟。

2.分组自学第4、5自然段——感受秋冬之美。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

(1)这两个自然段的构段特点也是先写树木,再写周围美丽的景象。

(2)想象理解“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

3.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及理由。

4.学习第6自然段。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板书:

大花园、宝库)齐读第6自然段。

三、回顾课文,理清思路

师: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相机板书:

四、找出规律,仿写美景

1.先说说课文开头和结尾各有什么特点。

(课文开头概括总述了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结尾总结了全文,突出了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特点,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2.仿照课文写一写家乡的一个季节的美景。

教师巡视指导。

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述——绿色的海洋

分述

总结——大花园、宝库

教学伊始,我以8个词语导入,引导学生读词语,发现词语的特点,再将词语贯穿于对本课内容四季的介绍中,学生就会在头脑中有一个整体感知。

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主,设计了多种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出感情,将小兴安岭各种景物的不同特点用感情读出来,效果较好。

同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感知重点词语的巧妙精彩,探究课文的写作规律,并指导学生仿写家乡最美的一个季节,因为有写法借鉴,所以学生写起来就显得非常容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