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4172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docx

《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docx

儒道互补之《论语》十则学案

《儒道互补?

v论语〉十则》学案

编写人:

曾明艳审定:

钟凤罗

单元目标:

1.通读四篇儒道两家代表作品,疏通文意,落实重要文言诗句知识;解读文章思想内涵,

并适当补充相关观点,以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

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2.对儒道两家学说对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

识,大致理解儒道互补在现实社会人生中的运用价值。

3•加强诵读,背诵一些片段,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疏通文意,落实重要词句,解读文章思想内涵,读出自己的体会与认识;补充《论语》

中与“君子'仁礼义”等相关的重要观点,加深对儒家思想的了解;背诵十则《论语》,引导课

外有重点地阅读《论语》经典语录,增加积累。

相关链接: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礼”“义”

“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

“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

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克己复礼

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自主学习:

㈠文言基础知识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曲肱()诲()裘()敝()肱()少()者怀之

B.写出加点字的通假字。

①可谓好学而已(已:

通“矣)

C.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就有道而正焉(

 

⑨天下归.仁焉()⑩一日克己复礼()

D•重点虚词主要是“于”“而”“之”“且”请针对原文,选择例句自己归纳其用法。

体会孔

㈡学生根据注释,口译节选各则,并思考与批注每一则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

试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诵读课文,选出一二则自己最有感触的语录,说说它所表达的观点及自己对这一思想的阅读体会和认识。

2、结合阅读指南,说说《论语》十则主要表达了怎样的儒家思想观点?

《论语》中多次提

到“君子”品性,你能梳理出多少有关语录吗?

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讨论孔子所说的“君

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我的疑惑:

总结归纳:

学习本课,你对儒家思想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吗?

训练评估: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敏于事而慎.于言

B愿无伐善,无施.劳

C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D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十五而.志于学

B诲女知之.乎

C愿无伐善

D就有道而正焉.

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C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D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4下列关于《论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B

慎:

谨慎,慎重

施:

施加

由:

听凭

事:

从事

不义而富且贵

高余冠之.岌岌

自矜功伐.

天下归仁焉.

既来之,则安.之

饭黍粱者餍,餐糟糠者饱

衣锦还乡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

成书于战国初期,是儒家经典之一。

“仁义”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在《论语述而》里,孔子就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C在《论语颜渊》里,孔子说要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的一切欲望,回复

到礼教的要求上来。

D《论语学而》篇里提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强调君子不应过分看重物质条件,而应注重精神追求,即“好学”。

二课内重点句子翻译

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并诵读下列<<论语>>名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

于粗俗:

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

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

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

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

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代呢?

 

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不会畏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小人则与此相反。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

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

不讲求协调。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

 

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

事情。

◎当仁,不让于师。

(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有过

失时,好象日蚀月蚀一般。

他犯的过,人人皆得见之;当他改过时,人人又恢复仰望崇敬之心。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说:

“我每天常三次反省我自己:

我替人策划事情,有没有尽心?

和朋友相交,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

我所传授的学业,有没有不纯熟的地方?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

“读书人心胸不可以不宽大,志气不可以不坚强,因为他要担负重责大任,而且要走很远的路。

他以行『仁道』于天下为己任,这个责任是不是很重大,至死方休,这段路程是不是很远呢?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

“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虑自己没有才能。

子曰: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

“各人志气行业不相同,就无法相互策划考量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孟子见梁惠王》,口译全文,落实词句含义,总结文章所传达的孟子的思想观点:

理解它与孔子思想的联系;补充阅读<<孟子>>名句,加强思想与文化的积累,深入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影响。

相关链接:

一、孟子其人其书

孟子(前372年一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

居。

父名激,母邹氏。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

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现有《孟子》七篇传世。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二、孟子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

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後蜀时,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

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三、孟子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

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

的线索。

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四、孟子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

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

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

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

他说:

“故凡同类者,举相

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

圣人与我同类者。

”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

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自主学习:

1•自主整理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为生字正音,疏通文意,标志疑难。

2.翻译下列句子。

A.何以利吾国?

B.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合作探究:

1.孟子在本文所选片断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他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这一观点与孔子的

思想有怎样的联系?

2.孟子的“义利观”,到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我的疑惑:

总结归纳:

结合<<阅读指南>>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你觉得儒家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有怎

样的影响?

能举例说明吗?

训练评估:

1.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2.诵读<<孟子>>相关名句,增强思想文化积累。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

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

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9)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

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11)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

罪不容于

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

这就是带

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1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

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6)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17)贼仁者谓之“贼:

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9)孟子曰: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20)孟子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J公下》

(21)孟子曰: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22)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2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

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27)、养心莫善于寡欲。

(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28)、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

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2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

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

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

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

三种乐趣。

30、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31、孟子曰: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

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

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

)“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

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

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

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第一二课时参考答案:

一1B施表白2D两个“焉”都是语气助词(A前者“而”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后者“而”表示“转折B第一个“之”为代词,第二个“之”做定语后置的标志;C第一个“伐”为“夸耀”第二个“伐”为“功绩功劳”3D前者“乐”为动词,喜欢;后者“乐”为使动用法。

使……高兴(A两个“安”均为使动;B两个“饭”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吃;C两个“衣”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穿)4D(A《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门人的语录;B“仁”是孔子思想的

核心;C“克己复礼”是指克制自己超出礼制的欲望,而非所有欲望)

二翻译要点:

1“敏慎”就”正”2“安信”怀”3“克复”归”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