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范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871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团范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党团范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党团范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党团范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党团范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团范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docx

《党团范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团范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团范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docx

党团范文关于马克思的事迹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第二篇、马克思生平事迹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

18xx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

马克思从小勤奋善于独立思考。

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

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后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以界的迫害,于是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

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

1843年5月,他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

在这里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

从此他们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布鲁塞尔。

他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

接着,他又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作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

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

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

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到了巴黎。

他立即着手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

4月初,他返回德国,直接参加革命。

6月他创办了《新莱茵报》。

为了发展民主统一战线,马克思参加了科隆民主协会的工作,同各地民主派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

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到伦敦。

在伦敦,马克思重建了共产主义者的盟约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

马克思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最伟大的功绩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

《资本论》这部不朽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的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把他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他被选为国际的领导机构总委员会的成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

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许多重要文件。

正像恩格斯说的,“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编写这个协会本身的历史”。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马克思虽然在起义之前并不赞同这一行动,但起义一经爆发,他就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援和帮助。

反动政府的迫害,贫困的物质生活,繁重的理论工作和紧张的战

斗,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的—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

他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

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第三篇、马克思的故事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关于马克思的事迹

马克思的故事

鲁迅曾有两句诗是这种形象的写照: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也许正因为有那深深的、博大的爱,才会有那金刚怒目般的愤怒,才会成就伟大的事业。

有多大的恨,才有多大的爱;反过来也可以说,有多大的爱,也才有多大的恨。

正因为爱,爱人民,马克思才情愿为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一切。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

马克思是完全清醒地走向他生存困境道路的。

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人生旅途:

几乎长达40年的流亡生活,40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贫困和牺牲。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

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在反动统治者的迫害下,马克思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终生飘泊国外。

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

“我是世界公民”,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马克思革命流亡生涯的真实写照。

由于马克思极其贫穷,为生活所迫,他曾多次迁居。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

因为经济困难,马克思都未能出席。

马克思在巴黎时,住在百合花大街45号。

一天,几个警察奉命向他宣读了驱逐令,他成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

这对于当时的马克思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并不是因为法国不欢迎他,而是因为他此时正陷入“财政危机”,自己家的所有积蓄已全部用作革命经费,连家俱也早已变卖,仅有的一套银质餐具也送进了当铺。

而且,妻子燕妮又即将分娩,此时被赶走,困难可想而知。

后来,转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马克思就是在布鲁塞尔写下的《共产党宣言》刚出版一个月,反动警察便以从事政治活动的罪名将马克思和他的妻子燕妮拘捕、关押起来,随后又将马克思驱逐出比利时。

既然不为反动政府所容,就只有另奔他国了。

马克思携带全家,变卖掉所有日常用品,来到了著名的雾都伦敦。

马克思虽出生在德国,但他一生的事业与伦敦密不可分。

从1849年到1883年,他在伦敦生活和工作了34年,一直过着穷困不堪的日子。

来英国之前,马克思一家是两手空空,到了伦敦,仍然是身无分文。

因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迫举家迁移。

为了省几个钱,一再要搬到更加阴暗窄小的房子去住。

开始,他们住在伦敦安德森大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这对马克思一家来说,简直是不让他们吃饭了!

因拖欠房租,房东叫来了警察,收走了马克思一家的全部东西,甚至连婴儿的摇篮、女儿的玩具也没留下。

他们搬进了累斯顿大街的一个旅馆,租金每周5镑,不久,他们又被主人赶走。

1850年5月,马克思搬进迪安大街45号,不久,又因房租迁到了这条街的28号,一家七口住在两个狭窄的小房间里。

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

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形形色色的敌人对他攻击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对他关上了大门,但他没有退缩。

这年的12月,幸运的是,他得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借阅证。

从此,阅览室成了他的半个家,他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8点左右,回到家里还要整理阅读材料所记录的笔记,一般情况,他都是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

他曾对别人说,我为了工人争得每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

那么,马克思在伦敦博物馆里都做了些什么呢?

原来他在大英博物馆的埋头苦读数年,是在认真写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煌煌巨著《资本论》。

据有人统计,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

据说,他每天固定坐在一个位置,以致座位的下面的地板都被他磨出了脚印。

后来阅览室整修把地填平,脚印也没有了。

那个座位号码为07,桌旁木板上的字码是AA.G,后壁书架上放的大都是历史著作。

马克思在埋头经济学研究的同时,还设法利用资产阶级进步报刊发表各种政论文章。

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他和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写了500多篇文章。

他们在这些文章中评述当时的国际重大政治事件,抨击各国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东方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他们写了不少论述中国的文章,揭露英国对中国的殖民政策,谴责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1856年10月,马克思迁居到伦敦西北的肯蒂士镇,这样,离伦敦博物馆更远了。

但马克思并未间断工作,他仍然没日没夜地在博物馆里工作着。

饿了,啃一口干面包,渴了,喝一杯白开水,疲倦了,就站起来跳两下,然后继续工作。

不管是刮风下雨,他也从未因天气问题而不到博物馆去。

终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

马克思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紧紧地捧住了这部刚刚出版的著作。

《资本论》无疑是马克思为工人阶级和进步人类创造的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恩格斯在谈到他的战友的这部著作时说:

“每一个字都贵似金玉”。

然而,《资本论》的作者所得到的稿费,还不够偿付写这部书时吸掉的烟钱。

这个一辈子研究“资本”的人,却注定了与“资本”无缘,经常是负债累累、贫困交加,以至他心爱的儿子因为无钱得不到及时治疗,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使这位经历了许许多多痛苦、极具爱子之心的伟大父亲饱尝“真正的痛苦”。

为了生存、为了写作,马克思不得不求助于朋友,接受朋友们的馈赠,经常不得不为了一、二个英镑,向朋友张口。

恩格斯为了从经济上支援马克思,使自己的战友能完成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的伟业,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

他重返曼彻斯特,再次从事他所讨厌的经商活动。

尽管马克思一家人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很温馨。

妻子燕妮美丽而又贤惠。

她虽出身贵族,但与马克思同甘苦、共患难,无怨无悔。

马克思家庭非常和睦。

孩子们常常喊他的绰号“摩尔”,意思是黑面人。

有时还和马克思一起做游戏。

马克思不能给自己心爱的人带来舒适和安逸,而只能看着他们在苦难中挣扎,眼看着他们病入膏肓。

万般无奈,为了使自己心爱的人摆脱苦难,他甚至说“情愿把灵魂预售给魔鬼”。

他的第三个孩子夭折之后,他在回拉萨尔的信中写道:

“培根说,真正杰出的人物,同自然界和世界的联系是这样多,他们感到兴趣的对象是这样广,以致他们能够经受任何损失。

我不属于这样杰出的人物。

我的孩子的死震动了我的心灵深处。

我对这个损失的感受仍象第一天那样的强烈,我可怜的妻子也是万分悲痛。

但是,马克思没有退缩。

他说:

“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

”他一生虽然历尽坎坷,仍然一往无前。

他对目标始终如一,忠贞不渝,无怨无悔,是源于目标的博大和宏伟。

这个目标,不是个人的

安乐与享受,而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这是他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的誓言。

马克思本来身体强健,但由于长期颠沛流离,忘我工作,加上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和营养不良,他的体质越来越差,多种病魔袭来,精神打击也接踵而至。

1881年11月2日,燕妮因病去世。

当时马克思正患胸膜炎,医生不准他外出,结果,他连妻子的葬礼也未能参加。

此后仅一年多,他最钟爱的长女小燕妮又被膀胱癌夺走了年轻生命。

疾病的折磨和家破人亡的打击,把这位老人折腾得虚弱不堪。

但这些都不能动摇他的坚强信念,不能阻止他“为人类工作”,直到在工作室坐椅上与世长辞。

1883年3月14日,恩格斯下午两点半来看望马克思,见他正在炉旁的安乐椅上打盹。

一两分钟后,恩格斯走进他的卧室,马克思已长眠不醒了。

马克思的死毕竟是安详的、无痛苦的。

马克思,这位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恩格斯给一位住在美国的朋友写信说: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

无产阶级运动在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前进,但是,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在紧要关头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没有了,他们过去每次都从这里得到只有天才和造诣极深的人才能作出的明确而无可反驳的忠告。

然而,在马克思度过了大半生的英国,他的死却没有引起多大注意。

《泰晤士报》的讣告仅有一段文字,而且行行都有谬误,比如说马克思“出生在科隆”,“20岁时移居法国”,等等。

当时只有一家报纸提到了马克思可能会留名后世,这家报纸写道,《资本论》虽未完成,但它未来会对各阶层中关注社会问题的人士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马克思下葬时参加吊唁的只有11个人。

但如今,马克思即便在西方世界的民意中,也已经是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第四篇、马克思事迹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

壹、二十世紀是紅色的,人類留出的血超過以往所有世紀的總和。

沿著入海的河流追溯可以爲這彌漫的鮮紅找到壹個源頭,在英國倫敦海格特公墓有壹座雕像,雕像座基下面躺著壹個大胡子德國猶太人名叫卡爾x馬克思。

二、英國作家拉什迪曾寫過壹部《撒旦詩篇》認爲人類有三大騙子分別是:

耶酥基督、默罕默德和佛陀。

爲此他的腦袋曾經價值500萬美元,也有人想把妳――卡爾x馬克思。

也名列進去但抛開拉什迪觀點的對錯不談,妳和他們仍然有本質區別,相同的地方是妳們都極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不同的是在妳的身上沒有神迹,沒有渲染超自然的力量,妳只是壹個嚴肅的思想者。

三、信徒們把妳的學說分爲:

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共産主義。

唯物論不是妳的發明,辯證法也不是,都有悠久的曆史了但是把它們糅合壹起就是妳的發明創造了,只是意義或許並不大“剩余價值”學說則是妳的獨創了。

在妳生活的時代,人類社會進入大規模機器生産不久原始、粗陋的機器單調乏味的生産程序。

妳創造出壹個名叫“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概念來解釋商品的價值,有了商品價值學說很簡單可以推導出,另壹個名叫“剝削”的概念。

四但妳學說的“精髓”則是所謂“科學共産主義”了,也就是妳的“鐵哥們”弗裏德裏希x恩格斯說妳發現了人類社會運行的的規律。

妳認爲人類社會在發展与之生産力也在不停發展,人類建立起的社會生産關系必須與生産力相適應。

進壹步闡釋妳的理論,還可以說國家、軍隊、法庭、警察等一些社會上層建築必須和生産力水平,或者叫經濟基礎相適應在妳的學說中有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的概念,妳認爲由占少數的前者來掌握生産資料,這樣的生産關系必然有壹天會適應不了生産力的發展,“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産階級專政”只能通過“暴力革命”來“剝奪剝奪者”,那樣將産生物質極大豐富的、人類大同的“共産主義社會”。

五、在妳生前並沒有看到妳的理論得到驗證,在妳死去三十四載後的19xx年壹個名叫弗拉基米爾x伊裏奇x列宁的俄國人,帶著對妳“學生對老師的崇敬”(托洛茨基語)建立了第壹個“無産階級專政”的政權。

妳的信徒們組成了“布爾什維克”他們挨家挨戶向工人們宣傳妳的剩余價值理論,告訴他們被資本家剝削需要拿起自己武器保护自己。

于是“十月革命”就爆發了,沙皇和資産階級的臨時政府被推翻,在地球上最大的國家版圖上人類有史以來第壹個紅色政權建立了。

列宁死了以後,壹個名叫約瑟夫x斯大林繼承了他的事業把紅色染

遍了東歐,並延伸到中國、朝鮮、巴爾幹半島和加勒比海灣。

六、那個時刻,妳大胡子的巨幅畫像在世界所有紅色政權的地方懸挂,在向世界宣告這個名叫卡爾x馬克思的先知,他的預言實現了按照妳的理論生産資料屬于“無産階級”以後建立起來公有制社會生産力會得到極大的發展。

但是事實上,這壹點和妳的預言並不壹致,所有按妳的理論建立起來的公有制國家,經濟卻好像被捆住手腳壹樣變得僵化起來,更可怕的是在那些國家裏,權力壹致高度集中到極少數人手裏。

妳預言的人民當家作主的局面好像沒有得到实现。

七、時間到了二十壹世紀,列甯締造的那個名叫蘇聯的強大的紅色政權已經土崩瓦解。

走了將近壹百年國家政權又回到了原地,柏林牆被推倒了;東歐所有的紅色國家都已經變色了,中國也“改革”了,私有制又重新被請回來。

現在妳的理論最堅決的捍衛者可能就是古巴和朝鮮了,兩個貧困至極的小國家是因爲貧困才捍衛妳的理論,還是因爲捍衛妳的理論而貧困,是壹個在爭論的話題。

八、“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妳不僅是壹個思想者,而且更崇信行動“暴力革命”是妳學說的要點,妳相信無産階級在這場革命中:

“失去的是脖子上的枷鎖,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

時間到了今天妳預言要滅亡的資産階級不僅吞並了幾乎所有紅色政權,而且借助妳沒有見到過的“高科技”朝氣蓬勃起來,顯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現在應該可以說卡爾x馬克思壹定有什麽地方搞錯了,因爲不是妳錯了就是世界錯了;但在,妳錯在哪裏呢?

九、妳的洋洋巨著深邃而又犀利,感覺有鐵壹樣的邏輯在裏面但是妳推導出的結果卻與事實不相符合妳的“剩余價值”理論或許適合簡單機械勞動的年月在今天的“矽谷”和互聯網絡時代如果再提到“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如果再談到“剝削”二字會使人覺得可笑但這好像還不是妳的關鍵錯誤把複雜的社會現象試圖用簡單的數學公式來表達再據此進行推理這是妳的助手弗裏德裏希?

恩格斯批評過的歐根?

杜林的做法但反觀妳的“科學共産主義”理論:

生産力和生産關系階級鬥爭導致無産階級專政何嘗不是再走杜林的老路?

十、想起在很久前,閱讀妳的傳記有這麽壹個場景:

當時妳很年輕大約是在普魯士。

壹個夜晚妳打碎了街道上的許多路燈,當警察來妳“比兔子還快地飛跑走了”。

還記得的壹些點滴是妳壹生貧困常常要躲避債主,靠妳的朋友和助手恩格斯資助爲生;大英圖書館裏有個地方被妳寫作休息時散步踩出個小坑,還有壹點妳

娶的妻子是當時特利爾城有名的美女!

十壹、“宗教裏的苦難既是現實的苦難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的苦難抗議。

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歎息,是無情世界的感情。

正像它是沒有精神的制度精神壹樣。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

這是妳的經典名言也許這段話最能反映出妳理論的問題,因爲宗教也和妳詛咒的資本主義壹樣到今天不但沒有滅亡,反而更加昌盛起來。

宗教的本質壹定有妳描述的那些成分,但也壹定有被妳忽略的地方。

因爲宗教的根本原因是人類對生命的依戀和對彼岸世界的恐懼。

它的基礎是人性構成人類社會整體的個性。

十二、其實事情已經清楚在妳所有的理論中妳恢弘的數十部巨著中,始終缺少壹個名叫人性的東西所以妳的理論沒有愛、欲望、尊重,也沒有人類對生的渴望和對死的恐懼。

有的只是物質只是鋼鐵般強大決定壹切的“唯物主義”。

再看壹眼今天的世界妳熱愛的“無産階級”可以衣食無缺,安穩地生存下來的時候能夠自由地生兒育女、繁衍子孫工作閑暇時候可以外出到海灣度假。

這個時候即使他們是被“剝削”即使是面對貧富差距猶如天淵,還值得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去“暴力革命”嗎?

珍視生命或者叫貪生怕死,這也是永恒不變的人性。

人性是複雜而任何關于人類社會的理論,如果缺少人性這壹環都注定不會是成功的,而且那些憑借自己的智慧爲人類經濟繁榮做出貢獻從而富有的人。

如果再作爲“剝奪者”被剝奪有法律依據嗎?

合乎人類道德嗎?

十三、妳的大同世界的理論不能說不充滿誘惑,但妳卻忽略了人類社會脫胎于物競天擇的動物世界。

自私和利己的本性仍然是人類進步和推動曆史發展的杠杆,如果從人類社會中閹割了自私和利己的本性,消除由其帶來的生存和發展的競爭,將看到壹個懶洋洋和無所事事的世界。

這樣就不難理解壹個個掘起的紅色政權,爲什麽都是專制、僵化、大鍋飯和低效率的代名詞。

爲什麽在和妳深惡痛絕的資本主義社會較量中會紛紛敗下陣來,重走私有制的老路在這壹點上達爾文顯得要比妳准確和真實。

十四、壹個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的人,他的理論不會全是對的;同樣,壹個給世界帶來災難的人理論也不會全是錯誤的。

相信很少有人會否認妳作爲思想者的深邃,但從崇高到荒謬僅相差壹步。

在妳鐵壹樣的邏輯思維中,有某部分的基礎不牢固,或某壹個環節脫落了。

而這卻是致命的,甚至是災難性的,人類曾在妳的理論指導下經曆了漫長的痛苦之路,使人想起壹個世紀前新康德主義者舒爾采x格弗尼茨的著名口號:

越過馬克思的墳墓前進!

十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爭論還將繼續下去,就像上帝存在與否的問題永遠不會有科學的證據支持。

如康德所說那是屬于信仰的問題。

而妳的基于簡單機器生産時代的剩余價值學說和隨之派生的“剝削”概念。

已經很難解釋今天的問題需要進壹步的審視,社會生産關系要和生産力適應的理論是妳的學說中真正的精髓,到今天仍然是正確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生産力是人類社會前進的火車頭。

每經曆壹次巨大的發展,社會生産關系必須也隨之相應改變直到壹個真正健全的社會結構形式出現。

只不過這是壹個尊重人性,珍視生命價值的時代社會生産關系的改變,不再是“階級鬥爭”或者“暴力革命”而是不流血的發展、積累和漸變,也叫做和平與發展第五篇、马克思生平故事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关于马克思的事迹第六篇、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关于马克思的事迹

马克思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出生于一个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犹太人律师家庭。

马克思的父亲具有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

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这样两段话: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联系马克思一生的经历、奋斗和实践,这恰好是马克思一生的真实写照。

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里,他除了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

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

1841年,马克思获得博士学位。

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在资产阶级报纸《莱茵报》中工作,向封建统治者展开了猛烈的斗争和批判。

在这里,他第一次实际地接触社会。

他以报纸为阵地,以政论文章为工具,为下层的苦无依靠的劳动人民辩护,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的弊端和罪恶。

批判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才华、渊博的学识和坚定的立场,令封建统治者害怕。

封建统治者通过马克思父亲的朋友的关系,以高官厚禄引诱和收买马克思,遭到马克思的断然拒绝。

社会舞台上的初试锋芒,使马克思进一步了解了社会,与此同时,对自己坚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立场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发生了怀疑。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感到,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普鲁士国家是地上的神物,是理性的最终体现,或者说,普鲁士国家就是神性,就是理性。

马克思见到的普鲁士国家现实,正好与此相反。

它的僵化、愚昧、专横和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令马克思愤怒,也令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正确性发生了怀疑。

二是马克思当时第一次遇到地产分析的经济问题,他深感自己经济学知识贫乏,并立下志愿,要研究政治经济学。

三是马克思也遇到了要对英法两国共产主义运动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自知,对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还缺乏研究。

除了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之外,马克思在这里也有思想上的收获,这就是他认识到:

研究问题,与其注意人们说什么,不如从客观的社会关系出发;人们在滔滔不绝地谈论道理和振振有词地争论问题时,在背后起核心作用的是利益,而不是空洞抽象的原则。

这正是马克思摆脱黑格尔思想的束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的起点。

1843年10月,马克思来到巴黎。

1844年8月,马克思与恩格斯会面,两大伟人自此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合作。

在巴黎,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加速了他

的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

一是他刻苦地研究历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史,对他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在恩格斯的启发下,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

这一研究的最初成果,就是引起世纪性探讨和争论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虽然还受到费尔巴哈的强烈影响,但他已经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以劳动作为社会历史观的核心看待问题了。

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虽不成熟、却是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这就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对无产阶级阶级地位和状况的论述;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和以劳动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观。

三是马克思第一次接触到了工人阶级,并且给他留下了深刻、且是终生难忘的印象。

他感受到:

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他们那由于劳动而变得粗犷的容貌上放射出的是人的高贵精神的光辉。

要理解这个运动中人的高尚性,就必须知道英法两国工人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