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851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docx

《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docx

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

一、关于“一”

1.一个中心工作: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一个最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一个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4.一个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5.一个重要指导方针、重友战略思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科学发展观

6.一个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一个最可靠保证【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8.一个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9.一个强国之路:

坚持改革开放(富民之路、强大动力)

10.一个立国之本: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保证)

11.一个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的根本利益

12.一个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一个最终目标: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4.一个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一个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民族政策、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

16.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一个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8.一个成就的表现: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台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一个共同理想: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

20.一个崇高使命: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

21.一个国际竞争的实质:

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台国力的较量

22.一书增强综台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进步与创新

23.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

24.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21世纪头20年

25.一个必由之路:

勇于创新是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26.一个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27.一个总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交明建设五位一体

28.一个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9.一个行使权利的总原则/前提:

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

30.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关系):

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3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

32.第一生产力:

利学技术

33.第一继承顺序:

配偶、子女、父母

34.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

35.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第一原则:

保护生命

二、关于“二”

36.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会生活自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要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另一方面要提高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

37.两个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38.两个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39.两个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内部)、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原则)

40.两个根本途径:

【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艰苦奋斗

【解决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1.人民代表产生的两种方式:

直接选举(县、区)和间接选举(市、省)

42.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知179/知187)

43.则产继承的两种方式: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

44.知识产权同时具有两方面的内容:

人身权和财产权

45.导致挫折的两个方面的因素:

外在的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和内在的主观因素(多数可以控

制)

46.成才的两种因素:

内因和外因

47.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

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8.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津: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9.维护公共秩序的两部主要法津:

《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50.人们的收入分为哪两种:

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51.违法行为的两层含义: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52.树立法治观念的两层含义:

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

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三、关于“三”及以上

53.“三个代表”:

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人民的根

本利益

54.三大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55.三种经济的重要性:

公有制经济:

主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基本力量、重要保证

(区分关键词)国有经济: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挥主导作用、起关键性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 三者有机统一。

5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观

58.当今世界的三大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

59.人类交明的发展是:

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60.享有选举权的三个条件:

18周岁、中国公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61.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

要)

6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依法应受刑罚处罚

63.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

64.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成分

65.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四个特征:

自觉性(贯穿始终、精神支柱)、果断性、坚忍性、自制性

66.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坚持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7.社会保障制度的四个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核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68.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9.人才,从内涵上说(四要素):

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作出贡献;四是指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7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其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

 战略举措。

71.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依法享有:

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如捐款捐物)

72.五个建设: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交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73.五个交明: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74.五个国策:

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民族区域自治

75.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76.六个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互利共赢的开

 放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77.几个“主体”:

竞争的主体是: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

企业

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

人民

经济制度中的主体:

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四、关于“最”

78.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

沟通

79.最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0.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1.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82.承担的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

最重要的是:

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8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84.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85.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先决条件):

人身自由权

86.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

生命健康权

87.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8.社会和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

公民的基本义务

89.最根本的、起着决定作用的理想、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社会理想

90.法津的最主要特征: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91.约束人们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

道德

五、关于“根本”

92.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93.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

94.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95.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与法:

统筹兼顾

98.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艰苦奋斗

99.实现共同富裕等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00.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01.民主政治建设(如:

实行人大制度)的根本目的: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02.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加入WTO/国际合作的根本原因: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

103.合作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

104.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原则:

宪法

105.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时代课题:

和平问题

106.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能够发挥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六、关于“首先”

107.一个获得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

有自信心

108.保持乐观的心态,首先要:

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

109.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

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

  民的基本义务

110.有效合作首先要:

合理分工、科学计划

111.做人的首要之德:

诚信

112.青少年关心社会、了解社会,首先可以从:

关注时事政治做起

113.未成年人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首先要:

懂得生命的价值,理解父母养育之恩

114.面对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未成年人首先要: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15.尊重他人隐私,首先表现在:

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

116.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

人口问题

七、关于“核心”

1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118.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

  本点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19.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

120.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

12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122.依法治国的核心:

依宪法治国(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2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

124.团队合作的核心和灵魂是:

指挥

125.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社会保险

126.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解决发展问题

八、关于“性质、本质、实质”

127.党的性质、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

  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28.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29.国家机关的性质:

①人民代表友会是:

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机关】

③国务院:

最高行政机关

④人民政府:

行政机关

⑤人民法院:

审判机关(诉讼机关)

⑥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

130.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

人民当家作主

131法津的本质: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132.我国社会主义法津的本质:

体现人民的意志

133.依法治国的本质:

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134.市场经济本质上是:

法制经济

135.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13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人民当家作主

137.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九、关于“关键”

138.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

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人贵有自知之

  明

139.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根本途径】:

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

力)

140.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关键是要:

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

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141.成才的关键:

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142.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关键是:

如何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

143.克服考试过度焦虑,关键是要:

对症下药

144.在人生道路上,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

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

145.合作中出现矛盾和分歧是难免的,关键是:

及时沟通、消除隔阂

146.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关键性作用的是:

国有经济

147.能否做到由弱变强,后来居上,一个关键因素在于:

能否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

148.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时期

149.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学校教育阶段

十、关于“前提”、“基础”

150.行使任何权利的总原则/前提: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

和权利

151.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立法)

152.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153.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154.合作的前提:

分工

155.良好合作的前提:

公平

156.我国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前提:

自主创业、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157.和平与稳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

158.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

学会生活自理

159.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家庭保护

160.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育

16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

162.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163.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

164.法津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津的基础

165.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权利

166.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

167.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

诚信政府

168.综台国力的基础:

经济和科技实力

16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资源

170.人类社会的基础:

物质生产活动

十一、关于“关系”

17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个人……

172.分工与合作的关系:

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

173.合作与公平的关系:

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

174.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合作与竞争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

作…

175.诚实与守信的关系:

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

176.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法津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津的基础……

177.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法治:

权威性和强制性……;德治:

感召力和劝导力……

178.人大制度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人大制度,人大制度直接体现国家性质。

179.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相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180.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与基本经济制度

相适应的;两者归根到底都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8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相辅相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

182.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两个基本点为一个中心服务)

183.亲近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

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

十二、关于“目标”、“理想”

184.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50年)

185.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奋斗目标和要求分别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86.2020年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87.2050年的目标: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8.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18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19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五位一体

19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2.社会理想是最根本、起决定作用,它既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又是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

  基础。

193.在当代,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

194.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也是有志青年应

  当确立的远大理想。

195.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196.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十三、关于“制度”

197.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198.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9.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民族政策、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

200.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1.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保障制度(也属于经济制度)】

十四、关于“原则”

202.善于合作,必须坚持:

公平公正的原则,共享合作成果

203.竞争的基本原则:

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

204.在分配继承遗产时:

要遵循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的原则

205.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内部)、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原则)

206.行使任何权利的总原则/前提: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

  和权利

207.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第一原则:

保护生命

十五、关于“决定”

208.基本经济制度: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09.分配制度:

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10.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

都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11.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都是由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12.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加入WTO/国际合作,根本上说是由: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决定的

213.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14.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进步和创新

215.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由: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的

十六、关于“标志”

216.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17.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标志: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21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完成

219.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20.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的标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21.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文字的出现

222.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依法治国

223.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尺:

重诺守信

十七、关于“重点、重要”

224.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实守信

225.重要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种学发展观

226.重要战略机遇期:

21世纪头20年

227.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2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

229.青少年关心社会,还不只是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更重要的是:

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230.诚信学习、诚信考试,不仅是对学校、老师、家长的诚信,更重要的是:

对自己诚作,对自

己负责

231.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

232.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是:

自觉服务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