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516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docx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docx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试题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37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总题数:

41,分数:

82.00)

1.平滑面菌斑分为如下三层

(分数:

2.00)

 A.细菌层、间质层、菌斑表层

 B.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表层 √

 C.基质层、中间层、菌斑表层

 D.基质层、细菌层、菌斑表层

 E.基质层、中间层、细菌层

解析:

[解析]通常人为地将平滑面菌斑分为3层,即菌斑一牙界面、中间层和菌斑表层。

菌斑-牙界面:

细菌位于获得性膜上方,细菌呈扇贝状排列于获得性膜表面。

中间层:

稠密微生物层,有球菌样微生物。

菌斑表层:

各种不同微生物构成呈丛状或丝状微生物,排列呈栅栏状。

2.龋病再矿化治疗的前提是

A.仅有有机质—胶原的破坏,而无矿物质丢失

B.磨牙

面广泛浅龋

C.牙本质未破坏

D.仅有矿物质丢失,而无有机质—胶原的破坏

E.釉质表面粗糙,易于吸收矿化液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再矿化治疗的机制是在龋病的发展过程中,在牙釉质和菌斑之间进行着矿物质的交换,它的主要修复反应是再矿化。

通过再矿化治愈必须是牙齿结构基本完好,仅有矿物质的丢失,而没有有机质一胶原的破坏。

3.银汞合金粘接修复术中,为了取得有效粘接

(分数:

2.00)

 A.充填银汞合金之前,粘接剂必须是未固化而湿润 √

 B.充填银汞合金之前,粘接剂必须固化干燥

 C.洞底应在牙本质下

 D.粘接剂应涂得较厚

 E.酸蚀冲洗后,洞底不必干燥

解析:

[解析]必须使新鲜调制的银汞合金与粘结剂产生相互掺合,其与充填方式和粘结层厚度有关,如充填方式得当,树脂尚未聚合而处于湿润状态时,通过充填压力可使粘结树脂与新鲜调制的银汞合金达到相互掺合。

4.不是氟牙症临床表现的为

(分数:

2.00)

 A.表现在同一时期萌出的釉质上

 B.对酸的耐受性差,对摩擦的耐受性强 √

 C.严重者有骨骼的增生性变化

 D.多见于恒牙

 E.严重者伴有釉质的实质缺损

解析:

[解析]氟斑牙的患者牙齿的耐磨性差,但抗酸能力较强,可出现牙本质敏感症状,极少发生龋病。

5.残髓炎的诊断要点如下,除外

(分数:

2.00)

 A.有牙髓治疗史

 B.有牙髓炎症状表现

 C.探查根管有疼痛

 D.叩诊无疼痛 √

 E.强温度刺激患牙有迟缓性痛

解析:

[解析]残髓炎属于慢性牙髓炎的一种。

发生在已做过牙髓病治疗的患牙上,由于残留少量的炎症根髓或遗漏了未做处理的多根管引起。

患牙有咬合不适或轻微咬合痛。

有牙髓治疗史。

对温度测验反应迟缓,叩诊轻度疼痛或不适感,跟管深部有探痛。

6.关于牙本质形成不正确的描述是

(分数:

2.00)

 A.初期形成的牙本质称原发性牙本质

 B.外界刺激诱发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C.牙行使功能性咬合后,形成继发性牙本质

 D.外界刺激诱发形成继发性牙本质 √

 E.修复性牙本质形成速度过快,可形成骨样牙本质

解析:

[解析]当牙发育至根尖孔形成时,牙发育即完成。

但此后牙本质仍在一生中不断形成,这种牙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即继发性牙本质。

7.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为各具特点的三个阶段是

(分数:

2.00)

 A.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黏膜下脓肿 √

 B.根尖脓肿、牙周脓肿、骨膜下脓肿

 C.根尖脓肿、骨膜上脓肿、黏膜下脓肿

 D.根尖脓肿、黏膜下脓肿、窦道形成

 E.根尖脓肿、牙周脓肿、黏膜下脓肿

解析:

[解析]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其临床表现如下:

①根尖脓肿;②骨膜下脓肿;③黏膜下脓肿。

8.一般说来,使用四环素不致引起牙着色的年龄为

(分数:

2.00)

 A.1~2岁以后

 B.2~3岁以后

 C.3~4岁以后

 D.4~5岁以后

 E.6~7岁以后 √

解析:

[解析]四环素牙引起釉质发育不全和牙着色,都只在牙齿发育期才可以发生,一般在6~7岁时再给药则不至于引起显著的牙着色。

9.牙周致病菌能抵御宿主防御功能的原因之一是

(分数:

2.00)

 A.存在于菌斑生物膜结构中 √

 B.革兰染色阳性

 C.易与抗体结合

 D.需氧条件下能存活

 E.具有抗原性

解析:

[解析]存在于牙菌斑生物膜中的致病菌,由于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不同菌种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有利于细菌的生存和繁殖。

10.导致牙周炎的重要发病因素是

(分数:

2.00)

 A.甜食

 B.烤瓷冠

 C.正畸治疗

 D.龈下菌斑 √

 E.未使用含氟牙膏

解析:

[解析]细菌是形成龋病和牙周病的首要因素。

11.用橡皮圈直接套在牙上,以关闭替牙期上中切牙之间的间隙,会形成

(分数:

2.00)

 A.间隙关闭加速

 B.牙龈外形改善

 C.重度牙槽骨破坏 √

 D.橡皮圈易脱落而无法关闭间隙

 E.牙齿内陷

解析:

[解析]由于橡皮圈本身的收缩性能,可以将其压入牙龈沟内,造成牙槽骨的吸收。

12.慢性龈缘炎的表现之一是

(分数:

2.00)

 A.牙龈粉红色

 B.存在牙龈点彩

 C.附着丧失4mm

 D.探诊后牙龈出血 √

 E.牙齿松动

解析:

[解析]慢性龈缘炎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和口臭等,但一般无疼痛,病程长,一般无自发出血,仅在刷牙或进食时出血,口臭为非腐败性的,牙龈也无坏死。

13.重度成人牙周炎的表现之一是

(分数:

2.00)

 A.探诊深度小于4mm

 B.牙槽骨吸收为根长的1/3

 C.牙齿均不松动

 D.牙龈探诊后不出血

 E.附着丧失5mm以上 √

解析:

[解析]重度牙周炎一半附着丧失在5mm以上。

患牙3度松动,牙槽骨吸收达2/3以上。

14.牙周炎造成牙齿松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女性激素水平变化

B.牙槽骨吸收

C.

创伤

D.急性炎症

E.牙周手术后

(分数:

2.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由于牙槽骨的吸收,使牙齿的支持组织不足,造成牙齿松动,根面暴露。

15.真性牙周袋的形成是由于

(分数:

2.00)

 A.牙龈增生

 B.牙龈水肿

 C.牙龈退缩

 D.牙齿移位

 E.结合上皮根方移位 √

解析:

[解析]牙周袋形成始于牙龈结缔组织中的炎症,以及炎症所引起的胶原纤维破坏和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

16.婴儿期儿童(出生后第一年)营养紊乱或疾病可导致

(分数:

2.00)

 A.乳牙釉质发育不全

 B.恒牙釉质发育不全 √

 C.乳牙过早萌出

 D.双生牙畸形

 E.乳牙萌出过迟

解析:

[解析]婴儿出生后1年由于营养或疾病可以影响恒牙的发育,因而可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

17.儿童第一恒磨牙龋发生最早,患龋率最高,为了预防龋齿发生,临床上应

(分数:

2.00)

 A.及早按预防扩大的原则做永久充填

 B.及早进行窝沟封闭 √

 C.定期观察

 D.进行药物治疗

 E.进行冠修复

解析:

[解析]窝沟封闭又称点隙裂沟封闭,是指不去除牙体组织,在

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18.乳牙外伤后,决定患牙是否保留的主要因素是

(分数:

2.00)

 A.并发牙髓出血

 B.并发牙髓坏死

 C.并发根尖周炎

 D.并发牙根吸收

 E.影响恒牙胚的发育 √

解析:

[解析]乳牙外伤后,由于其下方为恒牙胚。

乳牙的病变可以导致恒牙的发育异常。

19.年轻恒牙不是指

A.萌出不久未达

平面的恒牙

B.在形态、结构上未完全形成成熟的恒牙

C.牙根形成2/3萌出于口腔内的恒牙

D.根管粗大、根管壁薄、根尖敞开的恒牙

E.年轻人牙根发育完成的恒牙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恒牙虽已萌出,但未达

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成熟的恒牙称为年轻恒牙。

20.药物过敏性口炎多属于

(分数:

2.00)

 A.Ⅰ型变态反应 √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Ⅴ型变态反应

解析:

[解析]第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又叫过敏症型、反应素型,通常包括由异种动物血清及青霉素等药物引起的全身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性口炎是指过敏性体质的机体通过接触(含漱、涂布、撒敷)、口服或注射等不同途径接触变应原后所产生的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

第Ⅱ型变态反应——细胞溶解反应。

第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反应,又叫血管炎型。

第Ⅳ型变态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或细胞介导迟发型变态反应。

第Ⅴ型变态反应——兴奋型过敏反应。

21.以下不是可摘义齿适应证的是

(分数:

2.00)

 A.游离端缺失

 B.非游离端缺失

 C.上下颌同时有缺牙

 D.牙体缺损 √

 E.先天缺牙

解析:

[解析]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为牙体缺失。

22.以下不宜作局部义齿基托的是

(分数:

2.00)

 A.钛合金

 B.钴铬合金

 C.丙烯酸树脂

 D.光固化树脂 √

 E.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解析:

[解析]基托的种类按材料可分为以下三种:

塑料基托、金属基托、金属塑料基托。

23.确定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有无异常增生的最有价值的诊断技术为

(分数:

2.00)

 A.涂片镜检

 B.唾液培养

 C.血CEA测定

 D.活体组织检查 √

 E.念珠菌抗体检测

解析:

[解析]慢性肥厚型(增殖型)念珠菌病又称念珠菌白斑,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轻度到中度的上皮不典型增生,有人认为念珠菌白斑病有高于4%的恶变率,特别是高龄患者应提高警惕,争取早期活检,以明确诊断。

24.血管神经性水肿一般不发生在

(分数:

2.00)

 A..唇

 B..舌

 C.上腭 √

 D.眼睑

 E.咽喉部

解析:

[解析]血管神经性水肿主要发生于组织疏松的部位,好发于头面部的疏松结缔组织,例如唇、舌、眼睑、咽喉。

25.多形渗出性红斑口腔病变特点是

(分数:

2.00)

 A.黏膜表面出现溃疡

 B.黏膜红斑、水疱、渗出、糜烂 √

 C.黏膜出现针头大小的透亮水疱

 D.黏膜出现致密的白色伪膜

 E.黏膜表面白色条纹

解析:

[解析]口腔黏膜为大面积充血、红斑、糜烂,唇红糜烂伴血痂。

皮肤损害多为红斑,虹膜状红斑、且多见于手掌与足底。

26.最为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

(分数:

2.00)

 A.腺泡细胞癌

 B.骨肉瘤

 C.黑色素瘤

 D.鳞状上皮细胞癌 √

 E.恶性淋巴瘤

解析:

[解析]鳞状细胞癌是口腔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8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27.三叉神经痛的病人疼痛部位在颊部及下颌关节区者,其罹患支是

(分数:

2.00)

 A.第Ⅰ支

 B.第Ⅱ支

 C.第Ⅲ支 √

 D.第Ⅱ、Ⅳ支

 E.第Ⅰ、Ⅱ支

解析:

[解析]各分支的常见“扳机点”的部位是:

眼支:

眶上孔、上眼险、眉、前额及颞部等部位。

上颌支:

眶下孔、下眼睑、鼻唇沟、鼻翼、上唇、鼻孔下方或口角区、上颌结节或腭大孔等部位。

下颌支:

颏孔、下唇、口角区、耳屏部、颊黏膜、颊脂垫尖、舌颌沟等处,并须观察在开闭口及舌运动时有无疼痛的发作。

28.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的主要缺点是

(分数:

2.00)

 A.需定位投照装置

 B.操作简便

 C.需特殊持片器 √

 D.费用较高

 E.图像失真变形

解析:

[解析]分角线技术应用较早,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持片器,但所拍摄的牙齿往往变形,且距胶片距离不同的组织放大率不同。

平行技术减少X线图像变形并减低病人头颈部接受的辐射剂量,但操作较复杂。

29.关于利多卡因,正确的说法是

(分数:

2.00)

 A.局麻作用弱于普鲁卡因

 B.毒性小于普鲁卡因

 C.维持时间较短

 D.组织穿透和扩散较弱

 E.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

解析:

[解析]利多卡因还有迅速、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在治疗各种原因的室性心律失常时效果显著,因而对心律失常病人常作为首选的局部麻醉药。

30.应视为绝对拔牙禁忌的心功能等级的最低限为

(分数:

2.00)

 A.功能代偿

 B.Ⅰ级

 C.Ⅱ级

 D.Ⅲ级 √

 E.Ⅳ级

解析:

[解析]如以心功能分级而言,心功能Ⅲ级者,应视为拔牙禁忌证,而对较重之心功能Ⅱ级患者,拔牙亦应慎重并有适宜的对策。

31.防止龈缘炎复发最关键的是

(分数:

2.00)

 A.洁治

 B.使用洗必泰漱口 √

 C.消除颌创伤

 D.做好菌斑控制

 E.抛光

解析:

[解析]刷牙是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保健方法。

32.白血病所致的牙龈增生肿大是因为

(分数:

2.00)

 A.牙龈结缔组织本身增生

 B.牙龈成纤维细胞数目剧增、肥大

 C.大量幼稚白细胞浸润 √

 D.牙龈炎症性肿大

 E.服药所致

解析:

[解析]由于大量的不成熟、无功能白细胞在末梢血中存在,并在牙龈组织大量浸润积聚,破坏和代替了胶原纤维,结缔组织高度水肿变性,体积增大不属于纤维增生。

33.两相邻牙齿的邻间牙槽间隔很窄,根间距很近,最不可能发生的骨吸收类型是

(分数:

2.00)

 A.水平型

 B.垂直型 √

 C.凹坑状

 D.反波浪形

 E.骨上袋

解析:

[解析]前牙因牙槽嵴窄,多呈水平型吸收。

垂直型吸收也称角形吸收,多发生于牙槽间隔较宽的后牙。

34.牙周基础治疗后进行前牙冠修复,为保证牙龈健康和美观,要求冠修复体

(分数:

2.00)

 A.颊面突起大一些

 B.冠缘在龈上

 C.冠缘位于龈下,可近龈沟底以加强固位

 D.冠缘位于龈下,不超过龈沟深度的1/2 √

 E.冠缘位于CEJ处

解析:

[解析]牙周治疗和手术后修复,修复体边缘在龈缘以上:

易操作,易清洁,保存牙体组织多,但美观效果有时不够理想;修复体边缘齐龈缘:

易操作,易清洁,但要求牙龈缘的位置稳定;修复体边缘在龈缘下:

美观效果较理想,但应注意保证生物学宽度。

35.下颌联冠斜面导板的戴用原则是

(分数:

2.00)

 A.白天戴用

 B.晚上戴用

 C.全天戴用,吃饭时摘下 √

 D.全天戴用,吃饭时也不摘下

 E.仅吃饭时戴用

解析:

[解析]纠正下前牙反

36.下颌联冠斜面导板的斜面与被引导牙的长轴应呈

(分数:

2.00)

 A.5°

 B.25°

 C.35°

 D.45° √

 E.55°

解析:

37.患者右下后牙咬物不适近1年。

偶有咬到某一处时锐痛。

检查:

右下后牙未见龋及牙周袋,右下第一磨牙咬合面近远中向窝沟处深染变宽,越过远中边缘嵴。

冷测一过性敏感。

X线片未见异常。

该牙所患疾病可能性最大的是

(分数:

2.00)

 A.Turner牙

 B.Hutchinson牙

 C.隐裂 √

 D.釉质发育不全

 E.慢性牙髓炎

解析:

[解析]隐裂位置皆与

面某些窝沟的位置重叠并向一侧或两侧边缘嵴伸延。

38.患者近日左下后牙剧烈疼痛,放散至左面部。

检查时左下第一、二前磨牙颊侧颈部较深楔状缺损,左上第一磨牙有近髓深龋洞。

冷热测均呈不同程度的敏感。

鉴别该患者主诉牙是在上颌或下颌的方法是

(分数:

2.00)

 A.探诊

 B.叩诊

 C.电活力测验

 D.麻醉法测验 √

 E.X线片检查

解析:

39.男,8岁。

两下中切牙萌出2/3,两下侧切牙萌出1/3,远中面与乳尖牙近中面重叠2mm,萌出间隙不足,轻度拥挤。

两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萌出2/3。

此患儿治疗措施是

(分数:

2.00)

 A.观察 √

 B.拔除乳尖牙

 C.拔除第一乳磨牙

 D.活动矫治器矫治

 E.固定矫治器开展间隙

解析:

40.男,40岁。

感冒后,感上腭左侧牙龈刺痒,灼痛来诊。

口腔检查见上腭左侧牙龈红肿,表面有成簇的小米粒大小的溃疡,部分已融合,黏膜表面有较厚的黄白色伪膜。

以往无口腔溃疡复发史。

实验室检查示:

WBC3.3×109/L,中性54.2%,淋巴34%。

该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为

(分数:

2.00)

 A.细菌性口炎

 B.固定性药疹

 C.复发性口疮

 D.口蹄疫

 E.疱疹性口炎 √

解析:

[解析]疱疹性口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附着龈和边缘龈也有明显的急性炎症损害;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小水疱,水疱疱壁薄、透明,不久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尽管水疱较小,但汇集成簇,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并能造成继发感染。

41.女,65岁。

3天来右下牙持续痛。

查见右下尖牙残根,叩(+++),龈红肿扪痛。

自述已患糖尿病5年。

口腔科医生处理如下,除外

(分数:

2.00)

 A.拔除患牙 √

 B.消炎止痛药

 C.X线片检查

 D.开髓拔髓引流

 E.了解糖尿病控制情况

解析:

[解析]急性炎症期是拔牙的禁忌证。

二、(总题数:

3,分数:

18.00)

女、40岁。

主诉右下后牙遇冷热敏感。

刺激去除后,痛短暂持续,但无自发痛。

检查发现右下第一磨牙

面深龋,探诊敏感,但未发现穿髓,叩诊(-),备洞过程中极敏感(分数:

6.00)

(1).恰当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分数:

2.00)

 A.磷酸锌粘固粉垫底永久充填

 B.银汞合金永久充填

 C.安抚治疗 √

 D.复合树脂充填

 E.复合体永久充填

解析:

[解析]洞底深近髓,去腐过程中患者疼痛明显,为缓解治疗过程中对牙髓的刺激,使操作中所造成的牙髓的病理性变化得以恢复,可行安抚治疗(间接盖髓),进一步观察牙髓状态。

(2).应与其鉴别的牙病是(分数:

2.00)

 A.牙隐裂

 B.牙髓坏死

 C.残髓炎

 D.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

 E.慢性开放性牙髓炎

解析:

[解析]根据患者主观症状、体征,结合X线片易于确诊。

应注意与可复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鉴别。

慢性牙髓炎的发生多为龋病所致,而龋病的发展多系慢性过程,因而随着龋病的逐渐侵害,牙髓可以发生慢性炎症。

(3).作鉴别诊断时,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分数:

2.00)

 A.视诊

 B.麻醉试法

 C.温度测验 √

 D.X线摄片

 E.咬诊

解析:

[解析]可复性牙髓炎受到温度刺激、尤其是冷刺激时,产生短暂、尖锐的疼痛,当刺激除去后,疼痛很快消失或仅延续数秒钟。

男,38岁,近半年来右上后牙牙龈反复肿痛。

1年前该牙曾因自发痛,夜间痛于外院开髓。

检查:

右上第二前磨牙

面开髓孔,根管内空虚,根尖部扪不适,叩痛(+)。

电活力检测无反应。

颊侧中央有窄牙周袋,深达根尖,袋内溢脓。

X线示根尖周膜影像模糊(分数:

6.00)

(1).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

2.00)

 A.牙槽脓肿

 B.逆行性牙髓炎

 C.牙周牙髓联合症 √

 D.创伤性根周膜炎

 E.局限型成人牙周炎

解析:

[解析]患牙曾具有典型的牙髓炎的临床症状,并且开放治疗过。

同时可以探查到深的牙周袋。

(2).脓液引流的途径是(分数:

2.00)

 A.过根尖孔经根管排脓 √

 B.经牙周膜间隙向龈沟排脓

 C.由根尖周组织穿透附近的密质骨到过骨膜下,向龈沟排脓

 D.向上颌窦排脓

 E.向鼻腔内排脓

解析:

[解析]同时患牙曾行开髓引流,故脓液可以经过根尖孔根管排脓。

(3).合理的治疗程序是(分数:

2.00)

 A.牙髓治疗

 B.清除感染的残髓→清除牙周袋内的感染→完善的根管治疗

 C.清除牙周袋内的感染→清除感染的残髓

 D.完善的根管治疗→清除牙周袋内的感染 √

 E.牙周治疗

解析:

[解析]对于由牙髓病引起的牙周病变,尽早治疗牙髓病;病程短者,牙周病可望治愈;病程长、反复发作者,应拔髓、根管治疗,并常规行牙周治疗,消除感染,促使牙周组织愈合。

女,46岁。

患者慢性牙周炎右上第一磨牙基础治疗后仍有6mm的牙周袋,探诊后出血(分数:

6.00)

(1).对该患牙进一步治疗的最佳手段为(分数:

3.00)

 A.药物冲洗

 B.药物含漱

 C.洁治

 D.夹板固定

 E.牙周手术 √

解析:

[解析]经过基础治疗后,仍有较深的牙周袋,或根面牙石不易彻底清除,炎症不能控制,则可进行牙周手术。

优点是可直视下彻底刮除根面的牙石及肉芽组织,必要时还可修整牙槽骨的外形,或截除患根,矫正软组织外形。

(2).若该患者伴有糖尿病,治疗时还应注意(分数:

3.00)

 A.口服抗生素 √

 B.同时做牙髓治疗

 C.停止服降糖药物

 D.控制血压

 E.降抵免疫功能

解析:

[解析]但由于糖尿病有着长期的病程,其间常出现其他器官的并发症主要在眼、肾、神经和血管,同时由于血糖浓度高,蛋白质分解而使人体抵抗力减弱,故易受细菌和真菌的感染,以口腔局部而言,可使原有的牙周疾病程度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