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的观后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355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docx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七年的观后感.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docx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人生七年》是一部经典的纪录片,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人生七年的观后感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篇一: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十多个我这一生中熟知并关心的人度过了两个半小时:

他们正是迈克尔.艾普特的代表作《人生七年》系列中的主人公。

这是一部系列纪录片,始于1964年。

但影片的初衷是制作一部讲诉来自不同经济背景的英国七岁孩童不同生活的纪录片,里面有来自工人阶层的女学生,其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沃尔沃斯百货的职员;有就读预备学校的富家子弟,他读的是金融时报,说起将来会被剑桥大学录取时神态自若;还有来自利物浦郊区的小男孩,他十分有趣,渴望成为宇航员,但如果当不了宇航员,就做公交车司机。

那时的艾普特才二十出头,在影片中只是负责调查工作。

然而在他脑海中却出现了一个绝妙的想法,那就是,七年后,再来访问这群人。

从那以后,每隔七年,他都会回来记录这群人的生活。

最新一期,即《人生七年》第八季已于年在英国电视上播出,目前该片正在中心上映。

  我已经想不起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这部纪录片的,或许是在1977年,当时我十岁,英国电视里播出的是第三季。

从那时起,我就一集不落。

其中一些我反复看了二三遍,以至于里面的某些话和场景深深的映在我脑海中,宛如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或是钟爱的小说里的段落。

例如,七岁的鲍尔满脸愁容,是一所看上阴深深的慈善学校的寄宿生。

被问到以后想不想结婚时,他的回答是那么的悲哀。

从此这一答案成为我家中关于家庭关系悲喜剧尝试的简略表达方式。

21岁的托尼出生工人阶层,本来可能成为诗人,最后选择了开出租车。

他对艾普特说道:

“我懂的,无非就是狗、价钱、女生、知识、公路、街道、广场、爸爸妈妈、还有爱。

我只懂这些,也只想懂这些。

”这席话听上一点也没有大诗人济慈的感觉,但在某种意义上,又富有哲理。

  我和片中人物的年龄差距曾经非常大,但现在已经减小了。

对我来说56岁已经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把片中的那些人看做是一个具有警示作用的先遣组,好比是兄长或是姐姐,无论是在先前的青春期、成年之初、以及现在漫长而又狭窄的中年时期,他们永远都是先行一步。

如今,身为七岁孩童的母亲,我是从我儿子捉摸不定的未来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系列纪录片,满怀希望他能享受到我所寄予他的成长快乐,这些快乐,有的时候很明显,对片中的人物来说是缺失的。

  这部系列纪录片拍摄之初是有政治目的的。

该片援引了耶稣会格言,“孩子七岁后就是一个大人了”,言下之意就是说片中这些人的将来是由其出生的阶级决定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论断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出生于社会和教育精英层的孩子们来说。

预备学校里的约翰后来成为高级律师,他的同学安德鲁也做了初级律师。

  来自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孩子们的未来就不是那么好预测了。

小时候认为自己将来要在沃尔沃斯上班的琳恩,最后成为儿童图书管理员。

她的同学苏,尽管没有读过大学,甚至都没有上过文法学校,却成为一名大学行政人员。

看完最开始的两季后,谁都料想不到拥有超凡魅力的尼尔,曾幻想成为宇航员的他,在21岁时患上慢性心理健康问题;28岁时,成了一名流浪者。

当然大家也绝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他满怀尊严、充满深情的重新构建了自己的人生。

尼尔的疾病对他本人来说是一大挑战,但对艾普特来说却是一份难得的礼物。

它表明这部纪录片当初过于简单的社会政治假设存在种种局限性,同时也通过揭示普通民众在极其纷繁复杂的环境下逐步发展成熟,从而强调该片真正取得的成就。

那个晚上我们看完电影离开影院时,我丈夫这样说道,这部系列纪录片开始的时候有点左拉的风格,但半个世纪过后,又让人感受到了普鲁斯特的神韵。

  这部系列纪录片被誉为真人秀的鼻祖。

但不同的是,其中的参与者一开始因为年纪太小,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参与许可。

而且他们也不是为了追求名利。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都把自己的这种参与——让观众审视他们的生活,评判他们的成就,见证他们的不安和失败——看作是为了大多数人利益而做出的一种牺牲。

人们在观看的时候是丝毫不会嫉妒他们所做的这件事。

但是该片还是拐弯抹角的揭示出了另一种变化,那就是艾普特本人。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时候,艾普特关于英国政治状况的问题有时看上意识形态非常明显。

他过分偏袒于其中的一些人物,尤其是来自工人阶级的女性;而那些出身富庶的人在片中看起来显得十分可笑,例如约翰在21岁猎狐的那一幕。

  随着年龄的增长,艾普特片中的人物不像以前那样乐意受其摆布。

艾普特好比是写实小说作家,其笔下创作的人物对故事的发展有了自己的要求。

所以他只得放弃对这部纪录片的幻想,转而关注其中人物的真实命运。

在第五季中,约翰的身份得以公开,他是保加利亚第一位首相的后裔,并与这个饱受磨难的国家有着牢固的联系。

在第八季里,约翰本人说道,自己九岁丧父,由在工作的单身母亲抚养长大,后来获得奖学金进入了牛津大学读书。

这些事实虽无法改变他当年猎狐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但是,对于他全盘接受英国拥有土地的贵族的各种行事做派,人们需要对此有一种更为细致的解读。

值得肯定的是,艾普特将片中人物对该片的假设提出质疑、甚至是对其本身所存的偏见提出质问的画面也呈现了出来。

其中最令人兴奋的一幕出现在第七季,在伦敦东区长大的杰姬此时带着三个孩子失业在家。

她愤怒的指责艾普特在过的几十年时间里一直低估了她。

艾普特含蓄的谦卑虽然来得很晚,但最终还是证明杰姬说的没错。

  艾普特本人亲口承认该片所有人物中他最认同的是尼克。

这位早熟的农家子弟考取了牛津大学,后来怀揣着推动核子物理发展的梦想移民到了美国,最后放弃研究,成为大学教授。

艾普特后来也离开英国到好莱坞发展。

而且和尼克一样,他结婚,后离婚,又再婚。

尼克天资聪颖、抱负远大、勤于思考,他的故事其实就是理想未尽、开始认识到人类的能力有限的故事。

虽然他看上对其从事的工作以及第二段婚姻很满意-至少没有表示不满,但是他并没有实现最初的理想。

我很好奇,艾普特本人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尼克身上的那种力不从心,虽然说他除了制作《人生七年》这一优秀系列纪录片之外,还拍摄了很多影片,这些影片有的大受欢迎、有的技术精湛,但也有些乏善可陈。

在第八季中,尼克表达了在自己选择了背井离乡后所经历的那种失落感:

远离那片热爱的出生地;日后重返故地,探望身体每况愈下的年迈的双亲,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

在这点上上,我觉得自己和尼克是感同身受的,因为我也是来自英国乡村,进入牛津读书,然后来到美国。

  在最后一季里,尼克总结了艾普特的伟大成就。

他说,在屏幕上看到的那个自己,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改变、成长,其实并不是他本人。

他的故事,和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故事一样,太广泛,仅靠七年一次、时长20分钟的一段影像是无法说清的。

但是,尼克承认,这是“某人”的肖像,“是所有人的肖像。

它讲述着人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尼克说的没错。

这部系列片不仅仅是20世纪六十年代初从他们的教室里挑出的那些孩子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

结果证明,艾普特的成就,和这个项目最初的主旨已大相径庭。

与其说该片揭露了外部社会力量对人的压力,倒不如说它体现了影片参与者和制作者的共鸣和同情的内在缓慢发展。

同时观看该片的观众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这种同情心。

观看这部影片并不轻松。

影片强调在我们观看艾普特和他的演员们成长的时候,在我们跟随他们的时候,应怀有一颗深切关怀之心。

  篇二: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人生七年》,制片方挑选了14名7岁的孩子,以阶层的视角每隔七年观察他们人生轨迹的变化。

已经看到了第3季,这群孩子已经21岁,和现在的我年纪差不多。

21岁的这群孩子中,有些人的目光已经暗淡,有些孩子的目光则变得更加锐利,目光之后则是与梦想的距离。

  第3季,最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意气风发的对着镜头说:

“我认为这个节目有意误导了观众,节目只展现了我现在成功样子,而没有表现出我为取得这种结果所付出的努力。

”我觉得也是,评价一个人仅看他的梦想有多远大,那么对大多数人是不公平的,毕竟不是每个人的起点都会是那么高,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视野能支撑梦想的远大。

评价一人一物,看他与梦想的距离,这不更合理吗?

如果非要认为蝶蛹破茧成碟的努力是卑微而不值一提的,那你只是一个思想混沌、情感粗糙的人。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到关于高考的话题,我说:

“怪不得你高中压力那么大,毕竟从小到大,你的家庭给你提供了最优秀的社会资源,你没有理由考的差。

”在同一个尺杆下,我们都有跳过1米5的能力,但是种种原因,你比我的起点高了30公分,你的梦想可以是跳过1米8,我的梦想只能是跳过1米5。

如果我和你付出同样的汗水,我永远无法超越你。

如果你和我付出同样的汗水,你取得的成绩也不配嘲笑我,当你在嘲笑别人的时候,你也会惊愕,原来有的人起点就是1米8。

但是别人能跳跃的尺干高度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依然在那,那管他呢。

我不在乎我最终能跳多高,我在乎的是我为能跳到多高所付出的努力。

现代人总是太累,无非心孽太重。

  放大格局,《人生七年》里的孩子,虽然他们是那么努力,在21岁时的人生轨迹,也基本按照自己7岁时对自己的人生设想运行的,但是没几个人跳出自己生活的圈。

7岁孩子对人生的设想?

7岁的孩子对人生能懂啥呀?

7岁的孩子的人生设想无非是他周围环境的思想意识在他脑海里的一种投射,所谓的设想不过是所处环境的社会意愿,孩子不过是实现这种社会意愿的工具,一个个孩子在21岁时看似踌躇满志,其实他们中有谁跳出了那个圈,到年老时,真会觉得自己这辈子过得幸福和值得吗?

不信,你可以接着看,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看《人生七年》的后面几季。

在社会规范面前,最大的无奈不是“金箍在头,欲说还休”,而是“金箍在头,你却不知”。

想说的是,能跳出自己生活的圈,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种能力。

  思想多元时代,一家之言,不必奉为圭臬。

生活是自己过的,真当生活过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改变;路是自己走的,真当走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拐弯,何必总是听外人指手划脚。

生活面前,谁都不会是备胎。

不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只会让我沦为生活的奴隶。

如果有些事情,非要说意义,那么评价这种意义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有些意义,非要说标准,那么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标准束缚自己?

蚕蛹十七年的暗无天日,但是它自己觉得值,这还不够吗?

我不怕暗无天日,但我怕看不到希望。

我不怕到达不了目的地,但我怕看不到路上的风景,所以,你也不要多想。

保持一份沉默的默契,这不很好吗,为何非要为这种无聊的论调而论战,不累吗?

要相信,时间可以抹平一切,就不能有点耐心吗?

  “爱少年时代,放肆而无害。

”—致沸腾的岁月

  篇三: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这是一部让人由衷赞叹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拍摄题材和视角,成为影像纪录史上的奇迹。

  1964年,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MichaelApted还是刚入行没多久的小伙子,他决心拍摄一部反映英国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纪录片,于是他采访了一大批英国各地的7岁的小孩,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他们的音容笑貌,采访他们谈及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心中的愿望,最终选定了14个小朋友的影像集合出品1964年的“成长系列之7岁篇”。

以后每隔7年,迈克尔·艾普泰德就再次找到当年那14个孩子,记录下此时的他们,7年时间的人生历程,7年来的他们的人生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悟。

  到XX年为止,这个成长系列从1964年开始的7岁篇,拍摄了14岁篇,21岁篇,28岁篇,35岁篇,42岁篇,49岁篇,一直到56岁篇。

  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甚至当我们人到中年,回头看时,我们7岁、14岁时的样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我们更是不可能看到别人的成长历程。

在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看到随着岁月的流逝,看着社会和时代的沧桑变化,看着14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变成发福秃顶的中年人,看着他们经历事业上的变化,爱情婚姻生活的变故,有一份难言的感受涌现在我的心头。

  知道这个纪录片,还要感谢一个博友anny在我的博文“命运天注定”后面的留评:

同意你所说的,《56Up》已经说尽了,西游记也说了,孙悟空再怎么变花样,也逃不脱五指山。

  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去网上搜这个"56up",发现原来它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系列反映英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普通人的真实人生命运的纪录片。

前一阵儿下载下来,但没有马上看,近来静下心来,抽空把一共11集(7,14,21,28,35,42岁各一集,49岁两集,56岁三集)片子全部看完。

  片中14个孩子,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

  约翰、安德鲁、查尔斯来自于精英家庭,在私立学校读书。

  布鲁斯、尼尔、彼得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来自于老工业重镇利物浦;

  尼克出身于约克郡的偏远农村家庭;

  女孩苏西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接受巴蕾舞训练,家里在苏格兰有度假别墅。

  托尼和三个女孩林恩、杰基、苏珊出身东伦敦的贫民区,算社会底层;

  西蒙和保罗在福利院,在没有父母关护的情况下长大,算社会最底层;

  看完这个系列,我感慨万分,深感一个人的成长环境、遗传和性格对其人生的影响。

  篇四:

人生七年的观后感  过去的一周,一直到2月22日晚,断断续续地,我和孩子爹一起看完了纪录片《人生七年UPSERIES》。

  看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做的。

孩子没有什么兴趣,我俩却很高兴地看了。

  这部纪录片,从14个孩子的7岁时拍起,每七年一次。

目前为止,已经拍到了他们XX年也就是56岁。

时间跨度大,人生轨迹清楚。

本来导演的初衷,是想了解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可是,看这部片子,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人生:

人生是由多元因素造就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性格、追求、目标的设定、自我调适与改变、婚姻等等因素,都是造成一个社会人的重要成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他们的困惑与挣扎,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的。

  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1、社会阶层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的,但是要有很大的跨度,却是不大可能的:

下层可以上到中产,但很难到达上层;中产可以到上层,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沦到下层;但上层终究还是上层。

  Nick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场主的儿子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下层的SUE从小就希望改变,通过努力,跻身中产;中产的NEIL却因为一个不算成熟的选择,从此生活无着落,一生相对境遇不好,等等。

  上层社会的人,志向高远,见识广博,从小他们就接触不一样的教育,所以凤凰终归是凤凰。

当然,除非他们不努力,可能会沦落到中产的行列。

但是,一般来说,越是上层社会,他们对子女的管束越严格,孩子们也学习更加努力和刻苦,他们认为他们肩负着改变社会的责任,所以更加认真、执着。

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多关注这类人的生活,他们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对我们更有意义。

  2、人们也许从来都想象不到,父母、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终生影响。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各类孩子不同时候的不同眼神:

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放在带有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里,一生都带着无助,这种无助一直影响着他们;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送到国外,无论条件多么优越,她感觉到被抛弃,不开心;有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跟父母没有很多的交流,对那段感情相对陌生。

  相比较而言,在家庭和睦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得到父母的陪伴更多,在人生中更从容、自信。

  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孩子的沟通是多么重要,这些影响孩子的性格,也影响他们的未来生活。

  3、步入婚姻的早晚,相对决定他们的人生成功与否,也决定他们的生活品质。

  这个在影片中特别明显。

来自下层社会的三个女孩,其中的两个,19岁就结婚了,她们的此后的生活,就是生育子女、经营家庭、离婚、再婚、更早的有身体疾病等,另一个,因为希望先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其后再考虑感情的事情,她的生活就好很多,虽然她也经历了后来的离婚、再婚,但是一切还是相对完满,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

因为她更加清楚,过早地涉入婚姻,可能给自己带来羁绊,所以她作出了不同于同伴的选择。

  4、人生中的重要决定一定得慎之又慎。

  NEIL自小是多么自信、可爱的小孩,可是当他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决定退学并重新考,这个决定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人生最失败的决定。

他后来没有考上,父母也很不理解他的决定,他从此多年流浪在外。

虽然很多年之后,他做上了志愿者性质的议员,但是他一生的贫困、潦倒,都跟那次不算谨慎的决定有关。

试想,如果他读完了那个普通的大学,那么他的一生一定不同:

虽然也可能很普通,但是起码是安宁的,会有家庭,有孩子,有稳定的收入,可惜他却流离失所,度过了暗无天日的多少日子。

  5、家庭的稳定,是人们成功的重要保障。

  片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他们的家庭好像更加稳定、美满,离婚的相对较少,他们的事业发展也相对更加顺利。

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他们的婚姻是在他们年龄更大的时候进行的,所以相对理性,也更加稳固。

他们与伴侣一起更和谐,事业也更有成就。

  6、在片中,我看到了英国的发达。

  他们的下层人的生活,可能是我们国内很多中产的生活;他们的中产,也就是我们的上层了。

物质的富足,环境的优美,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是我们国内很多人不能企及的。

记得每次回国,初到的第一天,你会感觉到处都是灰灰的,那居民楼,感觉就像是贫民窟,当然一两天就都能适应了。

有时候,朋友们对生活的那种满意,让我有种井底之蛙的感觉。

说实话,人家的社会还是太发达了。

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赶上。

  7、片子给我们展示了活生生的人生成长轨迹,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也突然害怕人生的衰老与死亡。

  因为片子是连续的,你突然能看到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人神似,但形已经不太似。

你觉得,任何人都会衰老,上层、中产、下层,谁都不例外。

人生是那么短暂,你要面对亲人的离去,你得面对慢慢的身体老化,体型的变化,容颜的巨大变化,对生活的承受力,等等。

这会儿,才会真正感觉,人的衰老就在眼前,还有死亡。

惧怕的感觉,悲哀的感觉。

  如果可能,我打算再次看看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