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296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长度单位

组长

组员

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先通过教材的情境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学生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

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

在活动中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物体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了教具的实用性,为了让学生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学生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用的物体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长度单位

组长

组员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早已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认识了线段;陌生是因为线段是几何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比较低,要以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难度,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才行。

在教学本节课时,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来认识线段。

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随手放在桌上和拉直后的样子,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可以看成是线段的物体,进而让学生明白直尺、黑板、课本的边以及纸的折痕等都可以看成线段。

通过让学生比较两根线的长度,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使学生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又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线段的认识。

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去画线段,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加强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长度单位

组长

组员

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会出现长度单位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

复习厘米和米,用手比划1厘米和l米的长度,让学生在头脑中对1厘米和1米有清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紧接着课件出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感知、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对“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讨论得很热烈,指名回答效果很好,基本能说出我想要的答案。

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解答问题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对他们的回答及时肯定,能让学生有种自豪感,有信心学好数学,这样的课堂效果应该更好。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组长

组员

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改变固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摆小棒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质疑亲历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个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的情感,注重算法多样化。

真实的情境再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组长

组员

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模式,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棒,满了十个先把它们摆一起,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

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方法。

学生计算过程中在对向前进“1”的处理时,不是多加一次,就是忘记加了。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钻研教材,扎实备课,认真反思上过的每一堂课,寻找每堂课的得与失,争取一节课比一节课上得好。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组长

组员

计算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

教材上的练习题比较少,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就太有限了。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学生在基础知识、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教师点评,有意识地让优秀生带动后进生。

这样,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了差异资源。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角的初步认识

组长

组员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将观察、操作、试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角的初步认识

组长

组员

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去认识直角的,直角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人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直角。

教学时从寻找周围物体表面中形如课桌表面的角入手,揭示直角。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形成关于直角图形的初步表象,通过折直角的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

学生学会判断直角后,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直角的美感,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最后通过画直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角的初步认识

组长

组员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在动手中探索创新。

通过三角尺来拼一拼角,让学生自我思考,全班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寻找更好的方法。

角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锐角和钝角是在抽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概括得出的,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概念得出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会有更清楚准确的认识。

在教学中通过比一比、分一分,交流验证,拼一拼角等,使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角的产生;通过“剪一剪,数一数”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学会数角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表内乘法

(一)

组长

组员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与认识。

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

教学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以学生的活动内容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完成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表内乘法

(一)

组长

组员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用5根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应给学生留下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来源和用途。

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解决一个,剩下的留给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让学生独立学习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教研记录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教研题目

表内乘法

(一)

组长

组员

2、3、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复习5的乘法口诀,说一说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几,为学生总结2、3、4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在探究2、3、4的乘法口诀时,特别是学3的乘法口诀时,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通过用3根小棒摆一个汉字,让学生主动学习,列出乘法算式,根据乘法口诀编写口诀,学生很快就编出“一三得三”,同时激起学生的兴趣。

对2、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这样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