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211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3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docx

《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docx

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

2014年钦州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带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并把选择题的答案填答题卡的表格中)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解答:

解:

A、氧气约占21%,故选项错误;

B、氮气约占78%,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约占0.03%,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约占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果汁的成分有蔗糖、柠檬酸、苯甲酸钠、橙汁等物质,则果汁属于(  )

 

A.

化合物

B.

单质

C.

混合物

D.

纯净物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

解:

果汁的成分有蔗糖、柠檬酸、苯甲酸钠、橙汁等物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3.(2分)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考点:

元素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故选:

A.

点评:

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4.(2分)(2008•兰州)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

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C.

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D.

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水受热沸腾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B、剩饭变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锅生锈能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C、汽油挥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玻璃破碎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西瓜榨成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5.(2分)(2005•东莞)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考点: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

公共标志型.

分析:

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加油站内空气中弥漫着汽油,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遇火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加油站这种特殊场合绝对禁止烟火.

解答:

解:

A、此图为有毒化学品,与禁止烟火毫无关系.故不选;

B、此图为节约用水,故不选;

C、此图为交通标志中的禁止鸣笛,故不选;

D、此图为禁止烟火的安全警示标志.故选.

故选D

点评:

图标的含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特别是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几种常见的图标,在化学实验室和其他危险场合最常见,明白它的含义,不但能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该知识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

 

6.(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

A、运用倾倒液体药品的操作解答.

B、运用量筒的读数解答.

C、运用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解答.

D、运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操作解答.

解答:

解:

A、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烧杯口,故A不正确.

B、读数方法错误,此图为仰视,应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B错误.

C、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C说法错误.

D、取用固体药品,首先试管要横放,用纸槽或药匙送到试管底部,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7.(2分)(2003•无锡)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白磷燃烧产生黑烟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出现不同的现象,白磷燃烧的现象是:

冒出大量的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解答:

解:

A、白磷燃烧产生的是白烟,故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同时也体现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化性和助燃性.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8.(2分)当你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分子是运动的,花香的分子向周围运动,使人感到花香四溢;鱼肉的香气分子运动到厨房中,使人感到香味扑鼻.

解答:

解:

在花园里,花香的分子向周围运动,整个花园充满了花香的分子,所以,进入花园,使人感到花香四溢.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分子这种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能够闻到花香,与微粒的质量大小、分子的间隔无关,分子在运动时分子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是运动的观点,培养了学生能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宏观变化的微观实质.

 

9.(2分)(2007•永州)如下图所示,硅芯片是各种计算机、微电子产品的核心,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的二氧化硅(SiO2)转化为硅(SiO2+2C

Si+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

B.

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生活情景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物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

解:

A、二氧化硅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B、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判断反应类型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10.(2分)(2008•连云港)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铝的元素符号:

AL

B.

2个氢原子:

H2

C.

硫酸铁:

FeSO4

D.

镁离子:

Mg2+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元素与化合物.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

A、铝为金属单质,它的元素符号直接由原子表示,书写原则“一大二小”,则:

Al,故A错误;

B、2个氢原子:

2H,而H2表示氢气分子,故B错误;

C、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2(SO4)3;而FeSO4表示硫酸亚铁,故C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如镁离子:

Mg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

 

11.(2分)(2009•宝山区一模)化学符号表示不同的意义,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

O2

B.

2O

C.

2O2

D.

CO2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O2表示氧气或一个氧分子;2O表示两个氧原子;2O2表示两个氧分子;CO2表示二氧化碳物质或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解答:

解:

A、O2表示氧气或一个氧分子,所以A不正确;

B、2O表示两个氧原子,所以B正确;

C、2O2表示两个氧分子,所以C不正确;

D、CO2表示二氧化碳物质或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所以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特别注意化学符号前面一旦有了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意义.

 

12.(2分)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  )

 

A.

P+O2↑

PO2

B.

4Fe+3O2═2Fe2O3

 

C.

CH4+2O2

CO2+2H2O

D.

C+2CuO

2Cu+CO2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

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是反应物,后面不需要标注↑,且生成物应为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

2P2O5.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2CuO

2Cu+CO2↑.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3.(2分)(2011•贺州)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4.(2分)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

 

A.

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

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货车上运送

 

C.

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考点: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

解答:

解:

A、存放易燃物的仓库封闭,空间有限,遇火易发生爆炸,故错误;

B、酒精和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一辆货车上运送不安全,故错误;

C、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混有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工人在车间吸烟不安全,故错误;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知识的应用.

 

15.(2分)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伸入燃烧的木条

B.

测定气体的密度

 

C.

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

解:

A、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故正确,

B、三种气体密度不同,测三瓶气体的密度可以区别三种气体,但不是最简单方法;故错误,

C、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错误,

D、倒入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红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16.(2分)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苹果酸中含有12个原子

 

B.

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

 

C.

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4%

 

D.

苹果酸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4:

4:

4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苹果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苹果酸是由苹果酸分子构成的,1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4+16×4=116,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4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苹果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4):

(1×4):

(16×4)≠4:

4:

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2分)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

 

C.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在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A、由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此说法正确.

B、反应前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还是这两种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说法正确.

C、有水分子的微观图可知: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此说法正确.

D、水是纯净物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不发生改变,元素的种类同样没有发生变化.

 

18.(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12

2

6

反应后质量/g

0

2

2

待测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g

 

C.

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可分析A、B、C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D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A的质量减少了20g﹣0g=20g,故A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20g;同理可以确定B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2g﹣2g=10g;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D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D的质量为20g+10g=30g.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是D,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的D的质量为30g,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g+6g=36g,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C选项说法正确,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9.(2分)(2003•扬州)“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

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  )

 

A.

N2H6

B.

N2H4

C.

NH2

D.

N2H4O2

考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式推断十字法.

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X═N2↑+4H2O,推断反应中反应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

解: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X═N2↑+4H2O,可知:

反应前反应后

H原子48

O原子44

N原子0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物X的分子由2个N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则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N2H4;

故选:

B.

点评: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20.(2分)(2012•淮北模拟)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g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gC和1g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

B.

27

C.

44

D.

56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的质量,然后根据A与B的质量关系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质量=57g+1g﹣49g=9g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3B=C+3D

2x98×3

9g49g

x=27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实际是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没空1分(除化学方程式外),共26分)

21.(4分)我能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1)干冰 CO2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3)最轻的气体 H2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5)水银 Hg .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式是元素符号和小数字组成的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解答:

解:

(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中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故答案为:

CO2;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答案为:

CH4;

(3)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故答案为:

H2;

(4)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答案为:

N2;

(5)水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