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132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docx

《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docx

课标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案必修1

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如台风、寒潮、地震等成灾的原因。

2.结合实例,

说明常见自然灾害防御的措施和避灾方法。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1•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也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下表列举部分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分类

主要灾害类型

气象灾害

台风、寒潮、干旱、洪涝

地质灾害

地震、泥石流、滑坡

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

生物灾害

虫灾、鼠灾

、认识洪水和洪灾及洪灾的形

1.洪水

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2.洪灾

(1)概念:

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

直接损失:

造成工业和农业等方面损失

危造成水电、交通、能源供应中断

⑵,

害间接损失城乡商业活动停止

I住活秩序的紊乱等

3.洪灾的形成原因

(1)基本环节

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

⑵洪水的成因

气象因素:

强降水、冰雪快速融化和冰凌阻塞河道

①自然原因地质因素:

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其他因素:

流域汇水速度大于河道排水速度•破坏植被

②人为原因;大规模围湖造田卜可导致堤坝溃决■.建筑物占据河道]

三、洪灾的防治措施

1.意义

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灾的损失。

2•主要措施

•兴修水库、退耕还湖t提高调洪能力

工程修筑堤坝t防止洪水浸溢

(1)措施疏浚河道t加快泄洪速度

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T降低洪水水位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控制滥砍乱伐行为

(2)非工程措施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建立抗洪抢险指挥系统

-加大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

[自主诊断]

1•交通事故危害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属于自然灾害。

()

2•火山喷发按灾害的成因属于气象灾害。

()

3•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地震和台风最为常见。

()

4•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

()

5•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

()

6•围湖造田,抵制洪水,是防御洪水灾害的工程措施。

()

7•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是防洪减灾的措施。

()

【提示】1.X交通事故是人类自身原因造成的,不是自然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

2•X火山喷发按灾害的成因属于地质地貌灾害。

3•X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

4•X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会加剧洪涝灾害。

5•X我国洪灾多发,损失较大,必须增加投入,加大防洪减灾的力度。

6•X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使洪水灾害更易发生。

7•V该措施是防洪减灾的非工程措施。

[合作探究•攻重难]

[垛翌處U洪水的发生机制

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水,一害也。

旱,一害也。

风雾雹霜,一害也。

厉(瘟疫),

害也。

虫,一害也。

此谓五害。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管子•度地篇》【思考交流】

1.文中的“水”指什么灾害?

这种灾害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

【提示】“水”指洪涝灾害,洪灾的形成与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都有关系。

2•洪水形成时是否一定有强降水发生?

【提示】不一定。

造成洪水的原因除了和区域内强降雨有关外,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

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以及流域内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都可能形成洪水。

3•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呈负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与流域汇水速度呈正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

呈负相关的因素有植被覆盖率等。

4•如何评价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洪水的影响?

【提示】自然因素是洪水形成的主导因素,而人为因素起到了诱发和加剧的作用。

[归纳总结]

1•洪水的发生机制

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如下表分析:

自然原因

流域状况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水位高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

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咼

植物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低

水系状况

支流

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

河道

河道弯曲

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

河谷

纵向坡度小

入海口

入海口狭窄

人为原因

破坏流域内

植被

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一定程度上抬高洪水水位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

减弱

建筑物占据

河道

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占用分洪区

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

2.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长江流域的水源补给、河道状况及流域内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洪灾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具体分析如下:

因素

长江洪灾成因

洪水来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极易

发生特大洪水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原因

滥伐森林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使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作用减小,同时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削弱

[题组对练]

1.读下面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mm

称为特大暴雨。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多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解析】第⑴题,由图知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东南沿海还受到台风影响,因而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题,可从洪水的形成与分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其中洪水形成不仅取决于降水集中程度、植被覆盖情况等影响汇水速度的因素,还取决于地势、河道、湖泊等影响排水、蓄洪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影响灾情大小。

【答案】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

(2)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⑥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等。

(答对3点即可)

I採究点2|洪水的主要防治措施

传说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

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

“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阻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

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思考交流】

1•过去治理洪水,鲧采用了“堤工障水”的方法,禹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

试问,“疏

顺导滞”是不是一定比“堤工障水”的方法有效呢?

【提示】治理洪水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相结合。

2•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河、海河、淮河是如何进行综合整治的?

归纳大江大河防治模

式。

【提示】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在海河、

淮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防治模式:

上游修建水库,中下游河道整治,加固堤防,开辟分洪区,调整扩大洪水出路。

[归纳总结]

1•洪灾的防治措施

项目

内容

监测和预

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对于防御洪水、减轻洪灾的损失有巨大作用

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①兴修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位

工程措施

①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②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③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④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⑤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

2.长江防洪综合整治措施

[题组对练]

2•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洪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⑴题,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滨湖地区可能发生涝灾,形成原因要结合气候(降水)、地形等进行分析。

(2)题,防治涝灾的主要措施有完善抗洪排涝系统,退田还湖,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推广耐涝作物等。

【答案】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

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知识拓展]其他常见自然灾害

1•寒潮的危害及防御

危害

强烈降温

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大风

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

暴雪、冻雪

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沙尘暴

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环境;

破坏植物生长

防御

父通

保暖防滑、慢速驾驶

农业

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采取保暖措施

电力

确保供暖供电

航运

海上的船只及时回港或到避风场所避风

2.影

响地震灾害程度的因素

(1)震级大小。

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造成的地震灾害就严重。

据统计,一次6级

地震平均死亡3993人,7级地震平均死亡13377人,而8级地震的死亡人数达29433人。

(2)与震中距的远近。

等震级的地震,离震中越近,地震灾害就越严重;距震中越远,地震灾害就越轻。

(3)震源深浅。

等震级的地震,震源越深,地震灾害就越轻,震源越浅,地震灾害就越严重。

一些震源深度特别浅的地震,即使震级不太大,也可能造成“出乎意料”的破坏。

(4)地质条件。

包括土质、地形、地下水位和是否有断裂带通过等。

一般来说,土质松软、覆盖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有断裂带通过,可能使地震灾害加重。

(5)房屋建筑、工程设施和设备的抗震能力。

无数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死亡、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建筑物的破坏倒塌以及伴随的次生灾害。

房屋的抗震能力越强,倒塌的比例就越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越小。

(6)发震时间。

相对而言,夜间发生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比白天要重,平均可达3至5倍。

唐山地震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地震发生在深夜3点42分,绝大多数人还在室内熟睡。

如果这次地震发生在白天,伤亡人数肯定要少得多。

(7)地震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的程度。

地震灾害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成正比。

地震如果发生在没有人烟的高山、沙漠或者海底,即使震级再大,也不会造成伤亡或损失。

相反,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在大城市,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灾害。

(8)预测预报程度。

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如果能对地震前兆有所觉察,及时做出比较准确的地震预报,为防震抗灾赢得宝贵的时间,就可以把灾害引起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人类第一次准确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我国辽宁海城7.3级地震。

(9)震区群众的救灾意识及震后抗震救灾措施。

3.防灾与减灾措施

(1)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通过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

2工程性防御措施:

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a•区别:

“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b•联系:

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2)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①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震前准备,掌握震中的避震方法,

震后进行相关的自救与互救,可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死亡。

具体方法图解如下:

②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图解如下:

嘗炀和防止

电杆上电拔的电击离开时.把房门关舟

[题组对练]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

纬度

天津

4

两安”

"/

f

35^

『郑州

1

3『

*

dl>

h

*

f

hf

*a

25"

k*

h*

•南宁

100°105°110°

L15Dl2Cf度

材料二灾害自救的几种方式。

①規石流②山刚③火灾

 

④水灾⑤臨爲⑥她馬

(1)在材料一a、b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A.冲锋舟B.食品

C.矿泉水D.棉衣

(2)材料二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原因分别是什么?

【解析】第

(1)题,由图中经纬度可推知,a、b均在长江中游地区,这里多发生洪水灾害,

应大量储备冲锋舟。

(2)题,发生泥石流、水灾时应往高处逃;山崩、地震时要快速寻找安全的空间,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头部,防止被砸伤;当火灾发生时浓烟上升,贴近地面可获得氧气,也能防止把浓烟吸入体内。

【答案】

(1)A

(2)①⑤原因分别为: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淹埋,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固双基]

根据下面给出的4个事件,回答1〜2题。

①无人区的火山爆发②长江洪灾洞庭湖流域损失严重③我国西南山区的泥石流④某

村庄遭遇暴雪

1•上述4个事件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4个事件中是由自然与人类活动叠加造成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1.A2.B

读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回答3〜4题。

3.上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

4•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A.云贵高原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D.东北平原

【答案】3.D4.C

洪灾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水必然造成洪灾

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

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

6.下列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

①兴修水库②围湖造田③流域内植被遭破坏④上游山区大量陡坡被开荒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5.C6.B

7.下图为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关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说出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据图归纳影响灾情与经济发展水平、灾害强度的关系及灾情与减灾能力的关系。

【答案】

(1)经济发展水平、灾害强度、减灾能力。

(2)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严重(或二者成正比关系);减灾能力越强,

灾情越小(或二者成反比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