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2773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docx

《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docx

说课稿模板6篇精选模板

说课稿模板6篇

说课稿篇1

  这节课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节,下面我从以下四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本单元共三个例题,例1、例2的内容,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

例3则是在学生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会用这一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今天我讲的是例1例2的内容,主要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总结规律,这一内容为后面学习抽屉原理

(二)及利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做下了有力的铺垫。

因此,这节课在本单元起着引领指航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如下: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是;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发现、总结并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中“总有”“至少”的含义。

  我之所以这样确定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因为《新标准》指出:

在本学段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上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设疑激趣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

  学法上学生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共四个教学环节:

游戏导入——探究新知——解决问题——游戏深化。

  下面我分别说说这样设计的意图。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

  通过“抢椅子”游戏,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

激起学生认识上的兴趣,趁机抓住他们认知上的求知欲,作为新课的切入点,我这样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此环节正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结论或囫囵吞枣,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课上我让学生通过列举法、数的分解法及假设法探究总结出了结论:

3本书,放到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

这是本课的重点,接着引导学生把每种分法中得书最多的旁边作个记号,得出每种分法中有一名学生得2本、3本即2本书以上,再让学生用一个词语表示这种意思,那就是“至少”的意思,再反过来理解“总有”“至少”的意思。

这样既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也加深了对抽屉原理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怎么放?

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先摆放、再讨论能不能只摆一次就能得出结论。

然后得出只要先平均分,再把余下的再平均分就能得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第三环节——解决问题

  数学________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此环节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喜闻乐见的事物,让学生在满怀激情中解决问题。

练习题的设计遵循了“让学生接触这类问题——逐步熟悉这类问题——然后归纳这类问题的基本型——这类问题的变式型。

即给出了抽屉数,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去求物体数,这一问题是抽屉原理的逆思考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第四环节——游戏深化

  课的开始是游戏导入,结束时必须让学生没有遗憾的离开课堂,所以我在出示了几道关于出生年、月、日的练习题,在解决这几个问题时,我把问题逐步深化,比如:

四(3)班有43名同学,至少有多少人在同一个月出生?

我校有1603名学生至少有__人同日出生。

最后我又给学生做了一个游戏:

有一副扑克牌,去掉了两张王牌,还剩52张,我请五位同学每人任意抽1张,听清要求,不要让别人看到你抽的是什么牌。

请大家猜测一下,同种花色的至少有几张?

为什么?

这一类问题正是下节课要学习的抽屉原理

(二)的知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了,不但解决了问题还受到了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情感教育,落实情感教育标。

说课稿篇2

  我今天要说的是《体育与健康》(水平二)篮球运球和游戏障碍跑的教学内容,下面我从说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指导思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说场地器材、教学过程等九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

  2、游戏:

障碍跑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小学体育课程中贯穿三个水平领域的教材内容,这个内容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占的比重比较大。

篮球具有对抗性、集体性、综合性和游戏性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同时,篮球运动是在有规则约束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项目,对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行为习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且,在集体性的对抗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

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1、运动目标:

通过结合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会篮球运球动作,积极投入课堂学习

  2、认知目标:

通过篮球的学习,熟悉球性,掌握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法

  3、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8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掌握行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

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4、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提高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自信心。

  五、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运球:

臂腕指用力,手腕随着屈伸的方法

  障碍跑:

合理运用钻、跨、绕

  教学难点:

运球:

手眼身三配合

  障碍跑:

技巧与速度

  六、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1、激发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在课的导入阶段中首先向学生展示了现在学生最感兴趣、最熟悉的nba、cba的篮球明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明白成为篮球明星的梦想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

其次引入了篮球操的练习,引导学生去感受篮球给他们带来的欢乐,通过篮球操来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与众不同。

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

  2、探究学习法:

新课程标准一直提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在本次课中我采用了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探究创新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比练习法:

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每个人掌握的技术情况也不同,所以通过不同水平学生的展示、对比,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技术,掌握技术。

  4、游戏竞赛法:

游戏比赛是体育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调节课堂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说学法

  1、体验学习法:

亲身体验是掌握技术的最好途径,通过自己的练习能使我们更好的掌握技术。

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设疑来引导学生自主练习,使学生更好掌握技术,解决技术难点。

  2、小组合作法: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个体意识比较强,集体的观念则比较薄弱,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在本次课中通过小组合作来了解集体的作用,并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过程品尝成功的快乐。

  3、创新展示法:

小孩子的想象力丰富,有时候能想到我们成人想不到的学习方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来加深对技术的了解,并在了解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能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评价应用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评价不只是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了学生之间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这个评价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对技能动作的掌握,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评价能力。

于是,在课的高潮部分我利用"拍球比多"的游戏,使学生将运球技术充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拍球技术的掌握。

  七、说场地器材:

  篮球场、半径5—10米的圆、小篮球人手一个、

  跨栏架4个、呼拉圈8个、小垫子8个

  八、说教学程序

  环节一:

游戏开课激发兴趣

  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接着在音乐《运动员进行曲》伴奏下,学生在教师带领慢跑成圆形,教师在中心,学生队列为圆形站队。

做准备活动以游戏(代换口令)代替以跑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环节二:

自由玩球,活跃热身

  音乐节奏随教师一起做篮球韵律操。

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由耍球,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就并加以引导,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环节三:

师生互动阶段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进行创新。

这个环节我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设疑导入:

这个环节我通过设疑:

"如何才能将篮球拍得又多又好"?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练习创新:

在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师生间互动学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大胆创新,发现更多的练习方法。

  3)、展示评价:

由于学生的表现欲强,在尝试练习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创新的成果,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

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展示技术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更积极的进行练习。

  4)、教师巡回辅导,并请学生展示,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容易犯的错误,解决问题。

  环节四:

游戏应用阶段

  竞赛性的游戏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胜利的喜悦和愉快的心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以,这个阶段我主要安排了"过规定障碍物(钻栏架、拍球、跨呼拉圈、绕转折点)和过自设障碍物"两个环节。

通过这两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现出合作性学习的趋势。

  环节五:

总结放松阶段

  这一部分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环节,所以我安排了放松和课堂总结两个内容。

通过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放松操,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放松心情。

,并对所学的技术做一个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锻炼、应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说课稿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感受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再经历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体验小数大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材中先安排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让学生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引出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以便学生交流各自比较的方法和过程,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和思路。

教师要注重各种比较方法或策略的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方法。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县城周边地区,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

学校从搞培优帮扶活动以来,教师也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前已经对小数的意义、特征有所了解,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次活动。

  活动一:

判断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首先是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教材第4页)

  接着提问三个文具店各有什么商品,价钱怎么样?

哪个文具店的铅笔盒便宜呢?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他们小组交流

  师:

把你想出的办法告诉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共想出了几种办法。

  (3)请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①有的学生可能说:

“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5?

?

1元。

  ②有的可能说:

“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所以,4.9元<5.1元。

  ③有的可能说:

“整数4比5小,所以4?

?

9元<5.1元。

  在讨论过程中,只要学生的说法是对的,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2.活动二: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提的数学问题,并请对方说出解决的方法。

  (3)请个别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①有的学生可能说:

“去哪家文具店买书包便宜?

  ②也有的学生说:

“奇奇文具店的铅笔盒和尺子比,哪个便宜?

  ③当学生说出去哪家文具店买橡皮时,教师应着重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

  2.63元2.36元2.65元

  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先进行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进行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最后得出:

  2.36元<2.63元<2.65元

  3.活动三:

试一试

  

(1)学生独立解决教材第4页的第1题。

  

(2)把问题引申,先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写出小数,再进行小数大小比较。

  (3)试一试的第2题,教师巡视,找出学生易犯错的题,说一说原因;或者让学生每人自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4.通过三次活动,学生经历比较小数大小的体验,感受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买东西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对商品价格的高低贵__也有所了解。

本课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商店逛一逛,创设学生熟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节课中,教师的适时引导是成功的关键。

所以,上课时我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同伴,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而没有包办代替,把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

比如比较5.1元和4.9元的大小时,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比较、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得到解决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张洁的散文婉约清丽,直接追求和呼唤爱与美,《拣麦穗》一文就集中体现了张洁散文的特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容易理解作品表达人与人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和讴歌美好人性的主题,并被文本深挚的情感所打动,实现了读者与文本的良好对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就是例文,语文学习就是在模仿例子的过程中,逐步具备表情达意的能力。

  而《拣麦穗》一文在表情达意方面,堪称是典范的散文例文,因此,我考虑,为什么不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表情达意的技巧上,引导学生做一番品味,借鉴一些宝贵的写作经验呢?

  二、说学情:

  我们所招的幼师生,虽然文化课基础大多不够扎实,但她们也都是勤学上进的学生,她们都有学好知识的强烈愿望,只是在表达技巧上还缺少经验。

因此,利用她们喜欢并且能打动她们的例文,引导她们从中借鉴写作技巧,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特定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研读课文,使学生掌握几种写作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通过研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借鉴能力。

  (展示课件)

  四、说重点难点:

  以上目标,以完成第一个目标为重点,因为它直接体现着本节课教学的目的。

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品味课文有关语段的阅读能力的激发和诱导,则恰是本节课施教的难点所在。

  (展示课件)

  五、说教法:

(展示课件)

  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本节课,我拟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三种教学方法。

说课稿篇5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

这次训练是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扩展和延伸。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说教学目标:

  1、能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制作过程。

  2、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有礼貌以及认真聆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说教学重难点:

诱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说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小制作。

  2、有关的课件、奖品。

  说教法学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模拟闯关“情境法”,将课堂转换成现实学习生活场景,使师生成为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巧妙安排了“说一说”、“比一比”、“夸一夸”三个特定情节,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了学生敢说、会说、巧说的良好效果。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做的小制作你们都带来了吗?

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2、作品展示。

  3、质疑:

看来每一位同学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谁来告诉我你做的是什么呢?

  4、学生简单介绍。

  5、小结: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节课来说一说“我们的小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要勇敢地闯过三道关,成为我们班的“小巧嘴”、“小巧手”,你们有信心吗?

下面就带着你们的小制作一起进入第一关“说一说”。

  【设计理念:

作品的展示与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可激发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这为下面的“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相互交流。

  第一关:

说一说1、课件呈现:

  

(1)请你向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的小制作是怎么做的。

  

(2)一定要把过程说清楚,说明白。

  2、合作交流:

请你们按照要求,在合作小组里学习,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最好把制作过程说得清楚些(板书:

说清楚)

  3、学生汇报:

指名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4、师生交流:

  师:

同学们,为了每一个角落的小伙伴都能清楚的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发言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

说话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

  师:

对,所以接下来的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时候就要大声的说啦。

(板书:

大声说)

  师:

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和前面几个同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生:

过程更加清楚?

  生:

用上了一些合适的连接词?

  师:

这些词就是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在介绍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它们,就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有序,让听的人听的更加明白。

  (师板书:

先、再、然后、接着、最后)

  师:

那么谁也能试着用上这些词,再来介绍你的小制作呢?

  5、教师小结:

看了同学们都学会了如何让使用这些表示顺序的连接词,个个都想站起来介绍自己的小制作,不要着急还有机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比一比”【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应紧密联系生活,以具体的活生生的生活为内容,以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

“小组交流,介绍作品”这样的设计基于学生实际,可以真正了解学生言语交际过程中所想了解的内容,能使口语交际训练贴近学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关:

比一比课件呈现:

  

(1)在合作小组里,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向小伙伴介绍你的小制作。

  

(2)比一比谁说的最好,推选出来为全班展示。

  师:

请各小组被推选出来的同学上讲台来为我们介绍他的小制作,其他同学该怎么做呢?

(板书:

认真听)

  师:

等他们介绍完以后由你们来当评委,看看谁是你们心目中的“小巧嘴”。

举行“小巧嘴”评比会。

师生共评。

  【设计理念:

推选上台展示说,这样的设计能让老师清楚地知道学生对于这一次的口语交际的掌握情况如何,同时,也是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亲自实践的机会。

同时,竞赛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评比的过程中,深化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在评价中得以提升。

  第三关:

夸一夸课件呈现:

  

(1)把你的小制作展示给大家。

  

(2)请你夸一夸小伙伴的作品,看看谁做的最好,最有创意。

相互参观,评选“小巧手”。

(板书:

大胆评)

  【设计理念: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打开学生想像的闸门,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以掀起课堂上学生发言的高潮,调动每个孩子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三、总结回顾,揭示中心。

  今天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为大家展示并清楚的介绍了你的小制作,我感到很高兴,更让我高兴的是你们还学会了如何倾听别人讲话。

希望你们还能记住,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吧!

  【设计理念:

教师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们充满信心,能大胆地去与别人交流,生活中要多多动手与动脑。

只要敢说,就会做到会说、巧说。

  四、作业设计,课外延伸

  师:

老师觉得同学们不光心灵手巧,而且都是能说会道的学生。

老师非常高兴,下课后,把你制作小制作的过程简单地写下来。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是为写话做准备,让学生把说的能写下来是口语交际的一个提升。

  五、板书设计。

  名称()材料()过程:

先再然后接着最后

  【设计理念:

板书的设计,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白说的时候要达到什么要求,听的同学要怎么做。

  总之,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内容的口语交际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操作中学,在发现中学,到大自然中学,于情境中学。

学生学得积极了,学得主动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口语交际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口语交际的课程取向应该是相当明朗的,那就是:

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有效地进行人际交流。

  我的小制作

  小制作的名字:

准备的材料:

我是这样制作的:

  我先接着然后再最后这样我的小制作就做好了,我心里真高兴!

说课稿篇6

  一、关于教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

可先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指导看图和学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大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体现教材“渗透思想教育”的特点。

其次,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这是根据长城气势雄伟的远景和高大坚固的近景来确定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由衷的赞叹,是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学习情况分析。

(略)

  三、教学程序

  1.课前。

分两头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形成初步表象认知和知识储备,并提出疑难问题,以备课中质疑;教师寻找有关长城的历史资料,准备电教教具、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并准备课中解疑。

“教”与“学”的课前准备为课中教学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

  2.课中。

本课计划两课时,贯穿一条教学主线:

观察、联想、赞美。

观察的对象是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联想的对象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赞美的对象是工程的雄伟和奇迹。

这一脉络清晰的教学思路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合理地串联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知识的层次性看,由浅人深;从儿童心理看,符合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