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452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制造领域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发展概况3

1、基本情况3

2、市场规模4

3、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分析5

(1)消费电子制造业6

①智能手机制造业7

②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9

(2)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9

二、行业发展趋势11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11

2、自主品牌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推进关键零部件国产化12

3、外资企业强化国内市场布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13

三、行业技术分析13

1、技术特点13

(1)技术综合性强13

(2)广泛使用先进制造技术14

(3)技术人员需求量大14

(4)产品应用领域广泛14

2、技术水平14

(1)基础制造业水平有待提升14

(2)自动化核心技术掌握程度偏低15

(3)客户配套能力较强15

四、行业特征与经营模式15

1、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15

2、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16

五、行业竞争分析16

1、行业的竞争格局16

2、行业的进入壁垒17

(1)技术壁垒17

(2)客户壁垒18

(3)人才壁垒18

(4)资金壁垒18

3、行业内主要企业介绍18

(1)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18

(2)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19

(3)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20

(4)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20

(5)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20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1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21

(2)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22

(3)全球制造业转移新特点的影响22

(4)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的替代效应22

(1)我国自动化企业规模偏小23

(2)专业技术人才短缺23

(3)关键部件依赖国外采购23

七、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影响23

图表目录

图表1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6

图表2汽车及电子行业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总销量8

图表3电子信息产业500万以上项目固定投资完成额(亿元)9

图表4国内智能手机销售量及占有率(万部,%)10

图表5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及占有率11

图表6国内汽车销量及生产量(万辆)12

图表7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增长趋势(亿元)14

图表8国产产品和安川电机产品的成本对比14

图表9智能装备制造的三种业务模式18

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发展概况

1、基本情况

智能装备是一种集机械系统、运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于一体,能够减少生产过程对人力劳动的依赖,显著提高生产精度、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工程机械制造、医疗器械制造、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

智能装备制造业是为一国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战略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的特征,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共同作用下,全球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

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较短,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发达国家大量应用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我国开始逐步加大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支持,1985年国家将工业机器人列入科技攻关发展计划。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企事业单位研制出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多种自动化设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开发出了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检测、注塑、冲压和喷涂等多种功能的自动化设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仍存在差距,尤其在关键零部件如伺服电机、精密减速机、机器人控制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积累和自主生产能力较弱。

关键零部件产业被国外厂商把持使得零部件价格居高不下,提高了国内自动化单元产品和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成本,削弱了国内厂商的综合竞争力。

目前,世界主要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如西门子(SIEMENS)、ABB(AseaBrownBoveriLtd.)、发那科(FANUC)等国际巨头均已进入国内市场,其凭借深厚的技术储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强大的研发团队等优势基本垄断了我国智能装备的高端市场。

智云股份、博实股份、机器人、汇川技术等国内厂商经过多年发展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项目经验,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厂商整体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2、市场规模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力劳动生产的趋势不断推进,自动化设备销售量逐年提高。

2001至2015年期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销售量由78,055台/年上升到247,602台/年。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增长14%,达29万台。

图表1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

数据来源:

Wind资讯

具体到我国,在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产业升级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自动化行业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据中国工控网发布的《2015年中国自动化市场白皮书》显示,2004-2015年期间,我国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保持了每年7.12%的复合增长速度,2015年行业市场规模达1,390亿元。

随着工业4.0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驱动,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商研究院的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的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将达1,593亿元。

银河证券研究部的研究结果显示,预计2016年我国自动化单元产品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可达215亿元,自动化设备子行业的市场规模可达435亿元,较2013年分别增长138.89%和141.67%。

(中国工控网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工控网(430063)开通运营)

3、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自动化设备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仓储物流等。

自动化设备是这些下游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设备,其产能扩充和行业升级均将对自动化设备产生较大的产品需求,因此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将会显著带动本行业的发展。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数据,依据销售规模排名,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和消费电子制造业是工业机器人设备的前两大下游行业。

图表2汽车及电子行业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总销量

数据来源:

IFR、Wind资讯

(1)消费电子制造业

消费电子行业覆盖范围较广,既包括了相对传统的电视机、台式电脑、数码相机、CD播放器、音响等,也包括了新兴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电子产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智能电子产品的增长速度最为迅猛。

美国消费技术协会行业(CTA)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达9,600亿美元。

消费类电子产品向智能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产品更新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依据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Moore)提出的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其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摩尔定律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已经得到广泛验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电子产品每隔一年半至两年即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性能和功能更新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直接影响到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生产设备的更新速度,提高了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更新频率。

工信部每年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保持了21.22%的年均复合增长速度。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为消费电子制造业自动化设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图表3电子信息产业500万以上项目固定投资完成额(亿元)

数据来源:

2009-2016年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

①智能手机制造业

智能手机是指在具备传统手机的移动通话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电脑的特点,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社交、游戏、导航等软件程序,并可以通过接入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上网的手机类型的总称。

在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手机的功能日渐丰富、入门级产品价格不断下探、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已经被消费者普遍接受。

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手机销售量已经由9,786万部/季度上升到11,217万部/季度,增长幅度达14.62%;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由72.10%上升至93.90%,已经全面取代功能手机成为我国消费者的首选。

图表4国内智能手机销售量及占有率(万部,%)

数据来源:

Wind资讯

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市场同样发展迅速。

Wind资讯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销售规模从2007年的12,500万部/年升至2016年的147,060万部/年,市场占有率从2007年的10.93%升至2015年的73.90%。

截至2015年末,智能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低于我国市场,未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和通信技术条件改善,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的销售规模将进一步上升,市场前景广阔。

图表5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及占有率

数据来源:

Wind资讯

②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

可穿戴智能设备是指应用先进电子技术对日常穿戴设备进行智能化开发、设计而成的智能设备。

按照其设计功能,可穿戴智能设备可分为具有完整独立功能的智能眼镜、智能头盔、智能手表等,以及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配合使用的智能手环、智能服装等。

随着芯片技术、蓝牙连接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日趋成熟,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功能日渐丰富,制造成本不断降低,市场前景良好。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发货量达1.024亿部,较2015年的7,810万部提高31.11%,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18.3%,至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量将达到约2.375亿部。

(2)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

本世纪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0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汽车销售规模保持了每年17.61%的复合增长率,自2009年起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销售量达2,793.89万辆。

尽管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目前发展水平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以汽车保有总量计,2016年末我国汽车保有总量仅为19,400万辆,为美国2013年汽车保有量25,271万辆的76.77%。

以千人均汽车保有量计,2016年我国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突破140辆,远远小于2013年美国的665辆,日本的602辆,德国的583辆和韩国的386辆,这一对比显示我国汽车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崛起。

Wind资讯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6年期间,国内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保持了每年17.70%和17.61%的复合增长率。

图表6国内汽车销量及生产量(万辆)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是自动化生产程度最高的制造产业,对自动化生产设备具有稳定而持续的需求。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5年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采购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38.3%。

相比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业,我国汽车整车生产和零部件生产的自动化率仍然偏低,预计未来随着国家产业升级趋势的强化和汽车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我国汽车生产自动化率有望得到提高。

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自动化改造的推动下,汽车行业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二、行业发展趋势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在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转型调整压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智能装备产业作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石产业,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国务院《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至2020年我国将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因此未来5年将是我国自动化制造业实现突破的关键窗口期,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图表7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增长趋势(亿元)

数据来源:

国务院《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自主品牌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推进关键零部件国产化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着核心技术储备不足,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水平低的严峻形势,国产自动化单元产品和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成本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以165公斤焊接机器人为例,国产产品和安川电机产品的成本对比如下。

图表8国产产品和安川电机产品的成本对比

数据来源:

申万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自动化核心技术,推进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成为我国自动化行业增强综合竞争力,力争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为支持国内厂商进行技术研发,2013年4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成立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以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产、学、研结合;2015年6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共涉及77家企业的94个项目,其中包括20项基础研究项目和74项产业项目,重点支持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智能柔性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装备等项目的研发建设。

3、外资企业强化国内市场布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长期以来,外资厂商凭借其技术优势在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尤其在高端自动化设备市场的占有率达90%以上。

为应对日渐成熟的国内厂商发起的挑战,以ABB(AseaBrownBoveriLtd)、库卡(KUKA)、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为代表的国外厂商开始强化在国内市场的布局,纷纷通过在国内设立生产基地、与国内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弥补其在生产成本和客户服务力量等方面的不足,这一竞争态势使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客户服务能力见长的国内厂商压力大增。

据方正证券2015年10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截至2015年,国内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将达到5000家,其中大部分市场参与者的营业收入规模不超过1亿元,净利率水平不超过10%。

随着未来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以外资厂商为主导的行业整合的展开,预计智能装备制造业的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掌握核心技术资源、具备综合配套能力的厂商将有较大机会从竞争中胜出。

三、行业技术分析

1、技术特点

(1)技术综合性强

智能装备制造业是新兴的、综合性的制造产业,产品使用的技术涵盖自动控制学、机械设计学、物理光学等多门学科,综合运用了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技术、精密量测技术、精密传动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块化程序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控制软件实时控制算法等多个技术领域的知识,对行业参与者的技术整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广泛使用先进制造技术

智能装备制造业集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软件应用开发等先进制造技术于一体,其精密部件的加工和成套设备的生产均需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高速高精密加工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核心部件如微型精密减速机等的制造技术复杂,制造难度高。

(3)技术人员需求量大

智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性、复杂性技术特点,对生产企业的技术人才储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行业内企业需拥有较大规模、学科齐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以保证研发和生产的正常运行。

(4)产品应用领域广泛

以工业自动化设备为代表的智能装备是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物质基础,可应用于产品制造、安装、检测、仓储等多个环节,目前已经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低压电器制造、IC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制造、食品制造、冶金及印刷出版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

2、技术水平

(1)基础制造业水平有待提升

发达国家有着上百年的工业发展史,工业基础雄厚,技术积累丰富,材料、工艺和制造手段先进,促进了其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高精度和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加工能力较弱,为智能装备提供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材料的工艺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行业水平的快速提高。

(2)自动化核心技术掌握程度偏低

由于基础装备工业的制造工艺水平薄弱,我国智能装备厂商在核心零部件生产技术的积累方面尚未能取得突破,精密减速机、交流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机器人控制器等部件主要依赖向国外厂商进口,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3)客户配套能力较强

受制于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的欠缺,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多数市场参与者集中于自动化设备制造子行业,以为客户提供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为主营业务。

国内厂商奉行本土化竞争策略,在制造成本、销售渠道、客户业务理解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产生了一批设计研发经验丰富、服务质量良好、配套能力强的自动化设备生产商,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行业特征与经营模式

1、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智能装备制造业包括自动化设备关键零部件子行业、自动化单元产品子行业和自动化设备子行业。

其中,自动化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自动化单元产品的开放度较高,具有标准化特征,设备制造商多采用备货型生产。

由于自动化设备广泛运用于电子产品、汽车、医疗器械、机械设备、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生产,设备的功能、结构、技术参数等需要与不同行业客户的工艺要求相匹配,具有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特征,因此自动化设备的制造主要为订货型生产,即以销定产。

按照国际经验区分,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业务模式分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欧洲模式三种:

图表9智能装备制造的三种业务模式

资料来源:

银河证券研究部

目前,国内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模式更接近于美国模式,即以设计、研发自动化设备为主,关键零部件和单元产品通过外购取得。

未来随着国内自动化行业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自动化设备行业较可行的发展路径是美国模式(采购与设计结合)——日本模式(开发核心技术为主)——德国模式(总包-分工合作)。

2、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本行业的周期性特点与下游客户行业的景气度紧密相关,而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机械设备制造、仓储物流等行业的景气度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因此自动化设备行业亦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智能装备制造业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但具体细分行业或企业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特征。

受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的销售计划和固定资产投入计划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经营业绩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即每年下半年产品生产和实现收入规模较大。

五、行业竞争分析

1、行业的竞争格局

智能装备制造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

按照提供产品的类别区分,行业内企业可分为自动化设备关键零部件制造商、自动化单元产品制造商和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三大类。

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是在对客户行业和客户需求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凭借其设计研发能力和项目经验,根据客户需求自主设计、研发自动化设备,并依据产品设计方案采购零部件,执行设备、生产制造。

由于生产所需的机器人本体、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等部件主要由对外采购取得,因此与关键零部件制造商和自动化单元产品制造商相比,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对设备的配套设计研发能力、项目执行经验、客户行业理解深度和客户服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以ABB(AseaBrownBoveriLtd)、库卡(KUKA)、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西门子(SIEMENS)、通用电气(GE)、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I)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凭借其在关键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占有了高端自动化设备市场较大的市场份额。

我国自动化产业起步较晚,国内企业技术实力与国外厂商相比仍存在差距,以智云股份、博实股份、机器人、汇川技术、博众精工、赛腾电子、富强科技等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均在奋起直追,目前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2、行业的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自动化设备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对设计、研发、制造能力均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如果没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则无法形成全面的技术能力,从而难以适应客户对产品的技术要求。

国内较多的中小企业因无法形成稳定的研发能力、无法解决技术瓶颈,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为大型客户提供自动化设备配套的机会,其销售规模难以实现突破。

(2)客户壁垒

对于下游的系统使用厂商,自动化设备造价高,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动化设备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甚至影响到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

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非常慎重,要求供应商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具备项目实施经验和成功案例,拥有专业化的项目实施团队,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团队,能够对系统提供长期的售后服务,行业新入者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上述能力。

(3)人才壁垒

智能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行业,本行业企业需要大批掌握机械系统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深刻理解下游行业技术变革的高素质、高技能以及跨学科的专业人才。

行业内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大量的研发设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市场开发人员和安装调试人员组成业务团队相互配合,对企业吸纳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4)资金壁垒

智能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其生产设备购置、厂房建设、研发投入和生产投入均对新入者的资金实力提出考验,同时资金实力还会对顾客的信任、供应商的信心、销售渠道等产生较大影响。

在本行业内,生产企业普遍面临较长的研发周期和回款周期,资金实力不足的厂商很难取得稳定的客户群,因此不具备一定规模资金支持的企业将难以进入该行业。

3、行业内主要企业介绍

(1)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精密测试设备和工业自动化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总部位于珠海市,目前已在国内成立了深圳、苏州分公司,并于201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立美国分公司,客户分布在消费类电子、汽车、医疗、新能源等领域。

截至2015年7月,珠海运泰利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其机器设备原值1,669.89万元,主要包括加工设备、测试设备等,主要有CNC加工中心、高速电脑数控钻铣床、雕铣机等;其研发人员数量超过员工总数的50%,拥有核心技术人员15名,核心技术团队成员拥有核心技术与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长园集团(600525)于2015年7月完成对珠海运泰利的收购,因此无法取得珠海运泰利2015年度及以后的完整财务数据。

截至2014年末珠海运泰利总资产为45,151.02万元,2014年度珠海运泰利实现营业收入51,422.41万元,净利润8,190.08万元。

(2)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非标自动化设备、高精度量测设备、精密夹治具以及自动化集成系统的生产与研发,主要产品是定制化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总部位于苏州,在成都、武汉、常熟设有办事处,在深圳和美国设有分公司,客户分布在消费电子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

截至2015年7月,富强科技拥有实用新型专利9项,其主要生产设备包括三坐标测量机、平面测量设备6450型、平面度测量设备CNC6045双面型和平面度量测量设备CNC6045单面型,上述4项主要设备原值合计76.5万元;拥有专职研发人员73人,平均年龄为29岁,所学专业涵盖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计算机通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工程、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工程力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