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机制建设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281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控机制建设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控机制建设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控机制建设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双控机制建设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双控机制建设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控机制建设课件.docx

《双控机制建设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控机制建设课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控机制建设课件.docx

双控机制建设课件

 

双控机制建设培训课件

 

2020年4月

 

前  言

双重预防是指采取对安全风险实施管控和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的两种手段,是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而构筑的两道防线。

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管理体系。

它通过辨识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转化为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1、定义及关系

“双控”机制: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简称“双控”

风险: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事故隐患:

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风险是对客观的可能性进行的主观评价,而隐患是客观存在的。

 也就是说,隐患可以控制,可以治理,风险只能控制,不可消除的。

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对风险分级管控的检查和补充,只有将“两个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才能将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性因素提前识别出来、管控起来,通过及时的检査和整改,将措施落实到位,就可有效减少和遏制事故的发生,真正实现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

 

2、双控机制建设基本要求

1.成立机构

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安全、生产、技术、设备、企管和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职责:

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及各项管理制度;处理解决“双控”机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负责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运行、评估、考核与奖惩;负责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工作开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负责组织本单位风险评估单元的划分、风险辨识、风险分级、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与落实,隐患排查与治理。

2.制定方案

制定双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和工作要求等。

按照双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对双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活动方案下发至矿(厂)、部门(车间)、班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员发动。

3.制定制度

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应明确各层级工作职责,明确机制建设工作流程,评估单元划分原则与方法、风险辨识、分级的方法,管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围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新修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度;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资金使用专项制度;重大隐患报告制度;隐患建档监控制度;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4.风险辨识专项培训

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员培训。

首先对各级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进行风险辨识知识培训。

然后对一线岗位员工进行风险辨识专项培训。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让所有人员知道什么是风险,怎么去辨识风险。

通过开展各层级的专题培训,所有员工深刻领会了开展“双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全体员工辨识风险能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5.召开双控建设推进会

由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风险辨识推进会议,各单位、部门负责人汇报本单位、部门双控机制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会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查找不足,进行查漏补缺。

6.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单元划分遵循“从大到小、功能独立、易于管理、便于分类”的原则。

评价单元划分可分为主单元、分单元、子单元、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单元,划分采用下列方式:

可以按照组织机构的层级,从部门、车间、班组到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可以按照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层级划分第一层(部门),也可以叫主单元,第二层(工区、车间)也可以叫分单元,第三层(班组)也可以叫子单元,第四层岗位(设备、作业)单元也可以叫最小评估单元。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单元划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生产工艺复杂程度、设备设施分布状况和管理需要等情况适当增减单元划分的层级和数量。

例如露天矿山可按照开拓、采矿(穿孔爆破)、铲装、运输、边坡、供配电、防排水、排土场、工业场地和周边环境等划分主单元;选矿生产可按照碎矿、磨矿、精矿、供配电、厂区环境和建筑等划分主单元;尾矿库按照尾矿输送、库区、防排洪、尾矿回水、在线监测和周边环境等划分主单元;然后层层划分。

7.开展风险辨识

辨识范围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辨识应包括以下内容: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周边矿山的影响等。

风险应从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辨识。

辨识方法应符合GB/T27921-2011的规定,包括下列方法:

头脑风暴法适用于车间、班组岗位风险辨识;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适用于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作业危害分析法(JHA)适用于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

风险类型应按照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划分,应符合GB6441-1986的规定。

具体辨识审核过程分几个个层次:

班组长组织班组人员,对所属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作业活动、人员行为、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辨识,每名员工打破常规,积极思考,充分发表个人看法,写本岗位风险辨识,由班组长进行补充、完善。

部门(车间/外包单位)负责人组织,对班组的辨识清单进行补充、完善。

组长负责组织,对所属各部门(车间/外包单位)所辨识的清单进行审核、补充、完善,形成风险辨识清单。

8.风险分级

风险评估分级推荐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和风险程度分析法(MES)等方法。

通过综合考虑利用作业条件危险分析评价法(LEC)进行评价分级较为简单易上手。

由领导小组组织矿(厂)长、部门(车间)负责人、班组长、岗位代表等进行综合评价分级会审,对初稿内容逐条评价分级,如采用作业条件危险分析评价法(简称LEC)。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

D=L×E×C。

D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关于LEC取值是针对描述风险因素采取管控措施前危险性或措施失效的危险性,举例说明如:

风险描述为矿山进行爆破作业时人员未采取避炮措施,针对此项风险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取值为进行爆破作业时人员未采取避炮措施发生放炮事故的可能性,此项取值就应为10分完全会被预料到或6分相当可能。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取值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爆破作业的频繁程度进行取值,比如每周进行一次爆破作业取值3分,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取值根据爆破作业时现场本班最大人员数量未采取避炮措施发生放炮事故考虑后果,例如现场6人取值为40分即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LEC取值确定后此项风险因素危险性为720分或1200分,然后根据风险判定准则>320分确定为红色重大风险。

对LEC三项数值本着就高不就低原则进行取值,确定风险等级,如关于某项取值有人认为取10分,其他意见认为取6分,小组会审时确定分值就取10分对初稿逐条把关审核修订后下发至各单位、专业部室、班组,修改完毕形成风险辨识分级最终结果。

对辨识出来的风险,依照行业分级标准和相应规范,逐一确定风险等级,并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进行标注,绘制并发布风险分布图。

为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确保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有效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了较大及较大以上风险管控方案。

9.明确管控责任

针对每一种危险有害因素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制定管控措施,采取管理、技术、个体防护和监控设施等手段,达到消除、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并明确管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重大风险管控责任由矿(厂)长、部门(车间)负责人、班组长、岗位共同管控。

较大风险管控责任由部门(车间)负责人、班组长、岗位共同管控。

一般风险管控责任由班组长、岗位

低风险管控责任由岗位管控。

10.制定并公示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风险因素辨识的结果和风险分布图的内容,对较大及以上风险进行重点关注,组织一线岗位、班组长、各专业部室人员共同参与根据行业规范及标准制定风险管控措施,确保管控措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规范性。

管控措施包括以下措施:

组织全员教育培训,掌握本岗位风险管控措施;针对风险管控措施修订完善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改善劳动组织;改进生产工艺、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设置监测监控设施;配齐配全并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

制作包括疏散路线、危险介质、危害表现、管控措施、应急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较大及以上风险公示牌,绘制风险分布图、各生产单位风险分布图以及较大以上风险因素公示牌,通过红、橙、黄、蓝四种颜色直观展示出公司风险分布情况,以展板形式进行公示公告。

11.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信息台账

建立了风险管控信息台账,内容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12.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和隐患治理信息台账

建立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内容包括排查时间、排查人、隐患部位、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完成时限、责任部门、责任人、复查时间、复查人和复查结果。

13.组织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专项培训

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了风险辨识管控专项教育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应急方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等。

并分岗位、部门进行了考试,纳入本单位、部门年度考核绩效。

14.考核奖惩

建立奖惩制度,每季度至少对开展风险辨识、落实管控责任、隐患排查与治理等环节进行一次责任考核。

责任考核应逐级进行,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通过反向和正向激励措施,使双重预防机制执行落实到位。

责任考核应包括下列内容:

风险辨识的全覆盖、全员参与、全员负责;风险辨识的及时性与风险的评估与分级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与落实;事故隐患排查责任的明确与执行;事故隐患的治理、验收与销号。

对管控措施制定、执行不到位、管控措施失效,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的应追究责任,并建立责任追究清单。

对发现潜在风险及隐患、提出合理整改建议的,及时发现和消除非本岗位风险和隐患的给予奖励。

15.持续改进

矿山每年至少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自评,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系统或区域进行风险评估: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增减或修订;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新、改、扩建设项目;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