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107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

《《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

《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临江之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一:

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翻译

  江西省清江县有个打猎的人,捉到一只小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

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翘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

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去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

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麋鹿在一起玩耍。

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

麋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鹿,把狗当作自己真正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

狗因为害怕主人,于是和麋鹿玩耍,和麋鹿低头抬头十分友善,然而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想要吃掉麋鹿。

三年之后,麋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麋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杀了吃掉,麋鹿的尸体七零八落地散落在路上,麋鹿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原文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

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

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

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

“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

”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

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翻译

  永州(地名)有个姓某的人,畏惧生辰,拘泥于禁忌特别厉害。

认为自己生辰年是子年,鼠,是子年的神啊,因此爱惜老鼠,不养猫狗,禁令童仆:

不准打老鼠。

仓库厨房,都让老鼠随意出入,不与干涉。

于是老鼠互相转告,都来到某家,饱食终日而没有祸患。

某家的房子里没有完整的器具,衣架上没有完好的衣服。

吃的喝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

(老鼠)白天一堆堆地和人同行;晚上就

  暗自咬东西猛烈地打斗,它们弄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吵闹的声响。

没办法睡觉,(他)始终不厌烦。

  几年以后,姓某的迁居到其他州。

后面的人来这里住,老鼠表现得和原来一样。

那人说:

“这老鼠是阴损恶劣的东西,偷盗吵闹特别厉害,怎么会成这个样子呢!

”借来五六只猫,关起门,撤掉瓦用水灌老鼠洞穴,雇佣童仆用网捕抓老鼠,杀死的老鼠堆积得象坐小山丘,丢到偏僻的地方,臭味几个月才消散。

  呜呼!

它们以为可以永远饱食终日无忧无虑吗!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翻译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

“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篇二:

临江之麋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①,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

  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

  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

  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注释:

①临江:

地名,江西省清江县。

麋麑:

麋鹿的幼崽。

②怛:

恐吓。

③稍:

渐渐。

使

  与之戏:

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

④良:

的确。

⑤俯仰:

周旋,应付。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①自是日抱就犬②习示之..

  2、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忘已之麋也B、习示之C、与之俯仰甚善D、共食之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②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2分)

  孙晷(guǐ),字文度,吴国富春人。

晷为儿童时,神明清审,志气贞立。

及长,恭孝表约,学

  识有理义。

虽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

父母起居尝馔,虽诸

  兄亲馈,而晷不离左右。

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所

  诣之处,则于门树下籓屏之间隐息。

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持侍,药石甘苦,必经心目,跋涉山

  水,祈求恳至。

  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

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

  而晷见之,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

时年饥谷贵,有人偷刈其

  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

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注释刈(yì):

割。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A.躬亲垄亩B.亲故有穷老者数人..

  C.所诣之处D.既而自刈送与之..

  2.下列语句中加“于”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则于门树下籓屏之间隐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子墨子闻之,起于鲁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万钟于我何加

  焉

  3.翻译句子。

  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

  4.孙晷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请结合文意加以评析。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

“君

  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

“今以君之下驷

  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

  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出自)

  1、解释加点的字。

(2分)

  

(1)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2)而忌一不胜而再胜..

  (3)君第重射(4)卒得王千金..

  2、与“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乃与此同类”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孙膑以刑徒阴见B.齐使以为奇C.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D.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3、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及临质,孙子曰: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4、孙膑之计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分)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

  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

  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

括军败,数

  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括母问奢其故;

(2)秦悉坑之;.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3、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天下莫能当固以怪之矣B、而括易言之为坛而盟....

  C、易置军吏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数十万之众遂降秦卒数万人....

  4、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结合实际,谈谈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分)

  季梁谏魏王

  魏王欲攻邯郸。

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

  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

  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

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也。

”选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马虽良

(2)中道而反..

  (3)恃王国之大(4)举欲信于天下..

  2.下列与例句“我欲之楚”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辍耕之垄上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C.将军宜枉驾顾之D.何陋之有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犹至楚而北行也。

  4.季梁的话中含有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

季梁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季梁采用的是怎

  样的劝谏方法?

(3分)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

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

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

  终抚芳容叹曰:

“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

”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

  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

“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乃焚香告家庙曰:

“此去

  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

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

投止旅店,头晕

  目眩,遍身焦灼如火。

次日,病不能起。

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

芳容乃曰:

  “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

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

古代地方官吏名),..

  当告以故。

”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

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

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

  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

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

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芳容泣而志之

(2)药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未了(4)闻言色动..

  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告之于帝B、贤于材人远矣C、仓鹰击于殿上D、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1分)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1分)

  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2分)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②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③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

直④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王

  如知此,则无⑤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⑥食也;数(cù)罟(gǔ)⑦

  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shēng)食也;斧斤⑧以时⑨入山林,材木不可胜(shēng)用也。

谷与

  鱼鳖不可胜(shēng)食,材木不可胜(shēng)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11)也。

养生丧死无

  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⑩其时,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

  注释①凶:

庄稼收成不好,荒年。

②加:

副词:

更,更加。

③填:

拟声词,形容鼓声。

④直:

  仅,只是。

⑤无:

通“毋”。

⑥胜:

尽。

⑦:

数罟:

细密的渔网。

⑧斤:

斧子。

⑨以时:

按一定

  的季节。

⑩夺:

强迫改变。

(11)憾:

心感不足,不满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弃甲曳兵而走走:

跑。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

凡是。

..

  C、河东凶亦然然:

这样。

D、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于:

到。

..

  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4分)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根据文中孟子的话,简要概括怎样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

  篇三:

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

(一)

  目录

  1.赵襄主学御……………………………………………………………3

  2.老马识途………………………………………………………………3

  3.穿井得人………………………………………………………………4

  4.南辕北辙………………………………………………………………5

  5.千里之马………………………………………………………………5

  6.赵威后问齐使…………………………………………………………6

  7.齐欲伐魏………………………………………………………………6

  8.赵襄子饮酒……………………………………………………………7

  9.沛公至咸阳……………………………………………………………8

  10.四面楚歌………………………………………………………………8

  11.孙叔敖遇狐丘丈人……………………………………………………9

  12.孔子见罗雀者…………………………………………………………10

  13.教子……………………………………………………………………10

  14.石崇与王桤争豪………………………………………………………11

  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12

  16.长安何如日远…………………………………………………………13

  17.床头捉刀人……………………………………………………………13

  18.雪夜访戴………………………………………………………………14

  19.陈太丘与友期行………………………………………………………15

  20.未若柳絮因风起………………………………………………………15

  21.七步诗…………………………………………………………………16

  22.太宗罢朝………………………………………………………………16

  23.永某氏之鼠……………………………………………………………17

  24.临江之麋………………………………………………………………18

  25.荔枝图序………………………………………………………………19

  26.三上……………………………………………………………………19

  27.名二子说………………………………………………………………20

  28.读孟尝君传……………………………………………………………21

  29.伤仲永…………………………………………………………………22

  30.盲人识日………………………………………………………………23

  31.献曲求诗………………………………………………………………23

  32.唐太宗论弓矢…………………………………………………………24

  33.王猛为京兆尹…………………………………………………………25

  34.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26

  35.三镜……………………………………………………………………27

  36.毛遂自荐………………………………………………………………27

  37.苟变吃人两个鸡蛋……………………………………………………28

  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29

  39.前事不远吾属之师……………………………………………………30

  40.请君入瓮………………………………………………………………31

  41.虹………………………………………………………………………31

  42.陨石……………………………………………………………………32

  43.正午牡丹………………………………………………………………33

  44.江淮之蜂蟹……………………………………………………………33

  45.猫犬…………………………………………………………………34

  46.与长子受之……………………………………………………………34

  47.说虎…………………………………………………………………35

  48.楚人养狙………………………………………………………………36

  49.象虎…………………………………………………………………37

  50.李氏之鸠………………………………………………………………38

  51.傅显迂缓………………………………………………………………38

  52.祈梦决狱………………………………………………………………39

  53.曹司农竹虚言…………………………………………………………40

  54.题画二则………………………………………………………………40

  55.牧竖……………………………………………………………………41

  56.狼………………………………………………………………………42

  57.与四弟书………………………………………………………………43

  58王冕……………………………………………………………………43

  59.多多益善………………………………………………………………44

  60.师旷论学………………………………………………………………45

  61.叔敖杀蛇………………………………………………………………45

  62.三峡…………………………………………………………………46

  63.颜回好学………………………………………………………………46

  64.文征明临写………………………………………………47

  65.薛谭学讴………………………………………………………………47

  66.孟母戒子………………………………………………………………47

  67.华佗治病………………………………………………………………47

  原文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

”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

赵襄子.御:

驾车.王子期:

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

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

更换.后:

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

谐调.⑤诱:

引导.⑥此……所以:

这就是……的原因.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4.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2.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释:

①管仲,隰(x)朋:

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

古国名.②迷惑失道:

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

挖.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春往而冬反2.迷惑失道3.遂得水

  二,翻译

  1.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原文3.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

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

①常一人居外:

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

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

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