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029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docx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docx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评价表

六年级下册《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

设计者:

杨雪英通讯地址: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紫山中心小学

一、教材分析:

《当代神农氏》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文以《当代神农氏》为题,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作我们的祖先炎帝,这是作者及全世界人民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

文章讲述了他从1964年到1975年这10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

文章从四个方面表现了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理解和积累四字词语。

2、感受袁隆平献身“水稻杂交”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为了科学研究矢志不渝,知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

3、深刻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启发学生树立科学强国的思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写人的记叙文已经熟悉,文章采用倒叙的方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章结构特点鲜明,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可以概括每个片断内容(或拟小标题),并通过合作探究可以总结这四个片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他们合作意识强,有一定合作学习的能力。

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很多学生会依据文章提问题。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触动心灵,升华感情,熟悉文章内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思考,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在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会学生用小标题概括内容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初步把握课文的脉络。

2.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文时,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品析,感悟体验文字蕴含的情感,形成语感。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课件出示袁隆平先生的照片。

2.播放袁隆平的生平简介及培育水稻的部分视频。

3.出示阅读提示:

(1)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能不能提出自己不懂

的问题。

(教师随机解决)

(2)为什么课文题目是“当代神农氏”?

(3)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

4.(放录音《掌声响起来》,学生集体在音乐声中朗诵袁隆平走向成功的最后一部分,触动心灵,升华感情。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人物简介,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师: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3、课件出示袁隆平先生的照片。

同学们,传说在远古的时候,草和庄稼都长在一起,人们分不清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神农氏就帮助人类分出了能吃的食物。

但由于人口的增加,人们被饥饿困扰着。

那么是谁解决了这个问题呢?

他就是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先生。

就是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下面我们学习课文《当代神农氏》。

4、播放袁隆平的生平简介及培育水稻的部分视频。

二、检查预习,识字学词。

1、教师提请学生读“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等词,并注意这二个字的书写:

虐、曦

2、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

十分忧愁的心情。

()

急得心里像火在燃烧一样。

()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

历尽灾难后幸运地活下来了。

()

各种声音都安静下来。

()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出示阅读提示:

(1)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能不能提出自己不懂

的问题。

(教师随机解决)

(2)为什么课文题目是“当代神农氏”?

(3)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勤奋学习,立志攻坚;

第二部分:

反复研究,大胆设想;

第三部分:

苦苦寻觅,苍天不负;

第四部分:

历尽劫难,终告成功;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3—5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朗读课文

(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上,引导学生标画出文章中具体的词句,独立思考,回答质疑,进一步体会袁隆平先生的伟大精神。

1、国际友人是怎样评价袁隆平的?

请在课文中划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氏

——第五大贡献

2、袁隆平的成功是辉煌的,是举世瞩目的,但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又是充满艰辛的,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请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①、许多外国研究人员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板书:

难度大——知难而上

②、整个研究历时十多年,其中单是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就化了六年之久。

板书:

时间长——矢志不渝。

③、“十年动乱”几乎断送了他的全部试验成果。

板书:

挫折多——坚持不懈

二、品词析句,精读感悟

师:

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平坦的大道,面对困难袁隆平是如何做的?

找出课文中那些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理由。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顺序,教师确定自己的教学进程,( 课件相机出示带▲的相关句子)引导学生着重理解:

师引读:

袁隆平在看到村民住房里躺着一个个因饥饿患水肿病的大人和孩子时,一个问题在他的心里扎根。

生接读:

▲粮食,粮食,有什么方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

袁隆平,这个普通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

(1)你知道“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2)这两个词语表示了什么?

(“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示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2、师引读:

袁隆平立志要攻克水稻杂交这一世界性难题。

生接读:

▲当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时,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用“偏偏”表示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硬骨头”突出了这一任务的艰巨)。

 3、师引读:

袁隆平开始苦苦寻觅雄性杂交水稻植株

生接读:

▲“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

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过稻叶,滴进水中。

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两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示了寻找的困难,即这种试验的难度之大,体现袁隆平坚忍不拔的精神。

4、师引读:

袁隆平克服万难,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学生接读: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1)你从上面的三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现时间漫长,表示袁隆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2)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一是要体现时间的漫长,二是要体现袁隆平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来。

5、师引读:

经过六年的艰苦寻找,袁隆平终于找到了雄性花粉败育的野生稻。

生接读:

▲“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

(1)这句话,表示了科学家怎样的心情?

(表示了科学家们对实验效果的珍爱和胜利时的喜悦。

(2)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指名朗读这句话)

6、师引读:

在“十年动乱”期间,袁隆平和助手们面对困难和人为破坏,保护了科研成果。

生接读:

▲夜色下,袁隆平捧着劫后余生的四钵稻苗又悲又喜,像慈母似的抚摸着。

你体会到了什么?

(比喻句再现袁隆平当时兴奋、喜悦、失而复得的复杂心理。

表示他对自身研究效果的珍爱,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7、师引读:

袁隆平不顾个人安危继续实验。

生接读:

▲“不论晨曦初露,或是日落黄昏;不论晴空万里,或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

(1)你从这个句子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能够体现他一丝不苟、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

(2)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

(不论……都……守护、精心。

(通过层层推进的朗读,让学生们进入袁隆平的科研世界里,思想感情得到充分的熏陶)

三、总结全文,感悟主题

1、袁隆平的成功经历给你什么启示?

你有什么话要说?

下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在相应的空白部分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阅读写感受。

3、引导交流

(放录音《掌声响起来》,学生集体在音乐声中朗诵袁隆平走向成功的最后一部分,触动心灵,升华感情。

)板书:

走向成功取得成功

四、布置作业

1、写一句有关成功的名言。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当代神农氏

难度大——知难而上}

时间长——矢志不渝}——走向成功取得成功

挫折多——坚持不懈}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

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

评价分为两部分:

1.定量评价

评价总分=课堂学习成果评价表得分(30)+小组协作互助表得分(20)+小组成果汇报表得分(30)+学习感受得分(20)

2.定性评价

一系列的定性评价和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意见等等。

1.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30)

班别______姓名:

________得分:

___________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等级(权重)分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识与技能

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理解和积累四字词语

10

8

5

3

体会袁隆平坚持不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10

8

5

3

理解课文中对袁隆平的描写

10

8

5

3

能够用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8

6

4

2

操作技能

熟悉运用网络独立收集、分析、处理和评价信息的方法

10

8

5

3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

10

8

5

3

能制作ppt,将搜集到的材料用ppt清楚的展现出来,而且比较有创新

8

6

4

2

情感态度

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积极动手、动脑,发言次数多

8

6

4

2

小组协作交流情况:

小组成员间配合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

10

8

5

3

对本内容兴趣浓厚,提出了有深度的问题。

8

6

4

2

课堂调查:

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8

6

4

2

我这样评价我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

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

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

2.课堂小组协作学习评价系列表

表二:

小组协作互评表(20分)

编号

题目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1

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3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4

他(她)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

5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

6

他(她)对小组的贡献突出。

7

如果还有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她(他)再分到一组。

8

对他(她)总体上是喜欢的。

表三:

小组成果汇报评价表(折合成30分)

汇报组别:

汇报主题:

汇报人:

评价者:

评价者组别: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得分

作品的内容(55分)

观点明确,设计的方案有一定的创造性

15

条理清晰

10

内容无科学性错误

10

内容完整

10

突出了所选择的主题

10

作品的制作水平(15分)

排版合理

4

无链接错误

3

界面美观

3

能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元素(如图片、音频、视频)

5

汇报者的表现(10分)

表情自然

2

表达清晰

2

回答问题有针对性

4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小组协作学习(20分)

小组成员能和谐相处

6

回答问题时组员间能发挥合作精神

7

该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给了其他小组帮助

7

听完汇报后我的问题:

评价意见:

·优点:

·需改进之处:

注:

1.本表针对该生所在小组作评价,对该生的评价还需要在小组内进行分配。

对于每个小组都有N张这种评价表,取所有评价表的均值作为对该小组的评价得分。

2.本表分为定量和定性评价两部分;

3.本定量评价表满分为100分,在加入总分时需进行折合;

4.定性评价部分,听完汇报后我的问题是评价者在听取他组汇报时所想到的问题,评价意见是对被评小组的优点及需要改进之处作评价,以作该小组改进之用。

3.学习感受(20)

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

收获了哪些?

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

比如在小组合作方面,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

[教师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

4.学生总体活动统计表

表四:

定量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统计指标

统计结果

占总时间或人数百分比

学生参与的时间

学生学习时间(分钟)

学生参与的广度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时间(分钟)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次数

回答问题与示范的人次

学生参与的认知水平

开放性问题

学生提供多种答案(次)

教师提供多种答案(次)

综合性和推理性问题

学生得出结论(次)

教师提供结论

学生回答有创意(次)

学生主动提问(次)

学生参与的形式

回答问题正确率(%)

纪律问题(次)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使用时间(分钟)

八、帮助和总结

1.总结:

同学们,袁隆平是一个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名字,是一个让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为之叹服的科学巨人,创造了震古烁今的辉煌业绩!

他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

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位老人健康长寿!

2.布置作业

▲写一句有关成功的名言。

▲写一篇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