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1762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docx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docx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优质课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说课流程

  邓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范军锋

  说课流程:

  一、说选题

  二、说学情

  三、说教法

  四、说学法

  五、说过程

  一、说选题

  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将课程改革计划落到实处、减少课程改革的失误与偏差、保证课程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等问题的存在,让在途中的新课程改革出现了举步维艰的情况。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它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说学情

  1.学员年龄特点

  (中小学教师)

  2.学员起点能力

  (有合作探究创造表现的基础)

  3.学员心理特点

  (课堂主动参与性不强)

  三、说教法

  任务驱动法

  案例分析法

  头脑风暴法

  四、说学法

  自主(“看”---“思”---“悟”)

  合作(教学过程的各个参与环节)

  探究(教学策略和方法)

  五、说过程(150分钟)

  包括五个部分: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0分钟)

  讨论交流探求新知(30分钟)

  共同探究突出重点(80分钟)

  巩固拓展解决问题(30分钟)

  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上海市七宝中学的青年教师王红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

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

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

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

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

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

不,绝不能。

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

“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

”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

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

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

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

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

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

  上面这个案例通过生动细致的描述和准确到位的点评,反映了一位青年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经过,给人以许多启迪。

  2.讨论交流探求新知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

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

  

(2)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

  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共同探究突出重点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老师站在那些学生前面,他说:

“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他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面前的桌上。

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

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

“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应道:

“满了”。

时间管理专家反问:

“真的?

”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

”他第二次问道。

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

“很好!

”老师说。

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

他又一次问学生:

“瓶子满了吗?

”学生们大声说“没满!

”。

他再一次说:

“很好。

”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

抬头看着学生,问道: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

“它告诉我们:

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

”。

“不!

”,老师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

人生要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做到。

  这些大石块我认为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从内心里认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如果没有这个观念:

再追求细节注定是舍本逐未……

  教师的观念如何改变,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讲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1)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2)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1】、文化的传播者;

  【2】、潜能的开发者;

  【3】、学习的促进者;

  【4】、发展的伴随者;

  【5】、教育的探究者。

  (3)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2】、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3】、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4】、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5】、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4、巩固拓展解决问题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2)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3)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对教材

  在理解课程标准基础上,修正整合教材内容

  (4)新课程对教师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

  《致加西亚的信》是1899年一个名叫阿尔伯特.哈伯德的人为一本名叫《菲士利人》的杂志写的一篇评论。

“送信”的事件是指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麦金莱要把一封信送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没有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美国情报局长向总统推荐了一位年轻的中尉安德鲁.萨莫斯.罗文去送信。

罗文从总统手中接过信,没有问类似“他在哪里?

他长什么样子?

怎么样与他联系?

我如何才能到那儿?

”的任何问题,便开始了寻找加西亚的征途。

三个星期后,罗文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并且带回了答复。

  面对新课程改革就像罗文面对“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一样,毫无疑义地对教师提出了从未有过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

它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过去的熟悉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艺术、揣摩高考动向等,而是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到知识结构、从工作方式到教学行为都发生变化。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要做一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必须在从今以后的日子里:

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

  课改不是一场运动,不是什么时候结束的问题,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文化重建。

  校园文化就是笑声琅琅、书声琅琅、歌声琅琅。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一次教师培训会上对校园文化的精辟概括。

行动起来,让校园内充满笑声、歌声和读书声,学生、教师的精神面貌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教授就曾经呼吁: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