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679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

中职学校智慧校园项目实施方案

1.1项目实施计划

1.1.1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组织是保证项目正常实施的组织保证体系,就项目这种一次性任务而言,项目组织建设包括从组织设计、组织运行、组织更新到组织终结这样一个生命周期。

项目管理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预算范围内将大量物资、设备和人力组织在一起,按计划实施项目目标,必须建立合理的项目组织。

一套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是贯彻工程项目意图和顺利进行项目实施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在项目实施之初,首要工作是提出并组建适于本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全套组织和领导机构。

从实施和管理的职责看,这套组织应是完整配套的;从人员素质构成看,这套组织应是精干、高效的。

1.1.2项目人员构成和相关职责

角色

职责

人员构成

项目领导小组

建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制,由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提供全面的指导。

甲乙双方负责人员各1人;

项目经理1人;

验收和评审委员会

技术评审委员会负责对软件工程项目进行阶段性技术评审,确保每个项目的实施符合技术规范、保证系统架构和技术设计的先进性,使项目按时完成,并且项目质量达到要求。

管理评审委员会负责对软件工程项目进行阶段性管理评审,指导项目经理进行对外的沟通和对内的协调管理,确保项目组的工作顺利进行。

管理评审包括现场评审和非现场评审。

阶段评审和初步验收:

由技术和管理评审委员会成员组成。

项目最终验收由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临时组建,验收小组的成员由双方提供;

 

项目指导小组

负责从技术、业务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对项目实施进行总体指导和协调。

具体内容包括:

1.负责按合同要求提出业务需求,协助软件开发单位进行需求调研,并参与需求分析工作。

2.负责答复软件开发单位在需求分析阶段提出的业务需求问题(主要问题应在需求分析中明确)。

3.向软件开发单位提供软件开发必要的政策、数据及现有的信息分类标准和编码等资料。

4.组织编制软件开发中所需用到的新的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规范。

5.协助软件开发单位依据合同完成试点运行工作。

由甲方各部门的领域专家组成和其它专业技术专家组成项目指导组。

验收小组

根据双方确定的验收标准及程序进行;

生成验收报告,提交项目领导小组审批。

在初步验收或最终验收前夕由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临时组建;

验收小组的成员由甲方和乙方双方提供;

组长由甲方人员担任,副组长由乙方人员担任。

项目经理

项目软件经理是对一个项目的系统开发活动负有全面职责的角色,是控制项目软件开发过程的全部进度、开发资源的责任人。

在该项目中,项目软件经理主要管理系统架构组、需求组、开发组和测试组,保证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软件经理负责对所辖项目的全部软件活动,负责控制项目的软件资源,就软件部分向项目经理实施承诺。

主要负责:

开发计划编制;评审分配需求和软件开发计划;参与软件工程内部的定期审核,对照软件开发计划跟踪技术进展、性能和问题项与有关人员共同解决审核中出现的问题项。

由乙方指定一名项目经理

技术总体组

技术总体组是本项目的最高技术负责人,负责系统应用软件技术架构的设计指导、验证以及最终评审,负责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系统平台的技术设计指导、支持和最终评审。

由双方的技术专家共同组成。

过程组

过程组主要就过程和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审计。

由乙方指定若干过程顾问和质量保证人员

过程顾问组

过程顾问组负责为项目提供方法学、过程的咨询,负责为项目制定有效的开发过程,协助项目负责人策划项目,对项目成员进行过程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负责相关过程评估工作,参与评审,并促进过程的不断改进。

评审和审计集成和软件产品和活动以验证它们符合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提供过程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质量保证组

QA组独立于项目之外的过程管理人员,负责评审项目过程、审计系统工件、工具和设备,为项目过程状态提供可视性,向高层经理及项目经理提供QA报告。

QA的工作不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具有独立的向高层经理汇报的途径。

QA将与用户方项目管理团队紧密合作,完成项目整体管理以及质量保证工作。

由乙方的实施工程师组成。

实施经理

项目实施经理是对一个项目的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与硬件系统实施负有全面职责的角色。

项目实施经理负责客户系统环境的搭建、系统迁移及与相关实施过程的控制。

在实施活动中,将组建软件实施小组和硬件集成实施小组,分别对应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实施工作。

由乙方的实施工程师组成。

系统实施组

系统实施组主要负责系统软件、硬件实施。

由乙方的实施工程师组成。

应用软件实施组

软件实施组主要负责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系统实施的数据预处理或者数据迁移,软件系统的上线割接

由乙方的实施工程师组成。

商务经理

商务经理负责承担所辖项目的全部商业责任,从商务上负责项目的总体控制和管理,调整项目的执行过程,并最终向客户负责。

协商软件项目的约定,评审软件开发计划,定期参与和评审分配需求的活动,定期参与和评审高风险的区域,参与软件合同评审。

同时商务经理还负责培训计划的执行,以及项目中需要采购的第三方软件产品的协调工作。

由乙方的实施工程师组成。

培训组

培训组负责完成对用户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与客户确定培训内容基本上包含系统操作使用、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等。

培训内容也可以根据合同规定,或与客户协商确定,制定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确保客户能够准确使用系统,及时解决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

由公司的质量保证人员组成,有管理经验、熟悉CMMI3、ISO9001管理规范。

业务需求小组

需求组的任务包括开发系统的用户需求和软件需求两个部分。

由双方的业务专家组成。

条件为:

熟悉业务,且了解本项目的技术特点,具有多年业务需求经验。

系统架构组

系统架构组的任务是系统架构的分析设计,包括提供便于小组间技术交流的架构,达到系统的质量要求,从而实现应用。

它包括如下几方面:

提出一个合适的设计视图(设计模式中意义重大的原理);建立一个合适的进程视图(并发处理,事务处理,安全处理,例外处理,外部接口),逻辑视图(软件模型的结构)和部署视图(软件和硬件的配置,容量,性能);系统架构组还要负责系统总体质量,它包括可靠性,运行性能,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由乙方的系统架构师组成

系统开发小组

应用开发组由多个小组构成,每个小组由一个小组长管理。

小组长负责管理功能和系统的设计和构造,模块化和软件集成。

主要职责包括:

软件组件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原型化、对象和动态模型、详细数据分析、软件构造、软件组件测试、文档管理等。

由乙方的开发工程师组成。

条件为:

具有本项目涉及的相关技术经验,有丰富Java、Portal开发经验。

测试组

测试设计师负责软件产品测试的规划、设计并执行测试过程,以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软件产品的顺利释放。

测试工程师负责支持软件产品测试的规划并执行测试过程,以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软件产品的顺利释放。

由测试设计师和测试工程师组成。

支持组

配置经理负责为项目开发团队提供全面的配置管理基础设施和环境,确保配置有效支持项目的开发,所有项目成员的工件(源代码和文档等)都进行了版本管理,还必须确保配置环境有利于进行产品复审、更改和缺陷跟踪等活动。

负责评审软件开发计划,软件活动和工作产品,制定SCM计划,软件基准库的构造和管理,系统地控制基线的修改。

变更控制经理负责对变更控制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项目成员的变更活动受控。

工具专家负责项目中的支持工具,包括选择和购买工具。

工具专家还要配置和设置工具,并核实工具是否可以使用。

由配置经理、变更控制经理、工具专家组成

1.2项目实施过程

1.2.1合同签订

公司根据用户提供的招标书编制投标书参加工程的投标。

在用户确定与公司的合作意向后,经双方协商确定合同中的各项商务和技术等条款,签订正式合同。

1.2.2项目组成立

正式合同签订后公司将成立工程项目组,任命项目经理,确定最终项目组成员,并以书面形式正式通知用户。

1.2.3前期调研

工程项目组成立后,公司将进行工程前期的调研工作,为编制详细的技术方案、施工方案和调试方案等提供参考。

调研工作主要包括对用户的现状(如布线结构、各节点软硬件配置和系统业务等)、各安装节点现场条件以及项目组希望了解的其他情况进行调研,以调查表的形式发放到各分支节点了解其各自的详细状况。

1.2.4详细方案设计

工程前期调研结束后,公司将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详细技术方案的设计和编写工作,包括详尽的安装顺序和时间表,以作为现场施工安装的依据。

在设计和编制过程中,公司将与用户技术负责人及时交流和讨论,确保设计符合合同要求。

详细方案设计结束后,将提交公司技术支持小组审核确认。

1.2.5实施准备

工程实施前,公司项目组将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其中某些工作需要用户方给予密切配合。

主要工作包括:

1.设备到货的确认;

2.现场安装条件的确认,如服务器、电源、机架、电缆线等;

3.其他可能影响现场施工问题的确认。

在本阶段公司将向用户方负责人发出书面确认函,提出需要确认内容,并由用户给予书面确认。

根据书面确认结果,若施工条件具备,由双方协商确定现场施工的具体时间。

1.2.6安装和调试

在双方确认详尽的安装施工方案和施工时间后,公司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工程施工人员将按时抵达安装现场,进行现场安装、施工和调试工作。

工作过程和内容主要包括:

1.到达施工现场,向用户方配合人员介绍施工安排;

2.现场确认施工条件是否具备;

3.设备验货、安装和调试,双方签署设备验货报告;

4.终端设备和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双方签署有关安装完成的证明书;

5.视实际情况,对整个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实施协调工作;

6.根据需要,提供现场培训或指导,解答相关的技术问题;

7.详细解释并移交技术文件、用户手册等给节点配合人员。

以上工作过程为各项条件均正常时的施工过程,若出现异常情况,现场施工人员和配合人员应向双方负责人进行汇报,由双方负责人协商确定处理办法。

1.2.7系统初验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经用户或用户委托的下级机构技术人员和监理单位认可,由用户组织初验。

在初验前公司将向用户提交初验的验收规范(包括项目、指标、方式和测试仪器等),用户方可根据合同及技术规范书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经双方协商确认后形成验收文件作为验收依据。

验收测试合格后,双方签署验收协议,设备开通试运行。

1.2.8系统试运行

系统初验通过后,进入试运行阶段,根据招标书的要求,试运行时间为3个月。

在试运行期内公司将负责整个系统的维护,如果哪个节点出现故障,公司将提供一套完整的故障申告流程。

在接到故障申告后公司将对故障点做出判断,并及时的解决。

同时设立技术支持电话,提供7×24小时的技术咨询服务,包括对硬件、软件、和系统相互操作性等各方面问题的支持,由主要技术人员负责解答各节点的技术问题,为各节点提供书信方式的技术咨询服务。

支持工程师能够随时利用最新的支持技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试运行期内如出现重大故障,则试运行期从故障排除之日起重新计算,直到系统连续6个月无重大故障为止。

重大故障系指因公司原因致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到用户系统软件的正常安装和运行。

1.2.9系统终验

系统试运行结束后,双方应进行系统的终验工作,验收测试期为3个月左右,可根据系统建设的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以确保解决了在各地节点的单点验收、系统初验中遗留的问题,并满足了用户的所有需求。

在全部达到要求时,双方签署最终验收文件。

在终验完成后,公司将提供详细的终验报告,终验报告包括已提供合同的全部产品和资料、试运行时间满足合同要求的终验报告以及性能测试和试运行合格证书。

报告经用户方确认后,现场验收即告完成,系统进入质量保证期阶段。

1.2.10实施过程文档管理

包括项目源代码、文档的版本控制与管理。

标识软件配置项,建立产品基准库,对配置项的修改加以系统的控制。

软件有一种进化的本性,从一个软件产品的定义一直到他被停止使用的过程中它会经历许多次变更。

每一次变更的结果就是该产品的一个新版本。

配置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初始、评估、以及执行这些变更的同时,维护产品的完整性。

它提供了一个理性的框架来处理包括用户需求和资源限制的非理性世界。

配置管理的目的就是标识每一软件项、管理并控制软件项的变更、便于追踪各软件项和后期维护。

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的配置管理,必要时制订配置管理计划。

建立基准。

经过正式评审和认可的一组配置项(文档和其他软件工作产品),此后它们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并且只有通过正式的更改控制规程才能被更改。

更改控制。

在合同阶段与客户明确系统更改的控制方法,以确认系统的成功实施。

因客户的业务需求变更而进行更改时应有客户的确认,以防开发人员的软件项的随意更改。

管理工具。

各项目小组采用团队开发方法,开发过程中配置管理采取管理工具进行管理,在项目各阶段自动产生配置报告,提交给质量保证QA负责人和项目经理,以随时了解项目的状态。

在各项目项目开发结束后,所有代码和文档备份到专用的代码备份服务器归档。

后期的维护作为新任务的开始,定期整理维护活动产生的结果,追加到原项目的备份中去,同时更新配置状态报告。

1.2.11专家组监督和监察

接受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聘请的项目专家组的监督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3项目风险与对策

从学校和信息化实际建设情况出发,本次智慧校园建设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但公司有多年的信息化经验,能对这些风险进行规避,把智慧校园建设风险降至最低。

预期分险

规避措施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业务部门投入时间不够,影响推广和使用

把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学校迎评目标接合,使信息化建设目标为迎评服务;

优先考虑信息化需求迫切的业务,建设对应的管理系统。

人员责任不清和人员频繁流动

把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学校迎评目标接合,使信息化建设目标为迎评服务;

优先考虑信息化需求迫切的业务,建设对应的管理系统。

开发环境及过程管理混乱,项目管理低效或失败

建立明确的项目管理规范和开发规范;

建立质量保证组织或监理组织,监控规范执行。

项目目标不明确或摇摆不定

建立学校的统一领导小组;

项目初期以明确的文件形式固化和明确建设目标。

计划执行受到严重影响

定期召开例会,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影响执行的问题及时解决;

对计划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调整。

技术方案不成熟,有设计缺陷

挑选先进且成熟的方案,不能盲目求新;

保证技术方案的评审严格进行。

产品质量低劣

项目开发遵循规范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

方案设计要对功能和非功能要求做好平衡。

需求发生频繁变化,影响项目目标达成

明确项目目标,分期建设;

建立需求变革机制,预防需求随意变革。

1.4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智慧校园的使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是基础使用是根本。

为了保证系统后期的运行维护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的服务保障体系。

1.4.1校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智慧校园成功建设以及顺利运行的最关键因素,主要是从全局的角度给予切实、明确、有益的支持。

1.将智慧校园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并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以确保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达到预期目标。

2.在建设期间,智慧校园建设小组成员需要包含各部门领导和信息技术组长,方便随时协调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智慧校园进入日常运行维护期间,明确运行保障机构,制订运行保障方案。

建立、健全智慧校园建设的规章制度。

如各种设备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操作流程文本等。

1.4.2组建运行保障机构

智慧校园一旦实际投入使用,将占有重要地位,建议组建强有力的运行保障机构。

如信息中心,设置专人负责专项工作,并且持续推进。

1.该机构需要全程参与智慧校园的整体规划、建设内容、系统组织、系统监控、系统验收的全过程;

2.保证优秀的技术服务人员确保“智慧校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需要能与公司和学校内部的职能部门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并完成知识转移的过程。

1.4.3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安全、稳定的智慧校园运行不能缺少配套的管理制度需要遵循“统一领导、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标准规范制度

严格贯彻和执行包括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校定标准等各类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业务规范和指导意见。

2.综合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适合学校信息化的整套运行维护的规章制度,包括信息发布制度、信息维护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明确各项事务的职责分工与责任制度,保障智慧校园的正常使用。

1.4.4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1.安全体系建设规范

网络系统建设整网安全需要一套统一的安全体系建设规范此规范应结合网络的实际情况制定。

2.安全组织体系建设

实施安全应管理先行安全组织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

应由一个主管领导,网络管理员,安全操作员等人员组成安全工作小组。

主管领导应领导安全体系的建设实施,在安全实施过程中取得相关部门的配合。

领导整个部门不断提高系统的安全等级。

网络管理员应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和实际经验,熟悉本地网络结构,能够制定技术实施策略。

安全操作员负责安全系统的具体实施。

3.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面对网络安全的脆弱性,除在网络设计上增加安全服务功能,完善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外还必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

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b)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c)场地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d)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e)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

f)运行日志安全管理;

g)备份安全管理;

h)异常情况管理;

i)系统安全恢复管理;

j)安全软件版本管理制度;

k)技术文档安全管理制度;

l)应急管理制度;

m)审计管理制度;

n)运行维护安全规定;

o)第三方服务商的安全管理;

p)对系统安全状况的定期评估策略;

q)技术文档媒体报废管理制度。

4.安全管理手段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是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的技术手段,是安全管理智能化、程序化、自动化的技术保障。

网络安全管理,主要对网络安全体系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进行管理,应用安全管理,主要对网络安全体系的应用安全系统进行管理,如用户认证系统的管理、病毒防范系统的管理。

1.4.5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流程和运维流程

运维流程的制定主要针对面向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管理员,通过制定不同的工作流程,使运维人员能够协同工作,减少工作失误,解决运行中的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

主要涉及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等服务支持。

包含以下内容:

需要制定一套服务内容和服务级别的管理规则,对信息部门提供的服务范围、响应时间、服务等级根据学校要求、部门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调查为基础的详细规定,相应的对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流程也做详细要求,明确用户和信息化部门各自权责,尽量减少用户和信息化部门对于服务内容的纠纷;

建立高效协同的服务交付流程,提高服务交付效率;

建立评价制度,对服务流程进行监督,对服务需求不合理的地方做出调整。

1.4.6日常培训机制

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能够保障智慧校园的正常使用。

培训包括信息化部门人员培训以及使用者培训。

1.信息化部门人员培训旨在为学校培养出一支强大的智慧校园建设管理和技术人才。

培训的目标是使学校的相关人员掌握有关应用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方法,达到能独立进行管理、故障处理、日常测试和维护等工作的目的,应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以保证所建设的系统能够正常、安全、平稳地运行。

2.使用者培训将覆盖到全校教师与学生,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观念与素养,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获取信息与资料,感受智慧校园的魅力与乐趣。

1.4.7系统应用考核

为了保障智慧校园业务流程的执行,数据采集和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应建立相应的应用考核体系。

考核指标包括:

1.流程执行正确性

2.系统操作正确性

3.系统操作及时性

4.系统帐号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4.8建立企业支持技术队伍

学校在建设时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运行维护也需要由合作企业提供支持。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能够协助学校建设智慧校园,以信息化推动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工作,并逐步建设智慧校园;

2.能够协助学校建设具有较全面功能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使学校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更加轻松;

3.能够协助学校相关信息技术专业设立更为贴合企业岗位的课程,协助完成校本教材编写等;

4.能够有计划的对学校校内专业技术队伍和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校内相关信息化建设人员专业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