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弱电系统解决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166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5.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园区弱电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智慧园区弱电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智慧园区弱电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智慧园区弱电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智慧园区弱电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园区弱电系统解决方案.doc

《智慧园区弱电系统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园区弱电系统解决方案.doc(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园区弱电系统解决方案.doc

智慧园区弱电系统

目录

第一章、综述 5

1.1、概述 5

1.2、设计思想 5

1.3、设计范围 6

第二章、设计原则及依据 7

2.1、设计原则 7

2.2、设计施工标准及规范 8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9

第四章、各子系统设计 9

4.1、视频监控系统 9

4.1.1、系统设计 10

4.1.2、前端采集设计 11

4.1.3.、传输设计 13

4.1.4、监控中心设计 14

4.2、周界系统 16

4.2.1、电子围栏概述 17

4.2.2、系统设计思想 21

4.2.3、系统设计说明 21

4.2.4、系统功能描述 22

4.3、一卡通系统 23

4.3.1、一卡通概述 23

4.3.2、各子系统介绍 24

4.4、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接收系统 33

4.4.1、系统概述 33

4.4.2、用户需求分析  33

4.4.3、详细设计  34

4.5、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 40

4.5.1、系统概述 40

4.5.2、系统功能 41

4.5.3、系统拓扑图 42

4.6、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 43

4.6.1、概述 43

4.6.2、系统功能和特点 44

4.6.3、系统构成及原理 45

4.7、综合布线系统 46

4.7.1、设计的指导思想 46

4.7.2、设计的技术要求 47

4.7.3、综合布线子系统的设计 48

4.8、计算机网络系统 54

4.8.1、设计原则 54

4.8.2、设计要求 56

4.8.3、总体网络设计 56

4.9、电力监控系统 66

4.9.1、系统概述 66

4.9.2、系统功能概述 66

第一章、综述

1.1、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园区逐渐成为地区招商引资、储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园区正向着智慧化、创新化、科技化转变。

利用各种智能化、信息化应用帮助园区实现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提升园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以园区为核心的产业聚合,为园区及园区企业打造经济与品牌双效益将成为应对新一代园区竞争的有力武器。

因此,借鉴智慧园区建设成果,评估当前智慧园区优势,展望未来智慧园区建设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智慧园区”是园区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智能化园区管理和运营,标志着园区整体信息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

智慧园区的核心是以一种更高效集约的办法,通过软件、服务、物联网技术来提高办公和管理效率、提升园区产业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以提高服务的明确性、高效性、灵活性,做到随需服务,建立自主创新服务体系的新型园区,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价值链提升的目标。

1.2、设计思想

1.3、设计范围

综合我们过去弱电工程的经验和工业园区自身的特点,在智能化建设方面按照以下系统叙述设计:

(1)视频监控系统

(2)周界防范系统

(3)综合布线系统

(4)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5)语音程控交换机系统

(6)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接收系统

(7)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

(8)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

(9)一卡通系统

(10)停车场系统

(11)机房工程系统

(12)电能管理系统

(13)系统集成管理系统

第二章、设计原则及依据

2.1、设计原则

(1)标准化:

工业园区的智能化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智能化系统建设的所有标准和规范及业内公认的行业标准。

(2)开放性:

只有全部选用业内公认的开放标准的产品和系统,才能实现园区内系统间的低成本互联互通,实现未来低成本升级和系统扩展。

(3)专业性:

工业园区的智能化系统设计,能反映园区的专业特点,为提高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及信息化。

(4)可靠性:

工业园区直接为广大入驻企业服务,同时也是企业生产、办公的场所,核心系统和核心服务区域的服务子系统按最高可靠等级设计。

(5)可扩展性:

信息系统升级换代的速度之快使得系统的可升级和可扩展性显得尤其重要,是延长系统寿命使系统保值的重要指标。

(6)环保和经济性:

所有系统应符合经济和环保的要求。

系统运行耗能少,运行成本低,系统的运行应能降低工业园区的运行费用。

2.2、设计施工标准及规范

系统的施工、工程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至少符合以下有关标准和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99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0174-93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第四章、各子系统设计

4.1、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

它将人们不能或不宜直接观察的众多场所,以实时形象的动态画面或其它形式表现出来,使管理者及时获取大量丰富的信息,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电视监控系统与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及其他系统联动运行使防范能力更加强大。

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的飞跃以及计算机图文处理技术的发展,使视频监控系统在实现自动跟踪、实时处理等方面更有了长足发展,从而使视频监控系统在整个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效部署视频监控系统不但可以对进出工业园区的人员、物流、周界进行监控,提高工厂的安全保卫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利用科技的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保证园区内人员、财产、物资的安全。

4.1.1、系统设计

监控系统分为前端监控资源采集、视频传输、后端平台组建等几部分,整个系统采用全网络数字视频监控架构,前端都采用高清网络摄像机进行视频采集,通过摄像机的网络端口直接接入到视频传输网络中去,传输到后端进行存储和管理。

传输主干网采用内部的局域网或者光纤网,后端通存储服务器或者管理平台软件来完成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集中预览、控制、管理、智能分析、存储以及视频分发等功能。

根据工业园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设计对建筑物的周界、出入口,建筑物内的重要通道、重要区域出入口等部位设置百万像素高清摄像机进行24小时视频监测和记录,并适当运用一些智能分析功能,如人流量统计、物品丢失/遗留报警、分类智能检索等。

拓扑图如下:

4.1.2、前端采集设计

前端摄像机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原始信号源,主要负责各个监控点现场视频信号的采集,并将其传输给视频处理设备。

监控前端的设计将结合工业园区实际监控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技术方法,保障视频监控的效果。

作为监控系统的视频源头,摄像机对整套监控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摄像机的基本要求是:

图像清晰真实、适应复杂环境、安装调试简便。

(1)图像真实清晰——摄像机种类很多,其本源是内部核心部件“图像传感器+数字处理芯片”,针对不同的行业有完全不同的优化方案。

比如:

广播电视系统的图像处理偏艳丽,这是符合观众的视觉需求。

相对而言,视频监控系统对图像的要求是真实还原,尤其是图像的色彩应与现场一致,比如:

人的肤色、衣着颜色、车辆颜色等。

此外镜头倍数也将影响用户捕获图像的景深,广角取景能获取全景概况,长焦取景能获取人脸面部特征,因此,用户对图像要求与使用场景密切相关。

当然,在特殊场景下还需要特殊功能进行匹配,比如:

超低照度、宽动态等等。

(2)适应复杂环境——与硬盘录像机、交换机所处环境不同,摄像机一般都置于风吹日晒的环境下,天气变化都会影响摄像机的工作。

耐高温、抗雷击、防水防尘等应达到相关指标,摄像机应该能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有些环境下室外摄像机护罩内应该有加热、除湿等装置,防水防尘级别应该达到IP66,内部电路应该具备防浪涌保护设计,抗3000V雷击。

(3)安装调试简便——摄像机多安装于难以摘取的位置,因此使用过程中的再度调试是较麻烦的,增加维护成本。

摄像机应该提供OSD操作菜单供用户远程调试及参数修改。

前端视频监控分布

周界:

园区周界采用固定枪式摄像机或球形摄像机,在围墙上的点位设置方向遵循首尾相接的方式。

若园区周界环境复杂或园区所在地区经常出现雾霭、大雪等天气,能见度不高,建议使用具有透雾功能摄像机进行周界实时监控,遇到翻越围墙等状况,可报警提示,配合防护区内摄像机进行联动切换预案。

监视区:

防护区指周界内至园区建筑的室外空间。

防护区建议使用高清枪机和高清一体化快球配合的方式,防护区内主干道路采用高清固定枪机进行定点监控,大型广场区域采用高清一体化快球摄像机进行大场景监控。

同时,需考虑防护区内的最低照度,确定选用普通摄像机或红外摄像机。

防护区:

防护区一般指园区所在的建筑内空间区域。

在防护区的对外出入口建议使用高清摄像机,对出入防护区的人员特征可清楚记录。

禁区:

禁区指未授权不允许进入的区域。

如在仓库此类区域,一般做好禁区出入口的监控,以及对禁区内部重点部位做到无盲区监控,配置区域禁入功能。

4.1.3.、传输设计

传输方式的选择

对于园区监控环境以及园区的视频监控系统架构,传输信号均为以太网信号,信号传输线建议如下:

室外场所一般距离监控中心较远,且因进监控中心信号有防雷的要求,宜选用光纤传输方式传输信号,可有效避免视频信号受到雷击和静电干扰和破坏,确保视频信号的稳定可靠的采集和传输;室内监控点到弱电机房交换机距离小于100米时,建议采用六类双绞线方式传输;大于100米时,建议成对使用光纤收发器进行远距离的信号传输。

4.1.4、监控中心设计

监控中心包含控制子系统、显示子系统、存储子系统和报警联动子系统等。

控制子系统

控制子系统主要指的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平台软件和配套设备,如键盘等。

ü管理平台软件

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平台软件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

系统内任何的操作、配置、管理都必须在平台上完成,或通过平台注册,由其它设备或软件客户端完成。

软件具备C/S、B/S两种架构。

支持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管理。

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分服务器安装系统模块,以降低服务器的资源处理压力。

ü网络键盘

系统可采用网络键盘,接入系统中的交换机,经平台注册后,可以对前端视频点进行切换显示、远程控制等操作。

键盘上三维摇杆的设计,给用户带来键盘、鼠标无法替代的使用感受。

同时还能在键盘上实现实时预览、大屏控制、抓图等功能。

显示控制子系统

显示控制子系统主要为实现管理人员对园区监控范围内视频监控的统一调用、控制及显示而设计的,实现对数字视频的远程访问、视频流接收、数字视频的解码显示和大屏幕视频显示控制等功能。

存储子系统

存储子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